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化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而這些萬千的文化中,俗語作為熟語的一種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文化,這些俗語的形成主要是來自於民間,是廣大的勞動群眾在長久的生活實踐中總結而來的,它包羅了社會的各個方面,有關人情的,農事的,親情的等等,可謂是大到民族文化心理,小到個人的生活寫照。這些老話話糙但理不糙,句句在理,能讓人們從其中學習到人生哲理,和一些書籍上學不到的知識,我想這就是老話之能流傳至今的原因吧。
而說到農村的俗語,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就屬禁忌類俗語了,因為這些俗語往往能給人帶來許多聯想,以下這幾句農村俗語你聽說過嗎?
⑴,男不露肚臍,女不露皮
老話也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可見在古代,人們對自身身體的看重,而在舊時民間還相信,自己還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採取一些禁忌行為,才能進一步確保自身人體的安全。如:忌諱裸露自己的身體。成年後的男性人絕對不可以將肚臍裸露人前。而對於對於女性來說要求更為苛刻,古代對女孩也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未出嫁之前基本都是呆在自家不出門,即使出嫁了,也必須在家相夫教子。從古代的服飾看出些端倪來,一般傳統服飾都會將將身體各部位遮得嚴嚴實實,壽衣的袖子也要長,要將手完全蓋住,不能露出手,要不然將來兒孫要討飯,因此民間有「男不露臍,女不露皮」的說法。
⑵,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記得兒時,每到深夜睡覺準備去梳頭時,長輩們總會說到,別梳頭,尤其是老人最忌諱晚上梳頭,農村人也認為生者不能晚上梳頭,只有故人才在晚上梳頭。而「早不說夢」指的是,一天之計在於晨,清晨有個好心情就會感覺萬事順暢,而早不說夢,是因為提了昨天晚上的夢會影響一天的心情。現在看來這些不免帶了絲迷信的說法。
⑶,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
所謂的明九指的是帶九的年齡數,如:十九歲,二十九歲,三十九歲,四十九歲。而暗九則指的是九倍數的年齡,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四十五歲,在舊時,人們總認為生命的某些重要物事與「九九」密切相連、並認為歲數偶逢九的話,會多災多難,容易遭逢坎,都是人生的顯要關口,尤其是暗九年,必須處處小心,謹慎行事。在民間也會採取各種方式進行禳解,如:穿上紅衣服來衝喜。
這些禁忌類的老話,現在看來帶了絲迷信的色彩,毫無科學依據,我想更多的是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