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到河南北部小鎮的古玩市場上閒逛,路兩邊許多攤位上,琳琅滿目的古董、老物件,讓自己大開眼界,不由得駐足觀看,仔細端詳,滿足自己好奇的欲望。
這個老人的攤位上,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銅器、古董、老物件,真是林林總總,種類繁多,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旁邊竟然還有一個老秤錘,一串牲口脖子上掛的鈴鐺。這可是農村的老物件,難道它們也成了古董,拿到市場來賣,也有人出高價買下收藏。
這個一看不知道是啥,仔細一看,應該是以前財主、地主家裡女人頭上戴的銀簪吧,雖然它細長、不大,但是做工十分精緻,能放到現在,應該價格不菲。
民國時期的市場流通硬貨,袁大頭。在很多近代的民國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袁大頭的身影。劇中的地主老財們收了銀元後,會使勁吹幾下,然後放在自己的耳邊聽一聽,這是辨別銀元真偽的常用方法。如果能聽到共振的聲音,應該就是真的,沒聽到,就是假的。
中正劍是中華民國蔣介石贈給其黃埔學生、得力部將及有功人員的隨身短劍,因為在其劍柄上刻有「蔣中正贈」字樣,因此得名「中正劍」,進而成為一種榮耀的象徵。
能夠獲得這柄劍的大部分是黃埔嫡系和地方實力派。主要獲得者:何應欽、顧祝同、閻錫山、王耀武、何鍵、劉湘、馬步芳、馬鴻逵、張靈甫、宋希濂、關麟徵、黃維等。
「紀念淮海戰役」、「中國工農紅軍第三集團軍外出證章」等各個時期,形狀不一,顏色破舊的功章、證章。除此之外,還有一兩枚外國的證章,可謂種類十分齊全,涵蓋面也十分廣泛。
看了一些古董,老物件,長了見識,開了眼界,沒想到這個攤位上,竟是些碎片,攤販說,這都是他從老河道裡撿來的,時間都很長,非常價值,所以,他就拿到市場來賣給識貨的人,你覺得有人會買些破爛回去嗎?
這是一對老雙鞭,分量不輕。攤販說,具體哪個朝代,他也說不清楚,反正時間不短了,從這顏色和做工上都能看出來,人家說的振振有詞,讓人頗為信服。
一大一小,一黑一紅的兩個唱片機,這在以前,可是非常少有,高大上的唱戲機,把唱片放在這鐵盒裡面,插上電源,就能聽音質非常好的戲劇、歌曲,鐵盒能發出天籟之音,讓當時時的人不敢相信。
兩個叫不上名字,不知道啥用途的圓盤和印符老物件,誰知道,說一聲。
怎麼樣,這些古董、老物件,在平時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覺得十分稀奇,又十分珍貴,非常佩服攤販們能把它們收藏的那麼好,有的還跟新的一樣,展示給大家,賣給收藏愛好者,十分難得,這也算是一種文化傳承,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