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英雄行險道,富貴如花枝」,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2021-01-16 歷史芷天

俗語說「英雄行險道,富貴如花枝」,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自古以來,我們出過很多英雄,可能這些英雄出名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具有相同的本質特徵,那就是不走尋常路。墨守成規的道路,誰都會走,因為它不具有什麼危險性,已經有千萬個前人幫我們走過並且總結出各種經驗了,只要我們按照他們的方向走,就不會出什麼差錯,但同時,也不會有什麼超越的成就。

俗話說「英雄行險道,富貴如花枝」,這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要將這兩句話拆開解釋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

先來說說「英雄行險路」,這裡的險有兩種意思,第一層意思指的是危險,說的是英雄走的都是危險的路,只有在危險中行進,戰勝危險,那才能在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英雄。這其實也和一句老話「富貴險中求」的意思差不多,它們都揭示出了成功和危險是成正比的,很多成功都是隱藏在危險之中,而這些危險是正常人不敢去觸碰和嘗試的,所以這個時候就是對於人性和勇氣的考驗。

而險的第二層意思指的是不走尋常路,那些每天朝九晚五,生活沒有什麼追求和激情的人,正常都是平庸的一輩,往往在事業上很難有什麼大的作為。只有那些敢於走不尋常的路,敢於推陳出新,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具有創新意識,這樣的人才能取得更顯著的成功。

歷史上「英雄行險路」的例子很多,比如「鴻門宴」的故事,要是劉邦沒有選擇去參加「鴻門宴」的話,那麼就無法成就後面的霸業。按照正常人的思維,都能推算出項羽的這次宴請不壞好心,為了自己的安全,肯定會找個藉口拒絕掉。

但是劉邦反其道而行,為了打消項羽的顧慮,選擇了赴約,最終消了項羽的疑心。而項羽也因為被劉邦的偽裝成功欺騙了,最終錯過了殺掉劉邦的最佳時機,於是和成功失之交臂,所以說行險路更能成就英雄夢。

而現代也有類似的案例,比如著名的成功企業家李嘉誠,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全在於自己具有冒險精神,要想成為成功的商人,就要善於發現賺錢的領域,並且敢為人先,要是大家都知道做這個賺錢的話,那肯定是晚了。李嘉誠也將自己的生意之道傳給了兒子李澤楷,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像自己一樣有冒險精神,並且能夠超越自己。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富貴如花枝」,它的意思識說榮華富貴就像是樹上的花朵一樣,儘管很美麗,但卻無法長久。老祖宗是想借這句話,告訴我們,當你現在正過著好日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珍惜,不能過度揮霍,因為「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有的人的財富可能是通過父母那一輩積攢下來的,他們便不太懂得珍惜,總認為錢財來得很容易,想揮霍就揮霍,而自己本身也沒掌握賺錢和守財的能力,最終只能是坐吃山空,從美麗的花漸漸淪為凋敗的花。

曾國藩也曾經告訴過我們「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在我們飛黃騰達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當初的苦日子,正是這些努力奮鬥的苦日子,才成就了我們如今的好日子。若是一個人富貴後忘本的話,那麼苦難便會重新上演。你現在的富貴只是一時的,最終還是會重回貧窮的時光,而如果你能做到居安思危,憶苦思甜的話,那麼財富就比較不容易流失。

大家覺得老祖宗的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

相關焦點

  • 俗語:「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是何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流傳於民間的老百姓們的經驗總結。不僅有對生活的思考,還有對季節變化的描述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今天霜降來臨,跟大家分享一句俗語「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孔子曰:「老而不死是為賊」,雖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年齡大了,如果依然死性不改或者說沒有德行,那麼這個人就連一個賊都不如。
  • 俗語:「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 」是何意?老祖宗告訴你
    何謂俗語?通俗一點的來說便是古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通過詼諧簡單的話語來揭示深刻的道理。不過當大家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是不是非常的不解,明明我看到的很多都是郎才女貌,娛樂圈更不用說了,都是俊男美女。在差的也是大叔配蘿莉,賴漢娶花枝,這不是胡說八道嗎?其實並不是這樣,下面就讓筆者來慢慢分析。
  • 俗語說:「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何意?老祖宗深諳處世之道
    俗語說:「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何意?老祖宗深諳處世之道在農村,我們可以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老話,但是這些老話我們都不怎麼聽過,書本上也不曾看見過,所以很多年輕人便說這些老話都是人們隨口瞎編的。就如先輩們曾經說過一句話:「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飼養一些家禽。尤其是在以前,農民的家中不僅有雞鴨豬狗這類的普通家禽,還會養馬養驢這些大型動物,因為古時候耕田、搬運東西都只能靠人力,沒有機器幫忙,如果家中有馬有驢,就可以讓它們來幫忙搬東西和耕作了。
  •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常生活中聽到的俗語都數不勝數,小編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老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這句俗語的意義男人應該了解一番。那麼「不喝卯時酒」中的「卯時酒」是什麼意思呢?古代的時間和現在不同,用十二地支計時,子醜寅卯等就是對應的時辰。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03其實,這句俗語後面還有一句「少食壯火,自取其禍」,這句話很好理解,主要是說年少時候如果食用補品太多的話,往往會有很多的禍害。04結語雖然說現在很多古代俗語已經隨著時間所淘汰,但是還是有一些對今天產生用處,我們想要真正做到長壽,還是要合理休息,修身養性,注意飲食才可以的
  • 老話「窮三富四,黴五膽六」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不可不知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俗語文化更是我國的藝術瑰寶,歷代都被人們爭相傳頌。俗語來自民間,而且題材涉及廣泛,其中包括天文地理、養生哲學、為人處世、生活經驗等等,可以說俗語就是一部短小精悍的「百科全書」。老祖宗在生活中不斷地總結,彙編成一段俗語,表面上看起來粗糙簡陋,但是內部隱藏的智慧卻是廣大精微的。我們平時看書學習,學到的都是一些籠統的大道理,但具體應用在生活方面卻並不能得心應手。而且俗語也是書本上學不來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這就更增加了俗語的「神秘性」。
  • 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
    《有感》:如殘葉濺血在我們腳上,生命便是死神唇邊的笑。半死的月下,載飲載歌,裂喉的音隨北風飄散。  我國是一個農業發展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所以中華文化有一半都是關於農村的文化。  而在這些農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給我們的道理,通過俗語的形式體現出來。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古人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養生。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文/靜一說史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已過上了群居生活。在如今世界和平、生活美好的條件下,人口的增長更是迅速。除了部分特殊時間控制生育之外,人們生兒育女基本出自於本能,更有「多子多福」的刻板想法。來到七八十年代,人口增長過快引發一系列問題,我國才正式決定實施計劃生育。
  • 農村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眾所周知,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田間水壩間流傳了許多智慧名言,統稱俗語,也是與廟堂之上的雅語相對稱,都是先人們在田間勞作和日常生產中總結出來的智慧之談。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這麼一句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便來源於老祖宗的口口傳誦,如果從字的表面意思來解讀,似乎是在闡明一個生產之道,不用害怕出山狼,反而要提防家裡的老鼠,然而其中所蘊藏智慧僅限於此嗎?在曲波的《山呼海嘯》當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語,孟凡達說道:咱們春華的老鄉,在那裡一直有三句話流傳。
  •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何酉時不能罵?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一部奇書,它是將幾千年來中華文化中的俗語、諺語、俚語彙編而成。《增廣賢文》匯集了老祖宗的智慧,及生活經驗,讀《增廣賢文》長見識、明事理,它不似詩經那麼"雅",卻活脫脫是一部生活教科書。
  • 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並非迷信,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並非迷信,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所謂俗語,就是過去的人們在生活中的經驗所得,蘊含著極大的道理。也許有人認為這些俗語產生於思想落後的封建社會,其中必然都是封建迷信的思想,其實不然,這些俗語聽起來很糙,不像古詩詞那麼優雅動聽,但是內裡卻蘊含著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這一代人接受科學教育,民間的俗語可能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如果和家中老人相處多了的話, 就會發現許多俗語已經深入到他們的思想中,不經意之間就會說兩句來勸誡後輩。民間有句老話說:「大路有水,小路有鬼」。
  • 俗語說:無冤不成夫婦,有錢不娶生妻,是何意?生妻指的啥?
    俗語說:無冤不成夫婦,有錢不娶生妻,是何意?生妻指的啥?不知道你們對俗語了解多少呢?可能很少有人主動去了解這些吧,俗語已經慢慢的淡出了我們的生活,現如今大部分的俗語可能只是存在於農村老人的口中。這對我們來說還是很遺憾,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則俗語:無冤不成夫婦,有錢不娶生妻。首先來看第一句,「無冤不成夫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說的是如果兩個人結婚的話,那他們在前世一定有某種淵源,而且很可能就是冤家,所以註定他們今生要相遇,然後互相「折磨」對方,直到老去。
  • 古代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同胞不妨留意
    古代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同胞不妨留意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人們會將很多準則作為約束自己的條款,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律。古時候的人們對於生活,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會在恰當的時間做適合的事情,這其實是很多現代人很難學到的東西。
  •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分析問題,我們常用的步驟是由點及面,即通過一個小的方面來分析,進而覆蓋全面,找出問題所在。而在古時候,人們也是這樣來識人,只不過是通過人的外貌來識別對方。
  • 農村俗語「走大路有水,走小路有鬼」是何意?說的有道理?
    農村俗語「走大路有水,走小路有鬼」是何意?說的有道理?俗語作為我國民間經典文化,長久以來就被人們廣為流傳,並且別具一格的文化形態,又讓它與其他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如同唐詩宋詞這般高雅的文學,可以帶你領略唐宋風採,探尋史海鉤沉,而俗語在簡潔明了的話語間,給我們描繪了世俗的人文情懷,雖然文學造詣無法同日而語,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卻始終未從改變,時至今日,每當讀起這些經典俗語,依然讓人感慨萬千!而俗語的魅力皆源於此,寥寥數字,就能讓人領悟許多道理。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啥意思?老祖宗言之有理
    甚至還將老祖宗搬了出來,用他們的經驗之談來壓我們。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便是她們依仗的武器之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古人這話又有何道理呢?一、女大一不是妻在古代,女孩子一般的出嫁年齡是15-19歲,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的女孩一般要比男孩心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