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老狗成精,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若違背會招來邪祟?

2020-12-06 騰訊網

中國的歷史悠久,很多的俗語會一直流傳下來。作為農業大國,耕種勞作是基本,有些人會養狗作為看家護院的幫手。不過有一句老話「老狗成精」一直流傳,除了這個還有一句話是「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據說違背會招來邪祟?

一、《易妖》

在三國兩晉時期,我國有一本古籍——《易妖》。這一本古籍記載的就是人世間所有的妖異之事,是一本專門將「妖」的古籍。「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就是出自這本古籍,原話是「犬不八年、雞無六載」。

而「老狗成精」這句話的由來也是因為於此。在古代,人們的思想大都是封建守舊的,所以對於一些有悖常理的事情他們就會將其視作不詳。在古人的思想裡。家裡飼養的那些家犬禽畜要是活得太久,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他們會成精變成邪祟。

二、成精的老狗

百姓家中養著的動物,日日與人類生活在一起,已經完全了解了人類的生活習俗,要是有一天機緣造化之下成為了精怪,幻化成人形,完全可以將以假亂真。要是成為了妖怪,出來作惡的話,肉眼凡胎的人類就大禍臨頭了。

過去有一位富翁,家裡面人丁興旺,他養了一隻白狗在身邊。富翁非常喜歡自己的白狗,去到哪裡都要帶上它。不過有一天這位富翁突然間暴斃,不過當家人將富翁·厚葬之後,那天形影不離的白狗也消失了。平日裡富翁與狗的感情非常好,所以大家都以為是狗捨不得主人,傷心出走了。

誰也不曾想到,一年之後,富翁卻突然間出現在了眾人眼前。他的家人都以為詐屍了,驚訝不已。但是富翁的言行舉止與過去無異,他解釋道自己當時只是昏迷了,下葬之後幸運得到了一位路過的道士相救。後來他便於這位道人云遊四方,近日才歸。

見到富翁死而復生,他的家人自然是非常的欣喜。後來富翁的一切都像過去一樣,無論是個人習慣還是處理家務事都是沒有半點異樣。就這樣大半年過去了,家族依然是人丁興旺,沒有半點衰落。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富翁的壽辰,壽辰時好事,富翁便多喝幾杯,伏案醉酒睡去。

那時候一陣陰風颳過,所有的蠟燭突然間熄滅。僕人想將富翁扶到房間睡,可是長燈一看,哪裡有什麼富翁,睡在那裡的居然是一隻白毛老狗!所有人大驚失色,知道富翁早就死了,現在是邪祟作祟,於是他們趁著老狗睡著,將它殺死了。

三、真的有邪祟嗎

這個故事後來越傳越邪乎,很多人都不敢將自家的禽畜養很多年,就是怕它成精害人。到了現代,買賣雞禽的人才會一直養著雞,一般都不會超過6年如此之久,不過很多人家都會養寵物,所以養狗超過6年的那是一大把。

那些養狗超過了6、7年的人家,一直都是與自己家的狗和睦相處,狗就像是家人一般,很多愛狗之人在心愛的狗去世之後,悲痛不已,此後甚至都不敢養狗。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出現一些奇事倒也是正常。但是古人常會將無法理解的事情誇大脫離事實,導致不明真相的人有了錯誤的認知。

結語

故事永遠都是故事,傳說到底有幾分真實性,現代人是沒有辦法下定論的,既然過去的一些傳說無法下定論,那倒不如看一下現代相同情況下會出現怎麼樣的結果。謠言止於智者,那麼大家家裡面有養過很久的寵物嗎?

相關焦點

  • 農村人說:「8年老狗6年雞,必定要成精」啥意思?有道理嗎?
    不過在眾多的老話中,有一句卻讓人想不通「8年老狗6年雞,必定通人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養狗是為了能看家護院。 而在日積月累的生活中,人們飼養的這些動物也和人一樣,會產生感情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把它們當牲畜看,不願承認這份感情罷了。正如老話說的「萬物皆有靈性」。在農村人看來,雞和狗分別養狗8年和6年,它們就具有靈性,也就是民間常說的「成精」了!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突然一陣陰風吹過,人們一看,睡在坐席上的老人變成了一隻老白狗。原來老人並沒有「復活」,回家的老人是老人生前餵養的老白狗變的。故事的結局在農村流傳的版本中有多種說法,有的說白狗被家裡人打死了,有的說白狗化作一縷黑煙溜走了。這個故事對後來農村的影響非常深遠,在農村,人們認為餵養的家禽家畜不能太久,太久了會成「精」。
  • 「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狗和雞的年頭,真的不能活太多?
    請您在閱讀本文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農村小毛】分享的農村大小事,以及各種趣味冷知識,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狗和雞的年頭,真的不能活太多?不過有些俗語卻略帶迷信色彩,常引起大家熱烈討論。比如下面這則俗語「「狗八年,雞六年,必成精」,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咱們就來探討,探討。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會養上一些家禽,特別是狗和雞,它們也都有各自的職責和作用,比如說狗的職責是看家護院,在老人無聊時還能陪著老人解悶。而雞的作用則是為了改善夥食。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因此,這些動物也隨著人度過了漫長的時間,我們的祖先總結了一些關於雞和狗的俗語,比如:「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到底是何意?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這是為什麼呢?先來聽一個故事吧。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其實說的就是一種客觀的自然規律,如果雞和狗的生命超過限定,那麼就是老祖宗所言「事出反常必有妖」。 俗語「雞不過六」,說的就是一隻雞的正常的壽命,不會超過6年。一旦超過這個限定的期限之後,就會被視為一種反常的現象,而「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天下都是不合常理的現象,那麼距離天下大亂的時間就不遠了。 或者說在古人的迷信思想中,如果世間的萬事萬物不符合發展規律,那麼就一定會有異象出現。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什麼意思?古曰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不知道這句俗語大家有沒有聽過,俗語種類多樣,涉及了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管是說人理事,還是論天談地都有相對應的俗語,沒聽過也不怪。那麼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也被人說成:「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就可以算是談天說地了,因為它說所表達的意思是通過迷信傳說得來的。稍微解釋一下,民間人們都覺得動物與人類有別,人可以活過六七十載甚至是百歲長命之久,但是動物就不成了,雞不能活過六年,犬也就是狗不能活過八歲。
  •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雞和狗是農村最常見的兩類家畜,狗十年的壽命相當於人六十歲的壽命,而中國最傳統,養的最多的都是土狗,尤其是農村,幾乎養的都是土狗。
  •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意思?養寵物的需要注意了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含義?養寵物的需要注意了文/清歡現在的人喜歡養一些小動物,也許是因為這些動物長得討喜,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人害怕孤獨,需要在身邊養些活物來陪伴自己。在農村最常見的動物就是豬、狗、貓、雞鴨等,農村人養它們不是因為它們好看,而是有實用價值。在養殖的過程中,老前輩們還根據經驗總結了一些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養寵物的要多注意了,早知道早不傷心。
  • 農村有老話說,狗和雞養太久,對主人不好呢?有什麼依據呢?
    此話的意思,最早出現在一本古籍《易妖》:「犬不八年,雞不六載」。這本典籍對於古代人們對「妖」的認知有描述。此書據說成書於三國兩晉時期,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對於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是狗和雞養的時間長了,會成為「妖」,它們經常和主人生活在一起,通人性。
  • 《怒晴湘西》中鷓鴣哨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是什麼意思?
    鷓鴣哨說「這隻雞你已經養了許多年了。所謂犬無八年,雞不六載。既然它是只神雞,還是不要擅殺為好,不如賣給我」。那就有小夥伴好奇了,「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偶爾有狗、雞活的時間太長了,因為沾染了人的習氣和更加理解主人,會表現的更加聰明一些。這時候迷信的人,就害怕狗會成精,佔了自己的家宅。有一個小說中就曾經記載一個這樣的故事。
  •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有條狗給主人戴綠帽,還將他咬死
    其中狗更是兼具看家護院的職能,家裡養狗能讓主人安心不少,因此狗幾乎成了人的好夥伴,是與人類最親密的動物之一。01古時候有一種說法是「犬不八年,雞無六載」,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養過狗的人自然知道狗的壽命通常是不止8年的,這句話說的「八年」其實也不是指壽命,而是說養狗不能超過8年、養雞不能超過6年。這其中有什麼說法呢?原來,古人是認為如果動物在主人家中養久了,會因為長時間與人的親密接觸,耳濡目染之下可能會成為精怪,為家裡招致禍患。當然新中國成立後不許成「精」,所以這個隱憂也就不存在了。
  • 家中老狗遲遲不肯咽氣,原來是家中有條嗜血大蜈蚣
    周新民直了直腰板,試圖把話說得理直氣壯一些:「我們農村養狗可不是玩,是要看家護院的,老狗都快死了,沒用了,不扔掉難道還留著白費米飯啊?」母親猛地一敲拐杖,堅決道:「不行!老黑一天沒死,都不能扔!你敢對付老黑,就是要你娘的命!」「哎呀,娘,你講點道理行不行?
  • 西遊中白骨都能成精,為何這種常見的動物卻沒成精?它在十二生肖中
    在這部小說中,有許多化腐朽為神奇的現象,比如大名鼎鼎的白骨精,她的本體不過是一具白骨,居然也可以修煉成精,變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形。 相比白骨精,男主角孫悟空的誕生,就更為神奇。孫悟空原本是一塊石頭,因吸收日月精華,感而成孕,竟然變成一個石猴。這個石猴天賦異稟,潛力過人,後拜菩提祖師為師,成為三界一流妖怪,又被玉帝封為神仙。
  • 外面響起鞭炮聲,狗聽到後立馬用狗爪捂住耳朵,網友:狗成精了吧
    網友:狗成精了吧在寵物界裡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建國以後所有的動物都不能成精。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所有的動物都不許成精,它們只能安分守己地做自己。但隨著現在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漸漸有很多人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的寵物好像都變成精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們總是會做出一些跟寵物不匹配的動作或者事情來,有時候還會幹出一些跟人類一模一樣的動作來,因此也會鬧出不少的笑話,你說這算不算是動物成精了呢?以下是由網友投稿:我家養了一條狗,它就是很普通的一條狗,至少在我剛收養它的時候是這麼認為的。
  • 俗語「三九四九,凍死老狗」,有道理嗎?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很多人由此想起了這句俗語:三九四九,凍死老狗。因此,古人格外關心冬天的氣候、氣溫問題,並加以總結,諸如上文的俗語由此衍生。先說「三九四九」。在我國民間,有「交九」一說。所謂「交九」,指的是冬至以後,第一個壬日開始計算,將這天以後的八十一天,劃分為九組,按照次序,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第二個九天叫做「二九」,以此類推,最後的一組稱之為「九九」。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就在今天早上,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就聽見村裡的二大爺和其他的老人聚在一起聊些什麼,我靠近一聽他們在聊一些俗語,尤其是一句「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也是比較懵懂,這句話啥意思呢?俗語裡居然有雞和狗,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於是我就問了一下二大爺這句話是啥意思?於是二大爺就吸了一口煙,說起了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
  • 被死神遺忘的鯊魚,從明朝活到現在已512歲,世人:都成精了
    民間有句俗語:「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意思是家中所飼養的雞和狗不能活的太長,否則會成為「妖物」,危害主人生命安全!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那活了512年的鯊魚該是什麼呢?修煉成精了?
  • 農村俗語:寧讓雞跳牆,不讓狗上房,為啥?狗不能上房嗎?
    因此,雞跳牆是本能,主家會理解和尊重,不會追究雞帶來的問題。引申到現實社會:企業中總有類人和雞一般勤勉工作,不吭不聲,但特殊時期就會爆發。即使這樣,同事都會理解,不會生氣,懊惱是人的天性。 生活中和雞一樣的人,存在感低,人們無法意識到他們的存在。待到有需求時,才會想到他們,就如雞的命運,過年時才在意雞的肥瘦。
  • 在農村,有人為何會高價收購10年以上土狗呢?這些狗用來幹嗎?
    在農村,有人為何會高價收購10年以上土狗呢?這些狗用來幹嗎?結石在我們兩廣地區比較常見,老百姓因為體質和水質的問題,很容易得結石,土狗中胃裡也會得結石,且在歲月的不斷沉澱積累下,時間越久,尺寸越大,不過狗肚子中的結石不像人的結石一文不值,狗肚子中的結石,在古時候中藥材中,有三寶的美譽,與之齊名的還有「牛黃」「馬寶」,牛黃想必大家經常聽聞,它其實就是牛的膽囊、膽管或肝管中的結石,如今分為天然牛黃和合成牛黃,兩者的功能自然有些差距,人工牛黃的價格大概也就天然牛黃的
  • 「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你看懂了嗎?這就是人性
    鄉下有句老話:「男怕磨,女怕泡,雞怕趕,狗怕舔」,聽起來似乎俗不可耐,但如果仔細斟酌這看似粗俗的幾句話,其中的精華,還真是那一回事,再細細斟酌,這可不是人之常情!我們先來聊聊這句「男怕磨,女怕泡」,聽了這句話,是不是立刻聯想到一個詞,那就是「軟磨硬泡」。對啊,其實這句話的核心意思就是,不管男女,都怕持久戰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