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怕30,女怕18,說的是什麼意思?

2020-12-02 鄂東三農

老人常說:「男怕三十,女怕十八」,說的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社會裡,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人生成長過程中必然有著一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就是人們從一個不懂人間冷暖、人情世故、對家庭和社會沒有擔當的青少年,轉折到人生逐漸成熟的階段,正是人生中成熟和擔當的轉折節點,已經成為大眾所共識和接受的,具有普遍規律的人生成長過程中轉折點關鍵時期。因此,農村就形成了「男怕三十,女怕十八」的人生道路上轉折點的俗語。~~

第一,男怕三十。男人到三十歲,是人生中最關鍵的節點,農村俗語「三十而立」,就是這個道理。男人三十歲是青年階段的終結,中年階段的起始時期,是從青年人對生活閱歷淺顯,社會經驗不夠豐富,家庭生活非常敷燥的階段,轉向對農村生活的不易有所感悟,對社會的認識更加深刻,對家庭一切有所擔當,從父母輩手中承接對家庭和社會的一切事務。因此,農村俗語「三十而立」。人到三十歲是人生中成熟的起始時期,是治學、成家、立業的重要轉折點,是走向男人最輝煌的階段。農村男人30歲後,必須完婚生子,完成組建家庭的任務,否則是一個婚姻和家庭欠缺的失敗男人的人生。若是男人年過30歲後沒有成家立業,預示著後半生的人生道路更加艱難。所以說,農村男人年過30,對社會必須有作為,要對社會承擔責任,對家庭必須有擔當,要肩負重任,要養家餬口,贍養老人,成為一個家庭的頂梁柱。~~

第二,女怕十八。農村女人,從兒童、少年時代逐漸過渡到青年時期,由不懂事的小姑娘,逐漸成長轉向各方面成熟的大姑娘。農村俗語說「女人十八一枝花」,從人的容顏上已經達到了女人顏值最高的巔峰時期,是人生中最漂亮最美麗,楚楚動人的人生最完美的成熟階段。同時,這個時期是女孩子生理成熟的時期,是進入談情說愛,逐漸開始走進婚姻的殿堂,承擔結婚生子,繁衍後代和教育子女的重任,是農村女人的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所以,農村女人,年過18歲,是人生中最關鍵的轉折點,必須協助家裡丈夫,管理好家庭,承擔生兒育女的任務,對社會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對家庭要承擔管理責任。~~

總而言之,農村男人年過30,是必須要承擔成家立業的任務,對社會必須有擔當,農村女人年過18,是必須要結婚成家,養育子女和教育子女以及管理家庭重任。因此是人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轉折點。~~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說得對嗎?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漏空」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俗語中,關於外貌的俗語有很多,尤其是關於五官的,世俗人的眼光,眼睛大的要比眼睛小的人好看,鼻梁高挺的比鼻梁塌陷的好看。再比如說今天講的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漏空」又是什麼意思呢?「男怕耳扇風」的意思。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無不蘊含著老祖宗的大智慧,有些是日常生活的經驗總結,有些是用來規範人的行為。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不知道你聽過沒?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會讓人一頭霧水。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問題?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問題?相比冷漠的城市,故鄉帶給我們更多的暖意,看到熟悉的身影,我們的身心也能夠放鬆下來,尤其是老一輩們那些久久難忘的俗語,一直在引領我們人生的道路。第1句俗語,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如果上過學的朋友都會知道,所謂的「呋喃」「吡啶」說白了,就是一種化學物質。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建國之後不能成精,曾經迷信封建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農村,有什麼曾經不好說但現在比較好解釋的吶?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普及3個農村俗語。1.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呋喃跟吡啶,大家可能在農村聽的較少。化學物品,難免是有不同於我們生活中所吃的那些吃食的味道,當時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受教育程度不高,對這兩種東西難免有厭惡的情緒。2.男、女「不三 不四」可別誤會,這不三跟這不四可是分開的。那麼他們實際上指的是生日。就是說,男不過30歲生日,女不過40歲的生日。這種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樸實的鄉下,雖可能受教育程度較低,但他們都有著尊老愛有的傳統。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從農村生活時間久的朋友應該聽過不少俗語,農村裡面有比較很多俗語,而且聽上去也比較上口,有的俗語講了不少的道理。事實上,這些俗語很多是由農村老人們總結出來的。有的俗語反映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規律。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人選擇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尋求很多機會,想要藉此改變自己的階級或者人生,可是城市雖大,但是容下一個我們卻那麼艱難,有時候我們會說那些北漂,滬漂,深漂究竟是為了什麼選擇,背井離鄉,獨自一個人品嘗這萬千的孤獨與寂寞。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呢?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怕穿靴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俗語描述。這些俗語也都是經歷了多年的經驗累積之後,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很多俗語是真實的寫照採取了白描的方式進行敘述,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道理深刻,所以民間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屬相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說一些富有哲理的俗語,很多俗語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其中的道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農村俗語就是古人留下來的一種財富,以前人們智慧的結晶,每一句都有著深厚的意義和內涵。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農村老人為何這麼說?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農村老人為何這麼說?現代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漸漸遺忘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有些地方和他們所接受的科學道理相悖。俗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可有些俗語只有老人才會時常說起。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農村老輩人都說,要知道一個人的命理如何,除了看他的生辰八字,就是看他的長相了。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俗語,有的俗語聽起來還比較押韻,若是直觀解讀的話根本就不成立,但是如果加以認真的分析卻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比如「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這句俗語,乍一聽根本沒有道理可言,其實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概括。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大家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耕社會,農業的發展對於中國古代的人們來說是十分的重要的,於是就是這樣的農業社會的影響所以就產生了許多農村的俗語,當然了,這些俗語都是人們智慧的結晶。
  • 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對於很多的農民老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也是非常的廣泛,有關於教育人的,也有關於天氣的,還有的俗語是是關於壽命,所以以前老人在聊天的時候總喜歡聊到俗語,但是現在很多農民都發現,現在農村的俗語已漸漸消失在農民的生活中了,非常的可惜。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什麼意思?
    俗語,也就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對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結的句子,這些句子讀起來我們覺得很舒服,但是又不是詩句,或者說有那麼一點詩句的成份在其中。但是,這些俗語的實際意義可是非常大的。有句俗語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我們乍一看會把「三更子」和「午時辰」當成一種事物或者是什麼怪物之類的東西。但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我就來給大家淺顯地說一下吧。如果大家不了解「三更」,那麼一定知道「「三更半夜」」是什麼意思。其實如果這樣就容易理解了,「三更子」就是「在三更半夜生的男子」。
  • 農村老人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科學根據嗎?
    俗語在農村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農村基本上大家都會說上幾句,比如說「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俗語的發展源於生活,卻也高於生活。在漫長的歲月中,先人在不斷的觀察與積累中,不斷的結合生活,總結出一套完整的俗語「大字典」!
  • 古語說:「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到底是什麼意思?
    對於"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就怕西瓜皮「這一句俗語其實是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它又蘊藏著什麼含義?主要是這樣的:1、男怕柿子:主要有三層意思:A、男性空腹吃柿子吃多了之後,柿子與自身體內的胃酸就會發生一定的作用,這樣或許會產生硬塊或者是胃柿石,乃至於是結石。大家也都知道,男性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一旦身體垮了之後,家庭肯定就要受到不可估量的損失。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是為什麼?有什麼道理呢?
    下面三句農村裡的俗語,你知道這其中的含義嗎? 第一句,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人的一天分陰陽,白天為陽,夜晚為陰大概三根的子時,也就是半夜的時候,是陰氣最重的時候,而中午辰時的時候是一天當中陽光照射最厲害的時候,也是一天陽氣最旺的時候。
  • 俗話說「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含義呢?
    在農村,有非常多的民俗和俗語,經常會聽到老一輩人口中常念叨「男怕磨,女怕泡」,這句話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非常費解,甚至從字面上根本理解不透徹,隨著年齡的逐漸長大才明白這句話的深層意思。雖然這些俗語肯定有人會說屬於封建思想,但是我不覺得,因為世間萬物存在勢必有它的道理,我比較喜歡把這些俗語理解成老一輩的生活經驗,因為有很多俗語的深層意思都能在現代社會中體現出來,今天我就來講講「男怕磨,女怕泡」具體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