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老實人懂了才不會吃虧

2021-01-09 文史天下觀

推薦語:雖然時代在不斷的更新,很多糟粕文化也被我們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對於那些珍貴文化我們是一定要好好傳承的。很多人都不把老祖宗留下的名言警句放在心上,等到自己真的吃虧的時候才開始後悔,這正應了那句老話: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關於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了解,特別是不要只聽一半,很多人就是有這個毛病,聽話只聽半句,就拿"笑貧不笑娼"這句話來說吧,很多人對這句話裡面的"娼"字印象深刻,以至於把後半句話給選擇性的忽視了,其實這後半句話才是精華。

"笑貧不笑娼"這句話在如今社會之中很常見,大家經常會在一些嘻哈歌曲裡面看到,也因為記憶猶新,大家口口相傳這句"笑貧不笑娼",把下半句話都拋之腦後了。"笑貧不笑娼"的意思跟大家所想的不一樣,看到"娼"字,大家理所當然的想到了娼妓,嫖娼,但老祖宗嘴巴裡的"娼"完全跟女色不搭邊,這個"娼"字所代表的含義是為非作歹。上半句的意思就是那些貧窮的人常常會被指指點點,看不起,可是那些利用不法手段謀取利益的人大家反倒不會有什麼諷刺的聲音,這樣的為人處事實在是荒謬。

那些貧窮的人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是他們老實本分的生活,平時的吃穿用度都是自己賺來的,這有什麼好被別人講閒話的,他們又沒有去偷去搶,心安理得的花自己的錢為何要遭受別人的譏笑;那些為非作歹的小人,那麼惡毒沒有良知,卻沒有人去諷刺他們,這樣的三觀實在是讓人貽笑大方,大家不要不以為意,這句話所反映的就是當今社會赤裸裸的現狀。

比之"笑貧不笑娼"這句話諷刺社會現實,它的下半句所囊括的道理要更加的深刻,下半句"救急不救窮"才是真正的至理名言。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社會的美好品德,但是我們也一定要加以分辨,面對那些不勞而獲的窮人,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去幫助,打個比方,你在街上看到一個乞丐很可憐,你出於好心,給了他一個饅頭吃,第二天的時候這個乞丐還是沒有東西吃,你又給了他饅頭,連續幾天的樂善好施,讓乞丐養成了依賴,他理所當然的覺得自己不用幹活也能夠得到幫助,然後就開始不勞而獲了,那你覺得你的幫助究竟是為他好還是害了他呢。

這些乞丐也真的搞笑,自己有力氣上街乞討,找份工作真的有這麼難嗎。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都是自己努力賺來的,憑什麼要送給你呢,拿自己的可憐當做籌碼去搏別人的同情難道不覺得可悲嗎?當然這裡所針對的是那些明明有力氣,很健康卻不去找工作,而選擇乞討的廢物。對於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殘疾人亦或是老年人,現在國家的政策這麼好,只要你確有難處,相信大家也一定會願意幫助你的。

所謂"救急"就是當你遇到一個人很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提供了他幫助,他的難題解決了,他不會為此養成依賴性,對於你的幫助他會一直感謝,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幫忙。善良需要傳播,但是我們不要去揮霍自己的善良,把善良給真正有需要的人才是最正確的,也希望大家都能夠記"救急不救窮"這句話。

相關焦點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揭示了人生的五字秘訣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笑貧不笑娼」的下一句是什麼?合起來念才是真正的為人之道!
    在民間,常聽到人說「笑貧不笑娼」,這句話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了,但是真正理解的人卻不多。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那就是笑貧窮的人卻不笑低賤的妓女。這句諺語中明顯存在的矛盾就是貧富差距,貧富差距自古就存在,但是世上都是嫌貧愛富的人多,因此窮人才讓人恥笑,低賤的妓女為什麼沒人笑?因為妓女不差錢。
  • 俗語「萬惡淫為首」,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道出人性的真諦
    回到上面所例句的那句話,「萬惡淫為首」的意思其實是說「貪婪是一切罪惡之根」,勸誡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要過分貪戀。細細品讀揣摩這句話,道理確實如此。回想人類發展進程,為什麼會出現無數的戰爭和犯下的罪行?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人們的貪婪,在於人們的貪慾。
  • 「恩愛夫妻不到頭」啥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少有人知道!
    ,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一直在我們的腦海中久久留存,因為這些民間的俗語,是生活中的智慧結晶,都是古人們不斷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能啟迪我們的人生,指引我們方向。雖然這些俗語平淡無奇,讓人一看就容易記住,但是其中隱藏的道理卻是深刻的,耐人尋味的,如果我們細心品讀,不免發現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於哲理中看生活,自然會多了一層新的認知和感悟,人生也因此受益匪淺。有這樣一則俗語是說「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乍一看,我們會十分的疑惑不解,為什麼互相恩愛的夫妻最後走不到頭呢?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值得一記
    即使古代科學水平落後,但古人一樣能通過「十二地支」的計時法區分時差。其實,它下半句更經典!下面,我們就一起去探討探討。 上文中已經講到「十二地支」的計時法應該如何計算時間了,而這句俗語中所說的「戌時」指的就是晚上七點到九點這段時間。為何會說「戌時不貪食」呢?在古代,百姓們都是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所以,在什麼時辰該做什麼事情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戌時不進食」它所說的意思就是:在休息的時間,最好不要吃東西。
  • 農村俗語:君子之交淡如水,下句話是精華,老實人不妨一看
    農村俗語:君子之交淡如水,下句話是精華,老實人不妨一看「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這首詩名為《風雨》是先秦時期一位未留下姓名的先人所做。
  •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鮮少有人知道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便是其中一條。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財不護親,氣不護命」,這才是精華所在,可惜鮮少有人知道。一、酒不護賢喝酒傷身更傷神,酒精不僅會對人們的腎臟造成損害,更會使人酒後失態,從而做出許多無法彌補的錯事。
  • 俗語說「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精華在下半句,讀懂受益終身
    俗語說「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精華在下半句,讀懂受益終身在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一些事物的真實面目和我們所看到的模樣不一樣,所以就有人說世間很多事物並不能光用眼睛就可以看清楚的,也許我們眼睛看到的是一種情況,而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 那些經常吃虧的老實人,難道他們真的傻嗎?
    但是他們卻心地善良,經常樂於助人,但是卻有很多人仗著他們單純善良的性格,隨意的欺負他們,佔盡老實人的便宜,甚至經常欺負他們。舉個我身邊的例子,以前我們班上有個同學很老實,但是他個子卻是我們班最高的,於是大家都叫他傻大個,但是因為他人比較實在,也沒有跟同學們鬧翻,由於長期被人叫成傻大個,都叫習慣了,他也不以為然了。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半句才是精華!
    但是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其實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才會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承認別人比我們更厲害,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那些自身能力不行,卻因為自己的嫉妒心理而去詆毀他人的成績,這種人才是我們真正值得唾棄的存在。我們應該接受自己的定位,在這個社會上只有真正懂得欣賞自己的人,別人才會懂得欣賞你。
  • 還有下半句,很少人知道
    還有下半句,很少人知道中國有句古話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距今已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這幾千年來,古人在生活實踐時對於面對的種種生活問題和困難都總結出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常說的諺語和俗語其實都這種經驗和教訓的一種體現。
  • 古人說「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才是關鍵,5個字送給心善的老實人
    古人有一句俗語「餵狗別餵飽」,你知道是什麼道理嗎?後面還有一句話,雖然只有五個字,但心地善良的老實人聽了很受用那就是「對人別太好」。(1)「餵狗別餵飽」現代社會中自作聰明人很多,他們在做事的時候,總要先看看有沒有好處,總喜歡貪圖小利,和朋友在一起,為了得到利益不惜傷害親朋好友。
  • 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還是窮光蛋」啥意思,讀懂後長見識了
    其實「相由心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準確性的,通過面相可以看出很多東西,比如一個人面相生得質樸憨厚,那麼就可以推斷出對方是一個老實人,如果尖嘴猴腮,與人交談的時候賊眉鼠眼,自然就是一個投機取巧之人了。在我國民間通常都喜歡看面相,從而發明出了很多俗語老話。
  • 《智囊全集》老人常說:「不色者腎絕」,下半句才經典!
    中華文化浩浩蕩蕩幾千年,俗語是一道非常獨特的存在。它們同樣是古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但是卻是一種更加接地氣的智慧表達,看似粗俗,但是卻蘊含的豐富的人生智慧。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今天我們說一說俗語"不色者腎絕",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則更經典。
  • 蘇軾:「春宵一刻值千金」,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為何無人提起?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句詩來自蘇軾創作的《春宵》一詩,全文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而我們在說「春宵一刻值千金」時,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為何無人提起?「花有清香月有陰。」 這句的意思就是所有的花都盛開了,顯得清麗無比,它們散發暗暗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月色迷人,又讓人迷幻於其中。蘇軾用兩句詩,就讓人好像置身於美好的場景裡。
  • 俗語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也是經典,卻少有人知
    其中,俗語作為一種特別存在類型的文化,一直在民間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進行傳播,其朗朗上口的語氣加上富含哲理的語句一直養育著一代一代人,尤其是在農村,俗語散發出的生命力異常絢爛。 俗語包含俚語、順口溜、歇後語等等,其中相當大一部分的詞語形式粗俗簡單,難登正統文學的大堂,但其內蘊含的道理卻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 腦子活,懂做事,極少吃虧的星座
    但實際上,摩羯座基本上不會吃虧,他們比我們想像中的要聰明,也懂做事得多。因為摩羯座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都有詳細的計劃,而且切實可行,在非常有把握的情況下他們才去做,哪怕按部就班把自己的計劃完成,他們也可以取得成功。
  • 俗語: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人中寬又長,兒女站滿堂,在理嗎
    今天小智就和大家分享一句關於面相的民間俗語,叫做「人中一條線,有子也難站,人中寬又長,兒女站滿堂」,這句話說得有道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我們先來說說上半句。所謂「人中一條線,也難站」,這裡的人中指的其實是一個穴位,具體位置大概在鼻子和嘴唇的中間,而「人中一條線」說的是人中特別的短,看起來就像一條線一樣,很淺很不明顯,給人一種若有若無的感受。這樣的人通常身體機能不足,缺少元氣,氣短壽命自然就不長了。人都是具有遺傳性,可能即便是有子嗣,也同樣無濟於事,就像俗語裡說的「有子也難站」,一般情況下,擁有這一面相的人基本上很少會有子嗣。
  •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至理名言,看完真長見識!
    這些告誡話語,逐漸演變成廣為流傳的俗語,對於後人的行為準則都有廣泛很深的影響。舉頭三尺有神明「舉頭三尺有神明」是一句關於道德規範的俗語。當一個人在做違反道德的事情時,他以為別人都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常人沒看見你做什麼,可天上有神明,可能就在你的頭上,你的一言一行神明都看得一清二楚,你還敢做壞事嗎?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下半句,直擊人心
    俗語,作為中華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祖祖輩輩的農民百姓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俗語,就像個民間萬花筒,有關於天氣氣象的;有關於人生百態的;有感嘆歲月蹉跎的;還有描寫人性的,就比如說這句「誰人背後無人說」,人們往往只聽說過這句俗語的上半句,而它的下半句更是堪稱經典,直擊人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