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呢?

2021-01-19 棒奔霸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怕穿靴

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俗語描述。這些俗語也都是經歷了多年的經驗累積之後,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很多俗語是真實的寫照採取了白描的方式進行敘述,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道理深刻,所以民間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俗語是包羅萬象的,從生到死都有俗語描述,其中有句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說的就是身體出現異常的表述,在過去醫療落後的年代,這句老話還真的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按照民間的說法,萬物皆由陰陽組合而成,白天是陽,夜晚是陰,男人為陽,女性則是陰柔的代表。多種事物都是由陰陽組成的。夜晚三更時分,這段時間是yin氣最為旺盛的,而男人則是陽剛之身,這個時間最擔心遇到的就是穿靴,這裡指的穿靴並不是腳上穿的真正的靴子。而是指的男人最擔心的是到夜晚三更半夜的時候,腿腳出現浮腫,浮腫的腿腳看上去就像穿了靴子一樣的腫脹。所謂男穿靴。為什麼男人最怕半夜三更穿靴呢?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正常健康的人,腿腳是絕對不會浮腫的,尤其是男人,只要腿腳出現了浮腫。那指定就是出現了心腦血管等疾病,而且出現在了半夜三更。病勢將會愈發的嚴重。尤其是在過去的農村,醫療設施落後,白天的話還能夠趕快送去救治,但如果發生在了半夜三更,則就很難有其他的救治方式,加上這種浮腫帶來的是其他的疾病,勢必會導致相當嚴重的後果,嚴重的會失去生命,這也是過去醫療不發達常見的一種病態顯現。農村老人對此直到現如今,依然是相當的看重。

男人怕三更半夜穿靴,而作為女性,怕的則是在正午時分戴帽,這裡的戴帽跟男人穿鞋一樣,也不是真正的帽子,而是指的女人在正午時分出現頭部浮腫,這跟男人穿靴一樣,都是極為危險的訊號,對於女人來說,這是一種相當危險的信息,後果也會導致失去生命,所以對於正午時分女人出現頭部浮腫。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是非常懸的一件事,所以對於這種現象,自然是非常害怕和擔心的。

這句老話也是過去農村的很真實的寫照。在過去的農村缺乏良好的醫療設施前提下,對於很多病缺醫少藥。一旦出現了這些危險的訊號,很容易就導致難以挽回的情況發生。現如今隨著全民醫療的保障,以及平時的藥物常備,這些過去讓人擔心的穿靴、戴帽,在現在看起來就沒有那麼的讓人害怕,但也是一種疾病發生的顯現,是值得注意和參考的,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午時戴帽」該怎麼解釋?有沒有道理?
    俗語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農人們平常的交談,工作,都要用上兩句俗語,因為俗語不是憑空而造,而是人們在千百年總結的智慧結晶。在歷經幾千年的滄桑巨變,俗語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積澱了難以計數的各種俗語!那麼,今天咱們就繼續來分享一則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午時戴帽」,那麼這句俗語該怎麼解釋?有沒有道理?今天筆者就和大家粗略的探討下。首先來說說「男怕三更」,三更古代是古代時間名詞。古代把晚上戌時也就是現在時間的七點到九點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子時整作為三更,即合現在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農村老人為何這麼說?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農村老人為何這麼說?現代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漸漸遺忘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有些地方和他們所接受的科學道理相悖。俗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可有些俗語只有老人才會時常說起。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農村發習俗,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去了解這裡,或許我們能對哪些人的選擇多了一些理解和包容。一、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很多人看到這個諺語應該和小編的第一想法有些類似,這兩樣是什麼東西啊?後來小編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原來這就是兩種化學物質。這兩樣物質對人體有一定傷害,呋喃阻礙精子的產生,而吡啶則會影響卵子的生存,所以才有了這個諺語提醒大家保護好自己。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快看看你是否符合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快看看你是否符合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民間俗語,俗語呢,是起源於百姓的生活中的,是人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是有對的,也有不適合現在的。由於封建社會的限制,這些俗語受制於社會的發展,又會有很多的不完美,我們在讀這些俗語的時候呢,也要做到「取其精華」,我們只保留那些在我們如今看來是正確的。我們要講的俗語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看起來好像跟生辰有關係啊。在古代,生辰八字是很重要的,在婚配和時候都要看生辰八字看看兩人是否能相配。
  • 農村老話:「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生活的人都是非常開心自在的。在城市生活就會感覺到城市是一個非常有壓力非常冷漠的地方,沒有在老家待的舒心和快樂。而且在老家的時候,時不時的就會聽到家鄉人說一些俗語,而且這些俗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值得我們去學習。其中有一句農村老話:「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大家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耕社會,農業的發展對於中國古代的人們來說是十分的重要的,於是就是這樣的農業社會的影響所以就產生了許多農村的俗語,當然了,這些俗語都是人們智慧的結晶。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三更子」和「午時辰」是啥?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古人經過總結,流傳下來了一句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先來說說「男怕三更子」。在古代佔卜理論裡面,不同的時間,對應著不同的陰陽屬性、五行屬性,包括人在內的所有事物,也有其特有的陰陽屬性和五行屬性,中醫也是如此。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問題?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問題?現在的國家政策好了,農村的經濟活力也已經開始提升了,但是我們依舊能夠看到現在城鄉之間的矛盾差距還是很大的,很多農民來到大城市中就會流連忘返,實際上他們在城市中生活中間有時間都想回到家鄉看一看,雖然農村沒有眼花繚亂的休閒娛樂場所,但在這裡的人都比較真誠和質樸。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建國之後不能成精,曾經迷信封建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農村,有什麼曾經不好說但現在比較好解釋的吶?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普及3個農村俗語。1.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呋喃跟吡啶,大家可能在農村聽的較少。化學物品,難免是有不同於我們生活中所吃的那些吃食的味道,當時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受教育程度不高,對這兩種東西難免有厭惡的情緒。2.男、女「不三 不四」可別誤會,這不三跟這不四可是分開的。那麼他們實際上指的是生日。就是說,男不過30歲生日,女不過40歲的生日。這種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樸實的鄉下,雖可能受教育程度較低,但他們都有著尊老愛有的傳統。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什麼意思?
    俗語,也就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對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結的句子,這些句子讀起來我們覺得很舒服,但是又不是詩句,或者說有那麼一點詩句的成份在其中。但是,這些俗語的實際意義可是非常大的。有句俗語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我們乍一看會把「三更子」和「午時辰」當成一種事物或者是什麼怪物之類的東西。但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我就來給大家淺顯地說一下吧。如果大家不了解「三更」,那麼一定知道「「三更半夜」」是什麼意思。其實如果這樣就容易理解了,「三更子」就是「在三更半夜生的男子」。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老祖宗經驗之談,要表達什麼?
    俗語作為中國文化精髓組成的一部分,起源,一般都是在古代的農村之中,因為俗語不像詩詞歌賦之類的藝術形式,門檻較高,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較為理解,這也就使得俗語能夠在農村之中快速的流傳,俗語其實就是自己對生活的總結,這些常被人說是農村俗語。
  •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文/小玉雖說現在的農村經濟想必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儘管如此,如果對比城市和農村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有很多農村的人來到城市以後都會有一種不想回去的想法,雖然城市的繁華吸引了很多農村人,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裡
  • 農村老人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有科學根據嗎?
    其中不乏一些處理鄰裡糾紛,教導大家觀天氣,懂種植,其中有些俗語,我們很難界定它的科學性,只能通過設定具體環境來進行分析,對於以下的三則俗語,關乎男女,你了解嗎?一、男不三,女不四在農村,常聽老人說「男不三,女不四」,有些人摸不到頭腦,什麼是「男不三,女不四」呢?其實,這要說的是在農村,老農對數字有一定的講究!比如說「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等等。
  • 古人告誡: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你知道這是在說什麼嗎
    導讀: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讀一些俗語,大家在讀這些俗語的時候,有沒有從俗語中得到一些生活經驗呢?其實很多俗語也是古代人生活的風俗習慣的一種體現。比如古人就有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先解釋前半句: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我們中國古代的曆法,自從在西周之後,我們已經基本上確定下來一年有幾個月,一天有幾個時辰這樣的時間計時。而且我們知道在道家思想裡面,是講天地之間都是分陰陽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八卦裡面也會有陰陽這個圖形。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無不蘊含著老祖宗的大智慧,有些是日常生活的經驗總結,有些是用來規範人的行為。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不知道你聽過沒?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會讓人一頭霧水。
  • 農村老人: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孩子的「生辰八字」有啥講究
    導語:都說農村老人講究非常多,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尤其對「生辰八字」的說法更有諸多講究,其中關於子時和午時的時辰俗語也有很多,有「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還有「男子要午不得午,女子要子不得子」等等,那麼孩子出生時的「生辰八字」有啥講究?雖說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不一定全都受用,但我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正確的方式裝點我們的生活。
  • 春節將至,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這話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到了臘月初三,再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春節,春節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對於這個時候到了年底農閒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沒有啥事了,其實雖然是農閒的時候,但是農民此時也是比較忙碌的,這到了年底,家裡還是要收拾,而且還有的男人在這個時候也要忙碌幹活,所以說越是到了年底,大家就越忙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古人經過總結,流傳下來了一句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 先來說說「男怕三更子」。因此古人認為,如果男子出生在子時,意味著時辰屬性和自身的男丁屬性相違背,在命理上,被視為一種不吉利的信號,孩子要麼體弱多病,要麼命運不濟。
  • 農村老人常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了許多老人農民沒有上過幾年學,但在日常勞動中卻總結了許多書上沒有的學問,像是我們在在對話中經常聽見的一些俗語,就是他們在田地裡,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典,希望子孫後代們能夠少走彎路。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幾句,來體會一下鄉下農村人的智慧吧。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是為什麼?有什麼道理呢?
    下面三句農村裡的俗語,你知道這其中的含義嗎? 第一句,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人的一天分陰陽,白天為陽,夜晚為陰大概三根的子時,也就是半夜的時候,是陰氣最重的時候,而中午辰時的時候是一天當中陽光照射最厲害的時候,也是一天陽氣最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