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中的吃苦中苦,做人上人到底是什麼意思?也許是你理解錯了

2020-12-05 花落花又落

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充滿趣味性的老話,這些大多是農村的老人們總結出生活經驗。

往往這些老話都是經歷幾千年下來的轉折後,從古語中推演出來的,一直存在這個時代中,即使我們在一天天的變老,老話也不會隨著時代而變老。

而這些俗語歷經歷史的輾轉,歷經幾千年時代的變化,古語慢慢成為簡單易懂的俗語,成為很多人受益一生的老話,聽起來像是在和長輩交流一樣。

經過後世文人的編寫,把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老話編寫成一本《老人言》,書中不僅僅是老話能幫助我們,更是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出我們會犯的問題,加以解決。

而在老人言中的一句話:「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絕不惹事,也不怕事;吃苦中苦,做人上人。」更是讓很多人看透這句話明白了很多事。

一、不說硬話,不做軟事

軟與硬沒有絕對的界限,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有軟硬兩面。

同時,話與事更不能割裂,不管在哪裡,跟誰打交道,說話辦事都是必備的技能,缺一不可。

說話有和顏悅色,做事雷厲風行,兩不耽誤。

1、不說硬話

說話要留後路,不要把話說太絕對,硬話,也就是「過頭話」。

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有理走遍天下。

處理矛盾糾紛時,不要盛氣凌人,不要得理不饒人;就事論事,不要人身攻擊,不說傷害人的話。

硬話可以軟說,拒絕別人也要給對方一個臺階下,留有迴旋的餘地,不能一句話噎死一個人。

2、不做軟事

不做違背良心、為人不齒的事,面對大是大非,勇於任事,敢於擔當;對於小事瑣事,高風亮節,大智若愚。

做事有手腕而光明磊落,不在人背後搞小動作,用「陽謀」,而不用「陰謀」。

不做軟事,是保持做人的底線和紅線。

二、絕不惹事,也不怕事

人活著就要做事。

做事其實就是做人,一個人的為人,就是在與人處事中體現出來的。

無事生事,無事生非,早晚會出事。

怕事躲事,畏首畏尾,一生沒出息。

無所事事,無所作為,虛度了光陰。

謀事幹事,勤勉做事,終能成大事。

1、沒事不惹事

古人說:「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從古到今,惹是生非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種下的因,遲早會長出相應的果。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不惹事,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去幹擾、阻礙、傷害別人,實際上就是積德積福。

不惹事,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既是自珍自重,又是尊重他人,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

不惹事就沒有事。心中無事一床寬,無事小神仙,無事是古人夢寐以求的境界。

2、有事不怕事

樹欲靜而風不止。

就算不惹事,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有事就不要怕事,怕也沒用,一直忍讓,不會讓人感恩戴德,反而會助長別人的錯誤行為。

在好人面前,善良和謙讓,是溝通友誼的坐標和橋梁;在惡人眼裡,俯首和低眉,就成了遷就和縱容,他會順著你的怯懦爬到你的頭頂,居高臨下、頤指氣使。

世界之所以成為世界,就是因為它本就不是一團和氣、整齊劃一,有好人,必然有壞人。

人心是怎麼涼下來的?你真誠的一笑,他背後捅你一刀;你真心的隨和,卻被當作一隻任意揉捏的軟柿子。在人性的鏈條上,惡本就一直存在。

對惡人越是畏懼,越會受到更多的傷害。

給壞人讓路,就是給自己添堵。

人的一生世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有好事也有壞事。不管如何,只要能夠做到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那麼就算出現任何事情,也難不倒我們。

三、吃苦中苦,做人上人

這句話一直遭到大家的誤解。

做人上人,意思並不是要出人頭地,地位權勢超過別人,它的真正含義是「從高處立身」,指做人比別人超越高遠,覺悟、道德在眾人之上。

1、吃苦中苦

佛說眾生皆苦。

俗話說: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鹹。苦是生命中所不能避免的一味。

人生就是一個痛苦和磨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苦盡甘來。

古人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勞,老必安逸。」

人在小的時候所受的苦,往往能激發出後來的鬥志和毅力。所以有人說,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輩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輩子。

2、做人上人

清代楊欲仁說:「士品宜從高處立。」

意思是從高處著眼,高起點高標準地培養自己的高尚品格。

人如果只是低頭看地,他的視野就只是眼前的幾十步遠;如果抬頭看天,他的視野將是大半個蒼穹,所以,古人說的「高處立身」,是一種格局。

我奶奶從小就教育我吃苦中苦,做人上人,老人留下的話永遠沒錯!!!

在老人的話語中,往往是為我們好,長大以後會經歷很多不同的困難,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不僅僅是說給我們聽的,更是說給那些正在奮鬥的人聽的。這本《老人言》中的內容更是歷經歲月的滄桑,經過後世文人的編寫,把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老話編寫在其中。

在這本書中不僅僅是老話能幫助我們,更是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出我們會犯的問題,加以解決。

老人言好比陳年佳釀,歷久彌新,能夠為今天的人們在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鑑。

小木我在讀完這本書《老人言》後,不禁想起奶奶常說的一句話,做人就要行得正,坐得直。

老話的語言已經不僅僅是70年代,80年代的俗話了,老話一直滲透著這個新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會變老,老了的我們依舊會和下一代的孩子說上那麼幾句老話。

所以,喜歡的朋友或者現在想學習老話的朋友,不妨看一看這本《老人言》,一本49元,卻是你一生都會學習到的經典,一輩傳一輩,老話永遠不會變老。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普通人吃苦都是「假吃苦」,人生有4種苦,能吃一種就很不簡單
    那麼有人就要提出疑問了為什麼那些吃苦的人或者十分努力的人,卻最後沒有得到成就呢?這直到現在都是一個非常富有意義的話題。在普遍意義上人們理解的吃苦是在於每天重複的做相同的事情,甚至把它理解成體力活並且以此獲得財富。但實際上這種苦把人逼到絕境的時候都能吃得了。
  • 農村老人言: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言: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關於農村老人的俗語,這個俗語也許就只有那些老人才會知道了,而很多的年輕人也許聽都沒有聽過。第一個俗語就是人過八十四,閻王不請,小鬼不去,這句俗語說的是在古代的時候,七十三和八十四是孔子和孟子去世的歲數,所以對於農村很多老人來說,這是一種心理壓力,因為孔子和孟子都是非常有名的人,本事都是非常大,所以有很多的人認為自己的壽命是比不過他們,所以在到了這兩個歲數的時候,很多老人都承擔了不小的壓力。
  • 老人言:窮死不打親戚工,餓死不耕丈人田,這兩句話到底有啥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窮死不打親戚工,餓死不耕丈人田,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那麼這幾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窮死不打親戚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就算你再窮都不要跟親戚幹活,不要在親戚的手下做事。很多人都體驗過跟親戚打工的難處。
  • 你是如何理解「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
    因為意思淺顯易懂,只要認識這十四個字的人都知道這兩句聯語的意思。書山、學海,都可以理解為讀書、學習、做學問,要勤奮,要刻苦,要潛心,才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把學問做深透,做出名堂,做出成就。勤奮是成功的通途,刻苦是通往汪洋大海彼岸的船舶,從來沒有捷徑可走。葉劍英元帥曾寫了一首詩叫《攻關》: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
  • 《老人言》:小心做事,大氣做人,這幾點做好,人生路更順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都想要生活變得更好,但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必須得先讓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老人說嘮嘮叨叨的說一些大道理,覺得很厭煩,其實呢,老人的人生經歷豐富,經驗豐富,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 自律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沒理解對,我想去闢謠
    有的說人需要自律,自律就能變成億萬富豪;有的說,試了自律之後,幾乎抑鬱崩潰。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多人,對自律的理解都錯了。這些所謂的「自律」,說得難聽點兒,要變成「自殺」,已經錯到沒邊兒了。好好的一個詞,快被人們的唾沫星子「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了。某些人的語文課是體育老師教的嗎?誤導人可不好。下面是百度百科的解釋,確實有點晦澀。
  • 「生活很苦,要做一個強大的人」:才能戰勝困苦,擁抱成功
    做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並不是讓你為人處世變得豪橫,不是語言上的犀利,不是身體上的魁梧,更不是讓你去欺軟怕硬的厲害,而是心中的強大。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都有這幾個特點,希望大家都可以去做到,如此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
  • 人生苦短,只有柔韌處世,糊塗做人,才可將適者生存貫徹到底
    如果終日奔跑爭先,就會將人拖垮累死。來點「難得糊塗」的超越,可以幫助人們釋放心理和社會壓力,保持一種心理平衡,坐看雲起花落,超然通達地面對人生。特別是在今天這種高速度、快節奏、競爭激烈的社會,如果不能有一點「難得糊塗」的超越,就再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浪漫,無法體驗輕鬆和愉快,更不會再有天真、詩意和情趣。
  • 古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會用到很多俗語、諺語,一般都是廣大老百姓在生活實踐中,總結流傳的生活經驗,做人的各種道理等,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一般也有勸誡的作用。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環境產生了很大變化,有些自古流傳的、本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現代人反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了,比如為什麼俗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現在恐怕只有農村的人才能懂。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這句話在《增廣賢文》中也有記載,最少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後邊還有一句,叫與人不睦,勸人架屋。這句同樣叫人難以理解,養鵝和架屋,跟與人不和睦有什麼關係呢?
  •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應該這樣理解丨胡謅白扯第45話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大家怎麼理解這句話?若按以前的刻板印象,這話就是老一輩的說教,他們覺得年輕人不能吃苦,所以總是勸人吃苦。 長了幾歲之後,就開始重新審視,什麼是「人上人」?這話怎麼來的?可以怎樣去理解? 什麼是「人上人」?
  •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豫薦你|文【全文1918字,圖片9張】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想必很多人聽過這樣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有些人經常拿這句話出來,把小人和女子並列在一起,用以詆毀女人,歧視女性,說女人就和小人差不多,很難伺候。事實上,那些詆毀女人的人,不過是斷章取義罷了,這句話根本不是這麼理解的,很多人都錯了。
  • 夏吃苦,勝進補!夏天吃苦的3個好處和4個禁忌你都了解嗎
    民間一直有「夏吃苦,勝進補」的說法。意思是說炎炎夏日,適當地吃一些苦味食物對健康十分有益,勝過各種進補食物。苦味食物有很多種,最為典型的要數苦瓜了,此外還有萵筍、芹菜、菊苣、蒲公英、苦菜、苦丁茶、苦蕎茶、蓮子、芥藍、馬蘭頭、橄欖等,黑巧克力、啤酒、可可也是苦味食品。那麼,夏季吃苦味食物有哪些好處?夏季食苦需要注意什麼呢?
  •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生而為人,有太多需要一生去追尋的東西,而老祖宗從古至今積累了各種經驗教訓,他們將經驗教訓濃縮成一句句俗語,流傳千年,想要告訴後世的我們如何為人處世,做一個更好的人。
  • 汝聞人言否是什麼梗 汝聽人言否什麼意思出處是哪?
    鬥玩網(d.chinaz.com)原創:最近不少人在彈幕中看到「汝聞人言否」「汝聽人言否」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是什麼梗,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字究竟是何意?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更何況對事物的理解了,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對於詩詞的理解也是這樣的。杜牧的詩中總是有一些有爭議的字,比如「《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落木就是落葉的意思,但是為什麼用木不用葉?」《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到底是什麼意思?
  • 花甲、生蠔裡黑色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能不能吃?也許很多人吃錯了
    除了在外面吃,還有很多人喜歡回家自己做,要更物美價廉。可有些人發現,在處理海鮮時,多數海鮮裡面都有黑色東西,這到底是什麼呢?不去掉能不能吃?也許很多人吃錯了。花甲裡黑色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地地道道的花甲粉,近幾年流行起來,它主要是用錫箔紙包裹上美味營養的花甲,再加上米線熬製,現流行於東北地區。從花甲粉整體上的營養價值來看,它屬於低脂肪高蛋白質食物。因花甲和其他海鮮不一樣,外殼、內臟不能吃,還有花甲中黑色物質,其實它不是髒東西,而是海泥、腸腺,再加上花甲是浮遊生物,飲食上比其他海鮮更安全。
  • 老人言: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言: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是有種重要的作用的,但是後來因為農民的生活壓力大了,所以導致這些俗語也跟著其他的東西一樣漸漸消失在了農民的生活中,對於農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 汝聞人言否什麼意思 你聽這說的是人話嗎是什麼梗
    網絡用語汝聞人言否是什麼意思 ?汝聞人言否什麼梗?這個意思其實就是最近特別火爆的「你聽這說的是人話嗎」的文言文意思。  汝聞人言否什麼意思?很多人都在說這個梗,一般是出現在彈幕上,一些主播直播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刷屏,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出自哪裡,並且還有啥含義吧!
  • 老人常說「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也出現了這樣一種俗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經常使用,而且讀個一遍兩遍也不知道俗語是什麼意思,要表達的是什麼內容,而且再加上在俗語字面中體現出來的迷信鬼神成分更加使得現代中國人遠離之。在古代中華文化中,水並不是指的我們現在所說的湖泊江河水中的那個意思,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財富,水路就意味著錢財、富有。而在「大路有水」中,這個俗語指的是走路人能夠團結在一起,同甘共苦、風雨同舟,一起前行。
  • 努力,能吃苦:並不會讓你成為人上人,溫飽都難
    從小,家裡人不斷告訴你,要努力,要能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長大以後,不知不覺,你發現自己成了怨婦。埋怨生活的不如意,埋怨同事的難纏,埋怨領導的討厭。你覺得一天天重複的人生,無聊又無趣。生活中偶爾有的一點點開心很快被生活的壓力衝淡。你想逃,卻不知道逃向哪裡。你想改變,卻發現現狀是一個個精密編制的鐵環,一環一環套的死死的。你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線,每天像一個行屍走肉般的,向前,活著。你想變得有創造力,卻發現每天996的生活甚至讓你失去了思考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