農村老人言: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2021-01-09 三農信鴿

文/隨風飄散

農村老人言: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都知道農村除了有非常多的花花草草,還有非常多的俗語,以前農村還有非常多人的時候,很多農民在農忙結束後就喜歡聚集在村口聊聊天,喝喝茶,生活是非常的悠哉,雖然他們每天的時候都是非常的辛苦,而且歲數也很大了,但是那時候的老人身邊基本都是有孩子們陪著的,不想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為了可以賺取更多的錢,於是就讓老人一個人在家裡生活,而自己卻跑到城市打工了,不過我們也知道,這也是時候的無奈,如果他們不賺錢的話,那麼那什麼來養活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呢。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關於農村老人的俗語,這個俗語也許就只有那些老人才會知道了,而很多的年輕人也許聽都沒有聽過。

第一個俗語就是人過八十四,閻王不請,小鬼不去,這句俗語說的是在古代的時候,七十三和八十四是孔子和孟子去世的歲數,所以對於農村很多老人來說,這是一種心理壓力,因為孔子和孟子都是非常有名的人,本事都是非常大,所以有很多的人認為自己的壽命是比不過他們,所以在到了這兩個歲數的時候,很多老人都承擔了不小的壓力。還有曾經有位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身體的周期一般都是以11年為一個周期,而且這兩年又是在周期的末尾,所以老人在這兩個歲數的時候非常容易產生一些意外。

第二個俗語是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這句俗語的意思也不難理解,兩年坎就是上一句俗語中我們說的兩個歲數,但是暗九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在很多老農民看來「暗九」的意思就是說年齡裡九的倍數,不如說二十七歲、三十六歲、四十五歲等等,但是為什麼這些老人這麼害怕「暗九」呢?這主要的原因是「九」是最大的奇數,在古代的時候「九」代表的都是身份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每到關於「九」倍數的年齡後,這些老人都會非常的在意,必須要小心謹慎。

對於這兩個俗語,你們有什麼想法?你們以前的時候有沒有人聽到自己的長輩說過這些俗語呢?還有你們家鄉還有沒有關於這類的俗語?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言。

相關焦點

  • 古語說「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是什麼意思呢?
    人們對於死亡的恐懼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越是老人越會害怕死亡。也因此,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關於死亡的古語,比如「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很多農村的老人都知道這句古語,四姑娘小時候還經常聽爺爺說起這句古語,那麼,何為兩年坎呢?暗九又是什麼意思?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暗九和兩年坎,分別是指什麼?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就是針對老年人而言,當人長到一定歲數之後,應有的忌諱和說法。人老兩年坎人老兩年坎,是哪兩年,哪兩道坎?答:73歲,84歲。老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說法真的有道理嗎?顯然不是,要不然全中國(或者說漢文化覆蓋區域)的老人,不都在這兩個歲數去世呢嗎,哪來的百歲老人呢。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究竟有何奧秘?
    對於死亡,有不少俗語,比較經典的就是《智囊全集》中對死亡的深入刻畫——「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這句話原本是口口相傳的,後來被這本書的作者馮夢龍收錄到《智囊全集》中。因此許多農村老人也都熟悉這句話。那麼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先來看看兩年坎這個兩年,指的是73歲和84歲。73歲第一個坎,似乎活過了73歲,就相當於戰勝了死神第一次。
  • 農村老話「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的俗語有很多種類型,其中人們最感興趣也最願意去了解的當屬禁忌類的俗語了,這些俗語往往能夠勾起人們的好奇心,產生諸多聯想。下面這些禁忌類的俗語你曾經聽過嗎?在舊時的農村,如果有女性穿著暴露,村裡的人們便會對其指指點點,說這個女人不守本分不安分之類的話語。女性也同樣需要穿戴厚實一些,不露出太多的皮肉,這樣也能夠儘量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中國古代的一些傳統服飾都是十分嚴實的,保證要把每一個部位遮起來。對於逝者而言,壽衣的袖子要長到能夠將手臂完全遮住,一定不能露出手,否則將來兒孫會來討飯。
  • 農村人常說:「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說到農村的俗語,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就屬禁忌類俗語了,因為這些俗語往往能給人帶來許多聯想,以下這幾句農村俗語你聽說過嗎?⑴,男不露肚臍,女不露皮老話也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見在古代,人們對自身身體的看重,而在舊時民間還相信,自己還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採取一些禁忌行為,才能進一步確保自身人體的安全。如:忌諱裸露自己的身體。
  • 農村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什麼意思?
    在農村,俗語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是一代代在田間辛苦耕耘的先人,通過細微的觀察和對事物認知的一種「解釋」!在漫長的歷史中,俗語的發展包含了人情世故,包含了農業種植,也包含了自然天氣!可以說,農村的俗語是一部記錄社會發展的編年史,畫盡了人事的蒼桑!
  •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人都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恐懼的事情,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但是每個人又都不想老,不想死,不想得病。因此,古代人為了安慰自己,為了安慰別人,就定了很多需要講究的規矩。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1、白狗變老人的故事《易妖》有一個關於狗變人的故事,這個故事至今還在農村流傳。一些年紀稍大的農村人都熟悉這個故事。《易妖》中的故事與農村現在流傳故事大同小異,只是在細節上有所差異。故事是這樣的:古代有一位巨富老人,年輕的赤貧,創業期間餵養了一隻白狗。老人從貧到富,白狗一直忠心耿耿地陪伴在他身邊,老人與狗的感情非常深厚,一刻也離不開。
  •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但是很多城市中的小朋友不解,「為啥不在涼快的早上與傍晚去田間除草呢?」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他們不了解農村,不懂農事!正午時分也是最熱的時候,這時除草更能有效的防止其「死灰復燃」!在農村生活,對於村裡的長輩來說,都是種田的好手,也能說出一些與農事有關的俗語,比如說「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其實,在農村俗語不僅包含農事,也有很多富有哲理,以下的三則俗語,您知道是什麼含義嗎?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隨著臘月的臨近,今年的庚子年已經進入了尾聲,農村老話叫做進入臘月就是年。一到臘月過年的氣氛就開始濃鬱了起來,那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逐漸地開始踏上返鄉的歸途。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人老了奸,驢老了猾,兔子老了不好拿」是真的嗎
    農村老人常說:「人老了奸,驢老了猾,兔子老了不好拿」是真的嗎?自古以來,作為諺語、俗語、習語、老話、老人常說之類的語言,是經過時間千錘百鍊和沉澱的語言精華,也是老祖宗經過貼身經驗總結出來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就像俗語說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題主說的這句老人常話是真的!
  • 農村老人言:苞米去了頭,力氣大似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苞米去了頭,力氣大似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有的農民就喜歡用俗語來判斷農作物的收成情況,還有的人喜歡用俗語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關於農村的俗語。
  • 老人言中的吃苦中苦,做人上人到底是什麼意思?也許是你理解錯了
    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充滿趣味性的老話,這些大多是農村的老人們總結出生活經驗。往往這些老話都是經歷幾千年下來的轉折後,從古語中推演出來的,一直存在這個時代中,即使我們在一天天的變老,老話也不會隨著時代而變老。
  • 老人言: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言: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是有種重要的作用的,但是後來因為農民的生活壓力大了,所以導致這些俗語也跟著其他的東西一樣漸漸消失在了農民的生活中,對於農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 在農村,老人說「兩人抬轎房,久住人丁疏」,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老人說「兩人抬轎房,久住人丁疏」,什麼意思?有何講究農村房屋的建造雖然經歷了幾次變革,但是在形制上依舊保留了很多傳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木結構的建築佔據了數千年的歲月!只是到了近代,隨著新思想的傳播,磚石建築以及穩定,堅固和防火係數高,備受人們的喜愛,逐漸成了潮流!
  •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老人在過壽日的時候經常說:「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當初我不知道這4個數字代表什麼,後經過請教,終於明白這四個數字其實是概括了一個人四個主要人生階段。咱們先說說「36不提」是什麼意思?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一位數,也就是「頂頭數」。比如九五至尊、九九歸一、九州方圓等。古人認為在「逢九」的歲數時要格外注意,因為數字走到頭會有回落的過程,也就是說「逢九」是一個轉折點。
  • 農村歇後語,老人常說的「朽木棺材」又有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在農村最常見的就是這些歇後語,尤其是和老人之間聊天的時候,雖然看起來老人的文化水平比較低,但實際上他們卻能夠口若懸河,說出一個又一個讓人難懂的歇後語。這些歇後語不僅有趣味性,還是農民在長時間的生產活動中的濃縮精華。
  • 老人言: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怕過禮拜三,說的是什麼意思?
    文/隨風飄散老人言: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怕過禮拜三,說的是什麼意思?我們都知道中秋節是舉家團圓的日子,所以在昨天中秋節的時候你們有沒有回家陪伴自己的親人呢?小編想應該很多人都沒有回家吧,就像小編一樣,因為小編的假期只有兩天,回家根本就不划算,而且小編家裡還沒有人,就算是回家了沒有意義,你們是什麼原因而導致自己沒有回家的呢?現在中秋節已經過去了,所以小編就為大家說一兩個關於中秋節的俗語吧,這個俗語就是「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怕過禮拜三」,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農村住得久一點,總是能聽到一些老人嘴裡念叨的話語。初聽時我們可能不會放在心上,覺得沒有什麼科學性,但並不是所有的老話都是不可信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貓頭鷹,可能大家對它的印象都是一種夜行動物,叫聲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