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2021-01-21 靜一說史

文/靜一說史

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已過上了群居生活。在如今世界和平、生活美好的條件下,人口的增長更是迅速。除了部分特殊時間控制生育之外,人們生兒育女基本出自於本能,更有「多子多福」的刻板想法。

來到七八十年代,人口增長過快引發一系列問題,我國才正式決定實施計劃生育。在計劃生育實施的幾十年裡,人口數量得到了很明顯的控制。而現如今過低的生育率也迫使國家開放新的政策,但說到底都是對於人口的控制。

實際上,古代時期也曾有過對生育的計劃,但在於男女而不在於數量。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是來自於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仔細品讀的話也會使人大開眼界。

富不添丁,富人家族恐內鬥

在古代,所謂的「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由於農耕社會的特殊性,有力氣進行耕作養活家人的男性,才是地位比較高的。所以即便知道生兒育女不能人為控制,在女子生育時,還是要求神拜佛,希望能生下延續香火的男丁。

而「富不添丁」的「丁」,指的正是男丁。也就是說,在古代,富裕的家庭裡反而不希望有太多男丁出生,為什麼和普通人家有著這麼大的區別呢?實際上也是家庭實力的區別,對於窮人而言,家中有多的男丁才更好進行勞作,多人一起分擔農活,養活大家庭。

而在富裕家庭裡,根本就沒有種田勞作的壓力。要麼是官宦家族,要麼是能僱得起工人農民的地主。生兒只為延續煙火,不需要有太多的男丁一起養活家庭。在有太多男丁的情況下,反而會給家族內部帶來困擾,例如歷史上很常見的家族內鬥。

古語有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在地位和權勢面前,很少古代富家子弟能記得骨肉情誼。過多的男丁會為家庭帶來壓力,在分配無法絕對公平的情況下,兄弟之間還可能互相爭鬥。為了爭家產而鬧得反目,也是為人父母不願意看到的。

古代皇室便是一個典例,為了爭鬥皇室繼承權,兄弟之間互相廝殺爭鬥也成了常態。而在富人家族裡,也少不了要吵鬧一番。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許多富人家庭都不會生太多男丁,只要有一兩個可以延續香火就可以了,也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窮不添女,貧寒家庭怕「虧本」

在古代的大部分時期,人們賴以生活的只有家中的一點土地。而古代女子基本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面對辛苦的農活還是有些吃力。所以在養活家庭這件事上基本沒有什麼功勞,只能在家中照顧生活起居,順便做些女紅。

對於窮人而言,娶妻不是一件容易事。但作為一個女子,把自己嫁出去不會太難,且即便沒有嫁妝也沒關係。既然這樣,為什麼窮人還不願意生女兒呢?

說得直白一些,實際上就是因為怕「虧本」。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子出嫁之後,也就成了婆家的人。辛辛苦苦十幾年養大的女兒,一轉眼就白白送給了別人家,再也不能幫助到娘家。

倘若是富貴人家還好,娘家人也無需計較這樣的「損失」。而對於窮人而言,結婚生子不易,養活家中幾口人同樣艱難。雖然生男丁日後的壓力也很大,但好歹是留在家中的,女兒出嫁之後便不是這樣了。

所以在家庭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大多數窮人還是希望生兒子,而不要女兒。當嫁女兒也成了一樁買賣,要估算「虧不虧本」時,也確實令人感覺到心酸。如今社會推行的男女平等,放在幾千年前是完全行不通的。

在社會對於女性極其嚴苛的條件下,投胎也是個技術活。倘若投胎在富貴人家,也能成為有人伺候的大小姐。而到了窮人家裡,就得忍受被父母嫌「虧本」的心酸了。與其累死累活養大女兒後送到婆家去,倒不如不要添女,也少了許多養育的支出。

小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許多事情可以用簡短的話語來概括。而在一句話都背後,同樣也會有著其深刻的含義。富不添丁,窮不添女,也是古代社會現實的一個縮影。只是對於如今而言有些不符,但在幾千年前,恐怕是一條值得供奉的真理。

參考資料:《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啥關係?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家中的孩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孩子和家庭貧富又有什麼關係呢?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過去,在農村老人認為,外來的豬上門,是不吉利的。豬是煞星,豬上門預示著輕則破財,重則家破人亡。農村過去治安不是很好,常常都會發生盜竊之類的事情,對於農村家家戶戶養殖的豬,一般人是不會偷的。
  • 農村說的「富添丁而亂,窮添女而悽」,有啥不好?過來人才懂
    據說,很多農村老人在跟年輕人閒聊的時候,都常會說「富添丁而亂,窮添女而悽」,弄得年輕人都感到非常不能理解,不知道他們突然說出來的這麼一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而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更加沒有辦法搞清楚,其中導致某些事情可能會發生的原因。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做一番介紹,希望能幫助大家搞清楚大家想搞清楚的事情。
  • 老話「窮三富四,黴五膽六」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不可不知
    老祖宗在生活中不斷地總結,彙編成一段俗語,表面上看起來粗糙簡陋,但是內部隱藏的智慧卻是廣大精微的。我們平時看書學習,學到的都是一些籠統的大道理,但具體應用在生活方面卻並不能得心應手。而且俗語也是書本上學不來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這就更增加了俗語的「神秘性」。
  • 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在理?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這得益於國家不斷對農業的扶持,當然也離不開辛勤的農民!然而,也有些問題困擾著很大農村父母,比如說大齡男青年的婚姻的話題,娶妻難的話題,這其中有天價彩禮的問題,更多的是「男多女少」的無奈,曾幾何時,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在現實生活中,這句老祖宗的講究還有道理嗎?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俗語「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有何深意?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古人講:「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這句話有道理嗎?後面一句更經典,道出人性參考資料《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老話說得好》文章題目: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
  • 農村俗語:「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經常聽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意思是在娶媳婦的時候,哪怕娶一個富人家的奴婢,也不要找窮人家的女兒,這也是古人的一種婚姻觀念,那麼這種婚姻觀念放到現在還適用嗎?所謂的「富家奴」就是以前富人家的丫環或者奴婢。
  • 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
    農村老人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了人性說不盡人間好壞,道不明人情冷暖。要說這世間最為複雜的東西是什麼?當為「人性」二字。就像陰陽兩極相伴相生一般,人性有好有壞,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都有陰暗的一面,農村老話有說道:「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不可否認,時間可以讓記憶變得淡薄,但時間永遠無法否定血緣的親疏。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句俗語放到今天是否還適用吧?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啥意思?老祖宗言之有理
    甚至還將老祖宗搬了出來,用他們的經驗之談來壓我們。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便是她們依仗的武器之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古人這話又有何道理呢?一、女大一不是妻在古代,女孩子一般的出嫁年齡是15-19歲,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的女孩一般要比男孩心智成熟。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但在農村,你還是會聽到一些看似迷信的俗語。比如「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男孩最好不要初一出生,女孩最好不要十五出生。如今看來,這就有點好笑了,但也不是全不可信!古代人,做什麼事都講究挑選黃道吉日,在現代,無論是結婚、開門做生意、還是搬家,都要挑選一個好的日子。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
  •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何酉時不能罵?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一部奇書,它是將幾千年來中華文化中的俗語、諺語、俚語彙編而成。《增廣賢文》匯集了老祖宗的智慧,及生活經驗,讀《增廣賢文》長見識、明事理,它不似詩經那麼"雅",卻活脫脫是一部生活教科書。
  • 「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什麼意思呢?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今天的話題讓我們又了解到一句俗語,俗語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它雖然不像詩歌那樣富有才情,但讀來卻讓人通俗易懂,易於接受,也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那些流傳下來的俗語,正是由以前的人在品味生活當中濃縮精簡流傳下來的精華。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一下這兩句俗語吧!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到老還是窮光蛋」啥意思,讀懂後長見識了
    在我國民間通常都喜歡看面相,從而發明出了很多俗語老話。俗語文化包羅萬象,絕大部分都是老祖宗切身的生活經驗之談,雖然言語上略顯粗糙,但是隱藏的道理卻有著很大的智慧。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頭無腦油腳無汗」,就是根據一個人的長相而言的,而後一句才是整句俗語的精華所在。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您看完之後就會增長很多見識,至少在識人方面可以受到很大的啟發。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而這裡的洩則是指的消耗。
  • 俗語講「窮單身,富寡婦」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那麼這些不完整的家庭往往都比較特殊,比如說啊,家裡缺少一個女主人呀,那人們就會說這個男人是一個單身漢,那麼對於喪偶的女人就叫做寡婦,這兩種人在社會上其實是比較常見的,都是屬於比較不幸的。在民間還有一句俗語是這樣形容單身漢和寡婦的叫做「窮單身富寡婦」,意思很明白,就是說這個單身漢一般都比較窮,而這個寡婦呢,生活反而會比較富裕,那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