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來太多的精髓讓國人乃至世界驚嘆。有關於說天氣變幻的: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有形容收成的: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有形容生肖屬相配偶的:豬猴不到頭兒等等。這些從字面上都能理解是什麼意思。有一句俗語說的是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七七八八的說的是啥?說的是歲數嗎,難道是說男的活不過88,女的活不過77?好像不科學啊!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其中的數字意味著什麼?
農村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呢?這數字指的是什麼呢?在農村很多老話俗語之中,有一些俗語猛一聽雲山霧罩,真的不知所云,要仔細品味才能曉得其中的道理,像這句俗語是對於年齡階段的變化很多的描述,也是一些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而有的則是有一些根據的,就像這句老話俗語,其實就是從「黃帝內經」之中演變而來的,也是主要描述年齡對於身體的變化的一個過程。
《黃帝內經》裡面記錄了許多關於人體和醫學的內容,都是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的。與此同時,他還將許多知識變成了順口的歌謠和詩句,這一句就是其中一個,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那就是男子是以八年為一個身體循環,而女子是七年為一個身體循環。而這個七七八八說的並不是七十七歲和八十八歲,而是要將兩者乘起來。就是說,這個年紀指的是男子的四十九歲,女子的六十四歲。
「八八」和「七七」,常被語譯為「六十四歲」和「四十九歲」,卻忽略一個「盡」。原句「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女子七歲」、「七 七」,「丈夫八歲」、「八八」都是指該年齡段的始點。而這裡的「八八」和「七七」講的則分別是年齡段的終點,為了與始點 相區別,原文分別加了「盡」字在「八八」和「七七」之前。那麼, 「盡八八」應該是「九八」之前,即七十一歲,「盡七七」應該是 「八七」之前,即五十五歲。這才真正符合男女生殖生理的變化規律。
女子一七,腎氣盛,齒更髮長,是七歲的時候是腎氣足,換牙長發的年紀,而到了七七,則有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是說到了四十九歲的時候,氣虛絕境,身材走形,無法生育。和「女不過七七」一樣,男子有「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之說,在七八五十六歲的時候,已經腎臟衰、筋不能動更不要說是已是花甲的六十四歲了。
但是,到了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身體體質不同,男人與女人更年期都有所推遲,古有八十老頭挖缸金,十八小姐結成婚之說,今有許多60多歲老阿姨還生一滿崽之說,少女嫁老男,老婦娶小男之事屢見不鮮,這也不足為奇,只要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就好!讀懂了這一句話,是不是對傳統文化更加感興趣了呢?看起來很簡單的十個字,此中卻包含如此大的內容,不得不說中國文化果然是博大精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