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講,一個人的生辰八字是很重要的,往小了說,它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往大了說,還可能會影響到一個家族的福禍。放在現在,婚嫁,姓名,都有靠生辰八字來定這一說。
因此新生兒的出生年月就顯得格外重要,有屬羊的命數不好之說,還有龍年的「準媽媽」們為了能得一個龍寶寶不惜剖腹產。在生產力更為低下的古代,關於生孩子也有「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個俗語,這樣的俗語是什麼意思?會影響孩子命運嗎?
我們國家在古代有「十天幹十二地支」的劃分,所謂「午時」,對應的其實就是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範圍,「子時」對應的則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的範圍。在大多數人眼中,男性屬陽氣重,女性陰氣重。在道家思想中認為,天地是由陰陽二氣幻化而成,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行才構成了世間萬物。
這是中國古代產生的樸素唯物主義,也是支撐「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個俗語的思想之一。在這樣的觀念裡,五行是相生相剋的,陰陽則是對立的。在子夜是一天內陰氣最盛的時候,而午時則是陽氣最盛的時候,再對應到男女性別身上。這句俗語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女子是在屬陰的子夜出生,那她就可能一生順遂,還有說法是,如果但是房間內沒點燈,更會大富大貴,當然了,這點在現在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女子生產都在醫院產房,肯定是燈火通明的。但是如果屬陽的男性出生在子夜呢,那就會造成陰陽相衝,就可能導致母子身體虛弱,多災多病,嚴重了還可能導致母子俱亡。
在古代的時候,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對他的命運幾乎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類似「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樣的俗語,其實就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懷忠告,與所有老話一樣,它們之所以流傳了下來,最原始的目的都是出自對子孫後輩的規勸,是人類對不可預知的未來產生的一種自我慰藉的說法,除此之外,還需要有特定的歷史時代邏輯。
但是這樣的思想如果放到現在來看,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女子生育,生男女的時機問題,正在被一步步被人們所知曉。因此面對「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還有「富不過三代」之類的俗語,我們還是要批判繼承,結合現實。
中國發展如今,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為載體。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俗語智慧,多數都已經被證實,尤其是關於人性方面的,比如「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再比如「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等,在今天看來,還是有振聾發聵的效果。
因為時代在進步,但是人性卻始終如一,這些俗語往往淺顯易懂,有富有深意,如果你想見識更多,不妨看一下這本《增廣賢文》。
裡面記載的俗語佳句,人文風物無所不包,天文地理無所不有,還有許多民間官場的哲理故事,小故事中透露大智慧,一頓飯的價格,就可以收穫人生錦囊,實在是很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