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男怕柿子女怕梨」,為什麼要這樣說,其實下半句更加經典!

2021-01-15 國學大觀園

俗語文化是我國獨特的藝術形式,經過數百年的流傳,越來越深入人心。俗語又稱老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我們形容一個人固執,就會不由自主地說出「不見黃河心不死」這樣的老話;再比如我們勸誡夫妻和睦,就會想到「野花進房,家破人亡」的老話。

俗語老話,都是言簡意賅的,又都是教人向善學好,走人間正道的民間諺語。俗語背後所折射出的智慧,也有著深刻的含義,即便時過境遷,有很多俗語放在當下依舊適用。因為這些老祖宗總結出的寶貴生活經驗和為人處世的法則,是人生的智慧和寶典,人心不會變,道理自然也就不會改變。

我國的俗語老話成百上千,有的大家耳熟能詳,家喻戶曉,有的我們卻從來沒有聽聞。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就比較的冷門,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更加的有深意。那麼老祖宗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男怕柿子

首先柿子是美味的,在冬天也可以做成柿子餅,十分的香甜可口,但是俗語中卻說男怕柿子,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柿子軟軟的,有什麼可怕的呢?正是因為柿子捏起來很軟,隱含的道理就是不能被人看成軟柿子,這實際上是一句告誡。男人們要有陽剛之氣,不能一天到晚被人捏來捏去,沒有主見,就像柿子一樣任人擺布。

柿子的發音和「死子」一樣,古代男人當家,一家的主心骨都在男人身上,而「死子」就代表了香火中段,沒人傳宗接代了,自然家庭就走向沒落了。所以從發音上來說,古人也比較忌諱同音字。

女怕梨

梨的屬性是陰性的,也就是寒性比較大。在夏天吃梨還好,因為夏天炎熱,屬於陽性,而梨子正好可以去暑降溫,甘甜可口,但是動天女子吃梨,古人認為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梨也有個字同音,就是離婚的離字。古代女子地位比較低,不像男子有三妻四妾,一旦女子離婚,就意味著生活要孤苦伶仃了。離婚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對女人的傷害都非常的大,所以女怕梨(離)也就由此而來了。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更是耐人尋味,就是「母豬害怕西瓜皮」。母豬害怕西瓜皮主要是指農村的生活情況,一般到了夏天,天氣炎熱,酷暑難當,在農村幹活一整天的勞動人民,都會吃一個西瓜用來解暑,這樣可以快速的降溫,也會感覺到十分的清涼和舒心。但是人們吃完西瓜,都會把西瓜皮甩給家豬吃,豬也很喜歡啃西瓜皮。

但是西瓜皮本質是寒性的食物,豬吃多了自然會拉肚子生病,對豬的健康就會十分的不利。有的母豬有身孕,還會因此鬧肚子導致流產,對於農民來說損失更是慘重的。所以學到這句老話的農民,都不會輕易把西瓜皮丟給豬吃。

今日話題:你對上述的俗語是怎麼看待的,有沒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討論交流。文 | 國學大觀園

更多原創好文,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與您品經典,讀人生,期待您的加入!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俗語,有的俗語聽起來還比較押韻,若是直觀解讀的話根本就不成立,但是如果加以認真的分析卻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比如「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這句俗語,乍一聽根本沒有道理可言,其實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概括。
  • 古語說:「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到底是什麼意思?
    所以說在古的時候人們其實病不喜歡讓男人吃這種柿子的,其實就是因為覺得他的聲音病不好聽,寓意也不好,他們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了這樣的柿子之後就會像這個諧音一樣不太好了。對於"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就怕西瓜皮「這一句俗語其實是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它又蘊藏著什麼含義?
  • 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男怕戌,女怕亥」這個說法與十二地支和十二時辰有關係,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
  •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實則有深刻道理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實則有深刻道理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我們傳統文化的悠久傳承離不開廣大先祖前輩的孜孜不倦,我們常說:「古人不值錢,但古話值錢」,因為那些老話兒不僅影響了文化傳承,其思想、經驗、文學也同樣深受影響。
  • 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
    導語: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中國古代,人們非常的睿智,不僅語言簡潔,也就是我們所學過的文言文,而且還把日常約定俗成的事物,總結成一兩句簡單的話,也就是成語或者俗語。其中有一句是「男怕摸頭,女怕摸腰」,這句俗語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呢?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有時候要結合很多因素去懂,特別是一些初看莫名其妙的話,比如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讓人冷不丁看見時就會感覺茫然,為啥男人怕八月,女人怕臘月?他們在害怕什麼?其實這句話是個半截話,因為每句話後面還有半句,但也不排除地方不同,所以講法不同,像是我們這邊,說的就是「男怕八月——忙斷腰;女怕臘月——不離刀」。這麼一看,意思就比較明白了,可是還是多少讓人不解。那麼這具體是啥意思呢?現在還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說的這句: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前半句聽起來像是有關吃的,而後半句聽起來更是讓人忍不住想笑。這樣的一句話,到底是什麼含義呢?它又蘊含了怎麼樣的經驗道理呢?首先我們說到男怕柿子,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柿子是非常甜的一種水果,不但熟了可以摘下來直接吃。
  • 農村老話:「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且在老家的時候,時不時的就會聽到家鄉人說一些俗語,而且這些俗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值得我們去學習。其中有一句農村老話:「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這一句話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幾個字,其實這幾個字說的是一種化學物質,這種東西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都是有著一定的危害的,尤其是對人類的生殖器官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第一個化學物質會影響男性的生殖器官,他會影響精子的產生,第二個化學物質就是對卵子的影響。
  • 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對於很多的農民老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也是非常的廣泛,有關於教育人的,也有關於天氣的,還有的俗語是是關於壽命,所以以前老人在聊天的時候總喜歡聊到俗語,但是現在很多農民都發現,現在農村的俗語已漸漸消失在農民的生活中了,非常的可惜。
  • 「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你看懂了嗎?這就是人性
    鄉下有句老話:「男怕磨,女怕泡,雞怕趕,狗怕舔」,聽起來似乎俗不可耐,但如果仔細斟酌這看似粗俗的幾句話,其中的精華,還真是那一回事,再細細斟酌,這可不是人之常情!我們先來聊聊這句「男怕磨,女怕泡」,聽了這句話,是不是立刻聯想到一個詞,那就是「軟磨硬泡」。對啊,其實這句話的核心意思就是,不管男女,都怕持久戰不斷。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不知道你聽過沒?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會讓人一頭霧水。其實,這裡的「三」,並不是實指三次,而是取其在古語中的意思「多次」。「男怕三搖頭」農村人過去深受「女主內,男主外」思想的影響,在一個家庭中,女的幹好家務活,撫養孩子就行,其它的事用不著操心。
  • 古語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臘月來臨,為什麼說女人怕臘月?
    可自古以來都有「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的說法,這又是為何呢?臘月來臨,為什麼說女人怕臘月?其實這句俗語蘊含的道理還挺深刻,對於現代社會也可以適用,要想正確理解它的含義,就需要將其拆開來看。一、 男怕八月這裡的八月指的是農曆八月,而非陽曆八月。人們常說「誰家祖上三代沒有農民?」,這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和農村打過交道,或者是曾經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
  • 老一輩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為什麼不能摸?摸了會怎樣?
    老一輩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為什麼不能摸?摸了會怎樣?古時候受儒家思想影響,人們十分重視禮節道德,對一些舉動十分忌諱。比如說男女兩者都有其底線,如果做了出格的動作,挑戰了其底線,必然會引火上身。那麼什麼是出格的動作呢?俗語上其實有著明確的記載,我們來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怕跌蛇,女怕跌鼠」,啥意思?有道理嗎
    閒暇之餘農村老人們就常常聚在一起暢聊各種農村老話,這些老話也成為了他們的談資。以下這幾句老話不知道你聽過沒?一,狗仗人勢,雪仗風勢「狗仗人勢」,說的是狗主人如果在旁邊,遇到陌生人經過時就叫的歡,感覺天不怕地不怕的仿佛有人撐腰一樣。這句話對應是「雪仗風勢」,冬天的時候幾乎天天都刮西北風。
  • 老話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有道理嗎?
    老話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有道理嗎?糖糖最近剛剛跟先生一起收穫了屬於他們的愛情結晶,寶寶平安可愛,是一家人都很欣慰的事情。懷孕後糖糖一直是由婆婆來照顧,婆婆一直是把她當親生女兒疼愛,糖糖也說這是她最幸運的事情。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寶寶,糖糖跟婆婆有了婚後的第一次分歧。對於寶寶降生的方式,糖糖雖然接受了婆婆的建議在某個上午進行剖腹產的建議,但其實內心還是有一些些的小不滿,因為她更偏向於順產,認為順產不僅更利於她的產後恢復,也會讓寶寶更聰明。
  • 老人常講「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到底是為什麼?
    導讀:中華文化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有陽吹白雪,也有下裡巴人,有名世經典,也有糟粕不堪,有高雅風趣,也有瑰麗明豔。正所謂「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好的地方如尊師重教,如長幼尊卑,如孝敬父母,如禮義廉恥,也有壞的地方,如封建迷信,如重男輕等等,我們不但要承接我們文化的精華,更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老人常講「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到底是為什麼?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常說的這句老話有科學依據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在古時,也是頗有講究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女孩忌諱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忌諱在子夜時降臨。其中的'午時'和'子夜'是我國古代計量時間的單位——時辰。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一個時辰就相當於如今的兩個小時。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說一些富有哲理的俗語,很多俗語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其中的道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農村俗語就是古人留下來的一種財富,以前人們智慧的結晶,每一句都有著深厚的意義和內涵。
  • 為何說「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古人智慧有道理嗎?答案來了
    中華文明傳承5000年,在漫長的歲月中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永恆的經典。其中一部分以書本形式留存於世,還有一部分通過民間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播。後者就是我們經常所講的民間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有什麼特殊寓意嗎
    「男怕三十,女怕十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怕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這個話題。男怕三十。其實這個三十指的是年齡,不是其他。三十歲對於男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有句話叫三十而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三十歲的話,出來都是靠自己的,因為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如果一個男人三十歲還沒有結婚,一家人都會抬不起頭來,有時候甚至會被鄰居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