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臘月來臨,為什麼說女人怕臘月?

2021-01-15 葉三說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正所謂「華夏文明五千年」,這一路上走來,經歷了強漢盛唐的榮耀,也經歷過清朝被欺壓的不堪。

可無論社會形態如何,流傳下來的歷史文化多是不可多得的寶藏。古人生活在民風淳樸的時代,沒有過多的誘惑,也沒有惱人的喧囂。

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遠親近鄰以及地裡的莊稼上,不得不承認,古人比我們更懂得處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我們從小學習古人流傳下來的詩詞歌賦,你是否也曾抱怨詩詞深奧難懂呢?此外,那些通俗易懂的俗語也被長輩們掛在嘴邊,時常用來教育我們,你是否也曾感嘆這些俗語話糙理不糙呢?

所以,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或許都有值得後代學習的東西。現在已是農曆十一月末,很快就要步入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了,想必很多人都按捺不住回家團聚的心了吧。

仔細想一想,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拿著獎金回家和父母高高興興地吃個團圓飯著實是很幸福的事情。可自古以來都有「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的說法,這又是為何呢?

臘月來臨,為什麼說女人怕臘月?其實這句俗語蘊含的道理還挺深刻,對於現代社會也可以適用,要想正確理解它的含義,就需要將其拆開來看。

一、 男怕八月

這裡的八月指的是農曆八月,而非陽曆八月。人們常說「誰家祖上三代沒有農民?」,這也就是說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和農村打過交道,或者是曾經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

跟農村打過交道的朋友應該都清楚,農曆八月,正是收穫的季節。在南方,農曆八月是水稻收穫的月份,而在北方,則是花生和紅薯收穫的月份。

這時候往往是人們最開始的時間,一年的辛苦付出總算是看到了收穫,一家人的吃食也有了著落。但同時也會有一絲焦慮,甚至是一絲不安。

八月雖然已經步入秋季,但是很多地方的氣溫依舊居高不下,中午的太陽依舊像烤火爐一樣,烤得土地直燙腳。

這段時間,莊稼成熟得很快,人們需要及時搶收,防止糧食受到損害。正所謂「莊稼漢」,在這期間忙農活的漢子就會格外辛苦。

對於水稻,首先需要將其割穗,然後將穀粒脫離,然後進行晾曬,整個過程顯得格外繁瑣。

常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種過莊稼的人都深有體會。一粥一飯當思之不易,「男」這個字拆開來看,就是「田」和「力」,意思就是在田地裡幹力氣活的人。

所以農曆八月這個收穫的季節,辛苦的大部分都是男性。當然,現在農村很多留守婦女,她們的辛苦程度不比當時的男性低。

二、 女怕臘月

臘月就是農曆十二月,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月。眾所周知,「過年」對於國人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尤其是在忙碌的當代,很多父母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可以短暫地見一面外出工作的孩子。

在過去,「男主外,女主內」,如果說男性最忙是在農曆八月,那么女性自然最忙的時間自然就是農曆十二月了。

在臘月裡,婦女們有許多事情要做,需要置辦年貨,準備過年的吃食,打掃衛生,祭祀祖先,為家人縫製過年衣物等等。

家裡的活都是比較細緻的活,在外面習慣了幹粗活的男人自然是幫不上什麼忙,於是這時候男子反倒落得清閒,和鄰居聊聊天,陪孩子玩一玩,好生快活。女性則在廚房準備著吃食,也是一幅美滿祥和的畫面。

並且臘月十分寒冷,女性還會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同時也要考慮準備的吃穿用度是否足夠支撐一家人過年的需求,準備的吃食又是否符合親朋好友的胃口。

其實這句話中的「怕」並非是「害怕」的意思,筆者覺得倒是「擔憂」的含義。因為人在做讓他感到幸福的事情時,不會感到害怕,反倒會擔憂自己做不好。也體現出了古人的勤勞、善良、誠懇等品行。

總結

現在仍然有很多莊稼人在守護著土地,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辛勤勞作,才能保證有富餘的糧食流入市場,供其他人購買,所以農曆八月仍舊是農忙的日子。而過年的傳統依舊在,其實現在大多數家庭過年的現狀依舊是女性忙碌,男性則和親戚高談闊論,即使是到了現在,這句俗語依舊十分應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實則有深刻道理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實則有深刻道理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我們傳統文化的悠久傳承離不開廣大先祖前輩的孜孜不倦,我們常說:「古人不值錢,但古話值錢」,因為那些老話兒不僅影響了文化傳承,其思想、經驗、文學也同樣深受影響。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有時候要結合很多因素去懂,特別是一些初看莫名其妙的話,比如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讓人冷不丁看見時就會感覺茫然,為啥男人怕八月,女人怕臘月?他們在害怕什麼?其實這句話是個半截話,因為每句話後面還有半句,但也不排除地方不同,所以講法不同,像是我們這邊,說的就是「男怕八月——忙斷腰;女怕臘月——不離刀」。這麼一看,意思就比較明白了,可是還是多少讓人不解。那麼這具體是啥意思呢?現在還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春節將至,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這話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到了臘月初三,再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春節,春節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對於這個時候到了年底農閒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沒有啥事了,其實雖然是農閒的時候,但是農民此時也是比較忙碌的,這到了年底,家裡還是要收拾,而且還有的男人在這個時候也要忙碌幹活,所以說越是到了年底,大家就越忙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不知道你聽過沒?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會讓人一頭霧水。其實,這裡的「三」,並不是實指三次,而是取其在古語中的意思「多次」。「男怕三搖頭」農村人過去深受「女主內,男主外」思想的影響,在一個家庭中,女的幹好家務活,撫養孩子就行,其它的事用不著操心。
  • 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到底是什麼意思?
    民間的俗語可以說是大智慧,最近芝麻君又從朋友那裡聽到了一個關於愛情的俗語,那就是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說,好男人最怕的是騷女人的勾引,因為大部分男人即使沒有壞的想法,遇到了女人勾引,也很難坐懷不亂,最終還是會被蠱惑。而好女人呢,最怕的就是男人的撩撥,很容易讓心神蕩漾,最後被男人徵服。
  • 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
    導語: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中國古代,人們非常的睿智,不僅語言簡潔,也就是我們所學過的文言文,而且還把日常約定俗成的事物,總結成一兩句簡單的話,也就是成語或者俗語。其中有一句是「男怕摸頭,女怕摸腰」,這句俗語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呢?
  • 古語說:「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到底是什麼意思?
    對於"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就怕西瓜皮「這一句俗語其實是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它又蘊藏著什麼含義?這其實就是對男怕柿子的一種解釋。2、女怕梨:主要是有兩層意:A、梨雖然是屬於水果,但它是涼性類的水果,而女性體內屬於陰性,如果女子大量的食用梨這樣的涼性水果的話,或許就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
  • 農村常說的,「臘月錢有邊無弦,好漢不掙臘月錢」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中,又這樣的一句話,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臘月錢,有邊無弦。好漢不掙臘月錢」。而小編聽到更多的是,好漢不掙六月錢。那「好漢不掙臘月錢,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古老黃曆中,臘月也就是農曆十二月,一年中最後的月份,中國歷史上,從周朝開始,就有歲末之祭說,也一直傳到了現代的中國,如今在各地農村,還有不同習俗連祭祀,如農村廟會,殺豬會等大型祭祀活動,在這個歲末用來辭舊迎新,各地人民都虔誠的供上各種各樣的祭品,來還上一年請求天神的願,並且許下下一年的願,來繼續尋求保佑。
  • 常言說: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
    古時候,中國人非常重視屬相,父母在生兒育女或為子女籌辦婚禮時,都會考慮各方面,如子女哪一年生兒育女較好,兩人結婚屬不相和等等。古語說得好:「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意思是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到底有什麼講究,是封建迷信還是有一定根據的?從字面上看,就是男人最好別是雞,女人最好別是羊,因為有一個農夫總在嘴裡念叨著:「男的屬雞,不是命中注定的,女的屬羊,守著一個空房間。」
  • 今天臘月初三,「臘雪是寶,春雪是草」是啥意思?臘月下雪多嗎?
    這句農村俗語的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那就是臘月也就是農曆的十二月下的雪是寶,立春以後下的雪,就像草一樣沒有多大的價值。「瑞雪兆豐年」、「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等等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說明了,冬天下雪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寒冬臘月下了大雪,對於農作物是非常有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農作物在冬天也是生長的,只是生長的速度比較慢,因為氣溫比較低的原因。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這話啥意思呢?
    ,這樣小麥就能有個好的生長優勢,所以說天氣好壞就是和農民的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在農村裡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臘月暖六月旱,臘月打雷衣減半」,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年當中就是要屬臘月是最冷的,而且臘月也是三九天和四九天出現的時候,要知道三九天和四九天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所以說臘月也有著「臘七臘八,凍死叫花」的說法,可見臘月的天氣是極為寒冷的
  • 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雷,遍地賊」,啥意思?今天終於進臘月了,這一年也要快結束了,新春佳節也要快到了。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特別期待臘月,因為到了臘月,家裡就開始準備新年好吃的,還有就是可以買衣服,買新鞋子,新年穿新著實讓我的童年生活很高興。
  • 「女怕追男怕舔,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女人最怕男人怎麼撩?
    而我們今天說的俗語,就是男怕追女怕舔,樹怕三搖,女怕三撩。 這裡面男怕追女怕舔很好理解,那什麼是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呢?實際上這裡的三並不是具體的三,而是指多次的意思,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明明顯了,意思是樹怕多次搖晃,因為會晃動根基,這樣樹就很難成活。而女人害怕男人多次撩撥,因為會無法控制心緒,最終很容易被男人撩到手。
  • 農村俗語:男怕30,女怕18,說的是什麼意思?
    老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社會裡,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人生成長過程中必然有著一個轉折點。因此,農村就形成了「男怕三十,女怕十八」的人生道路上轉折點的俗語。~~第一,男怕三十。男人到三十歲,是人生中最關鍵的節點,農村俗語「三十而立」,就是這個道理。
  • 知識分享:農曆十二月為什麼稱「臘月」以及天幹地支的含義是什麼?
    013.農曆十二月為什麼稱"臘月"  人們習慣上說農曆十一月為冬月,這倒不難理解,可是稱農曆十二月為"臘月",就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了,這該怎麼理解呢?  其實,"臘月"是由"臘日"演變而來的。  為什麼祭神的日子要叫做臘日呢?這得從"臘"字古義說起。古"臘"字沒有"月"旁,象形為一隻被掏掉內臟的小動物烤在日頭上。後來,人們把成塊的幹肉稱為"臘"。在周代,掌管"臘"的人稱為"臘人"。用"臘"祭神,所以便把祭神日稱"臘日"。因臘日定在十二月,所以後來就把十二月稱為"臘月"。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春打頭,馬肥牛不瘦」,這話什麼意思呢?
    今天是2021年的1月14日,也是農曆的臘月初二,已經進入到了臘月初二,那麼距離臘八節也是不遠了,俗話說得好「進如臘月就是年」,畢竟臘月也是在農曆當中最後的一個月份,進入到臘月以後也是即將到春節了,所以說臘月也是一個最關鍵的月份,就像現在雖然說到了臘月是農閒的時候,但是此時的人們根本是沒有閒著,大家這個時候也是在忙乎著過年前的最後工作
  • 「男怕三行,女怕三狼」,人生實苦,各自珍重
    我們常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事業是一個男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箇中分量,可想而知。那麼你聽過「男怕三行,女怕三狼」嗎?這句話到底指的是什麼?一起來看看!事業對男人未來人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男人想要車子,房子,溫柔體貼女人,前提是有個穩定的事業。你可以接受失敗,但不能渾渾噩噩,做無業游民。男怕三行,一是沒人做過的行業。
  • 今天是農曆臘月廿八,還是陰曆臘月廿八?
    大家好我是小考♐今天是臘月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問題?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問題?第1句俗語,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如果上過學的朋友都會知道,所謂的「呋喃」「吡啶」說白了,就是一種化學物質。如果是30歲40歲的男女輕易不要慶祝自己的生日,畢竟3和3的同音4和死是同音,過去講究男人30歲過生日將會孤獨一生,女人40歲生日,子孫後代將會受到影響。當然了,現在已經沒有這個說法了,畢竟這句俗語並沒有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