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省著省著,窟窿等著」是什麼意思?下半句折射出哲理道

2020-12-06 文學漫談

百家號百家齊放,文學漫談雅俗共賞

世界上有沒有不愛財的人?這個問題不能下結論。小編只知道人只要活著,就離不開銀子。從古至今,人們起早貪晚,每天辛苦的掙錢,是想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基礎上,能再積累下更多的財富。有個名人說過著名的一句話「我不喜歡錢」,立刻遭到網友的「口誅筆伐」,說他談錢時太虛偽,這也成為人們一時調侃的話題。

沒錢的屌絲對金錢渴望至極,心裡總是嚮往著,要是哪天中個彩票就發財了,但是越是找錢,錢越是躲著他走。有的人只要努力做事,就有賺錢的機會等在哪裡,正如老人說的「錢找人」。人人都想苦錢,每天同樣在吃苦,可是「財源滾滾」只是願望,每年過年都說同樣的祝福,沒見過財富滾進家門,越是省吃儉用想省下幾個錢,反而會遇到不順心的事破財。就像下面俗語說的那樣,我們一起解析一下。

(1)俗語上半句「省著省著,窟窿等著」

關於對金的看法,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上了年歲的老輩人,一生節省,也積攢不了多少錢。在我們的周圍,也有發家致富的,可他們並不是靠節儉積攢下來的財富。有的孩子看見父母捨不得消費,就對父母說「風涼話」:你們什麼也捨不得買,也沒看到家裡發財,圖什麼呢?

古人說錢是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有錢捨不得花,存著攢著,也不能富到哪裡去。這裡不是講讓人們有錢亂花,在財富不能自由支配的時候,花錢不能大手大腳,但也不能只入不出。要換一種新思維來花錢,有點錢就想存著,錢不流通,就生不了錢,那些有經濟頭腦的人,懂得錢生錢的道理,這樣財富才能越積越多。一味地省錢,最後發現省下的錢還不夠堵窟窿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金錢呢?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一句話,來告訴我們錢應該怎麼花,這句俗語就是「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老祖宗說這才叫生活。這句話我們可以理解為人們對金錢和財富存在著這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看法。

金錢對於那些節儉的人來說,並不是說省下來,就能獲得更多的財富,而是換一種方式方法去花錢,我們可以用它來投資什麼生意,讓錢生錢,這樣才會換來更多的財富。這句俗語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花錢太省的話,最後省下來的錢還是要去填窟窿,我們要學會如何去花錢,而不是一味的去省錢,錢是賺來的,而不是省下來的。

有的人養成了節儉的習慣,下班很少參加社交活動,朋友聚餐也儘量推脫,因為不能總吃人家的, 早晚也得花錢還人情。為了省錢減少了很多聚會,時間長了,人家有活動也不叫你了,背後還說你太摳門。這樣的結果表面上你是省了很多錢,但是同時你也失去了很多機會,生活圈子變小,你掙錢的機會也少了,所以社交中該花的錢不能省。

(2)俗語下半句:「用著用著,菩薩送著」

有錢要花在正地方,錢花完了再賺,錢要流通起來,人嘗到消費帶來的滿足感,掙錢更有動力,賺錢也會越來越多,就好像菩薩把錢送到我們面前一樣。這裡說的花錢,不是任意揮霍,俗話說「錢要花在刀刃上」,該節儉時也不要裝大方。

花錢也得辯證地看,你節省不買東西,別人就可能不掙錢。我們買需要的商品,讓貨幣流傳起來,也成全了他人,花錢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現實中有很多「守財奴」,他們愛財如命,有錢也不幫助別人,而是自己揮霍。這也是不健康的消費行為。

老祖宗總結出的花錢之道:「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雖然只有16個字,但說出了花錢的精髓,我們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就學會了怎麼樣支配錢財,在生活中過得幸福自在。

在老一輩看來,勤儉持家是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但凡事都要有個「度」。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在社會上賺取更多的錢,而不是靠節省,讓家人和自己受委屈。當你用自己的勞動所得,享受到生活帶給你的快樂,才體會到這句俗語真正的含義。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什麼意思?
    關於農村老話俗語,很多人都很喜歡,這些老話不僅能教導各種民間的風俗,還能教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句關於金錢觀的諺語,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那這句老話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 「千年王八萬年龜」下半句是什麼?比烏龜還玄乎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個成語典故,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的底蘊很深,總是能夠出現很多非常經典的成語典故,比如說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個成語,那就是千年王八萬年龜,可是很多人只知道這個上半句,卻不知道下半句。
  • 老話「男怕柿子女怕梨」,為什麼要這樣說,其實下半句更加經典!
    俗語背後所折射出的智慧,也有著深刻的含義,即便時過境遷,有很多俗語放在當下依舊適用。因為這些老祖宗總結出的寶貴生活經驗和為人處世的法則,是人生的智慧和寶典,人心不會變,道理自然也就不會改變。我國的俗語老話成百上千,有的大家耳熟能詳,家喻戶曉,有的我們卻從來沒有聽聞。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就比較的冷門,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更加的有深意。
  • 古人云「好男有毛不過三」,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云「好男有毛不過三」,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智囊》裡記錄了這樣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形容的是古代男性的體貌特徵。下半句「好女有膘別有四」,更為經典「好女有膘別有四」這句俗語,其實所表達的含義非常淺顯。簡單說就是在古代社會,評判一個女人的標準,首先就是這個女人的身材一定要肥胖。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古人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養生。
  •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有著怎麼的人生哲理?下半句更經典
    如題,這句話有著怎樣的人生哲理呢?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生活在水邊,經年累月地觀察水中的魚,那麼就能熟悉魚的性情,同樣,如果生活在山上,經年累月地觀察山上的鳥,那麼就能聽懂鳥的叫聲。說明了啥?那麼它的下半句是啥呢?為何說更經典呢?其實這句話的原文是這樣的: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 「恩愛夫妻不到頭」啥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少有人知道!
    雖然這些俗語平淡無奇,讓人一看就容易記住,但是其中隱藏的道理卻是深刻的,耐人尋味的,如果我們細心品讀,不免發現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於哲理中看生活,自然會多了一層新的認知和感悟,人生也因此受益匪淺。有這樣一則俗語是說「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乍一看,我們會十分的疑惑不解,為什麼互相恩愛的夫妻最後走不到頭呢?
  • 老人常說「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也出現了這樣一種俗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經常使用,而且讀個一遍兩遍也不知道俗語是什麼意思,要表達的是什麼內容,而且再加上在俗語字面中體現出來的迷信鬼神成分更加使得現代中國人遠離之。所謂「大路有水」「大路有水」,其字面意思是說,在古代,人們如果要出遠門,去遙遠的陌生地域,那時候沒有導航、也沒有方便的交通,到處都是生路,很不熟悉,這時候人們應該選擇大路去行走,而不是選擇人煙稀少的小路。這裡的大路也不僅僅是說的路面開闊敞亮,更加強調的意思在於走的人較多的路、較熱鬧的人口集中地域。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這一點老祖宗看得很通透。其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村裡有人外出為生產隊「找副業」(做手藝)時,家裡老一輩的人就會千叮嚀萬囑咐,少不了這句「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出門在外,不可能所有日常用的小物件都帶齊,不要因為這些小東西而捨不得花錢,讓自己陷入窘境。
  •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蘊含交友之道,但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蘊含交友之道,但可惜十人九不知!文/文飛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不知道大家是否考慮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認為沒有什麼東西是圓滿的,如果人活在一個非常完美的環境中,可能就會喪失奮鬥和前進的動力,魚也是如此。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而像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幾千年來,老祖宗用智慧把他們的生活經歷,編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更是勸世良言,可惜很多人未必能做到
    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的老祖宗憑藉著他們在生活當中的經驗,總結出了許多的勸世良言以及具有指導意義的生活準則。他們通過彼此之間的口口相傳,以及記錄成冊,而到了後世就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了。時至今日,這些勸世良言以及具有指導意義的生活準則。給了我們的生活很多指點和引導的作用,他能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可是說,老祖宗的智慧真的是挺高明的。
  • 俗語「萬惡淫為首」,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道出人性的真諦
    就以《增廣賢文》裡的「萬惡淫為首」為例,你知道這裡的「淫」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嗎?如果單純按照現代社會常用的字意來解釋,恐怕多數人都會認為這個「淫」就是指不入流的、低俗惡趣味的邪穢之意,是與情色事物相關聯的,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指汙穢不堪的思想是極大的罪惡。
  • 疊螺機是什麼意思如何給用戶省
    疊螺機是什麼意思如何給用戶省 ,「mrxygv」   江蘇新銘湖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疊螺機是什麼意思,低損耗,實現任意地點,任何時候的汙泥脫水工作,歡迎來電選購!    疊螺機是什麼意思更多的聞諮詢編輯將繼續更·汙泥脫水機的無毒脫水汙泥可直接用作農田肥料。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老」與「殘」、「洩」與「精」並不是說讓老人純粹節慾,這種觀點其實也是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肆意妄為,在年老的時候不要過度節慾。
  • 老人常說「勸賭不勸嫖」是什麼意思?還有下半句,很少人知道
    老人常說「勸賭不勸嫖」是什麼意思?還有下半句,很少人知道中國有句古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距今已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這幾千年來,古人在生活實踐時對於面對的種種生活問題和困難都總結出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常說的諺語和俗語其實都這種經驗和教訓的一種體現。
  • 「日出東方,唯我不敗」其實還有下半句,金庸沒說卻早已給出暗示
    但凡一個人權利達到一點的程度之後,內心便會發生膨脹,比如《天龍八部》中的丁春秋,硬是逼得手下一群弟子阿諛奉承,什麼「星宿老仙,法力無邊;神通廣大,法駕中原。」云云,當真是可笑。到了後世《鹿鼎記》中,神龍教教主洪安通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什麼「神龍教主,仙福永享,壽與天齊」云云,當真好不要臉,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您還別說,這一招對這些權利極大的人物還十分管用,因此在《笑傲江湖》中,楊蓮亭也為東方不敗量身設定了不少口號,其中有一句小編認為說的最好,正是那「日出東方,唯我不敗。」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老實人懂了才不會吃虧
    很多人都不把老祖宗留下的名言警句放在心上,等到自己真的吃虧的時候才開始後悔,這正應了那句老話: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關於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了解,特別是不要只聽一半,很多人就是有這個毛病,聽話只聽半句,就拿"笑貧不笑娼"這句話來說吧,很多人對這句話裡面的"娼"字印象深刻,以至於把後半句話給選擇性的忽視了,其實這後半句話才是精華。
  • 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
    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說不盡人間好壞,道不明人情冷暖。要說這世間最為複雜的東西是什麼?當為「人性」二字。一起表面意思來看,似乎親兄弟二人,都盼對方過得不好,這又是為何?咱們首先來談一談,兄弟二人長大後會面臨的問題吧。就算童年擁有再多的幻想,長大後面,對柴米油鹽,終會將幻想打破走入現實。
  • 老祖宗智慧: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什麼?中年人不妨留意
    老祖宗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自滿則敗,至矜則愚」。人無完人,誰都有糊塗的時候,好在古人留下言語教導後人,道理就在那裡,學不學、能不能學會則是自己的事。今天,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細剖古人智慧,方能知其真義,為人處事,中年人不妨一看。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語出《周易》「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昃,太陽西去。盈,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