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還是窮光蛋」啥意思,讀懂後長見識了

2020-12-04 國學大觀園

有句老話說「相由心生」,指的是內心所想的事情,會影響對外在事物的看法,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指人的相貌通常受心境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相由心生」同時也是一個漢語成語。元末明初的蘇伯衡曾寫了一部《蘇平仲文集》,其中有一句話就是「心外無相,相由心生」。

以此作為根據,我國有很多相書,都是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面相,從而判斷一個人的命運走向。雖然這在我們現代的人來看有些封建,但是古代沒有這麼發達的科學技術,而每個人又渴望提前預知未來的發展,於是就有了相面一說。

其實「相由心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準確性的,通過面相可以看出很多東西,比如一個人面相生得質樸憨厚,那麼就可以推斷出對方是一個老實人,如果尖嘴猴腮,與人交談的時候賊眉鼠眼,自然就是一個投機取巧之人了。

在我國民間通常都喜歡看面相,從而發明出了很多俗語老話。俗語文化包羅萬象,絕大部分都是老祖宗切身的生活經驗之談,雖然言語上略顯粗糙,但是隱藏的道理卻有著很大的智慧。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就是根據一個人的長相而言的,而後一句才是整句俗語的精華所在。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您看完之後就會增長很多見識,至少在識人方面可以受到很大的啟發。

頭無腦油腳無汗

這句話的前半句很好理解,就是一個人頭上沒有油,腳上沒有汗的意思。我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耕大國,種地的農民在社會階層的地位要高於商人和工人,僅次於當官的老爺。《管子·小匡》記載:「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於是才有了「士、農、工、商」這一說法。

而農民做農活,自然出的是苦力,肯吃苦就有收穫。所以他們要下地插秧、施肥,糧食水果在成長的過程中,還要防盜,每天守夜看護,秋天到了還要去農田收割麥子等等,這些都是很辛苦的。出體力活,自然頭會出油,當然腳上也會出汗,尤其是炎熱的夏季,太陽當空,更是大汗淋漓。

而那些懶惰的人沒有這麼辛苦,但是到了豐收的季節也不會有豐收的果實。所以俗語的下半句「到老還是窮光蛋」也就應運而生了。

到老還是窮光蛋

很多時候窮人之所以窮,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自己不願意付出,每天稍微得了空閒就放鬆自己。窮人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又不思進取,自然日子就會越過越艱難,雖然每日靠著死工資生活,卻感覺不到快樂和充實。

事實上,窮人還有一種「窮人思維」,他們往往會認為別人努力就有收穫是運氣使然,也有的認為別人的成功都是擁有一個好的父母。其實不然,富人也有白手起家的時候,他們也是不斷地打拼和磨練才有今日的成果。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習慣了這種貧窮,並認為這是命中注定。需知三分靠命運,七分要靠打拼,自己流了多少汗水,就會有多大的收穫。

綜上所述,才有了「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還是窮光蛋」這句俗語,細細品讀的確能讓我們受益匪淺,讀懂後也算長見識了!

結語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現在有了先進的機器,農民幹活也沒有那麼辛苦了。這句俗語逐漸從「農村化」向「城市化」過度,勸誡的人群也不僅僅是農民階層了。很多上班族或者創業一族,都要有「肯出汗」的精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孟子》曾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話相信每個人都耳熟能詳,而這篇文章充滿了哲學辯證思維和激勵的精神,影響著華夏兒女長達千年之久。

當我們人生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處在逆境當中飽受苦難,不妨多讀讀以上這句話,要始終相信所有的奮鬥都有意義,任何的苦難都如同「繭」,破繭成蝶是我們最終的目標,也是我們擁有美好人生的必由之路。

今日話題:您對「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還是窮光蛋」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寫上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一起探討和交流。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頭無腦油腳上無汗,到老還是窮光蛋」,啥意思?看看你在其中嗎
    在農村地區,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老話,這都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得來的。流傳至今的俗語文化,就像一個洞察世事的老者,渾身煥發著無窮的智慧,而且從俗語中往往能獲得很多知識。很多俗語或許乍聽之下,感覺平淡無奇,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充實,再回過頭來細細品味,就能切身體會到那種曾經不以為然或者無法苟同的道理。俗語涵蓋的方面比較廣,比如為人處世,農耕生產,天氣預測,社會百態等等,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在經歷數千年的歲月洗禮仍能經久不衰,可見俗語潛在的影響力,正是其它文化無法相比的,所以身為後世子孫,更應牢記老祖宗這些諄諄教誨。
  • 農村老話說「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啥意思?
    但同時,一些農村老話在被解讀時是會產生歧義的,比如這句「頭無腦油腳無汗,一生都是窮光蛋」。很多人理解這句話時,首先會想著要想不是窮光蛋,必須得具備這兩樣,於是變著花樣去解釋怎麼樣有腦油,怎麼要讓腳出汗。所謂腦油,其實就是就髮油,油膩膩的,看著不好看,聞著很難聞。
  • 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無福的特徵,你有嗎
    像是下巴厚實的人,一般到了晚年會很有福氣;額如明鏡的人,雖然可能會白手起家,但最後定會大富大貴;等等。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也和面相、財運有關,是「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說一個人如果頭上沒有頭油,腳上沒有臭汗,那麼這個人極有可能到老都是個窮光蛋。
  • 「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是什麼講究,古人經驗之談
    在農村有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生活類的,生活類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多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比如「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外在意思我們形容一個人非常富有,常常用「富得流油」四個字,非常有畫面感。因為富有的人,生活品質好,頓頓大魚大肉,食物中不缺少油水,當然吃得紅光滿面,過剩的營養都快從臉上溢出來了,促進油脂分泌,顯得滿面油光,富得流油。
  • 「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樣的特徵你有嗎?
    例如一個下巴厚實的人,一般到了晚年會很有福氣。又比如說額頭如明鏡的人,雖是白手起家,但最後通常會大富大貴。老人今天我們來分享一句俗語,和財運有關。「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很好理解,字面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腦袋上沒有油,腳上沒有汗,到了老年也是個其窮光蛋。
  • 九哥講俗語(第13期):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
    俗語,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煉的語句。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大多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積累的結晶,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今天,湘西九哥來給大家講講,農村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到底是什麼意思?一、什麼情況下會出「腦油」?
  • 頭無腦油腳無汗!以前農村覺得這是窮,現在卻覺得是邋遢不愛運動
    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那些腦門不出油,腳底板不冒汗的人,一看就是窮光蛋,而且可能這樣的狀態會持續到老。為何農村會覺得頭出腦油,腳出汗的人是有錢人呢?大家也知道,肥胖的人大多臉上容易油,腦門也容易出腦油,很多還是油性發質,反正整個人看起來就是很油膩的,但農村卻覺得這樣的人是有錢的象徵。這其實還是和農村以前的生活有關,換做我爺爺奶奶甚至是父母那輩,他們經歷過大荒年,只能吃草根野菜樹皮,吃不起白米飯,那個年代吃得起白米飯的都是有錢人。
  • 農村老人說: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了都是窮光蛋,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農村老人說這句話是有深刻含義的,頭無腦油,從這個字面上解釋,就是頭上有腦油的人,它們才是大富大貴,這是過去人的說法,過去有些大富大貴之人,每天都吃大魚大肉,所以他們的腦袋上總有腦油,這些大富大貴之人,每天穿皮鞋和布鞋,他們腳上都流著汗,如果是窮人,他們吃上頓沒下頓,腦瓜子也不流油
  • 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打親戚工」什麼意思?看後長見識了
    可以說讀懂俗語文化,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會一帆風順,如魚得水。現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是古時候的民間諺語和俗語依舊時常被我們提起,有時候在聊天的時候,也會脫口而出。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打親戚工」,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深意,只要我們讀懂之後,就會看透人性,成為一個精明之人。窮死不耕丈人田俗語的前半句「窮死不耕丈人田」的意思是說,身為女婿即便十分的貧窮,也不要去耕作老丈人的田地。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社會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古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好比是潑出去的水。
  • 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其中的數字意味著什麼?
    這些從字面上都能理解是什麼意思。有一句俗語說的是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七七八八的說的是啥?說的是歲數嗎,難道是說男的活不過88,女的活不過77?好像不科學啊!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其中的數字意味著什麼?農村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呢?這數字指的是什麼呢?
  • 女孩不願意嫁給窮光蛋吃苦,有錯嗎?
    有些女孩天生高貴,接觸的圈子非富即貴,根本也接觸不到窮光蛋,幹嘛要嫁給窮光蛋呢?又不是要拍電影體驗吃苦的日子,對吧?退一步說,即使周邊有很帥氣的窮光蛋或者很有才華的窮光蛋,人家女孩子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泣,有問題嗎?也不妨礙別人啊,對吧?沒毛病。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教人怎麼睡覺
    讓人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能得到許多知識,其中俗語更是獨樹一幟!俗語作為小眾的民間文化,雖然難與主流文化相提並論,但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俗語作為民眾智慧與經驗的結晶,它富含哲理,簡潔形象,具有生活氣息。
  • 俗語:「男人的頭女人的腰,只能看不能撩」說的是啥意思
    俗語:「男人的頭女人的腰,只能看不能撩」或者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說的是啥意思,這句俗語之所以能夠長久的流傳,是因為對於現今的生活依然是非常適用的。一、男怕摸頭先來看看「男怕摸頭」的意思,在古代男性的地位是很高的,除了自己的長輩對男子表示愛撫外,其他人不能隨意摸一個男性的腦袋,因為這是一種不尊敬的表現。頭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常被人賦予特殊的含義,如果別人輕易的去觸碰男子的頭部,這就會被視為是對此人的一種輕視,是一種非常不合乎禮儀的做法。
  •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看後長見識了
    中國傳統文化中,俗語文化十分接地氣,而且雅俗共賞,深受民間老百姓的喜愛。俗語又稱民間老話或者諺語,大多數都是老祖宗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雖然表面意思粗糙簡陋,但是背後的道理的確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只能遠看,不能靠近」這話啥意思
    ,大家都是相信運勢這個一說的,如果運勢不好的話,可能做什麼都不會成功,就如這句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這句俗語也是告訴我們出門在外,這些部分是不能碰的。那麼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主要的意思。另外在很多的國家,摸人家的頭也是一種大忌,比如在泰國,你要是對於一個小孩的可愛予以承認,我們就會去摸摸他們的頭,可是這哥事情是千萬不能做的,陌生人要去摸人家的頭,可能就會引起糾紛,甚至可能面臨著牢獄之災,所以有的時候摸人家的頭是不可以的。那么女不摸腰是啥意思呢?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才是重點,可惜少為人知!我們來解讀這句話「少食壯火,自取其禍」。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火力壯」來形容年輕小夥子,意思就是年輕人身體好。古人將「營養」稱之為「火」。所謂「少不食壯火」,指的是年輕人不要吃太多營養品,既年輕人不要營養過剩。
  • 抖音無腦下單是什麼梗啥意思 無腦下單視頻出處
    抖音無腦下單什麼梗?很多的熱梗和好玩的事情在抖音上出現,無腦下單也是其中之一,用離開諷刺哪些無良的商家,那麼這個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很多的小夥伴不知道,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梗的詳情介紹吧!
  • 農村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是啥意思?頭九不下雪好嗎?
    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在民間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說法,意思是雖然一九、二九天氣已經開始變冷,不過還尚未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頭九不下雪好不好呢?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九中並沒有出現降雪天氣,那麼在整個數九中,天氣都會很暖和。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這樣的人你身邊有多少?
    我國民間自古就流傳很多老話和諺語,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俗語文化。可以說俗語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星,由於其字面意思淺顯易懂,背後的道理又極為深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和關注。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就不解其意,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在說人性,讀懂後引人深思。鍾無豔首先這句俗語中的鐘無豔和夏迎春,都是一個人名。鍾無豔是齊宣王的王后,但是外貌極醜,民間稱其為「醜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