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有很大一部分是教人要勤勞致富的。但同時,一些農村老話在被解讀時是會產生歧義的,比如這句「頭無腦油腳無汗,一生都是窮光蛋」。
很多人理解這句話時,首先會想著要想不是窮光蛋,必須得具備這兩樣,於是變著花樣去解釋怎麼樣有腦油,怎麼要讓腳出汗。
所謂腦油,其實就是就髮油,油膩膩的,看著不好看,聞著很難聞。所謂腳汗,其實就是腳上喜歡出汗的人,這類腳被農村俗稱為汗腳,容易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類都不是什麼好的人體特徵,但這裡為什麼說不具備這兩樣就是窮光蛋呢?
其實這句話說的是人的勤勞,人得幹活,跟什麼有人天生吃的油水大,所以出腦油,穿得鞋好,所以出腳汗這類解釋毫無關係。我們理解農村老話時,地去理解字面意思,但同時還要理解這句老話想說明個什麼道理,這樣才能更容易明白以前人為什麼說這樣的話。
那麼,這句話啥意思?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一、這句話啥意思
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
這句話什麼意思,如果從字面上理解,是說,一個人如果腦袋上沒有腦油,腳上不出汗,活到老都是個窮光蛋。
可是我們仔細一想,這沒有道理啊,難道一個人不出腦油,不出腳汗就無法致富?就無法過上富裕的日子?
這樣解釋似乎不通啊,這腦油和腳汗有與否,無法左右一個人的生活吧?
那麼,解釋成一個人吃得好,所以產生了腦油,腦門上油光光的,一個人穿得好,古時候窮人多不穿鞋,所以產生不了腳汗,腳汗是富只才能也才配產生的,因為他們穿著鞋。
這解釋得通嗎?一看就是牽強附會的解釋,硬向這句話上扯呢這是。俗話和老話如果這樣牽強附會,未免太過想當然和低級。
那這句話究竟該怎麼解釋?我們前面就說了,這是一句教人要勤勞的老話。我們要知道,人在幹活時,首先出汗的就是腦門,最後出汗的才是腳底。
老話說熱從頭上熱,冷從腳上冷。說的是當你運動或者幹活時,熱首先從頭上熱,也就是腦門先出汗,當幹得熱火朝天時,腳板都是熱的,都會出汗。
故,這句話的真正解釋是,你必須要幹活,你必須得勤勞,經常幹活幹到腦門和腳板冒汗,家裡生活自然會上去。而反之,如果一個人整天什麼也不幹,頭無腦油腳無汗,那麼就脫離了勤勞致富的原則,一個人不勤勞,怎麼能富有呢?所以才說到老都是窮光蛋。
所以,這是一句教人要勤勞的老話。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任何教人勤勞致富的話,都是有道理的。
有些人可能會不以為然,說現在都是什麼時代了?還相信勤勞致富?你在外面搬磚一天,不如我坐在空調屋裡打個電話掙得多。
有句話叫有什麼本事吃什麼飯。
時代在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靠體力勞動吃飯掙錢的還有很大一部分。特別是這本來就是一句農村老話,農民平時幹什麼?要麼種地,要麼打工。
這兩樣不管是哪一樣,都跟出力和流汗脫不了關係。
當一個人,自己沒有文化,沒有別的本事,而且還不想出力流汗時,他的生活自然不會那麼富裕。農村老人常說,有智吃智,沒智吃力。
說的意思是你有什麼本事,就吃什麼飯。你有智慧就吃智慧飯,你沒智慧就吃下力飯,人活一世,得有安身立命的根本,得有個吃飯的門路。
當自己吃不上腦力飯,卻又不想下力氣時,那多半就會挨餓和受窮。古代生活相比現在差了不少,在古代,你有力氣也可能沒地方使去。現代不同,只要你能受苦,你有力氣,那麼打工也可以讓生活過得能說得過去。
那些說什麼打工吃苦,而且不掙錢的,就屬於農村懶人之列,這類人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把他的苦日子歸類到他沒有得到一個好平臺,沒有幾個富有的親戚。仿佛說只要給他一個機會,他就能成為世界首富,但他們沒有想過,他所有的抱怨,都沒有自己奮鬥的心理,全都是我如果能靠上別人多好,這種心理要不得,就算有好平臺,就算有好親戚,自己的生活還得靠自己,外力只會在你將要出坑時拉你一把,不會把你從深坑裡頂出來,自己蹲在坑裡,等著別人去背,誰會去背你?
持這類想法的,多半都是頭無腦油腳無汗的,同時,他們的生活也會一直窮困下去,甚至有的年紀輕輕靠借錢為生,這類人在農村不少,在城市同樣很多。
最後: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說人的勤勞,勤勞才能致富。勤勞到現在似乎變成了一個貶義詞,成為了人們開玩笑時的一個詞。但不管到了任何時候,不管發展多麼發達,勤勞都是致富的不二法門,不管是腦袋勤勞還是體力勤勞,這都是勤勞,想要坐著啥也不思考,啥也不幹就致富,除非是要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