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產時間也有忌諱?還要看生產條件

2020-12-03 騰訊網

中國古代通過日晷儀對時間進行測量,並由其推出幹支歷,而我們常說的「生辰八字」正是「年月日時」的四柱幹支。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多關於「生產」的說法,有些說法屬於「迷信」,但也有些說法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一些老人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是真的嗎?生產時間也有忌諱嗎?

半夜生的男孩沒有「福氣」?

詩韻生寶寶的時候比預產期提前了2天,當時詩韻剛剛吃完晚飯,突然感覺好像宮縮了,她馬上叫上老公兩個人去了醫院。

檢查後,醫生告訴她寶寶是提前發動了,今天晚上可能就會分娩,讓她在待產室先待一會。沒過一會公公婆婆也趕來了,婆婆聽說兒媳馬上就要生產,當下就皺了眉頭。

婆婆說:「你不會要半夜生吧,人家都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半夜生的寶寶沒有福氣的。

聽完婆婆的話,詩韻心中十分委屈,她又不能決定寶寶什麼時候出生,如果可以她當然也不想大半夜的生孩子。

「午時」和「子夜」都是幾點?

我們現在使用的時間是「格林尼治標準時間」,而「午時」和「子夜」是中國的古代的「幹支時間」,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個時辰。

子時:

而子時就是:從頭天晚上的23:00到第二天凌晨1:00。

在「八卦易學」中,1、3、5、7、9為陽,0、2、4、6、8為陰,而子時正是極陰的時辰,而古人認為男子屬「陽」,所以才有「男怕子夜臨」的說法。

午時:

午時是指:上午11:00點到下午13:00之間,又被稱作日正、中午等,午時是「陽氣」最重的時刻,而在古代女子屬「陰」,所以兩者相撞,也是「不吉利」的。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道理嗎?

如果單看「陰陽相衝」,那麼無疑「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說法是完全沒有道理。但除了「陰陽說」以外,「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還和古代的生產條件脫不了干係。

1)「午時」產婦出汗多

醫生介紹:產房的溫度常年控制在22-26℃之間。

古代沒有剖腹產手術,想要生寶寶只能靠產婦自己順產,這就免不了會讓產婦「流汗」,而午時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

這很有可能會加快水分的蒸發,造成產婦脫水,最後因沒有力氣而導致難產,所以在古代「午時」對於產婦來說並不友好。

2)「子時」穩婆在睡覺

古代接生需要穩婆去產婦家中進行接生,如果產婦在半夜生產,穩婆很難馬上趕到,一旦出現了什麼危險,產婦恐怕就危險了。

所以晚上的「子時」對於生孩子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古人更看中的「男丁」更應該避開這個時間出生。

在現代,寶寶什麼時間出生最好?

☆ 出生在「足月」時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晚於孕39周出生的寶寶,身體器官更加成熟,且抵抗力更強。

與其絞盡腦汁的給寶寶謀個好「生辰」,不如順其自然讓寶寶多在媽媽肚子裡待一會,晚於39周出生的寶寶身體器官發育更完善。

尤其在呼吸系統上,晚於39周出生的寶寶肺泡更多,不容易出現呼吸窘迫的現象。

☆ 出生在「生產條件充沛」時

想要寶寶順利健康的出生,就一定要注意整個孕期的把控,從飲食運動再到整個孕期的檢查一定要謹遵醫囑,以一個相對飽滿的狀態迎接寶寶的到來。

孕媽們要相信以現在的醫療水平,在任何時間分娩都是安全的。

☆ 出生在「父母最佳生育年齡」時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男性最佳生育年齡在30-35歲;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3-29歲之間。

建議想要寶寶的夫妻們提前規劃好時間,這是對寶寶負責,更是對媽媽自己負責。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覺得「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道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老人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間也有講究?
    老人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間也有講究?我國古代十分講究天時,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不例外,那時候人們都會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判斷這個人一生的運勢,男女結婚前更是會找人比對生辰八字是否相配。所以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多關於孩子出生時的忌諱俗語。曉曉懷孕後,就和婆婆在孩子出生時辰的問題上鬧了很大的矛盾,當時婆婆堅持要找人看下孩子的性別,然後想花錢給孩子算一個合適的出生時辰。曉曉覺得沒有必要,認為自然生產最好,所以一直不同意,不願意配合婆婆。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一、女怕午時生通過字面理解,女怕午時生的意思就是女孩子忌諱午時出生。午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
  • 古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道理嗎?古人為何會如此忌諱
    —— 培根 01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女孩子最怕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子最怕在半夜出生。可為什麼人們會這麼說,究竟有什麼深意呢?這樣說有道理嗎?古人為何如此忌諱?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的忌諱,影響命運嗎
    在生產力更為低下的古代,關於生孩子也有「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個俗語,這樣的俗語是什麼意思?會影響孩子命運嗎?我們國家在古代有「十天幹十二地支」的劃分,所謂「午時」,對應的其實就是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範圍,「子時」對應的則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的範圍。
  • 古人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何含義?看看自己出生時間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女孩忌諱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忌諱在子夜時降臨。其中的'午時'和'子夜'是我國古代計量時間的單位——時辰。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一個時辰就相當於如今的兩個小時。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常說的這句俗語有科學依據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在古時,也是頗有講究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什麼道理呢?"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女孩忌諱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忌諱在子夜時降臨。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常說的這句老話有科學依據嗎?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在古時,也是頗有講究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女孩忌諱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忌諱在子夜時降臨。其中的'午時'和'子夜'是我國古代計量時間的單位——時辰。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一個時辰就相當於如今的兩個小時。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關於孩子出生時的俗語到底有沒有道理
    所以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多關於孩子出生時的忌諱俗語。肖琳懷孕後,就和婆婆在孩子出生時辰的問題上鬧了很大的矛盾,當時婆婆堅持要找人看下孩子的性別,然後想花錢給孩子算一個合適的出生時辰。肖琳覺得沒有必要,認為自然生產最好,所以一直不同意,不願意配合婆婆。而且現在我國並不允許醫院給檢測孩子的性別,爭執了一段時間後婆婆也就沒再提。
  • 民間說:「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古人生娃為何有此忌諱?
    而在古代堪輿學說看來,人出身的生辰八字往往會決定一個人之後的命運,尤其對於新生兒來說,古人尤其十分看重他們降生的時機,而民間自古就有「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的諺語,那麼古人生個孩子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忌諱呢?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子夜」和「午時」所指的時間說起了。
  • 為啥說「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並非全是迷信,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女大三抱金磚」是對婚姻年齡的總結,「男抖窮女抖賤」是對男女行為的總結。而對孩子出生的時間也有一句經典的總結,那就是:「男怕子夜生、女怕午時臨」,說明當時的人對男孩、女孩的出生時間非常的介意。 1、女怕午時臨 在古代人們都比較迷信,相信人有前世今生,不能用科學的道理去解釋出現的事物。雖說任何時段都可能有孩子出生,但很多人比較介意女孩出生在午時。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的出生時間有講究?勸你別太認真
    就比如,最近我常常聽到一句俗語,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午夜臨」。意思就是,女孩最怕出生在正中午,男孩最怕出生在凌晨左右。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我也到網上做了一番功課。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從陰陽五行上講的 最後,我發現之所以有這種說法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生孩子的時辰也有講究,看看你都知道嗎?
    大概意思就是說,生于于大年初一的女孩兒呀,生來就有福氣,因為大年初一是咱們中國的春節,是一個喜慶吉利的日子;而出生於正月十五的男孩,命也好,有做官的命,因為正好趕上元宵佳節,很熱鬧,正月十五又恰好被人們視作是文曲星的生日,象徵著才華和能力。剛才說的這句俗語是告訴我們孩子在什麼時候出生,會代表著吉利富貴。
  • 民間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為何這麼說?
    由此產生了很多民間俗語,比如"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就是其中一個。其實"命"和"運"並不是一回事,命就是上天註定不可改變的,比如一個人的出生在什麼時間,父母親友是誰,而"運"則是指後天境遇。古人通常通過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推算他的未來,這就是"算命"。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男女娃出生有何講究呢?並非是迷信
    例如,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午夜臨」。這意味著是女孩最害怕在中午出生,而男孩最害怕在凌晨出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一起來看下老祖宗的解釋: 要理解這個俗語的真正含義,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祖先所說的兩個時間點。
  • 民間常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有科學依據嗎?
    隨著時間的流逝,城市中已經很少再流行俗語,但農村地區卻有很多人在使用。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則是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的意思。第一種:女怕午時生。中國古代採用的是「十二地支」計時法,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而古代一個時辰,就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十二時辰分別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要想知道「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就要先知道午時和子時分別代表了什麼。
  • 「男怕子時臨,女怕午時生,」孩子出生時間真的有忌諱嗎?不靠譜
    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男怕子時臨,女怕午時生」,用大白話的意思解釋是說男孩子最好不要在子時(23:00-1:00)出生,因為「主陽」的男孩子,在陰氣最盛的子時出生,會「陰陽相剋」;主陰的女孩子也最好不要午時(11:00-13:00)出生,因為在陽氣最盛的午時出生,也會發生陰陽相剋。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答案跟你想像不太一樣
    比如說:女大三,抱金磚,又比如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等等,諸如此類的民間俗語,我們一下就能明白其中蘊含的深意,明白古人的超群智慧。但也有一些俗語,我們乍一看,就會陷入「雲裡霧裡」,不知道該如何理解,比如說關於生孩子,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 古人說「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是為什麼呢?有一定依據!
    隨著歲月的變遷,雖然現代社會的人們提倡科學,但人們依舊對新生兒的出生年月日有一定的說法,甚至有句俗語是這樣的:「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具體是在講孩子出生的什麼忌諱呢?按照古代的計算方法,''午時''指的就是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這兩個小時,而''子時''則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現實依據嗎?
    其中就有句話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從字面上也不難理解,它的意思就是,女孩最忌諱的就是在午時出生,而男孩則是忌諱在子夜出生。這裡的「午時」和「子夜」都是我國古代對時間的稱呼,對應我們現代的時間,午時:即上午11點到下午1點,子夜:晚上11點到凌晨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