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2021-01-09 豫薦你

豫薦你|文【全文1918字,圖片9張】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想必很多人聽過這樣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有些人經常拿這句話出來,把小人和女子並列在一起,用以詆毀女人,歧視女性,說女人就和小人差不多,很難伺候。事實上,那些詆毀女人的人,不過是斷章取義罷了,這句話根本不是這麼理解的,很多人都錯了。

出處及用意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孔子說的,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但並不是詆毀女性。

孔子是中國的一個大聖人,作為春秋時期最博學的人之一,他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整個世界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72名都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又被稱為「72賢人」。

作為一代聖人的孔子,說這句話究竟是何用意呢?

要理解這句話,要結合當時的語境,看看孔子是基於什麼情況說出這樣的話。在這篇裡面,涉及到很多對話,而孔子說出這句話,是因為他的弟子子貢問了孔子一個問題。

子貢說:「君子也有討厭的人嗎?」

孔子說:「有啊,我討厭宣揚別人缺點的人,討厭以下謗上的人,討厭勇敢而無禮的人,討厭固執而不通情理的人。你呢?」

子貢說:「我討厭把剽竊當作聰明的人,討厭把不謙遜當作勇敢的人,討厭把告密當作直率的人。」

隨後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孔子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表面是說,只有女子和小人是最難搞定的。離得近了吧,他們會恃寵而驕,沒有禮貌,很容易發生口角之爭;離得遠了吧,他們又會心生怨恨,最終導致感情破裂,這種是最難的。

而在這一段對話之前,孔子剛和另一個徒弟子路討論過什麼是小人。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從這一段可以看出來,孔子定義的小人,和他討厭的人是吻合的,即「有勇而無義」,和女子八竿子打不著。

在古代,「女」是一個通假字,常常通作「汝」。所以,孔子說的「女子」,並不是指女人,而是「汝子」,說你這個傢伙。孔子說子貢這傢伙,就跟小人一樣,是很難搞定的。

最令孔子頭疼的弟子

子貢原名端木賜,他的地位在「72賢人」之上,是「孔門十哲」之一。在孔子的弟子當中,子貢是非常突出的,他這個人非常善於思考,很喜歡問孔子問題。

所謂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子貢也不例外,孔子也不例外。子貢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喜歡挑刺,挑別人的毛病,還總是宣揚別人的缺點,而且非常喜歡辯論,好多時候,孔子都辯論不過他。《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說:「子貢利口巧辯,孔子常黜其辯」。孔子總是被他弄得無話可說,看得出來孔子對這個天資極高的弟子也很頭疼。

有一次孔子說不過他,乾脆來了一句:「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大概意思是說,賜啊,你天天說別人的缺點,你自己難道就很完美嗎?我可真沒這功夫,天天陪你談論別人的缺點。

孔子認為見到比自己賢德的人,應該向他看齊,見到不賢德的人,不應該去指責、批評別人,而是內我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呢?

《論語·裡仁》中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的最後,孔子甚至對子貢說:「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到40歲,還令人討厭,很多壞毛病,這輩子也就玩完了。

回到這一句話「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應該就不難理解了吧。表面上,孔子是想通過這些話,告訴子貢,我討厭宣揚別人缺點的人,而你就是這樣的人。實際上,他把子貢和小人並列,也想點醒子貢,讓他明白應該怎麼樣做人。

子貢的成就

子貢或許是被孔子點醒了,後來他將儒學發揚到生意上來,成為了一代儒商,也成為孔子最富有的弟子。子貢對後世的影響之大,是孔門弟子無人可及的。甚至當時人認為子貢的成就超越了老師孔子,叔孫武叔語大夫在朝堂上公開說:「子貢賢於仲尼。」

司馬遷對子貢非常欣賞,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花了大量的筆墨描寫子貢,也代表著他對子貢成就的一種認同。在《史記·貨殖列傳》司馬遷對子貢這位商業巨子給予了極大的肯定,肯定他在經濟發展上所起的作用,以及他誠信的經商作風。子貢姓端木,這種誠信經商的作風后來被稱為「端木遺風」。

總結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其實和女子無關,孔子用激將法,將子貢和小人列到一起,告誡子貢不要做一個小人,讓別人厭惡,聰明的子貢明白了孔子的良苦用心,最終成為一名不輸於孔子的賢人。

所以說,很多人拿「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來詆毀女性,是不對的,他們根本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也根本不懂文化。

如果別人再拿這句話來說,相信看過這篇文章的,應該知道怎麼回復他們吧?

本文系【豫薦你】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傳播正能量,為你解讀古今中外、熱點事件背後的故事,帶你看透人間冷暖!點擊關注我!喜歡的可以點讚、轉發、收藏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孔子為何把女人當成小人
    現實中常有這樣一幕:男生和女生吵架,然後男孩子往往比較吃虧,吵不過女生,那這個時候,男孩子就會無奈地說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把女人和小人劃上等號,女生聽了,當然更加生氣,因為不管哪個女孩子聽了這句話,都會很生氣。
  • 經常被人們誤解、錯用的俗語、名言:真正的含義
    下面這些句子,也是經常被人們誤解、錯用的俗語、名言:1、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原文: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2、父母在,不遠遊。原文: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當父母在的時候,子女儘量不要長期生活在外地。
  •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懷土是什麼意思,小人為什麼懷土?
    這句話到底該怎麼解釋,「懷土」的「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先看原文。德與土「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懷德懷,懷著、想著。什麼又叫「德」呢?道之得於心謂之德,道從內心感發,就叫做德,道在內心,德在行為。
  • 古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環境產生了很大變化,有些自古流傳的、本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現代人反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了,比如為什麼俗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現在恐怕只有農村的人才能懂。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這句話在《增廣賢文》中也有記載,最少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後邊還有一句,叫與人不睦,勸人架屋。這句同樣叫人難以理解,養鵝和架屋,跟與人不和睦有什麼關係呢?
  • 「唯上知與下愚為不移」的解釋探求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為不移。」(《論語·陽貨37》)孔子說:「只有最明智與最愚蠢的人是不會改變的。」先看《論語註疏》,孔(安國)曰:「上知不可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 意思是說,上知就是一件壞事都不做的大好人,而下愚就是一件好事都不做的大壞人。正義曰:此章(把上章「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與本章合在一起了)言君子當慎其所習也(亦孔曰)。性,謂人所稟受,以生而靜者也,未為外物所感,則人皆相似,是近也。
  • 成語「唯唯諾諾」中,「唯」與「諾」都是什麼意思?
    羅振玉在《增訂殷墟書契考釋》裡說:「卜辭中語詞之惟,唯諾之唯與短尾鳥之隹同為一字,古今文亦然」(見上圖)。到了後期甲骨文和金文都加上了「口」部,因此,會鳥鳴聲之意的會意字說法即有了根據,因為鳥鳴也是應答之聲,與唯的本義有相關處,既然專講《說文》,我們仍以許慎說形聲字理解,不分析字形,會意兼形聲字的說法只作了解、參考。唯字有兩個讀音:(一)wěi。
  • 《天道》什麼是生存空間,相適應的生存法則如何理解?
    所以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圈子和人脈最大的差別反而不是物質,而是文化歸屬和靈魂歸屬感。《天道》什麼是生存空間,相適應的生存法則如何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存空間也不同。最主要變現能力和渠道也不一樣,生存法則對於大家都一樣,無論是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還是願意把不正當競爭包裝的合情合理,或者是收割韭菜和強徵智商稅。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今天的話題讓我們又了解到一句俗語,俗語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它雖然不像詩歌那樣富有才情,但讀來卻讓人通俗易懂,易於接受,也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那些流傳下來的俗語,正是由以前的人在品味生活當中濃縮精簡流傳下來的精華。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一下這兩句俗語吧!
  •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能成為讀書人座右銘?
    關於儒學,小解印象裡最深的一句話來自一部電視劇,名字好像是《四大才子》,裡面文徵明的口頭禪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當時年幼,不知這句話的含義,只覺得很文藝(能和百家學派扯上關係的都文藝),於是心裡一直銘記著仁與義直到現在。其實不只是明朝,自從文天祥血書此句之後,這句話便成了士人自我修養的座右銘。那麼為何它的分量有這麼重,又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解依次為大家解讀。
  • 為什麼說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為什麼說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包含詩詞歌賦也包含各種戲劇話本等等,而詩詞的關注率最高,且生活中也時不時用上幾句詩詞,頗有一番風雅之意。但很多時候詩詞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意思,也不僅僅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更多的時候我們用的意境裡表達的也並不是詩詞所含的意思。
  • 毒唯粉是什麼意思 毒唯粉是什麼梗?
    最近很多英雄聯盟電競圈的玩家經常的聽到一個詞語——毒唯粉,這是這兩年新出現在電競圈的詞語,但是卻是老早在飯圈裡的梗,這個詞代表什麼意思呢?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
  • 女子高鐵霸佔座位,還辱罵讓座男子,不會溝通的女人千萬別娶回家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裡的女子特指王的「後宮」裡被寵幸的姬妾,然而,世俗中也以此來形容「平常女子」的刁蠻和無理取鬧。這也是「好男不與女鬥」的另一層原因。當然,還有另一層意思,「女子」若與「小人」為伍,那不與女鬥豈不是君子之流了,這個潛臺詞還是挺讓人發笑的。哈哈。視頻所呈現的男子,恰好就是「好男不與女鬥」的典範,從他有氣無力的指責和抱怨中,就可以看出他並不想得罪「暴躁的女子」:「你都坐我座位上了,還嘰嘰歪歪?」
  • 宣化上人:「帶業往生」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宣化上人:「帶業往生」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念佛的法門,對於現在世界的眾生是很對機、很相應的。為什麼?在經上說,「末法眾生,億億人修行,鮮一得道。」一億,這很多很多了;億億,那更多了,連一個得道的也沒有。你不要擔心,「唯以念佛得度」,只有念佛這個法門是很容易的;這個念佛的法門,是「橫超三界,帶業往生」的法門。怎麼叫「橫超三界」呢?這有一個比方,比方有一棵竹子,竹子裡邊有條蟲子,這條蟲子若是一節一節的把每一節都嗑透了,然後鑽出去,需要很多的時間。若是念佛,就像這條蟲子在旁邊咬出一個窟窿,可以很容易就出去了!這叫「橫超三界」。
  • 自律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沒理解對,我想去闢謠
    有的說人需要自律,自律就能變成億萬富豪;有的說,試了自律之後,幾乎抑鬱崩潰。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多人,對自律的理解都錯了。這些所謂的「自律」,說得難聽點兒,要變成「自殺」,已經錯到沒邊兒了。好好的一個詞,快被人們的唾沫星子「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了。某些人的語文課是體育老師教的嗎?誤導人可不好。下面是百度百科的解釋,確實有點晦澀。
  •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啥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你呢?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啥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你呢?「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旦喜歡上釣魚這件事情,得受窮好幾年;要是愛上了玩鳥,那一輩子就完了。這是千百年來老百姓教育後代的古經,意在告誡他們要把精力放在從事農業生產上,才能養得了家糊得了口;千萬不敢貪於玩耍,不務正業,以致玩物喪志,折騰幹的是家業,貽誤了的是人生。
  • 什麼叫幫人?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倪萍的語錄理解的才對,真知灼見
    人的一生,很多人都曾幫過人,或是被人幫過,沒有人的一生能夠不被人幫,或是不幫助別人度過一生,除非這個人是真正強大,且是自私自利,對任何人都不會產生同情。像這樣一個人生在天地間,我們很難想像是什麼樣一個人,活著意義活在?
  • 雍正王朝:李紱結黨亂政所說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是什麼意思?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有很多聖人之言。康熙也非常推崇聖人之言。在李紱、田文鏡互參案中,李紱朋黨一派所說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出自《孔子》,究竟是電視劇中所表達的那個意思麼?李紱一黨:不應該改,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是聖人的話。雍正:那麼民為重呢,又是誰的話?【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出自《陽貨》第三章,與「性相近,習相遠」相關聯。
  •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作者通過這種反覆吟詠,並且語氣越來越強烈的方式,將自己內心對家鄉的渴盼,對王室的不滿,表達的更為深刻,更為強烈。不過,對於這首《採薇》來說,最著名的內容,是最後一段,「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 「君子以申命行事」是什麼意思?
    萬物隨風而行止,隨風而進退,俗語說:「人隨王法草隨風」,《論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些都說明一個道理,就是萬物要隨風而動。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風而動的表現。《巽卦》上巽下巽,「巽為風」,萬物隨風而動,隨風而進退,故曰「隨風巽」。「隨風巽」就是指要遵循天道,按規律辦事。《巽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