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君子又非小人的普通人,也可以作為行為標準和追求目標。|...

2021-01-08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11.20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筆者注】本章講的是篤這一價值的特點。朱熹《論語集注》:言不可以容貌取人也。李澤厚先生的解釋就是根據朱熹的註解而來。根據這一解釋,「莊」字被譯出「裝」字,意思是裝出來。筆者有兩處疑問:一是忠厚老實就是君子嗎?未必。即使一個人是真的忠厚老實,也不能與君子劃等號。剛談一談忠厚老實,就往君子身上靠,明顯不妥,距離君子遠著呢。二是忠厚老實能夠只通過臉色裝出來嗎?欺騙小孩子還行。根據一個人的臉色就稱讚他忠厚老實,說明稱讚別人的這個人沒腦子。還有一處疑問,筆者限於工具無法確定,即「莊」字與「裝」字有沒有通用的先例?筆者沒有查到。基於以上疑問,筆者認為,朱熹的註解值得商榷。

篤,是儒家確立的一種價值。《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篤指忠實,一心一意。忠實,即忠誠可靠。篤這種價值,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價值,與道德沒有直接關係,既不屬於君子,也不屬於小人。君子、小人、既非君子又非小人的普通人,都可以作為行為標準和追求目標。屬於君子、小人這一體系所專有的價值,如忠、孝、信、義等,可以稱為專有價值;屬於君子、小人、普通人等所有社會成員所擁有的價值,如博、審、慎、明、篤等,可以稱為普遍價值。儒家思想沒有將這些價值進行區分。原因在於這些價值屬於人性的不同方面,忠、孝、信、義等價值屬於道德,博、審、慎、明、篤等價值屬於知性。孔子講的許多東西都是人性,但沒有對人性作進一步的細分,而是將知性、情感、道德三類人性混用,因而也沒有對這些價值作進一步分類。

篤這種價值既然與道德沒有直接關係,自然與君子也聯繫不起來。孔子在本章中提出的疑問,在某種程度上觸及到了這個問題。可惜,孔子沒有進一步作出闡述。筆者將以上述分析為基礎,作出新的解釋。

【筆者譯】孔子說:「就做事情忠誠可靠、一心一意而論,是稱為君子的人做得好一些呢,還是面色莊重的人做得好呢?」

相關焦點

  •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懷土是什麼意思,小人為什麼懷土?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出自《論語·裡仁篇》,楊伯峻先生在他的《論語譯註》中解釋道:「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這個解釋僅從字面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更深層次地理解就不那麼準確了,道德和鄉土,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是不能類比的。
  • 「君子」、「小人」——非黑即白,論晏殊被「汙名化」的深層原因
    之後,「君子」一詞被後人賦予了道德的含義,自此,「君子」一詞有了德性。小人,那又何為小人?在本文中小人專指人格卑下的人。小人是君子的「反義詞」。小人就是不走正道,卑鄙的。  君子是仁義,小人是卑鄙,那麼晏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為何他被「汙名化」?這背後到底有點什麼樣的原因呢?
  • 曾國藩:真正強大的人,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01君子與小人鬥,小人必勝中國有這樣句俗語:「狹路相逢勇者勝。」其實很多時候如果君子和小人正面交鋒的時候,往往是小人獲勝君子吃虧。意思是君子不但對自己嚴格,對身邊的其他人也嚴格,這樣就會導致君子明面上的人際關係比小人差上一籌。因此在很多事情上,君子和小人競爭的過程中君子總是略輸一籌。《周易·泰卦》裡有這樣一段話: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 修身養德做君子
    最後一條是毛主席的《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的名句:「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一組詩詞名句的共同主旨是勸誡人們要珍惜大好時光,不要蹉跎歲月,否則將追悔莫及。這樣的主旨,也是對單元學習目標的一種呼應和拓展。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主題是舔犢之情,收錄了古代家訓或奏疏的四條格言。
  • 看英語版《論語心得》如何翻譯「君子」、「小人」
    這回,花了204元港幣買了一本(英語正版書真是很貴啊),不為別的,就想知道英語版的《論語心得》是怎麼翻譯「君子」和「小人」這兩個高難概念的——唯君子與小人為難譯也。要知道,這是堂堂英國麥克米蘭(Macmillan)公司約請英國專家Esther Tyldesley翻譯的,絕對地道。
  • 《中庸》中講「小人而無忌憚也」;君子就知道,要「適可而止」
    這時候就能分出小人和君子了。當形勢大好的時候小人就會「用壯」。九三爻辭「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小人那個時候就會把自己當作一隻公羊。公羊是很狠的,它就是要往上衝。很兇的去衝撞籬笆,連角也會卡在籬笆裡面。
  • 古人和小人相處的三種方法,您最欣賞哪一種?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和小人相處?參照一下老祖宗的這三種方法就可以了!自古至今,君子和小人就是兩個對立面:君子受人敬仰,小人遭人鄙夷;君子要名,小人圖利;君子助人,小人害人等等。
  • 20條關於成功的句子,成功需要君子的鼓勵,也需要小人的刺激!
    6.要僅僅滿足於自己伸手就可以拿到的東西,踮起腳尖,你會發現,自己的天空有多寬廣。當你停下來休息的時候,不要忘記別人還在奔跑。7.如果說我懂的道理比別人多一點,那是因為我犯的錯誤比別人多一點。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嫉妒。一個人只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8.紐扣第一顆就扣錯了,可你扣到最後一顆才發現。
  •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什麼意思?有何用意
    像人們耳熟能詳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就是一句跟做人有關的名言,後世許多文人對這句名言頂禮膜拜,會把它寫成書法作品,懸掛在書桌旁,當作激勵自己的金玉良言。君子坦蕩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句名言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述而》,是孔子跟某個弟子對話時,語重心長地教誨弟子時所說
  • 俗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後半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論語》裡有不少描述君子的名言,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還有「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等。損人利己之人,配不上君子的稱呼;見利忘義者,也不能被稱為君子;心懷叵測,更不是君子之所為。其實,廣義上的君子,並非遙不可及,無需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只要品行高潔,對待朋友彬彬有禮,為人處世符合道德準則。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很多人不知
    俗話說「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在和別人交往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是貴人,能夠在我們困境時伸出援手,但也難免會遇到小人,即便你沒有害人之心,他也會想要給你使絆子。所以我們一定要留一個心眼。行走江湖,「看人」非常重要,認清小人主動遠離他們就能避免被小人所害。
  • 君子之道有何具體表現?即在人我關係上,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
    就道的可知性和可行性而言,不僅聖人可知和可為,而且愚夫愚婦亦可知和可為。這在於聖人和愚人都有認識和行為的能力,他們之間的差別不過是大小不同而已。就道的不可知性和不可行性而言,不僅愚夫愚婦不可知和可為,而且聖人亦不可知和可為。這在於愚人只能觸及道的淺近部分,而聖人雖然能通達道的高深部分,但他也非全知全能。 道雖然內在於人性,但也超出人性,甚至是人性所不可企及的。
  • 「君子不器」是什麼意思,到底什麼是「器」?
    從字形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條狗在朝四面狂吠。所以中間一個「犬」字,上下左右四個「口」字。它的本意就是狗的叫聲,不過在發展演變中不斷融入新的會意——為什麼狗狂吠?因為要守住東西。為什麼要用狗守住?因為這些東西是有用處的。
  • 母蚊子提醒我們:江湖路遠,人心險惡|近君子,遠小人,幸福可期
    母蚊子是貪得無厭的主,「佔一次便宜」還不夠,非要再佔第二次、第三次不可!於是,我們的身上便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紅疙瘩……我們會因為母蚊子的存在,而間接討厭夏天。同理,我們也會因為討厭一個人,而間接厭惡這個人周圍所有的朋友,這便是我們的思維邏輯,也是我們的思維慣性!而公蚊子與母蚊子,又有天壤之別。
  • 普通人要不要做核酸檢測?付鐵紅:可以理解,但這是一個醫療行為
    為了鼓勵特定的人群進行新冠檢測,如今新冠的檢測權利已經被下放到了各地方,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普通人要不要做核酸檢測呢?因為事實上,現在有很多普通人是對做新冠肺炎的核酸檢測躍躍欲試的。對此,白巖松在4月14日對話了專家付鐵紅和段宇飛。
  • 你是如何面對身邊的小人的?《小人經》總結的五點,讓你看透小人
    《小人經》的作者是馮道,號長樂老,五代人。其一生為官三十一年,經歷了五朝十主,卻能高居相位二十餘年,創造了官史上罕有的奇蹟。馮道於官場左右逢源,生逢兵戈不息之亂世,竟似閒庭信步,被司馬光指為「求生害仁」。
  • 生活中屢犯小人怎麼辦?讀懂《鬼谷子》3句話,應付小人不是難事
    人不怕遇到困難,就怕碰到小人。困難來了,我們總可以想到辦法去解決,但是生活中如果遇到小人,真的讓人防不勝防。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栽在小人手裡。可是人這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這一生碰到的就是好人。很多人在生活中或職場上也許遇到了小人也不自知,更有些人被小人欺負的一直在吃啞巴虧。
  • 翻譯就是《伊索寓言》中的蝙蝠既非鳥類也非獸類
    (原標題:翻譯就是《伊索寓言》中的蝙蝠既非鳥類也非獸類)
  • 「君子以申命行事」是什麼意思?
    萬物隨風而行止,隨風而進退,俗語說:「人隨王法草隨風」,《論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些都說明一個道理,就是萬物要隨風而動。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風而動的表現。《巽卦》上巽下巽,「巽為風」,萬物隨風而動,隨風而進退,故曰「隨風巽」。「隨風巽」就是指要遵循天道,按規律辦事。《巽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
  • 愛因斯坦:那些充滿神秘的感情,正是科學所追求的基礎
    可以和能夠把自己最好的觀察和研究能力奉獻給客觀的、非時間性的現象,做一個這樣的人,真是有特殊的福分。我有幸享有這種福分,它使我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賴個人的命運和周圍人的行為。對此,我是多麼高興和感激啊!但是,這種獨立性並不允許我們漠視把我們與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人類聯繫在一起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