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懷土是什麼意思,小人為什麼懷土?

2021-01-09 隨手談詩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出自《論語·裡仁篇》,楊伯峻先生在他的《論語譯註》中解釋道:「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這個解釋僅從字面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更深層次地理解就不那麼準確了,道德和鄉土,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是不能類比的。

這句話到底該怎麼解釋,「懷土」的「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先看原文。

德與土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懷德

懷,懷著、想著。什麼又叫「德」呢?

道之得於心謂之德,道從內心感發,就叫做德,道在內心,德在行為。比如,你看到一個老奶奶過馬路,心裡覺得應該去扶她,你戰勝了被碰瓷的恐懼之後,果然這樣做了,內心的道,指導了你行動上的德。不光是內心有道,這個道還能支配你行動上的德,身體力行地把內心的道付諸於行動,這才叫君子懷德。

小人懷土

土,西漢孔安國著《論語訓解》註:「懷土,重遷」,重(zhòng)遷,意思是不輕易遷居。宋朱熹《論語講義》又解釋道:「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意思是沉溺於已有的安逸的狀態。

結合起來理解,為什麼小人不輕易遷居?因為他們沉溺於已有的安逸的狀態。

楊老把土解釋成故土,自然是有道理的,一個人既然「重遷」,從不輕易遷居,那他生活所在的地方當然就是故土了,但是引申一下,這裡的土可以理解成「安於現狀的生活」。

所以這句怎麼理解——

小人總是只顧著眼前的安逸生活,君子卻不考慮生活是否安逸,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有沒有道德。

再引申一下,小人懷土,因為他們只在自己的舒適區域內活動,一旦離開就會很痛苦,君子因為心中有道德,所以他們不在乎眼前的舒適,他們可以隨遇而安。

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刑」,可以理解成刑罰,也可以理解成禮法,「惠」就是恩惠,小恩小惠。

面對任何事,君子考慮是否公道、是否遵守禮法,用現在話來說,就是講原則。而小人恰好相反,他們只會想這件事對於我是否有利,如果無利可圖,那遵循原則,如果有點小恩小惠可圖,那就是「原則上來講是不可以的」,我們知道,社會潛規則告訴我們,原則上不可以,就是實際上可以。

比如你去食堂打飯,君子守規則,大家給一樣的錢,打一樣多的飯,而小人就盼望著掌勺大媽多給自己打一點,千萬不要手抖,哪怕根本吃不完,也要佔點便宜。站在食堂大媽的角度,遇到自己熟人的孩子,就施一些小恩小惠,多給一塊肉什麼的,這就違背了君子的道德準則,屬於小人行為了。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地方,在《論語》中出現的「君子」與「小人」,往往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道德極其高尚的楷模,也不是到的極其敗壞的惡徒,而是以普通人為道德準繩,在這條準繩之上,就接近於君子,在之下,就接近於小人,以「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這句話來說,所謂君子,就是指比普通人更有道德,更有遠見的人,小人則是指鼠目寸光,胸無大志的人。

朱熹說「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就是說君子和小人的追求、志趣不一樣,差別具體在哪裡呢?「公私之間而已」,君子為公、小人為私。

相關焦點

  • 看英語版《論語心得》如何翻譯「君子」、「小人」
    這回,花了204元港幣買了一本(英語正版書真是很貴啊),不為別的,就想知道英語版的《論語心得》是怎麼翻譯「君子」和「小人」這兩個高難概念的——唯君子與小人為難譯也。要知道,這是堂堂英國麥克米蘭(Macmillan)公司約請英國專家Esther Tyldesley翻譯的,絕對地道。
  • 曾國藩:真正強大的人,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01君子與小人鬥,小人必勝中國有這樣句俗語:「狹路相逢勇者勝。」其實很多時候如果君子和小人正面交鋒的時候,往往是小人獲勝君子吃虧。因為君子在做事情的時候會受到一些規則、道德或是自身高標準要求的束縛。小人恰恰相反,他們做事情的時候都是全憑喜好,能夠豁出面子,只顧己私,不管做什麼都有一些自己取勝的歪門邪道。雖然說小人的行事風格常常令人不齒,但是不得不說往往這樣做事才最容易接近成功。
  •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什麼意思?有何用意
    像人們耳熟能詳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就是一句跟做人有關的名言,後世許多文人對這句名言頂禮膜拜,會把它寫成書法作品,懸掛在書桌旁,當作激勵自己的金玉良言。君子坦蕩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句名言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述而》,是孔子跟某個弟子對話時,語重心長地教誨弟子時所說
  • 《中庸》中講「小人而無忌憚也」;君子就知道,要「適可而止」
    這時候就能分出小人和君子了。當形勢大好的時候小人就會「用壯」。九三爻辭「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小人那個時候就會把自己當作一隻公羊。公羊是很狠的,它就是要往上衝。很兇的去衝撞籬笆,連角也會卡在籬笆裡面。
  • 既非君子又非小人的普通人,也可以作為行為標準和追求目標。|...
    11.20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筆者注】本章講的是篤這一價值的特點。朱熹《論語集注》:言不可以容貌取人也。李澤厚先生的解釋就是根據朱熹的註解而來。根據這一解釋,「莊」字被譯出「裝」字,意思是裝出來。筆者有兩處疑問:一是忠厚老實就是君子嗎?未必。
  • 生活中屢犯小人怎麼辦?讀懂《鬼谷子》3句話,應付小人不是難事
    人不怕遇到困難,就怕碰到小人。困難來了,我們總可以想到辦法去解決,但是生活中如果遇到小人,真的讓人防不勝防。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栽在小人手裡。可是人這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這一生碰到的就是好人。很多人在生活中或職場上也許遇到了小人也不自知,更有些人被小人欺負的一直在吃啞巴虧。
  •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豫薦你|文【全文1918字,圖片9張】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想必很多人聽過這樣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有些人經常拿這句話出來,把小人和女子並列在一起,用以詆毀女人,歧視女性,說女人就和小人差不多,很難伺候。事實上,那些詆毀女人的人,不過是斷章取義罷了,這句話根本不是這麼理解的,很多人都錯了。
  • 「君子」、「小人」——非黑即白,論晏殊被「汙名化」的深層原因
    之後,「君子」一詞被後人賦予了道德的含義,自此,「君子」一詞有了德性。小人,那又何為小人?在本文中小人專指人格卑下的人。小人是君子的「反義詞」。小人就是不走正道,卑鄙的。  君子是仁義,小人是卑鄙,那麼晏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為何他被「汙名化」?這背後到底有點什麼樣的原因呢?
  • 你是如何面對身邊的小人的?《小人經》總結的五點,讓你看透小人
    《小人經》的作者是馮道,號長樂老,五代人。其一生為官三十一年,經歷了五朝十主,卻能高居相位二十餘年,創造了官史上罕有的奇蹟。馮道於官場左右逢源,生逢兵戈不息之亂世,竟似閒庭信步,被司馬光指為「求生害仁」。
  • 古人和小人相處的三種方法,您最欣賞哪一種?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和小人相處?參照一下老祖宗的這三種方法就可以了!自古至今,君子和小人就是兩個對立面:君子受人敬仰,小人遭人鄙夷;君子要名,小人圖利;君子助人,小人害人等等。古代的先哲聖賢們也總結了許多識別和定義小人的名言,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等!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孔子為何把女人當成小人
    論語子曰:唯女人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聽上去的意思,是說這個女人呀,和小人一樣,都很難相處,你親近她吧,她就會無禮,你疏遠她吧,她又會心生怨氣。這意思聽著,就像是把女人當成小人一樣難聽,那麼孔子為何把女人當成小人呢?難道女人真的和小人一樣這麼難相處嗎?如果孔夫子在世,他一定會說:我可沒這個意思!孔子說這個話的時候,這段話,是用來勸誡君主的。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很多人不知
    俗話說「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在和別人交往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是貴人,能夠在我們困境時伸出援手,但也難免會遇到小人,即便你沒有害人之心,他也會想要給你使絆子。所以我們一定要留一個心眼。行走江湖,「看人」非常重要,認清小人主動遠離他們就能避免被小人所害。
  • 「君子以申命行事」是什麼意思?
    萬物隨風而行止,隨風而進退,俗語說:「人隨王法草隨風」,《論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些都說明一個道理,就是萬物要隨風而動。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風而動的表現。《巽卦》上巽下巽,「巽為風」,萬物隨風而動,隨風而進退,故曰「隨風巽」。「隨風巽」就是指要遵循天道,按規律辦事。《巽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
  • 「大人虎變,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是什麼意思?出自什麼典故?
    傳統文化中,豹是高尚的存在,多用於指代君子,「豹姿」表示君子的儀容,「豹蔚」表示君子的風度姿容美好。一、改革不徹底老虎的斑紋,規則有序,豹子的斑紋,雜亂無序。針對改革而言,「君子豹變」與「大人虎變」的意思正好相對。大人虎變:指的是賢明的君主,當如猛虎一樣進行雷厲風行的進行改革,不用佔卜,也會有孚於眾望。
  • 20條關於成功的句子,成功需要君子的鼓勵,也需要小人的刺激!
    成功需要君子的鼓勵,也需要小人的刺激。擁有資源不能成功,善用資源才能成功。12.成功的路上,苦惱和喜悅是一對孿生兄弟,當苦惱出現時,請你相信喜悅會緊隨而來。成功不成功只一字之差:主動或被動。成功只有一個理由,失敗卻有一千種理由。13.不管多遠的路,都能走到盡頭;不論多深的痛苦,也會有結束的一天。
  • 母蚊子提醒我們:江湖路遠,人心險惡|近君子,遠小人,幸福可期
    我倒更願意把公蚊子比喻為君子,因為它們只以植物的汁液為食,並不會給人類帶來任何的傷害!而它們的伴侶——母蚊子,卻與之截然相反。這些無情的「吸血鬼」,向來喜歡借著炎熱的夏季,興風作浪,肆意妄為,從而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折磨和傷害。所以,母蚊子倒更像是小人!千百萬年過去了,母蚊子終究不滅,所以小人依然不絕!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鬼谷子馭人術:背熟十六字口訣,教你駕馭小人,消災避禍!
    古人說,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人的一生,無論是哪個階段,都難免會遇上幾個狡詐小人。即使自身潔身自好、赤誠相待,小人找上門也是無法避免的。既然無法躲避,只能積極應對。鬼谷子認為,在對待小人時,下策是唾而罵之,中策是避而遠之,上策是駕而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