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更何況對事物的理解了,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對於詩詞的理解也是這樣的。
杜牧的詩中總是有一些有爭議的字,比如「《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落木就是落葉的意思,但是為什麼用木不用葉?」
《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到底是什麼意思?「白雲深處有人家」還是「白雲生處有人家」?
這些爭議字的用意到底是為何?或許杜牧的「苦」我們不懂。
我們用杜牧的《山行》舉例: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中國詩詞大會》中,文學領域的著名專家孫紹振教授發文,指出詩詞大會康震、王立群以及主持人董卿,在理解杜牧的《山行》一詩時,都錯了。
孫紹振教授在這方面是權威的專家,寫過不少古詩詞領域的相關文章,所以孫紹振教授的質疑聲引來廣大觀眾,網友的關注。
1.孫老師指出:王立群與董卿的理解有誤
王立群老師認為這首詩的意境是悲秋之句,董卿也同意這一說法。但是孫紹振老師說:意在楓葉絢爛,雖是秋景卻是與春華爭輝,賞心悅目,風景宜人,何來「悲秋」之感?
並且這首詩,被文人墨客廣為流傳翻譯,確實沒有人提到過悲秋,並認為這是本詩的點睛之筆,高明之處,所以從全詩的意境看,是描寫秋景美好與絢麗,確實也看不出來悲秋,所以王立群老師的說法,確實站不穩腳。
2.孫老師指出:抗震老師的畫有問題
《中國詩詞大會》中的有個環節,看畫猜詩,當畫到「停車坐愛楓林晚」時,康老師畫的是:一個人在一塊大石頭上坐著,看著身後的楓葉。「選手一下就猜出來這首詩。
孫老師指出:詩中的「坐」不是「坐下,坐著」的意思,而是「因為」的意思。杜牧「因為喜歡這楓葉絢爛晚景而停下車欣賞」
但是個人覺得,康震老師不會不知道這個意思,這樣畫可能是為了讓選手更容易猜出來,故意這樣畫的。
讀古詩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正確理解
大語文時代到來,小學課本中古詩詞量增加了80%,如果不理解,孩子只是死記硬背,很困難並且即使背會了,也不會應用。
古詩中寄託了作者的情懷,處境,心境,以及時代背景,歷史事件等,所以要想孩子能夠活學活用,並且恰到好處,理解全詩大意與時代背景歷史等是關鍵。
分享給大家一個書單:
《中國記憶·古詩裡的四季》收錄小學經典古詩92首,全書4冊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篇章,以一年四季為主線,精選描寫日常生活的古詩,讓孩子可以將古詩與生活相結合。
用可愛的小動物作為主人公,帶領孩子進入詩詞世界,手繪畫風充滿靈氣,詩畫相襯讓孩子更能理解詩詞意境。
例如這首《江雪》,就非常適合孩子冬天學習背誦,並且如果冬天在水邊遊玩,可以輕鬆應景。
《水墨漢字繪本》全套四冊,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出版。
由48幅水墨畫與48個趣味故事相結合,認識漢字,理解漢字,知道漢字的由來。
並且部分漢字配有古詩詞,讓孩子在學習認字的同時背誦古詩,鑑賞國畫。
《歷史畫中話》分為一二兩輯,是一套關於歷史知識的百科全書,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所選的故事均取自《戰國策》《史記》《漢書》等權威史學著作,並且以漫畫形式表達,增添了讀歷史的趣味性。
囊括了從秦朝到辛亥革命的大部分歷史。
任繼愈曾說過:「不論當什麼家,有了必要的歷史知識,有百益無一害」!所以從今天起,把孩子的睡前故事不妨換成歷史漫畫吧。
文史不分家,從歷史培養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用古詩詞提升孩子的表達與寫作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