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財都難存,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2021-01-11 鍾思宇話三農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

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中華文化,既有「雅」的方面,也有「俗」的方面。在「俗」的一面,也包含著俗語。

鄉間歷來不乏俗語老話,許多俗語到今天,仍然起著很大的作用。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參考。有些俗語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所以也就有了「俗語十條九條真言」的說法。鄉村生活中,修房蓋房一直是人生在世的大事,這也很容易理解,在過去,蓋房是要花上大半輩子的心血才能完成的。因此對於自己建造的房子,除了堅固耐用外,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講究。這裡面有一句俗語叫「一家開兩門,人財難分」,這是什麼意思呢?

fo這個俗語聽起來有點晦澀難懂,所以,老農說完這個俗語之後,我還是有點不能理解。所以,就去問老農這句俗語的意思。

一個家庭開兩個門。

「一戶兩門」的意思就是一所宅院有兩扇門。一般情況下,很多農戶都不會兩扇門同時開,因為兩扇門的安全性能很差,很容易招致盜賊,從而給家庭財產造成損失。但在特殊情況下,有些宅院會有兩扇門。例如,有的兄弟分家,由於兄弟之間關係不太融洽,所以沒有院牆相隔,就開了兩扇門;還有的農戶為了方便騎馬出行,也會開兩扇門。總而言之,在特殊情況下,一家宅院有兩個大門的現象確實存在。

外頭說得好,留不住人財兩空,看來院落布局如此,一眼就看出這一家是典型的家風不順。也有可能是兄弟倆住在一個院子裡,但每天又會各自走動。這種情況在我的村子裡已經出現了。村東的老李家有兩個兒子,老李給老老大和老二都蓋了房子,不過兩棟房子是合二為一的,以前是一扇門,但是兩個兒子結婚後,兩兄弟之間就不和睦了,常常是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後來哥倆一東一西,各自開了門,也就形成了一個院子兩扇門。

拒不改正的,哥倆還是經常吵架,這也符合了農村的一句老話:「兄弟分家莫為鄰,女兒出嫁別同村」,最後老李不得已在兩家之間,建了一堵牆,真的兩家成了一家了,你還不能說這樣之後,哥倆兩家因為各自的院子,各自的出入大門,反而成了一家。按鄉下老人所說,院落即是家,整體結構中,大門自然而然地就是一道能體現整體特徵的門,兩道門開,等於是兩個「口」,就出現了兩個「心」。

那麼,「一戶兩門」,為何會出現「人財難分」的現象?

風和水學認為,家的運勢由氣場支撐,氣場足了,就能提升家的運勢;如果氣場不夠,家的運勢就會減弱。而且家庭運勢一旦衰弱,那麼,還會導致家庭所有成員的運勢衰弱,而家庭成員的運勢一旦衰弱,就容易發生各種意外或會發生各種疾病,從而造成人丁傷亡。

同時,風水學也認為,家庭財運也和家庭的整體運勢密不可分,如果家庭整體運勢不好,那麼,家庭財運也必然不好,這就導致家庭成員難以賺錢,即使掙得一部分,也會因為各種無法預料的原因而被消耗掉。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鍾思宇話三農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關於農村選地址、建房子的風水可真是多,小編整理了幾天都沒整理完。其中不乏充滿道理的農村老話和風水俗語,即使放在現在也可以站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還有一些就有點帶有迷信、恐嚇的色彩,之所以寫這個系列不是為了宣傳封建迷信,而是讓大家辨別清楚這些究竟是糟粕還是精華。
  •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報客來」,究竟是啥意思?
    俗語是一種充滿文化魅力的語言,凝結了民間老百姓的智慧,以及為人處世的經驗。農村「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報客來」,就是其中比較喜聞樂見的俗語之一。 對於長期生活在農村的老百姓而言,想必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門道。
  • 農村俗語30望子,40望財,50望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在農村,一個人一生,分了很多時間段,每一段都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嚮往。因此農村人就形成了這樣一句俗語,「30望子,40望財,50望人」。這句俗語就展現了農村人從30歲到60歲之內的奮鬥過程。~~農村人一生奮鬥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 俗語「頑石阻路財無門,凹風掃穴絕後人」,啥意思?
    奶奶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認識一些字,在那個時候,農村女人很少有識字的,因為奶奶讀過書,所以有一點文化,經常和我講一些俗語。那時候我只是一個小孩子,對奶奶所說的那些俗語老話,根本不理解,但是我感覺到奶奶很疼愛我,總想教我學一點東西,我就學做聽懂的樣子,其實心裡不明白她所說話的意思。
  • 「蓋房莫蓋背水路,千金難買向南樓」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人們最注重的就是自己的居住場所,不管到什麼地方都要有安身之所,而農村在蓋房子的時候人們對建設房子的布局格外的講究,也有需要遵循的道理。並因此還流傳了一些關於蓋房子的農村俗語,這些話大多都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而小編要講的這句俗語是「蓋房莫蓋背水路,千金難買向南樓」,估計有人聽過這句話,那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什麼意思,如何才能有福氣?
    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什麼意思,如何才能有福氣?人的一生總是忙忙這忙忙那,不知不覺就過完了。回首往事,究竟做了幾件有意義的事情呢。人的一輩子大多都是奔波忙碌的,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事情等著你去做。
  • 農村俗語「五喜進家福壽財,五樹進宅人亡財敗」,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起農村的俗語,那真算得上是歷史久遠了,俗語也是農村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可以說在農村裡幾乎人人都會說上幾句俗語,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俗語覺得也是比較簡短,殊不知俗語的魅力就在於此,有的俗語你別看是很簡單,有的俗語讓人覺得不太了解,但是你要是真正的領悟到了其中的意思,那麼你就知道其中的奧妙了
  •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啥意思?
    我習慣每周給農村的外婆打一個電話,一般是在周末的時候。而我們電話總是能聊最少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問家常,半個小時聽外婆說古老的農村俗語。這不,昨天周末,我打電話給外婆,又聽到了一個新的俗語。歡迎圍觀,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關於農村裡面的俗語其實也是講過不少的,但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俗語卻是真正的蘊含了農村人的智慧,這也是大家不可輕視的。雖說這些俗語初聞語句有些簡陋,甚至是有些粗糙,但是當細聞其詳後就會發現,這可真當是十分有見地的。
  • 農村民間口口相傳的俗語「男佔258,女佔369」什麼意思?
    農村老一輩人相傳著許多俗語,而在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流行著許多俗語,情感上,工作上,為人處事上等等,農村人總結了許多經驗用俗語的方式表達出來,在農村經常聽到爺爺輩的人說到:「男佔258,女佔369」,這句至今流傳的俗語什麼意思呢?
  • 俗語「水繞孤村去又來,其中妙理實難猜」,啥意思,美好的寓意!
    在中國以前的時候,鄉下的農民們大多沒什麼機會去讀書,所以文化人也一般不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什麼文學方面的創作,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兩句的俗語中就有不少是由樸實的勞動人民所創作的,這些俗語雖然說起來比較「俗」,但這只是一種接地氣的體現,並不代表著沒有什麼內涵,而恰好相反的是
  • 民間俗語:「人到中年,兩不碰,三不換」,究竟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在民間流行的一種文化,雖然跟詩詞歌賦相比,略顯直白粗俗,甚至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但俗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中蘊含的道理不容小覷。俗語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少是教人向善的,比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告誡人們不要做壞事,否則遲早會被發現,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家有出三,妻離子散」,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農村、農民、農業,更多三農資訊盡在「話聊三農事」今天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在茶餘飯後聊天的過程中,經常會講一些俗語,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蘊含著大道理,而農村有這麼一句話「家中有三,妻離子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今天的話題讓我們又了解到一句俗語,俗語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它雖然不像詩歌那樣富有才情,但讀來卻讓人通俗易懂,易於接受,也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那些流傳下來的俗語,正是由以前的人在品味生活當中濃縮精簡流傳下來的精華。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一下這兩句俗語吧!
  •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蜘蛛真的能報喜嗎?
    與車水馬龍的城市相比,農村更加接近大自然,也分布著各種各樣的動物,老話說萬物有靈,在一些農民看來,農村的這些動物都是有靈性的,不同的動物上門還有不一樣的寓意,所以才有了「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的說法,不過農村還有一句俗語叫做「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大家知道形容的是哪種動物,
  • 農村俗語:「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為何孝子會被雷劈呢?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心腸很好的人卻命運坎坷,這時候人們就會感慨「好人沒好報」。在農村有句俗語叫:「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意思就是被雷劈的都是真孝子,發財的都是狠心人,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家雞打得堂前轉,野雞不打自己飛」,有什麼內涵意思呢
    在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家雞打得堂前轉,野雞不打自己飛」,在江西農村還有另一種俗語就是「家雞打不跑,野雞養不熟」。這兩種說法意思差不多,但指的是什麼意思呢?要知道以前的農村俗語能夠流傳至今,說明這些俗語都是蘊含深意的,都是祖先們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聽到的每一句農村俗語,一般都不要簡單地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要深刻體會其中包含的豐富內涵!
  • 農村老人言: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那麼那什麼來養活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呢。第一個俗語就是人過八十四,閻王不請,小鬼不去,這句俗語說的是在古代的時候,七十三和八十四是孔子和孟子去世的歲數,所以對於農村很多老人來說,這是一種心理壓力,因為孔子和孟子都是非常有名的人,本事都是非常大,所以有很多的人認為自己的壽命是比不過他們,所以在到了這兩個歲數的時候,很多老人都承擔了不小的壓力。
  • 農村俗語「開門七事不能少,出行三物不能離」是什麼意思?
    如農村老俗語「開門七事不能少,出行三物不能離」,就是這樣的實際例子。~~「開門七事不能少」,意思是說,每家清晨一打開家門,有七件事一件都不能少。這七件事究竟是什麼事?家裡一打開家門就必須要,是什麼東西這麼如此重要?原來是,「柴、米、油、鹽、醬、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