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勵特定的人群進行新冠檢測,如今新冠的檢測權利已經被下放到了各地方,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普通人要不要做核酸檢測呢?因為事實上,現在有很多普通人是對做新冠肺炎的核酸檢測躍躍欲試的。對此,白巖松在4月14日對話了專家付鐵紅和段宇飛。
付鐵紅和段宇飛都是衛健委的專家,對於這個問題,兩人的意見是一致的。付鐵紅表示,可以理解普通人準備做核酸檢測的行為,但這是一個醫療行為,不是一個消費行為。普通人並不一定要把自己跟無症狀感染者去掛鈎,有病去看病,按照醫務人員的判斷去做就可以了。
段宇飛表示,一個普通人沒有症狀就沒必要進行核酸檢測,特別是扎堆去做檢測。如果有一定的症狀或者有重點疫區流行病學史,可以去就近醫院的發熱門診做檢測,但是作為非重點人群,費用是自理的。總結下來就是,普通人要不要做核酸檢測?不建議去做。如果非要去檢測,也攔不著你。
人們的心情可以理解,因為新冠肺炎不僅有著發熱、咳嗽等症狀的病毒攜帶者,還有一些無症狀感染者。普通人做檢測,也就是想知道自己是攜帶病毒還未發病,還是無症狀感染者。如果可以早檢測早發現,那自然是對防疫大局有利的。然而,如今各地方檢測的費用,能力都不同,如果貿然檢測,一是價格可能不會讓普通人滿意,而是反而變成了扎堆的行為。
如今大家對於疫情的重視可以理解,但是其實只要嚴格按照指示行動,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各種消毒和健康生活,全然沒有檢測的必要。如今我國的防疫力度是有目共睹的,小編每天都會看疫情最新的狀況。國內的情況總體來說,還是讓人欣慰的。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或者是心存疑慮,去進行核酸檢測是完全可以的。專家的意見是不建議,但是其中的判斷條件是要有個人來感覺的,而如果真的感覺自己渾身上下哪哪兒都沒有問題,還會有去檢測的念頭嗎?恐怕也不會,因此,這件事不必盲目跟風,也不要肆意曲解。有需要的人,自然去檢測就好了。而隨著檢測方式的進步和發展,也許未來會全民檢測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