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目無曬根,口不吞陽」是什麼意思?對此你怎麼看?

2020-12-06 秉燭讀夏秋

「目不曬根,口不吞陽」是農村蓋房子的一句老話,過去農村蓋房不是用的樓板或者澆築頂,而是用木頭搭建。(如圖)

上年紀的人一看就懂,因為過去都是自己脫坯、燒磚蓋房。我是農民的兒子,對這些略知一二。

房子是正南正北方向、東西排列。房子砌好牆體後,最後是上梁、上檁條。

上梁這天要選個黃道吉日,一定要錯開燒紙、上墳這些不吉利的日子。

這事別不信,我之前有個朋友,上梁那天是七月十五,是燒紙的日子。

他和他哥哥一起燒紙回來後,他非要上梁,他哥哥說過了這兩天再上梁吧。

朋友不信邪,於是找來幾個朋友和親戚幫著上梁,結果在上最後一根梁時後牆倒了,砸死了朋友和他的一個親戚。

為賠償的事,親戚也斷了,朋友死後兩年,朋友的老婆也改嫁了。

有些事不得不信。

上梁這天要在大梁上貼上寫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紅紙,有的還要系上一雙紅筷子。意思是留姜太公在此吃飯,以便保護上梁的人們。

蓋房在農村是一項大事,如果不請姜太公到來,會驚動當地神,當地神會給主家製造麻煩或者搞破壞。

姜太公手握打神鞭,當地諸神不敢靠近,也許是人們尋求一種安慰吧!

所謂的大梁就是房頂南北放置的粗木頭,檁條就是放在大梁上稍細的木頭,椽子是放在檁條上的方木。(如下圖)

親們明白了過去房頂的構造就容易理解問題了。

「目不曬根,口不吞陽」這裡的「目」指的是檁條,這句話很形象,「目」即「眼」也,眼不是長在嘴的上方嗎?檁條不是搭在大梁上面嗎?兩者沒有任何違和感。

「目不曬根」——「目」代指檁條,檁條即鋸下來的樹木,樹木粗的一頭是樹根部,細的一頭是樹梢部分。

這句話是說在放檁條的時候。粗的一頭搭在屋內,樹梢部分搭在牆體上,這樣搭諸事順利。(「不曬根」即曬樹梢)。

「口不吞陽」——這裡的口指的是大梁,大梁南北搭時前後不要露出頭來,一定要砌在牆體裡,「不吞陽」是指不曬太陽。這樣搭建諸事順利。

當一切搭建好後要放鞭炮慶賀,主家要擺酒席犒勞一下施工人員。農村有「上梁上檁,小工打盹」之說,意思是說上梁都是大事,小工靠邊站。

「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從天氣解析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下雨時一般前後牆體會被淋透,大梁露頭容易腐爛,而東西牆體搭檁條的樹梢部正合適,東西牆體受雨水和陽光的侵蝕時間很短。

這句老話其實透著農民的一種智慧。是生活經歷積累的經驗之談。儘管現在人們蓋這種房子越來越少,不妨當成一種傳統繼承下來。

文/秉燭讀夏秋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啥意思?對此你怎麼理解?
    對農村人而言,人生中有兩件大事,一是婚姻,二是建房。兩件事都馬虎不得,建房和娶媳婦一樣,事前要經過嚴密的規劃,房子一旦建好,那就是百年大計,不能輕動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說的就是這方面的忌諱,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老話「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什麼意思?
    關於農村老話俗語,很多人都很喜歡,這些老話不僅能教導各種民間的風俗,還能教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句關於金錢觀的諺語,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那這句老話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 農村老輩人說的「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老話什麼意思
    導讀:農村的老話「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說到農村的老話,有一部分人就會比較反感,認為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以前那些老掉牙的東西早過時了。有些人之所以反感農村的老話,那是因為確實有部分的農村老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 農村老話「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知道嗎?
    農村老話「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知道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5000多年的文化傳奇。流傳下來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俗話,老話。在農村有一句老話「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1.不喝卯時酒卯時是早上的五點到七點,這個時間段正是人們起床的時間,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說明早上的時間是多麼的寶貴的。
  • 農村老話「七月齊,八月空,九月十月滿冬冬」是指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所說的「七月齊,八月空,九月十月滿冬冬」,指的是什麼意思?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雲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叫:「三個蚊子一盤菜」。從這一怪中說明一個道理,雲南人有好吃蟲子的習慣。如果你是雲南人,或者是到過雲南的外省的朋友,蜂蛹這種美食應該都不陌生,甚至都嘗過蜂蛹的美味。我們這裡可以吃的蜂有很多種,但一些主要吃蛹,一些主要是吃蜜。象我們這裡常見的大黑蜂,葫蘆蜂,土夾子,草蜂,長腳杆蜂吃的都是蜂蛹。而蜜蜂,蒼蠅蜂,小酸蜂吃的是蜜。
  • 農村有句老話「男人無妻不成家,女人無夫浪淘沙」,是什麼意思?
    父母長輩催婚的現象不僅在城市有,農村也有。作為父母無非就是不想自己的兒女到了適婚年齡還這樣單著,因為沒有婚姻的束縛就可能沒有壓力,做事不踏實;並且晚婚晚育也就面臨著父母年老不能幫著帶孩子,那樣子女的負擔就會更重。在我們農村就有一句這樣的話「男人無妻不成家,女人無夫浪淘沙」,這是一句被經常用作催婚、逼婚的經典俗語。
  • 農村老話「寧救百隻羊,不救一頭狼」什麼意思,老農的話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寧救百隻羊,不救一頭狼」什麼意思,老農的話有道理嗎在我們日常中,經常會聽到老人說一些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包含不同方面的意思。
  • 農村老話:「外甥哭妗子,想起一陣子」,什麼意思?
    在農村人們常常把生活中的趣事,生活經驗,和一些見聞,用簡短易記的形式保持了下來。這些農村老話念起來朗朗上口,在農村廣為流傳。這些俗語對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肯定不陌生。俗語通俗易懂,老話雖「老」,卻有一定的道理,雖「糙〃,但切合實際。尤其一些口頭流傳下來的一些人情老話,放到今天我想也不過時。
  • 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從多年的經驗之中得來的,將這些經驗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不但念起來朗朗上口。這樣的方式也更利於將俗語傳承下去。有的俗語確實具有很深的道理,所以有很多的俗語直到現在也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呢?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三更穿靴,女怕正午戴帽」,啥意思?為啥怕穿靴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俗語描述。這些俗語也都是經歷了多年的經驗累積之後,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很多俗語是真實的寫照採取了白描的方式進行敘述,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道理深刻,所以民間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九九是數九之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九九開始,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就會降到最低點,在鄉下關於九九的俗語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九九雪一場,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放在現在有意義嗎?冬天到了,又迎來了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真的到了數九。一年中有九次是最低氣溫。各具特色的九首歌在各地廣為流傳,正如北方人聽得最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
  • 農村老話「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是什麼意思?原來是這樣
    農村老話「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這句農村老話流傳甚久,其實也是具有對出類拔萃的描述,並不是老虎能生豹,雖然都是貓科動物,但虎和豹的基因結構是不一樣的,民間傳說,「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而虎和彪生下的小老虎會出現「三虎出一豹」,對於彪的描述就已經屬於很厲害的角色了,這「一豹」更是威猛絕倫,其實這是古時候對於一些家庭之中,有出類拔萃的人物的描述。
  •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提要: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文/二狗農村老話是過去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一些大白話常識,因廣泛在民間傳播,說明具有一定道理可言,對於「八月打雷,遍地是賊」這句老話,是指農曆八月份打雷情況,而今年農曆八月份即8月30日~9月28日,一般這期間中後期也是多地秋收農忙時節,往往對於陰雨天等不利氣象影響會比較明顯,而打雷則預示著當地仍有很強的暖溼氣流,因而會帶來明顯降雨並容易出現秋雨連綿不絕的情況,使得農作物後期生長和秋收工作受影響而不利於今年收成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導讀: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在農村生活,對於孩子的相貌以及其他身體特徵,都會有很多的說法,最為常見的是老人總愛抱著孩子,掰開小手一根指頭一根指頭地仔細看,看看孩子手上有幾個簸箕,有幾個鬥,鬥也被叫做螺,呈規則的螺旋狀,而簸箕則是雜亂無章的指紋,對於有幾個鬥,老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常見的稱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坐著走,九鬥十鬥享清福。
  • 老話說「欺山不欺水,填河莫填溝」什麼意思?老話到底是何含義?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農村文化在中國的文化長河中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多數農民朋友沒什麼文化,但是他們所明白的道理絲毫也不輸一些文化人,尤其是在農耕方面的經驗,即便是到了今天依然是值得很多人學習的。而說到農村文化,那在農村裡流傳的各式各樣的俗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 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男怕戌,女怕亥」這個說法與十二地支和十二時辰有關係,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民老話「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這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農民老話「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這話到底有什麼含義?在農村,流傳著很多很多的老話,「家有一寶不如,家有一老」,還有,「再窮不耕丈人田」,等等一些有著一定道理的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農村老一輩人根據很多年的生活經驗得出來的,都是有一定道理,而且還通俗易懂,大多都很容易上口,隨口一說都能說出來,但是,真的只是在農村流傳的這些老話,由於地域的局限,讓這些老話才能夠在農村流傳許久,讓後人理解的更多。
  • 農村有句老話說「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為什麼大米不能曬?
    在農村裡經常會看到「曬糧食」的情況,尤其是剛收穫的新糧食水分多,直接存起來容易發黴招蟲,每年因為這種情況損失的不在少數。所以剛收穫的糧食都要通過暴曬之後才能入倉,這樣才能儲存的久。但是曬糧食也有著許多的講究,聽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
  • 農村老話「有馬年多種田」是什麼意思?後面還有一句,你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河北石家莊晉州農村的容姐,在我們這裡有一句老話叫「牛馬年多種田」,說到這句老話,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的,叫做「防備雞猴鬧二年」。那為什麼牛馬年就多種田呢?為什麼還要防備雞猴鬧二年呢?容姐也曾問過他們,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他們告訴我,說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牛都是用來耕田的,或者是用來拉東西的。馬也是用來拉東西的。還有奶牛,「吃得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給人們做貢獻。容姐是70後,在我小的時候,還是在生產隊的,那時我老爸在隊裡餵牲口,也就是牛馬和驢,再有騾子。隊裡養的這些馬,並不是我們用來騎著趕路的千裡馬,而是專門用來在地裡幹活,拉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