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老話俗語,很多人都很喜歡,這些老話不僅能教導各種民間的風俗,還能教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句關於金錢觀的諺語,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那這句老話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這句話最直接的可以理解為對金錢和財富的價值觀,金錢對於一些省吃儉用的人來說,並不是不捨得花錢,就會的到更大的財富,而是換另一種方法,將現金轉變為資金,用它來投資和理財,這樣才會帶來更大的財富。這句話表面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太省錢,結果省下來的錢最後還是得全部填窟窿;其實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主要講要會花錢,而不是一味的省吃儉用。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省著錢過日子的例子實在是有太多太多了,特別是老一輩的人,平時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殊不知攢錢永遠沒有花錢快,而有些人平時照樣該吃該喝,但是也一直沒有缺過錢花,那為什麼究竟會這樣呢?
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老一輩人因為太省而引起的,比如一些好吃的不捨得吃,不捨得喝,到最後虧了的還是自己的身體,生小病的時候不捨得花錢去看,到最後小病拖成大病,這不就是數不盡的窟窿等著填嗎?而平時該吃該喝的人,並不會虧待自己的身體,有病就去看,想吃什麼就吃些什麼,該大方就大方,該分享就分享,這樣別人也會給你幫助,財源自然也會滾滾來。
如果把這句俗語擴展來說的話,我們就應該明白,越省著用錢的人,往往就會更加謹慎,而懂得「舍」的人,往往更容易得,該花錢的時候他不會手軟,所以想成功的機率也會變得更大,老人們把這個比喻為「菩薩」送的,其實是和個人的努力有關。
其實錢並不是省出來的,那麼,是不是應該不管不顧的花錢如流水呢?這樣真的會有源源不斷的財富?這樣顯然是沒有道理的,農村還有這樣一句老話,「錢要用在刀刃上」,這句話可以說是點出了花錢的真正精髓。你的錢全部用在正道上,每天拓展人脈、投資新的項目、金融理財等等,這些嘗試將會讓你的人生充滿無限的可能。整天大手大腳花錢的人,也不是沒錢去借錢也要撐面子,這樣的人又怎麼能實現財富自由呢?
所以錢並不是你省出來的,生活也不可能因為你生省出來的錢就讓你變得富裕,當然更不指花錢無謂的浪費,這句話的俗語也更不是一個讓人隨意花錢,鋪張浪費的一個藉口。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