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系列之老物件·收音機

2020-12-03 東方奔兔

親們,也許你不相信,現在我的辦公室角落裡還放著一臺老式的「海燕牌」收音機,它雖「人老珠黃」,無人打理,但我一直珍藏著它。每每看到它,我總是感慨萬千,思緒穿越。說起收音機,現在的人們並不把它當成什麼寶貝,或是什麼稀罕物,每個人開車隨手就會打開車載的交通廣播或微短波的收音頻道。

但你可能不知道,過去收音機,也是「三轉一響」的四大件之一,誰家能有一臺嶄新的收音機,那是驕傲的「資本」,也是彰顯時代的稀罕物件。在我兒時的記憶裡,收音機就是童年的小喇叭:「答滴答……答滴答……小喇叭開始廣播啦」! 是聽:「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的童話,也是聽不夠孫敬修爺爺的故事會;在我中學的記憶中,收音機是劉蘭芳老師的《嶽飛傳》抗金故事;是袁闊成老師的《三打白骨精》、《三國演義》的評書;是評書大師單田芳的《三俠五義》經典。收音機有時還是我語文、數學的家庭輔導老師,也是高考各科的補習老師……

它每天相伴我們成長,它與我們一起長大。收音機這個老物件,它記錄了時代的變遷,社會發展的歷史,也反映了中國家庭幾十年的變化。中國家庭的客廳,是一個值得文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去關注和研究的地方。「客廳」,似乎是中國人最為重視和尊敬的家庭特殊場所,這裡總是每個家庭用來擺放家中最貴重東西的地方:50—60年代是收音機,70年代末是錄音機,80年代是電冰箱、電視機,90年代是音響、 VCD、DVD,當代是液晶電視、智能電腦、遙控電器等等……到中國人的客廳裡坐一坐,就能了解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致狀況。

1895年,義大利人古列爾莫馬可尼製造出第一臺真正的收音機,它利用無線電波發送信息。它的機器通過製造強大的電火花來產生無線電波。人們稱這套系統為無線電,因為它的信號是通過空氣而不是線體傳遞。1901年,古列爾莫馬可尼首次發出一個橫跨大西洋的聲音信號,20年後公共收音機廣播正式開始,半導體、電晶體收音機也逐漸問世。1958年,我國上海宏音無線電器材廠,天和電化廠等9個工廠及上海無線電子技術研究所聯合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臺半導體收音機。此後,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一些無線電工廠先後生產出「春蕾」、「飛樂」、「紅燈」等半導體收音機。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南京無線電廠生產的「熊貓」牌半導體收音機。

六七十年代,收音機在我國還是一個家庭的重要財產。許多中學生、大學生要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收音機,因買不起只能自己組裝。他們就像現在組裝電腦一樣,買回一堆二極體、三極體、電容、電阻一類的東西,然後對著電路圖裝配,就連收音機的外殼也是用三合板自己做成,也有無殼的最簡陋的「收聽機」,我們上中學的時候就做過類似這樣的「收聽機」。 每當我在公園或者休閒場所散步,看到老人們聽著收音機了解新聞資訊,哼著收音機裡的曲調(他們稱為「戲匣子」),便又想起了這個老物件許多的故事。在小時候,農村的家裡並非家家有個收音機,只是為了宣傳毛澤東思想,及時廣播「最高指示」、公告重要的通知事項,農村才第一次享受了一個「廣播村村通,家家按喇叭」的全民福利。那年月村裡給每家每戶都安裝了一個最原始的方形盒狀的「喇叭匣子」,每天早晚定時播放新聞,或者每天村長喊幾聲:「社員同志們,現在出工了!」「社員同志們,現在要播送最高指示!」「社員同志們,今天晚上請到家××開批判大會…」這大概就是那時習以為常的「資訊生活」。

記得小時候我們也玩過用兩個火柴盒,栓上一根長長的線繩,做成一個簡易的「收音盒」,玩「打電話」的遊戲。也許是受了這個遊戲的啟發,我們居然發現家裡的「喇叭匣子」也可以作為通訊工具、打電話。村子大了,我們為了方便聯繫小夥伴,於是就站在凳子上、趴在牆上,面對著「喇叭匣子」大聲喊:「鎖蛋-——來我家玩兒!」「林子———你在家不?我要去你家玩!」對方居然也能聽到我們的喊聲,如果他們在家,便能及時的回答,這個「喇叭匣子」就成了我們每天聯絡的「通訊工具」。

那前些年我們下鄉採訪,還常能看見這個「老東西」掛在農家的牆上,覺得很眼熟,也很親切。最近,我們這裡的農村要實施危舊房改造工程,便拆了大批的老式民房,這種老式的「喇叭匣子」,就再也難見了。新農村裡的收音機、電唱機、錄音機、收錄機等早已被有線無線的網絡電視機、智能電視機、筆記本電腦等取代了。家裡也很少再能看到(除了個別老人家),那些「紅燈」、「春蕾」、「飛樂」、「熊貓」、「先科」、「朗琴」、「海燕」等半導體、電晶體、全波段的收音機了,大概他們早已悄悄的隱藏在了那些收藏家的櫥櫃裡了。

我家的第一臺收音機,是父親用一隻山羊「大山羯子」和他的一位朋友交換的,它是很稀罕的「海燕牌」電子管臺式收音機。這個老東西被安放在我家地下的「紅油躺櫃」上,很是風光與尊貴,它全木殼、有能升拉的天線,還有閃閃的照明燈和指示燈,放在家裡不知吸引了村裡多少人羨慕和嫉妒的眼光。但那時,微波的信號太弱,我們便用一根細細的銅絲連接在天線上,一直拉到房頂上來延長天線,這樣才能勉強收到兩三個頻道。因是直流電源,每天不停的收音,耗電量也很大,換一次的六節一號電池,因此購買電池,又增加了父親的開支。父親只好原來抽「帶嘴的鋼花」,改成普通的「青城」或「大青山」紙菸了。有時也點著煤油燈,拿著「羊棒」(自製的煙槍),抽幾口難聞的「水煙」。

後來這臺收音機好像使用壽命也不長,一是因為信號不好,混臺、雜音大,讓父親和我們老是拍打的夠嗆,二是因為音量旋鈕和調頻旋鈕被我們早已擰爛,無法收聽,便漸漸的「失寵」,後來便被一個「紅旗牌」的小收音機,把這個「老東西」給淘汰了,我後來找到它,好好修整了一下,讓它一直留在我的辦公室裡,陪伴著我,幾十年來也不知搬過多少次辦公室,但我一直沒有拋棄它……

參加工作後我知道有一個專門為大眾收聽廣播的編輯服務的機構,叫××縣人民廣播電站,或××市人民廣播電臺,後來又有了文體交通臺等等。1995年我結識了一位從事廣播廣告業務的老兄,他為人厚道熱情,工作又兢兢業業。最讓人佩服的是這位老兄每天騎著一輛老式飛鴿自行車,背著一個油膩膩的大黑掛包,拿著一個收音機,不分春夏秋冬,風裡來雨裡去,滿城的跑廣告業務。300至500元不嫌少,萬二八千的廣告不嫌多。那時廣播電臺的廣告並不好承攬,可老兄硬靠自己的辛苦和執著,每年總能完成任務。記得有一次,我給他介紹了一單2萬多元的廣告業務,他高興的不得了,請我們大吃了一頓,還送了我一隻小小的「德生808」全波段收音機。這個收音機,我還在辦公室裡聽了好長時間,可惜這個小東西後來也成為緬懷老兄的唯一物品了。

真是歲月捉弄人,老兄後來放棄了他熱愛的廣告事業,珍愛的收音機,轉行去搞融資放貸業務,據說犯了吸收公眾存款罪,後因身體不好病逝在了監獄了。你說,一個好好的老廣播人,一個好好的「老收音機」就這樣沒了,真讓人唏噓不已……

收音機,這個老物件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那一首「一間小房房,沒門光有窗;只要窗戶亮,又說又笑把歌唱」也成為謎一樣永不忘記 的兒歌……

2019.05.06寫於東勝

我是一隻奔跑的兔子,一直在書山和美文中跋涉,喜歡我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
    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的人家從平房搬到樓房,很多老物件失去安身之處,因此不少人有了「寄存記憶」的需求。在數位化上,今年山西省文旅廳把「時尚迴響」的老物件和故事納入山西省公共文化數字資源系列,開始用專業的照片、視頻來記錄這些有意義的人、物、事。太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免費幫他們做城市記憶地圖,把物品的地理信息放置在真實的城區地圖上。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些街道、建築裡曾經發生的故事。  「幾乎所有的捐贈人都想隔一段時間過來,看看他們的捐贈物。」
  • 圖片中的那些老物件即使你見過也未必叫得出它們的名字
    有很多的民俗日常生活用品的老物件,不客氣地說,很多的年輕人都不一定見到過。即使有些東西看到過,你也不一定能夠準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來。以下羅列出的一些日常民俗老物件,都能叫出它們名字的人估計也得是耄耋之年的人了。即使能認識一半老物件的人們,也是半百以上的人了。不信嗎?你來認識一下吧!
  • 上世紀七十年代,鄭州家裡能有臺黃河牌收音機就是奢侈品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收音機,曾伴隨中老年朋友幾代人走過了幸福的童年、青年和中年,曾經是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社會信息、學習知識、休閒娛樂的主要工具之一。鄭州民間收藏愛好者王懷民這次要展示給大家的不是老收音機,而是老收音機線路圖,而且全部是鄭州生產的收音機線路圖。
  • 揭秘青島拆遷「淘寶人」:專瞄拆遷房專盯老物件
    在拆遷區淘到的圈椅和紫砂壺,是劉吉林最愛不釋手的兩個老物件。  「拆遷房裡也有寶貝。」今年50歲的劉吉林告訴記者,他在拆遷房裡淘寶已經有14個年頭,淘出了百餘老物件,一些被「識貨」的買家買走了,還有一些留在手裡「待價而沽」。
  • 這些即將失傳的老物件,人家花大價錢收藏,你認識幾樣?
    江西省鄱陽縣凰崗鎮劉青午,熱衷於收藏遺落在民間老物件,這些老物件承載著先輩們的智慧,做工精美,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符號。老物件,也見證了時代進步,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此了解我們民族發展進程,更好的珍惜當代。
  • 有夢想最美:德生收音機創始人的無線電之夢
    梁偉深情回憶,華工50177一個班級湧現出的企業家密度之高,成為華南理工大學的驕傲。 ▲50177班在華工無線電工程系77級畢業三十周年紀念活動上的合影 ▲這臺德生正在設計中的收音機型號就是以華工50177命名的。
  • 小葉紫檀老料物件之風化料筆筒
    大家好,我是雅玩居-雲飛,今天給大家看的紫檀物件是一個很有歲月滄桑感的東西,它是一個畫筒,就是裝畫用的物件,畫好的畫可以放在這個畫筒裡面便於攜帶。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紫檀畫筒比較特殊,它是一個風化料,並且在這個成品中保留了風化的原皮。
  • 「再生」 創作老物件,讓記憶永久傳遞
    「再生」 創作老物件,讓記憶永久傳遞 2020-08-20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子管收音機 收藏流金歲月
    電子管收音機——30年前年輕人成家「三大件」中的「老大」,已從日常生活中淡出,成為一種收藏。  國外老品牌是收藏主流  老式收音機在歐美已成為一種專門的愛好,有人愛好古董收音機,有人鍾愛微型收音機,還有人喜歡收藏品種稀有的收音機。國內收藏電子管收音機的較多,藏品主要是國外品牌。
  • 稀罕老物件12圖,古玩地攤上當做古董售賣,認出5件絕對厲害
    該水菸袋以黃銅製作,造型奇特有趣,吸食時,煙氣穿過貯水的地方,發出"咕嚕嚕"的聲響,水煙經過清水的過濾能去除大部分有毒物質,有殺菌消毒之效且聞起來不燻不嗆。圖中老物件像是一件精美的唐三彩,小雞造型栩栩如生,上面有三個圓孔,具體是一件什麼用途的物件大家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文房用的水滴,但水滴只有兩個孔,該物件卻有三個孔,網友朋友,你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嗎?
  • 小鎮集市,有賣中正劍,銀簪等老物件,也有賣碎碗片的,真稀奇
    一次到河南北部小鎮的古玩市場上閒逛,路兩邊許多攤位上,琳琅滿目的古董、老物件,讓自己大開眼界,不由得駐足觀看,仔細端詳,滿足自己好奇的欲望。這個老人的攤位上,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銅器、古董、老物件,真是林林總總,種類繁多,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 欣賞逐漸消失的老物件,回憶曾經的生活,致敬那些逝去的日子
    社會發展迅速,一些老物件幾乎都見不到了,只有少部分還保留在農村,如果不是這些老物件的存在,似乎大家都忘記了看似久遠的年代。希望大家跟著我的節奏,去回憶那個年代,可能你會發現那些逝去的日子似乎就在昨天。那個年代已經過去,這些物件我也是網上找的照片,不知道有沒有勾起大家的回憶。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但是也不會磨滅曾經的日子,如果沒有保存好這些老物件那後代們真的就會遺忘,希望大家保存起來。
  • 視頻|重建被「偷走」的記憶家園 上海這家養老院搭出了一個「老...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9寸黑白電視機、蝴蝶牌縫紉機、工廠搪瓷杯、弄堂轉角的小賣部……每一處角落、每一抹細節無一不勾勒出人們對老上海的記憶。這裡並不是「老物件博物館」,而是為患有認知症的老人特別打造的記憶家園。
  • 50塊在農村收的凳子竟是紫檀,這些木質老物件可能都是寶,別錯過
    小編以前聽過一個長期在農村收古玩的朋友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他去農村收東西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位老鄉做的凳子像是一個老物件,當時雖沒有仔細看,就打算把它買下來,老鄉看到這麼一個舊的破凳子都有人買,就50塊錢賣給了這位朋友,回家之後,朋友請了專業老師鑑定了一下,沒想到這個破舊的凳子竟然是小葉紫檀做的
  • 衛星收音機與普通收音機區別
    收音機又名無線電,是用電能將電波信號轉換並能收聽廣播電臺發射音頻信號的一種機器。DSP技術收音機的問世,標誌著傳統模擬收音機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收音機的數字時代已經到來。   衛星收音機從外表上與傳統的地面廣播有明顯的區別。從頻道、正在播放的歌曲名和頻道種類的彩色顯示,到無雜音、無靜電的良好音質,都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品質。在內容上,衛星收音機擁有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音樂、體育、新聞和娛樂節目的儲存,是傳統的廣播節目難以相比。
  • 老外一口氣盤點了23款收音機,最後看看他的推薦型號
    三、小便攜機 德生的DSP系列便攜機 PL398系列,這是兩款與PL390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機型。一個版本具有MP3播放器,帶有SD卡槽;另一個版本帶有藍牙功能。 PL360,迷你版的收音機,外形酷似電視遙控器,性能弱一些,然而,適合外出旅遊攜帶。
  • 世界頂級數學家都瘋狂囤貨,這些退出歷史舞臺的物件你見過幾個?
    雖然數學家們將粉筆視為珍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很多人已經不再使用粉筆了我們也不得不向它說再見這件事很快引起了一波懷舊風我們所懷念的除了那些漸漸淡出人們視線的老物件兒還有那些抱著小霸王遊戲機玩超級瑪麗為了集齊卡片瘋狂吃乾脆麵和小夥伴趴著地上玩到天黑的青蔥歲月快來看看這些老物件兒你認識的有哪些?
  • 電晶體收音機原理_電晶體收音機選購
    電晶體收音機是指用電晶體處理和放大信號的收音機。這類收音機體積一般在700~5000立方釐米之間。   2.按用途分。有普通收音機(只能收聽廣播節目)。鍾控收音機,汽車用收音機,收音通話機,收、擴、唱、對講多用機,以及特殊信息廣播收音機等等。   3.按調製方式和波段多少分:有調頻收音機、調幅收音機、單波段、多波段(也可稱全波段收音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