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2021-01-07 歷史的長空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俗語老話中常提到的「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俗語一:三不問

「三不問」主要源於道教學說,即不問壽、不問俗事、不問籍貫。一是不問壽,道家道教的教義是仙道貴生,終極目標是羽化登仙,他們看淡年齡,認為一個人德行修為與世俗年齡無關;二是不問俗事,世間俗事繁雜,往往都是閒事瑣事,讓人六根不淨,影響修行,純屬浪費精力和時間;三是不問籍貫,道士四海為家,雲遊修道,世俗之人套近乎,稱兄道弟而道俗不分,被道教忌諱。

俗語二:四不吃

一是不吃牛。中原漢民族主要以農耕文明為主,耕牛是家庭的主要生產工具和勞動力,很多耕牛會伴隨主人一生時光,人們對牛充滿感激之情,甚至古代封建王朝明文規定,不準民間宰殺耕牛。二是不吃狗。狗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不僅可以幫助看家護院,還能追捕獵物,幾乎成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很多地方便把吃狗肉當成了禁忌。三是不吃貓。古人養貓是為了捉老鼠,畢竟民以食為天,另外古人認為貓性情高冷,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不敢招惹,擔心遭報應。四是不吃雁。大雁被古人認為是愛情忠貞的象徵,大雁失偶,將終生獨居,矢志不渝,處境悽涼,吃之不吉。

俗語三:五不摸

「五不摸」分別指「木匠斧,裁縫剪,廚子刀,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先解釋「木匠斧,裁縫剪,廚子刀」為何摸不得?首先,木匠、裁縫、廚子代表了古代手工從業階層,都靠祖傳技藝吃飯,而他們的工具代表著自家的生計,很多都是祖上流傳下來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其次,很多工具伴隨了工匠漫長的歲月,隨著技藝精湛,這些工具使用起來得心應手,非常珍惜,唯恐別人弄壞;三是這些工具大都隱藏了工匠的獨門技藝,擔心被偷學,搶了自己的招牌;最後,工具由金屬製作,容易傷人,容易成為兇器不說,也會給自己帶來無妄之災。

光棍的行李不能摸。光棍一般指那些生活難堪,邋遢潦倒,甚至無賴之輩。光棍本來沒啥錢財,全部隨身攜帶,萬一丟啥東西很難說清;另外光棍的行李一般非常凌亂無序,很多私人生活用品胡亂塞放,不願讓外人窺探;光棍性情孤僻,他們喜歡獨來獨往,不與外人交流,做事沒後顧之憂,容易走極端,萬一做一些黑活兒被你窺視到,小心被滅口。

大姑娘的腰不能摸。在古代社會,不要說碰到大姑娘的腰,就是多看一眼都認為有傷風化,女人除了跟自己的夫君,與其他男人有任何接觸都被認為是不純潔的。此外,男人的腦袋摸不得。在古人眼中,腦袋是尊嚴的象徵,舉頭三尺有神明,除了長輩,旁人觸碰會拼命。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類似的俗語老話,如四大白、四大急、五大三粗、六親不認、七葷八素、八竿子打不著、九牛一毛等等,都很有意思!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老祖宗的生活總結,句句在理!
    農民雖然非常講究養生,但是他們的養生之道,大多來源於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例如我們今天所要分享的這句: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它是否具有科學依據呢?在解釋這句俗語的含義之前,首先得先介紹一下古代的計時方法。在我國古代,老祖宗採用的計時方法,主要是幹支計時法。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孩童出生的時日,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古人說:「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在理嗎?
    古人說:「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在理嗎?老祖宗有句俗語叫「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這句話從表面上看說的是,老虎生三個幼崽中肯定有一隻能長成豹子,一窩斑鳩中肯定有一隻化為鷂。老虎是十分勇猛的,但它有一個缺點就是上樹不靈活。三虎出一豹,說的就是虎群中出現一隻兼具虎豹優點的老虎。它既威猛無比,又會靈活上樹,可以說是全能型捕手,沒有動物能和它相比了。斑鳩也是一樣,雖然斑鳩的特性就是溫和,有時顯得呆呆的,但它的族群中總有一隻驍勇善戰,脾性如同鷂鳥的存在。當然這句話也不能從表面意思理解,就像其他俗語一樣,它是通過借喻告訴人們兩個道理。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是那時的一種出行的習俗,意思是出門在外,因路途遙遠(舊時大多靠兩條腳步行),不比平常在家裡,該花的錢要花,決不能太吝嗇了。如果捨不得花錢的話,一是出門在外,讓自己為一些只有「針」這麼大的小事為難;二是捨不得花錢的話,包括肚子餓了,該吃的不吃,人生病了,該看病的不去看病,等等,結果損傷了自己的身體,不但不划算,還有可能把性命丟在外面。這就是「出門千裡不拿針」真正意思。
  • 農村俗語:卯時不喝酒,酉時不罵妻,啥意思?老祖宗對男人的告誡
    農村俗語:卯時不喝酒,酉時不罵妻,啥意思?老祖宗對男人的告誡民諺、俗語作為廣泛流傳於市井之間的口頭語,很多時候都是父輩傳給子女,子女再傳給下一代,代代流傳到今天。許多俗語都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遺失了,畢竟不像那些詩詞典籍,儒家學問能夠記錄預測。
  • 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浩瀚五千年,在歲月的探索和求知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的中華文化,留下無數的文化瑰寶,浩繁如煙的儒家盛典,多如繁星的古代銅器,嘆為觀止的陶瓷,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接觸的最多的還是俗語,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明大國,昔日流傳于田間地頭的民諺對大家幫助最大。
  • 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在理?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這得益於國家不斷對農業的扶持,當然也離不開辛勤的農民!然而,也有些問題困擾著很大農村父母,比如說大齡男青年的婚姻的話題,娶妻難的話題,這其中有天價彩禮的問題,更多的是「男多女少」的無奈,曾幾何時,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在現實生活中,這句老祖宗的講究還有道理嗎?
  • 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啥意思?老祖宗說給為人父母的話
    這兩種特別的神獸常出現在古人的口中,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繫,教育子女則是許多父母都特別操心的事情,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育兒經。「饕餮(Tāotiè)」便是化骨龍,是一種貪食的兇獸,以「人」比作「饕餮」,說的是這個人懶惰、貪吃能吃,廣東地區一帶,老一輩的人將自家不聽話和調皮搗蛋的孩子稱作是「化骨龍」。
  • 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有理
    不管我們處在什麼處境下,我們都要學會選擇,在每一個階段都要做該階段該做的事情,不要在不適合的時間做不適合的事情。這些東西我們古代的人看得特別通透。前有孟子所說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後也有古人講:"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這些話都體現了非常深奧的哲理。
  •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分析問題,我們常用的步驟是由點及面,即通過一個小的方面來分析,進而覆蓋全面,找出問題所在。而在古時候,人們也是這樣來識人,只不過是通過人的外貌來識別對方。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什麼意思呢?
  •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中國有句老話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意思就是從你出生開始,命運已經被安排好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裕,或者健康還是生病,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無論你做什麼掙扎都沒有用,其實類似的俗語還有很多,就是認為世界上是有神明存在的,神明負責掌管人間秩序。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是因為古代宗教的關係。宗教種類有很多,但是中國兩大教派分別就是佛教和宗教,宿命論根深蒂固的種在人們的腦海中。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抽菸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從多年的經驗之中得來的,將這些經驗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不但念起來朗朗上口。這樣的方式也更利於將俗語傳承下去。有的俗語確實具有很深的道理,所以有很多的俗語直到現在也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兩句經典名言,句句精華!
    「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兩句經典名言,句句精華!中國俗語文化悠久綿遠,博大精深,這些老祖宗根據生活智慧總結的通俗語言,在千百年來的積累下,逐漸形成了一種特色的文化形式——俗語。說起俗語,想必率先浮現眼前的,還是它廣為流傳,通俗易懂,簡練形象等特徵。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說的是啥意思?
    多虧了老祖宗留下的一系列禮儀規矩,我國才獲得了禮儀之邦的美譽,被世人稱頌。希望大家能夠將傳統的美德,與優秀的禮儀規矩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很多人認為,傳統的禮儀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實則不然,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規矩。在農村,吃飯時就有許多講究。首先,從座位上來看,坐主位的一定是輩分最高、最有聲望的人。小孩們只能坐在最不顯眼的位置,若是人多,那麼他們便連位置都沒有,只能站著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