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博大精深這個詞來形容的文化當屬中國的文化,農村的俗語同樣是我國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俗語幾乎囊括了萬千社會的各種方面,從文化心理到人們日常的生活狀態。這些廣為流傳的俗語都是由勞動群眾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總結出來的,話語簡單道理卻富有深刻的意義,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很容易被記住。農村的俗語有很多種類型,其中人們最感興趣也最願意去了解的當屬禁忌類的俗語了,這些俗語往往能夠勾起人們的好奇心,產生諸多聯想。
下面這些禁忌類的俗語你曾經聽過嗎?
⑴,男不露臍,女不露皮
中國從古代開始,統計階級便強調「以禮治國」,禮的實質是「區別」,便是森嚴的等級區分,如君臣有別、男女有別、貴賤有別等;衣服穿著便成為了一種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最直觀的表現。成年後的男性是不能將自己的肚臍暴露在外邊;對於女性的規矩就更為嚴厲苛刻了:在古代,女性們被要求在沒有出嫁之前是不能夠出門的,只能待在家中;即便有一天出嫁了,也需要時刻待在家中,相夫教子。在舊時的農村,如果有女性穿著暴露,村裡的人們便會對其指指點點,說這個女人不守本分不安分之類的話語。女性也同樣需要穿戴厚實一些,不露出太多的皮肉,這樣也能夠儘量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中國古代的一些傳統服飾都是十分嚴實的,保證要把每一個部位遮起來。對於逝者而言,壽衣的袖子要長到能夠將手臂完全遮住,一定不能露出手,否則將來兒孫會來討飯。
⑵,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相信每個人童年的時候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夜晚玩得太晚了,洗漱後想要梳理一下髮型,爺爺奶奶們就會說道,晚上不要梳頭,容易招鬼!農村老人們是尤其忌諱晚上梳頭的,他們認為只有死去的逝者通常才會在晚上梳頭,活著的人在晚上梳頭是不吉利的。早不說夢說的是,清晨是一天的開始,俗話也有:「一天之計在於晨」,在清晨能保持一個好心情,那麼這一天都會過得順順利利。在農村的習俗中有人認為夢是一種「預兆」,如果昨天做了一個不好的夢,在清晨說出來後很可能會應驗這個預兆。
⑶,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
在古代,有這樣一種說法:人的一生不管什麼階層的人皆有個七災八難,生命的一些重要事物通常也與「九九」密切相關,民間將一些年齡段當做人生中的一道坎,也叫壽關,便出現一些諸如此類的說法。如明九和暗九,明九的概念是指帶九的年齡數,例如十九,三十九歲,五十九等。暗九是含九的倍數的年紀,例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等。在舊時,每當歲數逢九,人們都會格外小心,他們認為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多災多難,是人生的重大劫數,並且要尤其重視暗九年,在這個期間人們需多加小心,謹慎萬分。
站在今天角度看待過去的這些禁忌俗語,確實是有些不能理解,多是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封建迷信思想。過去的民間人們的生活相對疾苦,先輩們對著未來有著深深的恐懼,將神靈作為信仰,我認為,這些帶有迷信色彩的俗語也反映了人們對太平日子的一種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