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啥意思?

2020-12-04 村裏白哥黑嫂

農村老話,有很大一部分是教人要勤勞致富的。但同時,一些農村老話在被解讀時是會產生歧義的,比如這句「頭無腦油腳無汗,一生都是窮光蛋」。

很多人理解這句話時,首先會想著要想不是窮光蛋,必須得具備這兩樣,於是變著花樣去解釋怎麼樣有腦油,怎麼要讓腳出汗。

所謂腦油,其實就是就髮油,油膩膩的,看著不好看,聞著很難聞。所謂腳汗,其實就是腳上喜歡出汗的人,這類腳被農村俗稱為汗腳,容易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類都不是什麼好的人體特徵,但這裡為什麼說不具備這兩樣就是窮光蛋呢?

其實這句話說的是人的勤勞,人得幹活,跟什麼有人天生吃的油水大,所以出腦油,穿得鞋好,所以出腳汗這類解釋毫無關係。我們理解農村老話時,地去理解字面意思,但同時還要理解這句老話想說明個什麼道理,這樣才能更容易明白以前人為什麼說這樣的話。

那麼,這句話啥意思?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一、這句話啥意思

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

這句話什麼意思,如果從字面上理解,是說,一個人如果腦袋上沒有腦油,腳上不出汗,活到老都是個窮光蛋。

可是我們仔細一想,這沒有道理啊,難道一個人不出腦油,不出腳汗就無法致富?就無法過上富裕的日子?

這樣解釋似乎不通啊,這腦油和腳汗有與否,無法左右一個人的生活吧?

那麼,解釋成一個人吃得好,所以產生了腦油,腦門上油光光的,一個人穿得好,古時候窮人多不穿鞋,所以產生不了腳汗,腳汗是富只才能也才配產生的,因為他們穿著鞋。

這解釋得通嗎?一看就是牽強附會的解釋,硬向這句話上扯呢這是。俗話和老話如果這樣牽強附會,未免太過想當然和低級。

那這句話究竟該怎麼解釋?我們前面就說了,這是一句教人要勤勞的老話。我們要知道,人在幹活時,首先出汗的就是腦門,最後出汗的才是腳底。

老話說熱從頭上熱,冷從腳上冷。說的是當你運動或者幹活時,熱首先從頭上熱,也就是腦門先出汗,當幹得熱火朝天時,腳板都是熱的,都會出汗。

故,這句話的真正解釋是,你必須要幹活,你必須得勤勞,經常幹活幹到腦門和腳板冒汗,家裡生活自然會上去。而反之,如果一個人整天什麼也不幹,頭無腦油腳無汗,那麼就脫離了勤勞致富的原則,一個人不勤勞,怎麼能富有呢?所以才說到老都是窮光蛋。

所以,這是一句教人要勤勞的老話。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任何教人勤勞致富的話,都是有道理的。

有些人可能會不以為然,說現在都是什麼時代了?還相信勤勞致富?你在外面搬磚一天,不如我坐在空調屋裡打個電話掙得多。

有句話叫有什麼本事吃什麼飯。

時代在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靠體力勞動吃飯掙錢的還有很大一部分。特別是這本來就是一句農村老話,農民平時幹什麼?要麼種地,要麼打工。

這兩樣不管是哪一樣,都跟出力和流汗脫不了關係。

當一個人,自己沒有文化,沒有別的本事,而且還不想出力流汗時,他的生活自然不會那麼富裕。農村老人常說,有智吃智,沒智吃力。

說的意思是你有什麼本事,就吃什麼飯。你有智慧就吃智慧飯,你沒智慧就吃下力飯,人活一世,得有安身立命的根本,得有個吃飯的門路。

當自己吃不上腦力飯,卻又不想下力氣時,那多半就會挨餓和受窮。古代生活相比現在差了不少,在古代,你有力氣也可能沒地方使去。現代不同,只要你能受苦,你有力氣,那麼打工也可以讓生活過得能說得過去。

那些說什麼打工吃苦,而且不掙錢的,就屬於農村懶人之列,這類人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把他的苦日子歸類到他沒有得到一個好平臺,沒有幾個富有的親戚。仿佛說只要給他一個機會,他就能成為世界首富,但他們沒有想過,他所有的抱怨,都沒有自己奮鬥的心理,全都是我如果能靠上別人多好,這種心理要不得,就算有好平臺,就算有好親戚,自己的生活還得靠自己,外力只會在你將要出坑時拉你一把,不會把你從深坑裡頂出來,自己蹲在坑裡,等著別人去背,誰會去背你?

持這類想法的,多半都是頭無腦油腳無汗的,同時,他們的生活也會一直窮困下去,甚至有的年紀輕輕靠借錢為生,這類人在農村不少,在城市同樣很多。

最後: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說人的勤勞,勤勞才能致富。勤勞到現在似乎變成了一個貶義詞,成為了人們開玩笑時的一個詞。但不管到了任何時候,不管發展多麼發達,勤勞都是致富的不二法門,不管是腦袋勤勞還是體力勤勞,這都是勤勞,想要坐著啥也不思考,啥也不幹就致富,除非是要夢裡。

相關焦點

  • 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還是窮光蛋」啥意思,讀懂後長見識了
    在我國民間通常都喜歡看面相,從而發明出了很多俗語老話。俗語文化包羅萬象,絕大部分都是老祖宗切身的生活經驗之談,雖然言語上略顯粗糙,但是隱藏的道理卻有著很大的智慧。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就是根據一個人的長相而言的,而後一句才是整句俗語的精華所在。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您看完之後就會增長很多見識,至少在識人方面可以受到很大的啟發。
  • 「頭無腦油腳上無汗,到老還是窮光蛋」,啥意思?看看你在其中嗎
    在農村地區,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老話,這都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得來的。流傳至今的俗語文化,就像一個洞察世事的老者,渾身煥發著無窮的智慧,而且從俗語中往往能獲得很多知識。很多俗語或許乍聽之下,感覺平淡無奇,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充實,再回過頭來細細品味,就能切身體會到那種曾經不以為然或者無法苟同的道理。俗語涵蓋的方面比較廣,比如為人處世,農耕生產,天氣預測,社會百態等等,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在經歷數千年的歲月洗禮仍能經久不衰,可見俗語潛在的影響力,正是其它文化無法相比的,所以身為後世子孫,更應牢記老祖宗這些諄諄教誨。
  • 「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是什麼講究,古人經驗之談
    在農村有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生活類的,生活類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多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比如「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外在意思我們形容一個人非常富有,常常用「富得流油」四個字,非常有畫面感。因為富有的人,生活品質好,頓頓大魚大肉,食物中不缺少油水,當然吃得紅光滿面,過剩的營養都快從臉上溢出來了,促進油脂分泌,顯得滿面油光,富得流油。
  • 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無福的特徵,你有嗎
    相學,一直都是我們國家人很喜歡研究的一門學問。正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面相可以看出很多東西,不光是性格,還包括財運。像是下巴厚實的人,一般到了晚年會很有福氣;額如明鏡的人,雖然可能會白手起家,但最後定會大富大貴;等等。
  • 「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樣的特徵你有嗎?
    「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很好理解,字面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腦袋上沒有油,腳上沒有汗,到了老年也是個其窮光蛋。這種的勞動是很費力氣的,頭腦會出油,腳也會出汗,通過自己餓努力換來的回報,而一些慵懶的人不喜歡下地幹活,就不會有收穫,到老了也只能喝西北風,變成了一個窮光蛋。
  • 九哥講俗語(第13期):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
    今天,湘西九哥來給大家講講,農村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到底是什麼意思?一、什麼情況下會出「腦油」?二、哪些人屬於「頭無腦油」?1、經常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者;2、經常吃喝無營養的食物,導致頭髮乾枯,缺少油水,面容憔悴。三、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腳有汗」?
  • 頭無腦油腳無汗!以前農村覺得這是窮,現在卻覺得是邋遢不愛運動
    而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句農俗也是在教人們辨別人的貧富,那麼這句農俗有沒有依據呢?一起來看吧!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都是窮光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那些腦門不出油,腳底板不冒汗的人,一看就是窮光蛋,而且可能這樣的狀態會持續到老。
  • 農村老人說: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了都是窮光蛋,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農村老人說這句話是有深刻含義的,頭無腦油,從這個字面上解釋,就是頭上有腦油的人,它們才是大富大貴,這是過去人的說法,過去有些大富大貴之人,每天都吃大魚大肉,所以他們的腦袋上總有腦油,這些大富大貴之人,每天穿皮鞋和布鞋,他們腳上都流著汗,如果是窮人,他們吃上頓沒下頓,腦瓜子也不流油
  • 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的生活都是比較寧靜而平淡的。以前的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還有娛樂的東西。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很多俗語都來源於生活,並且很貼切生活,再加上它簡單易懂的語言,所以很受老百姓的喜愛。這句「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小編的老媽從小就在耳旁叨叨的一句話,但凡跟著老媽幹活時偷懶或者做出一些在老媽看來不合規矩的事兒,老媽便要搬出這句俗語來教導一番。
  • 農村老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啥意思?對此你怎麼理解?
    對農村人而言,人生中有兩件大事,一是婚姻,二是建房。兩件事都馬虎不得,建房和娶媳婦一樣,事前要經過嚴密的規劃,房子一旦建好,那就是百年大計,不能輕動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說的就是這方面的忌諱,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像是這句「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原本不是俗話,是從古代一種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教材中傳下來的,它有著自己的含義在其中,但後來傳到民間成為俗話,跟原本的含義有了根本性不同。那究竟都是什麼意思呢?兩者有什麼不同?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這句話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其實這句話並不是農村俗話,而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句順口溜,多出於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口中。當看到這句話時,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抬起自己的手,仔細看一下小指和中指,也許此時就在看。這句話究竟想表達什麼?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什麼意思?
    結婚對於男女來說都是終身大事,俗話說「一親壞,九代敗」,這裡的「一親」就是指「妻子」,對於男人來說,娶一個好老婆真的太重要了,好的老婆能旺夫、能旺家。但是,怎麼找到賢惠的妻子呢?今天的老俗語就能告訴你答案,這句俗語是古人世世代代的經驗總結。
  • 抖音無腦下單是什麼梗啥意思 無腦下單視頻出處
    抖音無腦下單什麼梗?很多的熱梗和好玩的事情在抖音上出現,無腦下單也是其中之一,用離開諷刺哪些無良的商家,那麼這個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很多的小夥伴不知道,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梗的詳情介紹吧!
  • 老話說「人怕仰頭,狗怕背手」是啥意思?老祖宗說的三句話有深意
    古代人留下了許多俗語,這三句話非常有意義,後人應該了解。人怕仰頭,狗怕背手。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都流傳著這句俗語,其實這句話的含義很多人並不知道。古代人比較含蓄,講道理時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用一些方法讓人更好地理解。許多人在聽到這個句子時,並不知道它的意思,心裡也有些疑惑。也許有人會問,人為什麼害怕仰頭?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而這裡的洩則是指的消耗。
  • 今年是寡婦年,農諺「寡年沒有春,甲田要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今天是2021年的1月3日,陽曆新年的第三天,從農曆來看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此時對於城市的人來說,現在這個時間還是比較忙碌的,畢竟到了年底的時候,大家都在忙碌著手裡的活,也是守好最後一班崗,但是此時的農村雞沒有忙碌的景象,多數的農民都在這個時候也是用我們北方話叫「貓冬」,這個意思就是你在家裡就要藏起來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最近這兩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寒冷,幾乎從小雪的節氣過後都是陰天,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在農村裡,到了冬天之後,除了農民在家裡待著以外,多數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畢竟在農村裡,很少有其他的娛樂活動,聚在一起聊天就成為了農村農閒時候的「標配」,要說農民在一起都聊些啥呢?
  • 農村老人說:「立冬晴,養窮人」,請問這句話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立冬,天氣挺風和日麗的,從今天開始就代表著冬天正式來了,夜長晝斷的情況將繼續拉大,現在我們菏澤這裡基本上下午不到六點,天已經完全黑好了,而早上六點鐘天色還不明朗,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農村老人說:"立冬晴,養窮人",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