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

2021-01-15 安傑說歷史

導語: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

中國古代,人們非常的睿智,不僅語言簡潔,也就是我們所學過的文言文,而且還把日常約定俗成的事物,總結成一兩句簡單的話,也就是成語或者俗語。其中有一句是「男怕摸頭,女怕摸腰」,這句俗語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呢?

之所以說這句話是俗語,是因為它的字面意思非常簡單明了,「男怕摸頭」就是說男人非常害怕自己的腦袋被人觸摸了,但這是為什麼呢?中國古代是封建社會,所以權力和地位非常重要,等級制度也很明顯,而腦袋,被古人視為最重要的部位,所以為了表示身份,不同的人,就會戴不同的帽子,官位高的帽子會和官位低的不一樣,包括皇上也是,在太子被被立為王的時候,就會詞語他皇上專用的帽子——冠冕,加冕一詞就是這麼來的。

古時候,不僅宮裡當官的有官帽,宮女和太監也有自己的帽子,所以即使不認識,見了面也能通過帽子來識別地方的身份,平民百姓也有自己的帽子,只不過大都是些粗布製作的,包括書生戴的方巾,總之,對於古代男性來說,非常重視自己的腦袋,因此就用帽子保護起來。久而久之,不僅是帽子,包括腦袋都成了男人尊嚴的象徵,男人的腦袋幾乎沒人碰過,所以如果有人想故意來摸你的腦袋,就會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這就是為什麼「男怕摸頭」。

而「女怕摸腰」的道理其實也差不多,古代女人最重要的除了性命,就是貞潔,甚至可以說貞潔就是她的性命,一樣重要。 而古代人非常保守,女性不僅穿著上裹得緊緊地,而且言行也非常謹慎,不能有半點不矜持的行為,我們都知道,人的腰部是非常敏感的,而在當時,女人的腰部,只有她的相公能摸,所以如果有其他人摸到了她的腰部,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若是他人知道了,這個女人將會以不知廉恥的形象傳出去,非常影響她的聲譽,而且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沒有什麼解釋的權力,所以非常害怕別人摸到了她的腰。這就是「女怕摸腰」的來歷。

儘管現在這句話沒有什麼約束力了,但是至少我們要知道,隨便摸一個男人的頭是不禮貌的,摸女人的腰更甚,估計都算是性騷擾了,因此古人雖然有時候非常極端,但出發點都是好的,這就是為什麼說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的原因。對此,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老一輩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為什麼不能摸?摸了會怎樣?
    老一輩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為什麼不能摸?摸了會怎樣?古時候受儒家思想影響,人們十分重視禮節道德,對一些舉動十分忌諱。比如說男女兩者都有其底線,如果做了出格的動作,挑戰了其底線,必然會引火上身。那麼什麼是出格的動作呢?俗語上其實有著明確的記載,我們來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
  • 俗語:「男人的頭女人的腰,只能看不能撩」說的是啥意思
    俗語:「男人的頭女人的腰,只能看不能撩」或者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說的是啥意思,這句俗語之所以能夠長久的流傳,是因為對於現今的生活依然是非常適用的。一、男怕摸頭先來看看「男怕摸頭」的意思,在古代男性的地位是很高的,除了自己的長輩對男子表示愛撫外,其他人不能隨意摸一個男性的腦袋,因為這是一種不尊敬的表現。頭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常被人賦予特殊的含義,如果別人輕易的去觸碰男子的頭部,這就會被視為是對此人的一種輕視,是一種非常不合乎禮儀的做法。
  • 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什麼意思?這是男女交往的界限
    俗語,便是代表中華文化的一種,俗語是先輩們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對於我們生活裡遇到的一些事情很有指導意義,有一句俗語叫「男不摸頭,女不摸腰」,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又蘊含怎麼的道理呢?男不摸頭,古時候的封建社會都是男權至上,男子的地位總是要比女子的高,對男人來說頭是重要的部位,代表著男人的權利,如果有人摸男人的頭,他們就會覺得這是對自己的蔑視和侮辱。
  • 老人常講「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到底是為什麼?
    好的地方如尊師重教,如長幼尊卑,如孝敬父母,如禮義廉恥,也有壞的地方,如封建迷信,如重男輕等等,我們不但要承接我們文化的精華,更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老人常講「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到底是為什麼?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是說,從前印度有個寺廟,寺廟裡有個老和尚,因為寺廟的佛堂裡有一隻老鼠,每一回開佛會的時候都會出來搗蛋,所以老和尚去百姓家裡借了一隻黑貓拴在佛堂前想要嚇跑老鼠,沒想到還挺管用,但是只要黑貓不在,老鼠就會出來搗蛋佛會,所以每一次他的弟子就會看見他在佛堂門前栓一隻黑貓,久而久之,直到老和尚圓寂,他的弟子不管有沒有老鼠,都會在佛堂門前栓一隻黑貓,甚至是他弟子的弟子也會在開佛會的時候在門前栓一隻黑貓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只能遠看,不能靠近」這話啥意思
    雖說在農村裡沒有什麼較多的講究,可是在農村裡也是有一定的規矩的,畢竟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對於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通過一些以往的經驗和閱歷總結出來了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也是告誡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要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很多的農村老人在有的時候也是會告訴我們一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有關,尤其農村的心裡,大家都是相信運勢這個一說的
  • 古語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臘月來臨,為什麼說女人怕臘月?
    可自古以來都有「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的說法,這又是為何呢?臘月來臨,為什麼說女人怕臘月?其實這句俗語蘊含的道理還挺深刻,對於現代社會也可以適用,要想正確理解它的含義,就需要將其拆開來看。一、 男怕八月這裡的八月指的是農曆八月,而非陽曆八月。人們常說「誰家祖上三代沒有農民?」,這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和農村打過交道,或者是曾經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
  •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實則有深刻道理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實則有深刻道理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我們傳統文化的悠久傳承離不開廣大先祖前輩的孜孜不倦,我們常說:「古人不值錢,但古話值錢」,因為那些老話兒不僅影響了文化傳承,其思想、經驗、文學也同樣深受影響。
  • 古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有什麼特殊寓意嗎
    「男怕三十,女怕十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怕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這個話題。男怕三十。其實這個三十指的是年齡,不是其他。三十歲對於男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有句話叫三十而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三十歲的話,出來都是靠自己的,因為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如果一個男人三十歲還沒有結婚,一家人都會抬不起頭來,有時候甚至會被鄰居瞧不起。
  • 民間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科學依據嗎?
    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則是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意思。恕小編才疏學淺,無法給出大家準確答案。但在古人眼中,兩種出生時辰卻是不好的。第一種:女怕午時生。中國古代採用的是「十二地支」計時法,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而古代一個時辰,就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十二時辰分別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不知道你聽過沒?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會讓人一頭霧水。其實,這裡的「三」,並不是實指三次,而是取其在古語中的意思「多次」。「男怕三搖頭」農村人過去深受「女主內,男主外」思想的影響,在一個家庭中,女的幹好家務活,撫養孩子就行,其它的事用不著操心。
  • 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到底是什麼意思?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民間的俗語可以說是大智慧,最近芝麻君又從朋友那裡聽到了一個關於愛情的俗語,那就是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說,好男人最怕的是騷女人的勾引,因為大部分男人即使沒有壞的想法,遇到了女人勾引,也很難坐懷不亂,最終還是會被蠱惑。
  • 老話「男怕柿子女怕梨」,為什麼要這樣說,其實下半句更加經典!
    俗語又稱老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我們形容一個人固執,就會不由自主地說出「不見黃河心不死」這樣的老話;再比如我們勸誡夫妻和睦,就會想到「野花進房,家破人亡」的老話。俗語老話,都是言簡意賅的,又都是教人向善學好,走人間正道的民間諺語。俗語背後所折射出的智慧,也有著深刻的含義,即便時過境遷,有很多俗語放在當下依舊適用。
  • 老人常說:「男怕屬雞,女怕屬羊」,為什麼這麼說?有什麼講究?
    在古代俗語中就有一句:「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意思就是男的最害怕屬雞,而女的最害怕屬羊,這究竟有什麼講究,是封建迷信還是有一定的依據呢? 其次「女怕屬羊」,首先這羊和陽的讀音是比較相像的,人們往往是會認為一個女子屬羊了,那麼就會有男子的形象
  • 老人常說「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有何含義?看看你是不是這樣
    特別是我國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當中有一句叫:「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大家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嗎?中國俗語有其傳統風俗特色,首先是因地區不同,導致不是每一句俗語都完全使用,甚至有些地方俗語外人根本聽不明白也不了解其中含義,為此只有普遍性的俗語能讓更多人理解。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怕跌蛇,女怕跌鼠」,啥意思?有道理嗎
    一,狗仗人勢,雪仗風勢「狗仗人勢」,說的是狗主人如果在旁邊,遇到陌生人經過時就叫的歡,感覺天不怕地不怕的仿佛有人撐腰一樣。這句話對應是「雪仗風勢」,冬天的時候幾乎天天都刮西北風。平常時候西北風颳起來就特別冷,若是下著雪刮著風的話,就跟刀子一樣了打在臉上生疼,這樣也容易發生自然災害。另一種含義比喻壞人依靠某種勢力欺侮人。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農村老人為何這麼說?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農村老人為何這麼說?現代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漸漸遺忘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有些地方和他們所接受的科學道理相悖。俗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可有些俗語只有老人才會時常說起。
  • 農村俗語:男怕30,女怕18,說的是什麼意思?
    老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社會裡,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人生成長過程中必然有著一個轉折點。因此,農村就形成了「男怕三十,女怕十八」的人生道路上轉折點的俗語。~~第一,男怕三十。男人到三十歲,是人生中最關鍵的節點,農村俗語「三十而立」,就是這個道理。
  • 古語說:「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到底是什麼意思?
    對於"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就怕西瓜皮「這一句俗語其實是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它又蘊藏著什麼含義?主要是這樣的:1、男怕柿子:主要有三層意思:A、男性空腹吃柿子吃多了之後,柿子與自身體內的胃酸就會發生一定的作用,這樣或許會產生硬塊或者是胃柿石,乃至於是結石。大家也都知道,男性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一旦身體垮了之後,家庭肯定就要受到不可估量的損失。
  • 為何說「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古人智慧有道理嗎?答案來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男的不能點頭,女的不能大步走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句話。首先,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男人三點頭是形容一個男人,遇到事情的時候只會點頭哈腰說好,不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別人講什麼,自己就跟著附和,沒有一點點主見。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建國之後不能成精,曾經迷信封建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農村,有什麼曾經不好說但現在比較好解釋的吶?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普及3個農村俗語。1.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呋喃跟吡啶,大家可能在農村聽的較少。2.男、女「不三 不四」可別誤會,這不三跟這不四可是分開的。那麼他們實際上指的是生日。就是說,男不過30歲生日,女不過40歲的生日。這種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樸實的鄉下,雖可能受教育程度較低,但他們都有著尊老愛有的傳統。一般會過生辰的是年齡較小的孩子跟上了年紀的老人。這都應該不難理解,小孩子剛出生圖個喜慶,要大辦;老人七八十高壽,更要宴請四方鄰居跟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