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我們命名的!一切以我們為中心運轉著!因為只有一個文明,我們說的話就是真理,畢竟誰也反駁不了,假如猴子反駁我們,那只是一個搞笑表演,沒有人會思考智商低下的生物的問題。
於是我們開始自娛自樂,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就是真理。然後人類歷史圍繞著各自的欲望與真理,隨著時間的推移演化出一部人類戰爭史。
於是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唯有強者才可以生存下去!
世界和平了之後,對於戰爭的痛苦深感恐懼與痛恨,和平才是真理!然後過了幾百年,又開始戰爭,一次次循環如此。
整個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是我們喜歡戰爭嗎?並不是!
弱肉強食在一次次戰爭中被人視為真理!後來有一個人在研究了生物進化之後說出一句話,生物的本質不是弱肉強食,而是適者生存。
因為世界的一切都是我們定義的,所以沒有什麼是對的,同樣也沒有錯的,有的只是多少人認為而已,多數則是真理,少數則是錯誤。
達爾文一個人說的話微不足道!但是現在卻是普遍認知,中間只隔了一個傳播。他說的很有道理,並且我們去研究之後無法反駁,很好,你說的都對。
因為我們通過化石研究發現,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著非常厲害的生物,他們才是地球霸主,然而他們都滅絕了!加上近代滅絕的強大生物,讓我們深以為然,生物競爭,適者生存!事實就是如此,不是嗎?
問題總是會源源不斷,這是人類的特性,也叫智慧。
生物到底是弱肉強食?還是適者生存?要得出答案就要進行對比,要進行對比,就要找到相同秩序,例如對比實物大小要找到長度,大小的概念誕生於長度,有了長寬高就可以明白大小。
假如世界是弱肉強食,為真理。假如恐龍真的死於隕石,那麼根據弱肉強食,作為霸主的恐龍是因為實力不夠強導致的滅亡,因為他們弱小於隕石,無關於適不適合。
假如適者生存才是真理,那麼可以生存才是對的,再強也沒用。
所以就有問題,假如恐龍可以強於隕石,那麼就說明生物可以戰勝天災!戰勝生養自己的環境!大自然的所有可能,都不會大於自己,一不會大於一!所以弱肉強食是錯誤的!世界樹上沒有點亮那個可能,也就是說所有的秩序都不會產生那個結果!弱肉強食只在一個秩序的範圍內才有效,就像數學某些定理。
於是就可以明白適者生存,某些條件改變,我們將無法達成生存這一概念,氧氣,食物等。
無論是弱肉強食,還是適者生存,都是生物秩序的一部分,都是範圍性定律,可以各自否定對方,我們邏輯產物,只要某個邏輯不到位就可以不成立,而且在對方不知道需要哪些邏輯的時候還可以隨意加入某些邏輯進行否定。
這就是人類的邏輯特性!只要擁有否定的可能就可以否定它!不管在別人那裡是否承認,在自己這裡已經成立了否定邏輯,就像女朋友的道理一樣。當我們任性否定了某些常識,因為認知的限制,我們會一次次理解那個常識,然後就變成肯定。因為否定者只有少數,所以常識依舊是正確的。
最後,因為戰爭出現的弱肉強食邏輯被恐龍滅絕邏輯或者其它邏輯否定,生物爭奪的適者生存邏輯被人類的實力,就是毀滅生態的能力或者其它邏輯否定,動物對於環境的適應對我們來說就是笑話。
邏輯成立就是念頭通暢,念頭通暢的任何邏輯在自己這裡都是對的。邏輯存在對錯的時候就已經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