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實則有深刻道理

2020-11-22 杭州明德書院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實則有深刻道理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我們傳統文化的悠久傳承離不開廣大先祖前輩的孜孜不倦,我們常說:「古人不值錢,但古話值錢」,因為那些老話兒不僅影響了文化傳承,其思想、經驗、文學也同樣深受影響。

在中國有二十四節氣這樣的說法,且每個節氣都是古代農業文化的代表。古人處於男耕女織的時代,靠著農耕生存,所以得靠老天吃飯,因此就會總結每個月,每個節氣是怎樣的。然後再根據自己總結的經驗去獲得更多的收穫。雖說如今的社會發展十分迅速,對於節氣的關注度也下降了。但細細品味老祖宗所留下來的話,還是蠻有道理的。就像「八月冷,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與農業生活打交道的這些老百姓,實則靠著一遍遍的生活體驗,總結出來。就像傳統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有人覺得是迷信比較誇張,但是你仔細的去思考其中的內涵,會發現這句話裡面包含了生活哲理。對相關的農諺或者俗語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在今天依然有道理,甚至能為之所用。

為何男怕八月?

古代農耕行業為百業之首,每到莊稼收成的季節,也是農民百姓最忙的時候。所以每年的八月,以男耕女織生活為主的家庭,家中的男性往往都要去地裡進行勞作,這個時候就是他們最累的時候了,所有的體力勞動都是由家中丈夫承擔,到了秋收農活既重又多,並且天氣非常炎熱,對於男性來說還是非常辛苦的。

因此才有了「男怕八月」說法,並不是說八月對於男性有多麼忌諱,是因為八月這個月份的特殊性,以及我國古代社會家庭分工的自然方式所決定的。

為何女怕臘月?

「臘月」一詞來源比較有意思,《風俗通義》中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也就是說,這個「臘」,本來是指祭祀祖先的東西,臘月是個家家祭祀的月份。臘月也為農曆十二月,臨近新年的時候。一般臘月沒有什麼農活兒和一些重大節日要忙,可為什麼老話卻說「女子怕臘月」?

因為臘月過後是正月,這個時節要做的事可不比農忙少。這個時候忙碌的多為家中的女子。過年需要的東西都要開始著手了,像來年的準備、過冬的打算,都壓在了她們的肩上。女子不僅要負責家中的事務,將家裡收拾乾淨,還需要接待家中的客人以及準備給親戚的回禮。所以一般家庭的賢惠女子,在臘月都會非常地忙碌。加之女子身體比較嬌弱,畢竟遠不如男子,另外臘月寒冬天氣比較涼,每天如此忙碌,就會很容易生病。

「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實際上是中國幾千年農耕文化的縮影。從這些俗語當中,可以讓現在的我們清楚了解過去先輩們的生活場景。傳統老話、俗語千千萬萬,每一句都有它特定的含義。即使現在務農的越來越少,但現在很多的農民走出鄉村到城市打工,炎熱的七八月,高溫來襲也依舊是農民工最懼怕的時候,而女性一到年底也仍要為各種瑣事而煩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有道理的。

細數王者榮耀中的利與弊,那些認真玩遊戲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王陽明:96字家訓,不可小覷,能讓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蘇軾:「一枕清風直萬錢」,花大價錢買補品,不如不花錢的良藥

團隊裡堅決不允許有這些人的存在!(管理者必讀)

婚姻不是圍城,保鮮秘訣就在於,過日子需要懂得這一點

相關焦點

  • 古語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臘月來臨,為什麼說女人怕臘月?
    所以,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或許都有值得後代學習的東西。現在已是農曆十一月末,很快就要步入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了,想必很多人都按捺不住回家團聚的心了吧。仔細想一想,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拿著獎金回家和父母高高興興地吃個團圓飯著實是很幸福的事情。可自古以來都有「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的說法,這又是為何呢?臘月來臨,為什麼說女人怕臘月?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有時候要結合很多因素去懂,特別是一些初看莫名其妙的話,比如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讓人冷不丁看見時就會感覺茫然,為啥男人怕八月,女人怕臘月?他們在害怕什麼?其實這句話是個半截話,因為每句話後面還有半句,但也不排除地方不同,所以講法不同,像是我們這邊,說的就是「男怕八月——忙斷腰;女怕臘月——不離刀」。這麼一看,意思就比較明白了,可是還是多少讓人不解。那麼這具體是啥意思呢?現在還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為啥說「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並非全是迷信,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女大三抱金磚」是對婚姻年齡的總結,「男抖窮女抖賤」是對男女行為的總結。而對孩子出生的時間也有一句經典的總結,那就是:「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說明當時的人對男孩、女孩的出生時間非常的介意。 迷信的心理 午時和子夜分別是古代對時間計量的代稱,午時是指中午12點,子夜則是指半夜12點。古人由於對午時和子夜的不同認識,從而有了這兩種不同的說法。當然這是一種偏見和迷信,主要是由於缺乏科學的知識所致。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老話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有道理嗎?
    老話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有道理嗎?糖糖最近剛剛跟先生一起收穫了屬於他們的愛情結晶,寶寶平安可愛,是一家人都很欣慰的事情。懷孕後糖糖一直是由婆婆來照顧,婆婆一直是把她當親生女兒疼愛,糖糖也說這是她最幸運的事情。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寶寶,糖糖跟婆婆有了婚後的第一次分歧。對於寶寶降生的方式,糖糖雖然接受了婆婆的建議在某個上午進行剖腹產的建議,但其實內心還是有一些些的小不滿,因為她更偏向於順產,認為順產不僅更利於她的產後恢復,也會讓寶寶更聰明。
  • 古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道理嗎?古人為何會如此忌諱
    —— 培根 01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女孩子最怕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子最怕在半夜出生。可為什麼人們會這麼說,究竟有什麼深意呢?這樣說有道理嗎?古人為何如此忌諱?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俗語,有的俗語聽起來還比較押韻,若是直觀解讀的話根本就不成立,但是如果加以認真的分析卻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比如「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這句俗語,乍一聽根本沒有道理可言,其實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概括。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農村老人為何這麼說?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農村老人為何這麼說?現代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漸漸遺忘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有些地方和他們所接受的科學道理相悖。俗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可有些俗語只有老人才會時常說起。
  • 古人講:「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比如古人在生男生女這個問題上就有這樣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後人並知道其中的道理,這句話在很多偏遠的農村,依舊流傳。一、為什么女孩最怕午時出生?在古代,雖然女孩的地位比較低,但是家裡面有女孩出生,家人還是很高興。傳統家族提倡開枝散葉,男女都要有。如果家族裡都是男孩,沒有女眷也是一種遺憾。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建國之後不能成精,曾經迷信封建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農村,有什麼曾經不好說但現在比較好解釋的吶?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普及3個農村俗語。1.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呋喃跟吡啶,大家可能在農村聽的較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呋喃就是能讓男性精子量下降的,而吡啶是能讓女性卵子的數量下降的化學物品。實際上這種說法是有誤的。所謂,是藥三分毒麼。化學物品,難免是有不同於我們生活中所吃的那些吃食的味道,當時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受教育程度不高,對這兩種東西難免有厭惡的情緒。2.男、女「不三 不四」可別誤會,這不三跟這不四可是分開的。那麼他們實際上指的是生日。
  • 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午時戴帽」該怎麼解釋?有沒有道理?
    那麼,今天咱們就繼續來分享一則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午時戴帽」,那麼這句俗語該怎麼解釋?有沒有道理?今天筆者就和大家粗略的探討下。首先來說說「男怕三更」,三更古代是古代時間名詞。古代把晚上戌時也就是現在時間的七點到九點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子時整作為三更,即合現在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
    導語: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中國古代,人們非常的睿智,不僅語言簡潔,也就是我們所學過的文言文,而且還把日常約定俗成的事物,總結成一兩句簡單的話,也就是成語或者俗語。其中有一句是「男怕摸頭,女怕摸腰」,這句俗語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呢?
  • 古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有什麼特殊寓意嗎
    在我國農村,曾經流傳著有很多的俗語和諺語,這些俗語都包含著很多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都是經過提煉出來的,流傳至今,那麼下面這些俗語,你聽過嗎?覺得有道理嗎?「男怕三十,女怕十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怕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這個話題。男怕三十。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說一些富有哲理的俗語,很多俗語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其中的道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農村俗語就是古人留下來的一種財富,以前人們智慧的結晶,每一句都有著深厚的意義和內涵。
  • 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男怕戌,女怕亥」這個說法與十二地支和十二時辰有關係,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
  • 老人常講「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到底是為什麼?
    山不據細壤,故能就其高」,所以我們必須得承認我們中華文化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有我們需要傳承的地方,也有我們必須摒棄的地方。好的地方如尊師重教,如長幼尊卑,如孝敬父母,如禮義廉恥,也有壞的地方,如封建迷信,如重男輕等等,我們不但要承接我們文化的精華,更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老人常講「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到底是為什麼?
  • 為何說「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古人智慧有道理嗎?答案來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男的不能點頭,女的不能大步走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句話。首先,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男人三點頭是形容一個男人,遇到事情的時候只會點頭哈腰說好,不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別人講什麼,自己就跟著附和,沒有一點點主見。
  • 常言說: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
    許多諺語從古時候就流傳到現代,大到生活道理小到耕地耕作。有些是老祖宗根據經驗總結出來的,有些頗具迷信色彩,此時需要我們去糟粕取其精華。古時候,中國人非常重視屬相,父母在生兒育女或為子女籌辦婚禮時,都會考慮各方面,如子女哪一年生兒育女較好,兩人結婚屬不相和等等。古語說得好:「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意思是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到底有什麼講究,是封建迷信還是有一定根據的?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怕跌蛇,女怕跌鼠」,啥意思?有道理嗎
    一,狗仗人勢,雪仗風勢「狗仗人勢」,說的是狗主人如果在旁邊,遇到陌生人經過時就叫的歡,感覺天不怕地不怕的仿佛有人撐腰一樣。這句話對應是「雪仗風勢」,冬天的時候幾乎天天都刮西北風。平常時候西北風颳起來就特別冷,若是下著雪刮著風的話,就跟刀子一樣了打在臉上生疼,這樣也容易發生自然災害。另一種含義比喻壞人依靠某種勢力欺侮人。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從農村生活時間久的朋友應該聽過不少俗語,農村裡面有比較很多俗語,而且聽上去也比較上口,有的俗語講了不少的道理。事實上,這些俗語很多是由農村老人們總結出來的。有的俗語反映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