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其中的數字意味著什麼?

2021-01-14 熊貓說汽車

從古到今,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來太多的精髓讓國人乃至世界驚嘆。有關於說天氣變幻的: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有形容收成的: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有形容生肖屬相配偶的:豬猴不到頭兒等等。這些從字面上都能理解是什麼意思。有一句俗語說的是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七七八八的說的是啥?說的是歲數嗎,難道是說男的活不過88,女的活不過77?好像不科學啊!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其中的數字意味著什麼?

農村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呢?這數字指的是什麼呢?在農村很多老話俗語之中,有一些俗語猛一聽雲山霧罩,真的不知所云,要仔細品味才能曉得其中的道理,像這句俗語是對於年齡階段的變化很多的描述,也是一些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而有的則是有一些根據的,就像這句老話俗語,其實就是從「黃帝內經」之中演變而來的,也是主要描述年齡對於身體的變化的一個過程。

《黃帝內經》裡面記錄了許多關於人體和醫學的內容,都是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的。與此同時,他還將許多知識變成了順口的歌謠和詩句,這一句就是其中一個,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男子是以八年為一個身體循環,而女子是七年為一個身體循環。而這個七七八八說的並不是七十七歲和八十八歲,而是要將兩者乘起來。就是說,這個年紀指的是男子的四十九歲,女子的六十四歲。

「八八」和「七七」,常被語譯為「六十四歲」和「四十九歲」,卻忽略一個「盡」。原句「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女子七歲」、「七 七」,「丈夫八歲」、「八八」都是指該年齡段的始點。而這裡的「八八」和「七七」講的則分別是年齡段的終點,為了與始點 相區別,原文分別加了「盡」字在「八八」和「七七」之前。那麼, 「盡八八」應該是「九八」之前,即七十一歲,「盡七七」應該是 「八七」之前,即五十五歲。這才真正符合男女生殖生理的變化規律。

女子一七,腎氣盛,齒更髮長,是七歲的時候是腎氣足,換牙長發的年紀,而到了七七,則有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說到了四十九歲的時候,氣虛絕境,身材走形,無法生育。和「女不過七七」一樣,男子有「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之說,在七八五十六歲的時候,已經腎臟衰、筋不能動更不要說是已是花甲的六十四歲了。

但是,到了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身體體質不同,男人與女人更年期都有所推遲,古有八十老頭挖缸金,十八小姐結成婚之說,今有許多60多歲老阿姨還生一滿崽之說,少女嫁老男,老婦娶小男之事屢見不鮮,這也不足為奇,只要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就好!讀懂了這一句話,是不是對傳統文化更加感興趣了呢?看起來很簡單的十個字,此中卻包含如此大的內容,不得不說中國文化果然是博大精深的。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
    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發明創造流傳至今的醫學、藥學、天文學、文學、音律等等,讓後世之人受益匪淺。俗語雖然並不像詩詞歌賦那樣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也不能突出作者的才華和學識,但是卻能給普通百姓帶來很多的警示,俗語中蘊含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是值得現代人認真學習的。比如說,古人對於人體健康的研究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很透徹了。小編現在就來和大家分享這樣一句民間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當中的數字有什麼含義!這是什麼意思,「不過」是指什麼?「八八」和「七七」又分別代表什麼呢?
  • 古人講「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老祖宗談身體的奧秘
    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 實際上就闡述了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應該根據身體的規律,過好每一段人生。這句俗語來說雖然看起來比較陌生,但如果從其內涵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和現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相信很多人看到這些詞語之後,從字面意思上,無法真正理解它的含義。男人和數字八八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句俗語源自《黃帝內經》,原文寫作「男八女七」。說的是男性的身體發育周期,一般都以八年作為一個階段,女性則是以七年為一個周期。
  • 《黃帝內經》洩露天機:女7男8,「生命密碼」暗藏在人的年齡中
    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有一句話老話曾講「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句俗語,沒什麼生僻字,結構也沒什麼新奇,但就是很令人費解。由衷地感嘆古人真是博大精深。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理解這句俗語前,我們要先知道裡面的七七八八到底是指什麼。七七是7乘以7的意思,指的是49歲的女性,而八八也是同樣的道理,指的是8乘以8,即64歲的男子。
  • 古人講「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人類不斷的探索讓社會文明不斷進步,在探索的過程中,廣大的勞動人民也總結出了很多社會經驗,這種社會經驗用最直白的話說出來,就成了現在農村地區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老輩說俗語,今天我也要和大家說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最開始我也不明白,直到後來聽完老輩講,我才知道其中的意思。
  • 老話說:男不過三,怕屬雞,女不過四,怕屬羊。古人的宿命論
    在現代人眼中,古人的宿命論似乎沒有什麼道理,他們有這樣觀念是因為對大自然認知能力較低。古人曾經說過一句俗語:男不過三,怕屬雞,女不過四,怕屬羊,為啥怕屬羊。到底該如何理解呢?男不過三,女不過四的含義古人覺得無論男人和女人在不同的年紀中應該做不同的事情。這的「三」和「四」其實的可以當作年齡來理解。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啥意思?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文/望君俗語: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啥意思?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國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古人們早就經過親身經歷以後,給我們總結了各個方面的俗語,有關於氣候的,有關於做人的,也有關於風俗的,總之俗語遍布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文/農夫也瘋狂結婚生子這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過程,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了。在古代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後代,那就是最大的不孝了。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快看看你是否符合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快看看你是否符合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民間俗語,俗語呢,是起源於百姓的生活中的,是人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是有對的,也有不適合現在的。由於封建社會的限制,這些俗語受制於社會的發展,又會有很多的不完美,我們在讀這些俗語的時候呢,也要做到「取其精華」,我們只保留那些在我們如今看來是正確的。我們要講的俗語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看起來好像跟生辰有關係啊。在古代,生辰八字是很重要的,在婚配和時候都要看生辰八字看看兩人是否能相配。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說的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建國之後不能成精,曾經迷信封建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農村,有什麼曾經不好說但現在比較好解釋的吶?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普及3個農村俗語。1.男不碰呋喃,女不碰吡啶呋喃跟吡啶,大家可能在農村聽的較少。2.男、女「不三 不四」可別誤會,這不三跟這不四可是分開的。那麼他們實際上指的是生日。就是說,男不過30歲生日,女不過40歲的生日。這種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樸實的鄉下,雖可能受教育程度較低,但他們都有著尊老愛有的傳統。一般會過生辰的是年齡較小的孩子跟上了年紀的老人。這都應該不難理解,小孩子剛出生圖個喜慶,要大辦;老人七八十高壽,更要宴請四方鄰居跟親戚。
  • 俗語「水繞孤村去又來,其中妙理實難猜」,啥意思,美好的寓意!
    在中國以前的時候,鄉下的農民們大多沒什麼機會去讀書,所以文化人也一般不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什麼文學方面的創作,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兩句的俗語中就有不少是由樸實的勞動人民所創作的,這些俗語雖然說起來比較「俗」,但這只是一種接地氣的體現,並不代表著沒有什麼內涵,而恰好相反的是
  •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
    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是啥意思?有什麼依據嗎?俗語作為一種文化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其實俗語他不見得語言有多麼的優美但是它內容卻是非常切合我們日常生活,會在我們日常生活給一些非常有用的啟示,有時候看到一些俗語你會驚嘆到當時人們的智慧,當然也有很多俗語並不適用於現在的社會,但是今天小編也是找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俗語,想要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這句話就是「男抖窮,女抖賤,樹抖死」。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呢?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怕穿靴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俗語描述。這些俗語也都是經歷了多年的經驗累積之後,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很多俗語是真實的寫照採取了白描的方式進行敘述,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道理深刻,所以民間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啥關係?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家中的孩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孩子和家庭貧富又有什麼關係呢?
  • 春節將至,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這話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到了臘月初三,再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春節,春節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對於這個時候到了年底農閒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沒有啥事了,其實雖然是農閒的時候,但是農民此時也是比較忙碌的,這到了年底,家裡還是要收拾,而且還有的男人在這個時候也要忙碌幹活,所以說越是到了年底,大家就越忙
  • 秋分到,俗語「春祭日,秋祭月」什麼意思?秋分節氣有啥習俗呢?
    摘要:秋分節氣到,「春祭日,秋祭月」是啥意思?秋分有哪些習俗?文/農夫也瘋狂9月23日,就要迎來了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秋分了。這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古人將立秋作為秋季的開始,而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無不蘊含著老祖宗的大智慧,有些是日常生活的經驗總結,有些是用來規範人的行為。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不知道你聽過沒?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會讓人一頭霧水。
  •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啥意思,說的真有道理嗎?
    」,俗語叫法大目前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會叫做俗話,有的人叫做老話、老人言、常言等,但都是一個意思。現如今科學文化越來越普及,人們對於很多俗語逐漸淡忘,有些俗語看起來像文言文,不是很好理解,不如現代的文化易懂,但是很多人也都明白這些俗語值得敬佩,因為人與人在交流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是正確都會拿出老輩人的俗語來證明自己,說明還是可用之處。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只能遠看,不能靠近」這話啥意思
    雖說在農村裡沒有什麼較多的講究,可是在農村裡也是有一定的規矩的,畢竟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對於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通過一些以往的經驗和閱歷總結出來了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也是告誡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要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很多的農村老人在有的時候也是會告訴我們一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有關,尤其農村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