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建國之後不能成精,曾經迷信封建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農村,有什麼曾經不好說但現在比較好解釋的吶?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普及3個農村俗語。
1.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
呋喃跟吡啶,大家可能在農村聽的較少。因為他們都是化學物品,他們之所以能讓種田的老百姓害怕,是他們作用的比較怪。怎麼個怪法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呋喃就是能讓男性精子量下降的,而吡啶是能讓女性卵子的數量下降的化學物品。實際上這種說法是有誤的。所謂,是藥三分毒麼。化學物品,難免是有不同於我們生活中所吃的那些吃食的味道,當時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受教育程度不高,對這兩種東西難免有厭惡的情緒。
2.男、女「不三 不四」
可別誤會,這不三跟這不四可是分開的。那麼他們實際上指的是生日。就是說,男不過30歲生日,女不過40歲的生日。這種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樸實的鄉下,雖可能受教育程度較低,但他們都有著尊老愛有的傳統。一般會過生辰的是年齡較小的孩子跟上了年紀的老人。這都應該不難理解,小孩子剛出生圖個喜慶,要大辦;老人七八十高壽,更要宴請四方鄰居跟親戚。至於為什麼單單把男30女40不過生日單獨拿開,這就是一種民間說法了:男三十,說的是散家庭散緣分;女四十,大多指家庭人的死去。怕的是男性無妻無子無家,女性無丈夫無兒女,怕後生孤苦。當然,如今的世道了,這也不得計較了。
3.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
三更、午時這也都是過去年代的說法了。三更正是凌晨的時候,按照以前的說法,是陰氣正盛陽氣最弱的時刻;午時都知道,是中午,陽氣大增的時刻。在三更出生的男孩兒,家人都怕孩子陰氣重,對以後成長影響還好,怕的是熬不過陰氣,活不長。女孩生在午時,大多怕陽氣太戾,承受不了。都說這兩個時辰出生的孩子命格不好,各有各的看法。時代不同了,命,別人怎麼說怎麼看,還是自己的。
人沒有三頭六臂,不能知過去通未來,僅僅能根據一些普遍的現象來自以為的總結。往往得到片面的不準確的規律或者是道理,可能這些在很多方面是有用的,偏偏在極個別事情上是截然不可用的。人們常常稱他們是特殊案例。其實不然,只是前人總結的不夠到位罷。上面所說的,在農村的習語也未必是錯的未必是不錯的。天道無常,看各位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