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常說的這句老話有科學依據嗎?

2020-11-23 騰訊網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不像如今凡事都要講究科學,在古時,"科學"一詞還沒有出現,人們封建迷信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在當時,許多知識和道理不是通過科學研究出來的,而是人們的生活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例如:氣象方面的諺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日落胭脂紅,無雨也有風。農用方面的諺語:清明前後,栽瓜種豆;春雷響,萬物長等等。不得不說,古代老百姓創造出來的這些諺語或俗語,簡單直白,同樣也包含道理,所謂"話糙理不糙"。這些經驗也是可供後人參考和學習的。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在古時,也是頗有講究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什麼道理呢?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女孩忌諱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忌諱在子夜時降臨。其中的'午時'和'子夜'是我國古代計量時間的單位——時辰。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一個時辰就相當於如今的兩個小時。而'午時'指的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子夜'指的就是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嬰兒什麼時候出生,在如今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同,也不會對嬰兒造成什麼影響。況且一個人的一生會如何,又怎麼會是一個出生時辰的兇吉能決定的。

那麼,古時百姓總結出的這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又是因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古時的醫療水平不高,一點小病就很可能要了一個人的命,更不要說剛出生免疫力還很脆弱的新生兒了。況且古時候的社會生產力低下,特別是在農村,賦稅徭役的制度加上天災人禍,對於這些不幸人們無力改變時,就只能找到一種精神寄託,也就形成封建迷信的思想,所以,人們也就更加看重這些玄學對孩子的影響。

第二個原因是:古人對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尤其看重,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士農工商皆是如此。陰陽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也是一個簡樸而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陰陽'這個概念據說最早出現在遠古時期的《連山》中。古人認為,陰陽代表著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萬物的運動和變化都是以陰陽為本源,就如同《荀子·禮論篇》中記載的:"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係,古人觀察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自然現象,例如:天和地的關係中,天為陽,地為陰;日和月的關係中,日為陽,月為陰;男和女的關係中,男為陽,女為陰等等。

陰陽之間,既可以調和也可能衝突。所以,屬性為陰的女子若在陽氣最重的午時出生,身上帶的陰氣就會和陽氣衝突。新生兒本身就很脆弱,如果遇到陰陽不調和,很可能患病,且這種傷害可能影響終身,一輩子體弱多病。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屬性為陰的女子在至陽的時候出生則被稱為"命硬",既代表了對災禍的抵抗能力,也代表了會給親人帶來厄運,這也是古人對女孩在午時出生忌諱的原因之一。

同樣的,屬性為陽的男孩子在陰氣最重的子夜出生,也會遇到陰陽衝突的情況,遭遇一樣的問題。因此,可以知道,古人正是因為非常重視陰陽調和的問題,認為新生兒不該在與自身屬性相違背的時間出生,才會有了'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古話。

陰陽學說在古代被稱為萬物運動和變化的本源,在古代人們心裡地位極高,在一定程度上,它的確解釋了許多現象,可以應用到一切自然現象中以及中醫學在陰陽的基礎上對人體疾病的治療;同時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教育了人們重視平衡、和諧。正所謂,對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陰陽學說中的可取之處,我們必然應該繼續學習和傳承下去,但是對於陰陽學說中不符合時代發展的糟粕之處,我們就必須要摒棄掉。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時代在發展,社會在發展,在傳承中華長達五千年歲月的悠久文明中,我們越來越清楚哪些該汲取哪些該摒棄。就像這句俗語'女怕正午生,男怕子夜臨',在如今這個科學技術和醫療技術發達的時代,就沒有了說服力,也不具有科學依據,如今的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去了解病症原因,不再是只能寄託希望在虛無縹緲的事物上。人們不會因為陰陽不調和的原因忌諱孩子的出生時辰,無論在哪個時間出生的孩子,都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

相關焦點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常說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不得不說,古代老百姓創造出來的這些諺語或俗語,簡單直白,同樣也包含道理,所謂"話糙理不糙"。這些經驗也是可供後人參考和學習的。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在古時,也是頗有講究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什麼道理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古人為後世之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化,它們通過各種方式到達後人手裡,例如詩歌、歇後語、俗語。在這之中,俗語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也是最廣泛的語言文化時刻圍繞著我們的生活。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
  • 民間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科學依據嗎?
    隨著時間的流逝,城市中已經很少再流行俗語,但農村地區卻有很多人在使用。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則是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意思。插圖二而午時,就相當於今天11點-1點這段時間。為何「女怕午時生」呢?
  • 古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道理嗎?古人為何會如此忌諱
    —— 培根 01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女孩子最怕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子最怕在半夜出生。可為什麼人們會這麼說,究竟有什麼深意呢?這樣說有道理嗎?古人為何如此忌諱?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要想知道「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就要先知道午時和子時分別代表了什麼。
  • 民間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為何這麼說?
    前言:人們常常感嘆說浮生若夢,命運無常。在迷茫之時,人就會不自覺求助於迷信。由此產生了很多民間俗語,比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就是其中一個。陰陽說是古人肉眼最直觀感受出來的,也是古人的立根之本:隨著太陽升起和西沉,一天分為白天和黑夜。腳下是大地,頭頂是藍天。這就是最初最簡單的陰陽。陰陽學說貫穿於萬事萬物中,如男則為陽,女則為陰,上則為陽,下則為陰;外則為陽,內則為陰,熱則為陽,寒則為陰等等。古人認為陰和陽是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的,陰離不開陽,陽也離不開陰。
  • 古人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是為什麼呢?有一定依據!
    隨著歲月的變遷,雖然現代社會的人們提倡科學,但人們依舊對新生兒的出生年月日有一定的說法,甚至有句俗語是這樣的:「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具體是在講孩子出生的什麼忌諱呢?按照古代的計算方法,''午時''指的就是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這兩個小時,而''子時''則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的忌諱,影響命運嗎
    對於中國人來講,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是很重要的,往小了說,它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往大了說,還可能會影響到一個家族的福禍。放在現在,婚嫁,姓名,都有靠生辰八字來定這一說。因此新生兒的出生年月就顯得格外重要,有屬羊的命數不好之說,還有龍年的「準媽媽」們為了能得一個龍寶寶不惜剖腹產。在生產力更為低下的古代,關於生孩子也有「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個俗語,這樣的俗語是什麼意思?會影響孩子命運嗎?
  • 古人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何含義?看看自己出生時間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女孩忌諱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忌諱在子夜時降臨。其中的'午時'和'子夜'是我國古代計量時間的單位——時辰。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一個時辰就相當於如今的兩個小時。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產時間也有忌諱?還要看生產條件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多關於「生產」的說法,有些說法屬於「迷信」,但也有些說法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一些老人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是真的嗎?生產時間也有忌諱嗎?
  • 古人講:「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引言古人比較相信天命,當時人們對於自然界的了解程度不高,因此認知也有局限性。古人的很多觀點都缺乏科學依據,這些觀點大多與封建迷信有關。比如古人在生男生女這個問題上就有這樣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的出生時間有講究?勸你別太認真
    我國流傳有很多俗語,教人怎麼做人、怎麼做事。由於俗語是先人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所以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意義的。不過,想要真正從俗語中受益,還是要帶一雙慧眼,仔細甄別,不然可能被俗語誤導了。 就比如,最近我常常聽到一句俗語,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午夜臨」。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現實依據嗎?
    那時候並沒有「科學」這一說,很多解釋不通的事情,都會被他們論作鬼神之談。封建迷信的思想可謂是根深蒂固。尤其是權力越高者,越是相信玄學八卦之說。例如公元819年,憲宗皇帝就曾將法門寺的佛骨舍利迎至宮中供奉,想為自己和天下祈福,希望自己能長壽健康。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老祖宗啥意思?現在還有用嗎?
    今天說到的這句俗語在以前被人們奉為圭臬,甚至在老一輩心裡到了不可動搖的地步,這句俗語就是「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說什麼呢?從字面看上去好像古人封建迷信思想的遺留,既然古人把這句話當做金科玉律,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咱們接下來一起分析分析。要想徹底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就必須從古代流傳甚廣的陰陽五行說起。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有何內涵?對人的發展有何作用
    今天說到的這句俗語在以前被人們奉為真理,甚至在老一輩心裡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這句俗語就是「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說什麼呢?從字面看上去是先輩人對祥瑞之兆,或者說是吉時的追求,既然古人把這句話當作金科玉律,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咱們接下來一起分析分析。要想徹底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就必須從古代流傳甚廣的陰陽五行學說起。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孩子的時辰也有講究,看看你都知道嗎?
    大概意思就是說,生于于大年初一的女孩兒呀,生來就有福氣,因為大年初一是咱們中國的春節,是一個喜慶吉利的日子;而出生於正月十五的男孩,命也好,有做官的命,因為正好趕上元宵佳節,很熱鬧,正月十五又恰好被人們視作是文曲星的生日,象徵著才華和能力。剛才說的這句俗語是告訴我們孩子在什麼時候出生,會代表著吉利富貴。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兩句經驗之談,有道理嗎?
    在90年代的中國社會,存在著大量依靠算命、佔卜為生的所謂先生。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最近這些年,隨著95後、00後的成長,算命這個行業越發的沒有市場,最終基本上成為了遙遠的歷史。在過去,算命先生時常提起這樣的一句話: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民間說:「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古人生娃為何有此忌諱?
    而在古代堪輿學說看來,人出身的生辰八字往往會決定一個人之後的命運,尤其對於新生兒來說,古人尤其十分看重他們降生的時機,而民間自古就有「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的諺語,那麼古人生個孩子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忌諱呢?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子夜」和「午時」所指的時間說起了。
  • 為啥說「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並非全是迷信,還有其他原因
    而對孩子出生的時間也有一句經典的總結,那就是:「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說明當時的人對男孩、女孩的出生時間非常的介意。 迷信的心理 午時和子夜分別是古代對時間計量的代稱,午時是指中午12點,子夜則是指半夜12點。古人由於對午時和子夜的不同認識,從而有了這兩種不同的說法。當然這是一種偏見和迷信,主要是由於缺乏科學的知識所致。
  • 在古代,生孩子有很多的講究。古人:「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在這裡舉個例子吧,古代有句俗話叫做"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顧名思義,女孩子在農曆初一出生,是能夠大富大貴成為娘娘的,而男孩如果在農曆十五出生,是可以位居高位成為大官。有陰就有陽,有好就有壞,答案是肯定的。 相比起"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種範圍廣的日子,古人為了精確到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日期,還編排出了生辰八字。也就是用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及十二生肖,來精確定位每一個人的出生時刻,他們相信這樣子就能夠算出每一個人的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