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只有柔韌處世,糊塗做人,才可將適者生存貫徹到底

2021-01-13 歷史國學教堂

古人有云:「宰相肚裡能撐船」,這意思是說:當宰相就需要包容,包容就必須要有如海一般的肚量。其實,也就是詮釋了包容就是「糊塗」的本質含義。

如今是個五光十色、日新月異的社會。對普通人來說,太多的信息需要接受,太多的新知識需要學習,太多的俗務需要應酬,太多的事情需要完成。

如果終日奔跑爭先,就會將人拖垮累死。來點「難得糊塗」的超越,可以幫助人們釋放心理和社會壓力,保持一種心理平衡,坐看雲起花落,超然通達地面對人生。

特別是在今天這種高速度、快節奏、競爭激烈的社會,如果不能有一點「難得糊塗」的超越,就再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浪漫,無法體驗輕鬆和愉快,更不會再有天真、詩意和情趣。

人要學會生活,該「糊塗」時則「糊塗」,「糊塗」地對待隨時可能發生的事件,保持精神愉快,就能變災難為幸福。人有時候喜歡逞一時之勇,論事必分對錯,議人定分好壞!由此途生是非,何苦?

有一個人,走到一家電影院前,抬頭看見一幅巨大的電影廣告,那是一部即將上映的法國新片,他旁若無人地大聲念叨:《總統鐵事》。偏偏遇到旁邊一個專門愛挑別人錯別字的人,他走上前糾正道:「同志,那個字不念『鐵』,而是念『軼』。」

那人哪裡會服氣,兩個人在街上大聲吵嚷起來。前者提議道:「我們打個賭,只賭一塊錢,找一個有學問的人問一下,他說誰輸誰就輸。」恰巧對面走過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一看就是教授級的人物。

兩個人忙上前問個究竟,老者對那個愛挑剔別人錯別字的人說:「你讀錯了,賠別人一塊錢。」前者拿著一塊錢高高興興地走了,而後者還臉紅脖子粗地準備與老者爭辯,這時老者語重心長地對那人說:「給他一塊錢,讓他糊塗一輩子!」

人生難得糊塗!糊塗處世,必定剛柔相濟,屈伸有度,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機敏靈活地進退,從容自如地周旋。人生苦短,旦夕禍福之間,只有柔韌處世,糊塗做人,才可將適者生存貫徹到底。

為人處世糊塗,會令朋友信賴你的寬容與真誠,今日你施予他的滴水之恩,明天他自會在你面前掘出湧泉相報。目光遠大,高瞻遠矚,不妨睜隻眼閉隻眼。難得糊塗是一種難得的品德、是一種大丈夫的氣度、是一种放眼未來的襟懷、是一種超越俗世的大智大勇。

正是難得糊塗的警醒,才能使人們在當今的紛爭世界裡,閒看庭前花飛落,漫隨天外雲卷舒,才能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於利不趨,於色不近,於失不餒,於得不驕,以豁達之情笑看風雲變幻、潮起潮落。

糊塗做人,就在於大智若愚,藏巧露拙,匿強示弱,委曲求全,知道後退,懂得前進,在一顆寬厚之心裡夾雜隨機應變的智慧與謀略,使得做人有人緣,做事有機緣,糊裡糊塗地笑到最後。

世間事本無所謂對錯,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從他自己的角度來看,總有一定道理的。若非要分出個是非,只會陷入越來越深的迷茫。所以做人不妨糊塗點好。

相關焦點

  •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這個社會很豐富,不是你想的那麼可怕,也不是你幻想的那麼美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有的人在負重前行,有的人在墨守成規,有的人成了社會的精英,有的人被社會淘汰。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改變,不斷適應的過程,改變自己,適應環境,才能隨著時代巨輪滾滾向前。
  • 世界不是弱肉強食,也不是適者生存!
    因為我們通過化石研究發現,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著非常厲害的生物,他們才是地球霸主,然而他們都滅絕了!加上近代滅絕的強大生物,讓我們深以為然,生物競爭,適者生存!事實就是如此,不是嗎?問題總是會源源不斷,這是人類的特性,也叫智慧。生物到底是弱肉強食?還是適者生存?
  • 【老遊評書】適者生存的人生之旅 生老病死的哲學之思
    自然界的各種植物、動物以及我們人類,只有適應其所處的環境,才能得以生存。最近有幸閱讀首都醫科大學呂國蔚教授等編著的《適應論:關乎人生與生老病死》一書,獲益匪淺。本書所涉及的範圍極廣,幾乎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不僅包括適者生存、不進則退、寶貴的生命、多彩的人生等宏觀哲學思考,也不乏健康與亞健康、壓力與應激、健康與疾病、奇妙的代償功能、我們身邊的病理過程、做自己的保健醫生等普羅大眾關心的醫學知識,而且還涉及孩子的培養、青年成長的機遇、正確的戀愛觀、老年長壽的密碼以及正視死亡等人生的多個方面。
  • 適者生存,適用的廣泛性到底有多大
    小時候看動物世界,老虎獅子美洲豹等等這些動物界食物鏈頂端的存在,輕而易舉的捕食比它們弱小的動物,聽到最多的總結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而在我們人類世界裡,適者生存也是被許多企業開會團建的時候經常被提起,不適應規則就要被淘汰,難道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是一樣的嗎?
  • 雕鷹訓子不是「狠心」,而是更負責的愛——適者生存,家長懂嗎?
    還有,就這點苦就捨不得孩子受,以後出到社會誰會疼惜著他?幾千名孩子,人家卻捨得,到底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此言果然不虛。除了個別天賦異稟的孩子,大多數庸常孩子會有怎樣的未來,還真的就是由父母的認知決定的。
  • 侏羅紀世界適者生存
    侏羅紀時代雖然已經過去很久很久了,但許多小夥伴仍然是恐龍的忠實粉絲,而侏羅紀世界適者生存就是一款以侏羅紀為背景的動作冒險類手遊,這款遊戲的畫面非常的逼真,玩家在遊戲中不僅可以見識到各種各樣的恐龍,更是還能控制它們進行對抗,喜歡侏羅紀的小夥伴快來下載暢玩吧。
  • 人生而平等。文明社會裡的人們,為什麼認同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2020-03-25 16:28:22 來源: 俚言雜談 舉報   適者生存
  • 「適者生存」究竟是誰提出來的?達爾文?NO!
    自然選擇學說源於達爾文1895年發表的《物種起源》一書,其主要內容有四點: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在今天,人們普遍認為是達爾文發明了「適者生存」這一術語。但事實上是嗎?NO!非但不是,達爾文在1869年發行的第5版《物種起源》中引用了這一詞彙,之後居然還為此向公眾道歉,估計是後悔死了!這是為什麼呢?
  • 適者生存,不一定是進步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一條著名的定律——適者生存。這是出自達爾文著名的《進化論》。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本意是講不能適應競爭進化的物種會遭到無情的淘汰,從理論一出世,它就被引入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很多人都認為,事物的發展一定是一個進步的過程。
  • 胡匆聰:踐行「適者生存」的書記為何無生機?
    袁菱懺悔錄:我參與其中,或看或做,收收送送,漸漸地忘記了自己暗暗定下的「同流不合汙」的行為準則,而踐行著「適者生存、不適者亡」的行為方式。  首先是她對「適者生存」理論的歪曲。達爾文的「適者生存」法則說的是適應環境要求的就能生存下去,這裡面的關鍵核心問題是環境要求。這個環境要求指的是大自然的不可改變的自然規律下的環境,只有人主動去適應它,才能夠在自然規律的改變下而適應改變,從而獲得生存的機會。同樣地,黨員幹部除了一般人的正常生存環境之外,還必須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服從紀律和規矩的約束,接受組織和人民的監督。
  • 專家:達爾文沒明確提出「適者生存」
    旅美知名生物學家苗德歲,昨天在南京的一場講座上糾正說,其實除了在《物種起源》第五版序言中引用過這一句話,達爾文從沒說過這樣的話,甚至他自己都懷疑「適者生存」是否靠譜。他指出,被中國人熟知的「適者生存」這段話,其實出現在《物種起源》第五版中,但其他版本當中都沒有明確提及。而且,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出自翻譯家、教育家嚴復先生在1895年編寫的《天演論》。他是從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中,抽出來介紹達爾文演化論的部分內容,並加進去他自己的很多見解和想法。但這並不等於是達爾文提出了「適者生存」。
  • 萬物進化史之適者生存
    在我們大眾的認知裡,弱者是被淘汰的一類,強者才是生存下來的那一部分,其實我們的認知早在幾億年前便產生了偏差,只有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物種才能生存至今。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只要能生存下來才是王道,而生存才是萬物永恆的主題。
  • 鄱陽築閘,讓白鶴適者生存就行嗎?
    然而前不久,江西省鄱建辦副主任紀偉濤卻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就算草不夠吃了,適者生存,鳥類也會捕魚,或者到農民田裡去吃玉米、番薯。「我們救助的時候給白鶴吃小魚,也都是吃的。」採訪中紀偉濤說,就算出現最差的結果,鳥類還是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尋找到生存方法。
  • 那一耳光把她打成了職業女性,終明白人生不過是適者生存
    文 / 斜陽疏影有時候我們只是不想讓別人失望,才把堅強活成一種本能。唯有經歷過苦痛,方知生活不過是適者生存。作為海派作家代表人物的蘇青,是當時唯一一位能與張愛玲的才華比肩的女作家。出身於書香世家的她,因為父親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她被寄養在外婆家。
  • 「適者生存」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表達——適者生存,其正確的表達是:survival of the fittest 適者生存In college, it’s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西方哲學思想裡,利他主義(Altruism)這個概念是19世紀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 所提出,他為利他主義下的定義是「為別人而活,為了別人的幸福快樂而犧牲自己」,這個定義較為極端,較緩和的看法是「為了別人的生存,自己願意付出代價」,更緩和的看法就是「愛人如己」。
  •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古嶽丘壑社會達爾文主義,是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應用到人類社會中,宣揚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學說。我認為有對的一面,也有不對的一面。生物進化論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在大自然的動物界裡確實是存在的。
  • 人生有三苦,熬過便幸福!
    一個苦者對老禪師訴苦,說:「我放不下一些事,也放不下一些人。」 老禪師說:「沒有什麼東西是放不下的。」 苦者又說道:「可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然後,老禪師讓他去拿一個茶杯,並讓他往杯中一直倒熱水,直到水溢出來。苦者被溢出的熱水燙到,馬上鬆開了手。
  • 《侏羅紀世界:進化》穆而他島適者生存任務怎麼過?適者生存任務做法
    導 讀 侏羅紀世界進化穆而他島適者生存任務怎麼過?
  • 人生苦短,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你……
    人生苦短,我們就要快樂的活,所有的約束所有的煩惱,都讓它隨風而去!人生苦短,誰也不知道前方的路是坎坷不平還是順順噹噹,就讓溫暖的陽光照亮灰暗的人生路!人生苦短,如果有一天我不在聯繫你,那麼一定是我不再需要你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