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什麼意思?

2021-01-09 豬友巴巴

在農村,俗語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是一代代在田間辛苦耕耘的先人,通過細微的觀察和對事物認知的一種「解釋」!在漫長的歷史中,俗語的發展包含了人情世故,包含了農業種植,也包含了自然天氣!可以說,農村的俗語是一部記錄社會發展的編年史,畫盡了人事的蒼桑!這些俗語,大多言簡意賅,話糙理不糙,卻又耐人尋味,從中道理,又怎麼全部在課本中讀出!也許,這就是傳承,這就是我們所堅守的「魂」吧!

隨著歷史長河不斷的發展,有些俗語已經淹沒在如今快生活節奏中,無不讓人唏噓。以下兩則俗語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

一、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

在農村,有很多的忌諱,比如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在老農眼裡,「七十三,八十四」是一道檻,闖過去那麼必定幸福百年,而過不去人生就只能如此!其實,這種說法源於,孔孟聖人都未越過的這兩道坎!而那農村還有一個俗語,也是讓人有所忌憚!在農村明九,指的是年齡尾數為九,比如說「十九、二十九、三十九...」,而暗九則指的是「十八、二十七、三十六,四十五...」,在農村,「三、六、九」都是虛數,而「九」最大,俗話說「九九歸一」人們很是忌憚這些,認為逢九之年,多災多難!因此,在我們北方四十五常被稱為「腌臢年」預示流年不利,此時多會佩戴紅腰帶,鞋襪也都是紅色的,用以趨吉避兇!

二、切莫仰臥睡,不可張胯坐

在農村,有種說法叫「人搖福薄,樹搖葉落」。也有種說法是,「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這都是農村要到人要端莊不可輕佻的語句!其實在農村,也有種說法叫,「切莫仰臥睡,不可張胯坐」,為何仰臥睡覺不好呢?為何又不能張胯坐呢?

其實,對於咱農民來說,很多人都不太注意睡覺的姿勢。但是,殊不知仰臥睡影響人的健康,比如說,人習慣仰面而睡,手常放於胸間,而長時間如此容易壓迫呼吸,對於患有呼吸困難的人來危險很大!在者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很多人都有肥胖的現象,而仰臥而睡,容易引起呼吸不暢,造成缺氧等問題,影響人們的健康,因而具有關專家研究向右側身睡覺姿勢最好!而「不可張胯坐」則是一種禮儀,是一個修養的表現!

總之,對於農村的這兩則的俗語,你了解了嗎?你有其他的解讀嗎,不妨在留言區寫下,我們一起交流!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最尋最美的農俗趣味,感謝大家閱讀,歡迎關注,我們一起學習農村的習俗!

相關焦點

  •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人都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恐懼的事情,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但是每個人又都不想老,不想死,不想得病。因此,古代人為了安慰自己,為了安慰別人,就定了很多需要講究的規矩。
  • 農村老話「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的俗語有很多種類型,其中人們最感興趣也最願意去了解的當屬禁忌類的俗語了,這些俗語往往能夠勾起人們的好奇心,產生諸多聯想。下面這些禁忌類的俗語你曾經聽過嗎?在舊時的農村,如果有女性穿著暴露,村裡的人們便會對其指指點點,說這個女人不守本分不安分之類的話語。女性也同樣需要穿戴厚實一些,不露出太多的皮肉,這樣也能夠儘量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中國古代的一些傳統服飾都是十分嚴實的,保證要把每一個部位遮起來。對於逝者而言,壽衣的袖子要長到能夠將手臂完全遮住,一定不能露出手,否則將來兒孫會來討飯。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暗九和兩年坎,分別是指什麼?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就是針對老年人而言,當人長到一定歲數之後,應有的忌諱和說法。人老兩年坎人老兩年坎,是哪兩年,哪兩道坎?答:73歲,84歲。老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說法真的有道理嗎?顯然不是,要不然全中國(或者說漢文化覆蓋區域)的老人,不都在這兩個歲數去世呢嗎,哪來的百歲老人呢。
  • 農村老人言: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農村除了有非常多的花花草草,還有非常多的俗語,以前農村還有非常多人的時候,很多農民在農忙結束後就喜歡聚集在村口聊聊天,喝喝茶,生活是非常的悠哉,雖然他們每天的時候都是非常的辛苦,而且歲數也很大了,但是那時候的老人身邊基本都是有孩子們陪著的,不想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為了可以賺取更多的錢,於是就讓老人一個人在家裡生活,而自己卻跑到城市打工了,不過我們也知道,這也是時候的無奈,如果他們不賺錢的話
  • 農村老話: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老人在過壽日的時候經常說:「36不提,73不說,84不講,100要藏」,當初我不知道這4個數字代表什麼,後經過請教,終於明白這四個數字其實是概括了一個人四個主要人生階段。咱們先說說「36不提」是什麼意思?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一位數,也就是「頂頭數」。比如九五至尊、九九歸一、九州方圓等。古人認為在「逢九」的歲數時要格外注意,因為數字走到頭會有回落的過程,也就是說「逢九」是一個轉折點。
  •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但是很多城市中的小朋友不解,「為啥不在涼快的早上與傍晚去田間除草呢?」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他們不了解農村,不懂農事!正午時分也是最熱的時候,這時除草更能有效的防止其「死灰復燃」!在農村生活,對於村裡的長輩來說,都是種田的好手,也能說出一些與農事有關的俗語,比如說「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其實,在農村俗語不僅包含農事,也有很多富有哲理,以下的三則俗語,您知道是什麼含義嗎?
  • 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鄉下人的講究,如今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是有很多講究的,老一輩的人留下來很多俗語和老話,肯定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在其中的,因為文化的差異,和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多都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一些俗語,農村人不理解的就更不要指望城裡人可以理解了,又有一句俗語可以解釋這種說法。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條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
  • 農村俗語:「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氣候的話題上,老農說,過了冬至之後,就交一九了,因此,天氣應該越來越冷,如果交了一九後天氣仍然不冷,那麼,就會應了農村「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這句俗語中的說法,氣候就反常了。「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人常說:「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而這些萬千的文化中,俗語作為熟語的一種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文化,這些俗語的形成主要是來自於民間,是廣大的勞動群眾在長久的生活實踐中總結而來的,它包羅了社會的各個方面,有關人情的,農事的,親情的等等,可謂是大到民族文化心理,小到個人的生活寫照。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究竟有何奧秘?
    對於死亡,有不少俗語,比較經典的就是《智囊全集》中對死亡的深入刻畫——「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這句話原本是口口相傳的,後來被這本書的作者馮夢龍收錄到《智囊全集》中。因此許多農村老人也都熟悉這句話。那麼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先來看看兩年坎這個兩年,指的是73歲和84歲。73歲第一個坎,似乎活過了73歲,就相當於戰勝了死神第一次。
  • 農村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祖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其語意蘊藏著一定的哲理和科學道理,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農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教導作用,有些俗語到現在還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價值,如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至今還在農村許多地方流傳,那麼它有何語意呢?有什麼道理呢?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關於農村裡面的俗語其實也是講過不少的,但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俗語卻是真正的蘊含了農村人的智慧,這也是大家不可輕視的。雖說這些俗語初聞語句有些簡陋,甚至是有些粗糙,但是當細聞其詳後就會發現,這可真當是十分有見地的。
  •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通常是老祖宗們的經驗累積和智慧彰顯,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樸實的道理,同樣也屬於中華文化。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易於理解,就是說:人啊,在三更時分就不要貪戀美色;在一更時分就不要再吃東西;在五更時分就不要再生氣動怒。
  • 農村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高山頂上不看雲」,是啥意思?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巷子裡邊不睡人,高山頂上不看雲」。這句俗語雖然看上去很土,但其意義還是蠻深遠的呢!「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說:「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清楚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 農村俗語「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什麼意思?
    不過在這裡要給大家提個醒,未來幾個月在農村出門的時候,有三種動物是碰不得的,每年都有不少人因它們受傷。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說的就是不能碰的三種動物,那麼,這句俗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再過20多天就「冬至節」了,農村這些「冬至俗語」大家聽過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農老頭頻道】,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再過20多天就「冬至節」了,農村這些「冬至俗語」大家聽過嗎?時光荏苒,一晃眼的功夫現在已經12月了,再過20多天也將迎來2020年的第22個節氣「冬至節」了。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一九的第八天,後天就要正式進入到二九。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一九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達到最低點,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
  • 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
    導讀: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今天是2020年最後一天,過了今天我們就迎來了2021年,經過了一年的奮鬥,筆者本打算在明年把家裡的老房子進行翻蓋,因為這個房子是98年那年建起來的,經過了22年的洗禮,現在也確實破舊不堪了,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和家裡人商量明年要蓋房的時候,家裡人都一致的反對,一是浪費錢不說,第二個就是因為明年是「寡婦年」「無春年」,在農村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關於這個俗語
  • 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堪稱人生哲理
    我國農村有很多文化,由於地域遼闊,每個地區的文化也大不相同。其中,農村俗語眾多,它是警示世人們的一種「工具」,沒錯,在筆者看來農村的很多俗語就是工具,方便記憶,還能時刻提點人們。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救急不救窮」這句農村俗語的真正含義,它背後又蘊藏了怎樣的玄機?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光從字面解釋,就是我可以幫助你一時,幫助你著急的時刻,但是不會一直幫助你,更不會因為你窮而去幫助你。其實這只是非常淺層的意思,其背後蘊藏著很大的人生哲理,待我細細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