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2020-12-05 農村小毛

浩瀚五千年,在歲月的探索和求知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的中華文化,留下無數的文化瑰寶,浩繁如煙的儒家盛典,多如繁星的古代銅器,嘆為觀止的陶瓷,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接觸的最多的還是俗語,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明大國,昔日流傳于田間地頭的民諺對大家幫助最大。如今俗語已經滲到到每個農民的魂魄裡。

因此每到農閒,飯後,大家都會聚攏在一起,聊聊俗語深層的意思,分析分析俗語的來源,再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評判下俗語的正確性。比如下面這則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就常能引起大家的熱議。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句俗語的意思吧。

其實這句話反映的是古代,對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種看法。老話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一點也不差,在舊時,人們不圖金銀珠寶,圖的就是能吃個飽,因此在吃上從來不吝嗇,因為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才能賺更多的錢,未來有希望,才不會被壓垮。而在老一輩看來,掙的錢吃進自己的肚子裡,就是實實在在,100%是自己得了的。

穿著,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往往能決定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的好壞,其次,穿著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出一個人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就如老話說的「人靠衣裝馬靠鞍」,還有「佛靠金裝,人要衣裝」等等,但是好看與否多半是給別人看的,因此不要「花錢買難受了」!最多不能超過自己20%的財力,因為剩下的80%還要贍養老人,照顧家庭等等。

俗語中「嫖空」的含義,在古人看來,嫖對生活百害無一利,首先就是良心上的譴責,生活本來就不易,自己還背著妻子去嫖,這樣良心上的譴責,將會伴隨你一輩。其次是家庭,有些人因為嫖而妻離子散。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最後就是健康的危害。古人就有一段話描述嫖的危害「男子嫖妓肆意猥褻,陽氣失於密閉,則不足以相合於陰,甚者,則易陽衰染疾,腎虧失精」。因此老人有「嫖空」的說法!

賭半,在有的人看來,輸贏原則上機會是對等的,都是一半!但在筆者看來,這只不過是一種說法,謬論而已,到了現實中,只要是賭博成癮的人,沒有一個不輸的,最後導致自己妻離子散,債臺高築。因此,提醒大家,趁早戒賭!

那麼你對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老祖宗忠告:「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中年人不妨多看看
    比如在農村地區,有一句非常流行的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 這八個字乍看起來,會給人一種不知所云的感覺。但如果能夠靜下心思,去仔細思考這句俗語的內涵,就可以發現,原來蘊含了很多與生活相關的道理。 一、「吃十」的內涵 由於古代社會生產力較低,每一年所收穫的糧食比較少。除了交給國家的公糧之外,老百姓能擁有的糧食數量較少。
  • 常聽說「吃十穿八,嫖空賭半」,是什麼含義?古人教你生活的門道
    至於俗語的智慧,古人早有記載,曾國藩能夠在官場如魚得水,主要是靠他過人的智慧和圓滑的行為。他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樣的智慧,還得益於明代鬼才馮夢龍,的一部歷史巨著——《智囊全集》。每個故事都取材於相關歷史人物的事跡,有歷史依據。它絕不是杜撰的,而且材料豐富,所以又被稱為「小資治通鑑」。《智囊全集》中就農村有一句農村地區很流行的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
  • 老話「吃自得穿二八,賭一半嫖白瞎」,啥意思?現在明白也不晚!
    文/豬友巴巴俗語「吃自得,穿二八,賭一半,嫖白瞎」,啥意思?長見識了!生活在農村,我們經常能從老人那聽到一些俗語,就好比「吃自得,穿二八,賭一半,嫖白瞎」,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呢?從「吃、穿、賭、嫖」字面來看,像是老人對於消費方式的經驗總結,下面我們就看看具體含義吧!首先,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裡,生產力落後,人們為溫飽而發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 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啥意思?後一句是真諦
    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啥意思?後一句是真諦 在我們日常生活,俗語經常會被使用到,有一些俗語因為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被用來教育孩子,還有一些俗語蘊含著科學道理,被用來休養生息,還有一些俗語就是封建迷信,已經被遺忘在歷史的垃圾桶中。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屬相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老祖宗忠告:勸賭不勸嫖,下半句其實更有意思,但很少人能懂
    ,所以現在的人所具備的很多處事原則也還是來自於老祖宗的忠告。但是如果我們說到老祖宗的忠告,想必很多的人都聽說過一句話,叫做「勸賭不勸嫖」,這句話並不是什麼古詩詞之類的文章,但是它卻是一個民間百姓們都知道的一句俗語,並且現在都還有很多人遵循著這樣的法則,人們在遵守之餘也還是有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質疑,那就是為什麼會有著這樣的一句話。
  • 農村老話說:「寧勸賭,莫勸嫖,勸嫖兩不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老話一直沿用到今天,這些老話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還包含著深刻的含義,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啟發和教育。其中「寧勸賭,莫勸嫖,勸嫖兩不交」是農村眾多老話當中的一條!從老話意思來看,寧可勸別人賭博,也不要勸別人嫖娼,如果勸別人嫖娼的話,那雙方交情都會隨之而去。這裡所說的勸就是勸導別人改變這種噁心,重新做人,按理來說這是好事!然而勸嫖反而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讓勸導方和被勸導房雙方失去交情,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好心沒好報嗎?大家都知道,賭跟嫖是一直是危害社會和家庭的兩大毒瘤。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古代的科學技術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老百姓很多時候都會吃不飽穿不暖,就會把美好的願望,寄托在迷信上,作為心靈的慰藉。這時候,很多在今天看來很荒誕的說法,盛行一時。但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很多說法已經被淘汰了。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
  • 俗語「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有理
    前有孟子所說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後也有古人講:"窮不碰三藝,富不親三人"。這些話都體現了非常深奧的哲理。經常有這種說法,"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在這裡我們先暫且不討論其正確性與科學性,這種說法的確有一定性的道理,經驗是可以累積的。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是那時的一種出行的習俗,意思是出門在外,因路途遙遠(舊時大多靠兩條腳步行),不比平常在家裡,該花的錢要花,決不能太吝嗇了。如果捨不得花錢的話,一是出門在外,讓自己為一些只有「針」這麼大的小事為難;二是捨不得花錢的話,包括肚子餓了,該吃的不吃,人生病了,該看病的不去看病,等等,結果損傷了自己的身體,不但不划算,還有可能把性命丟在外面。這就是「出門千裡不拿針」真正意思。
  • 老話說:「勸賭不勸嫖」是什麼意思?聽後受益匪淺
    今天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句俗語是「勸賭不勸嫖。」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這句話就會說:哎?賭和嫖不都是不好的陋習嗎?為什麼對待這兩種陋習的態度如此的天差地別呢?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建設,很多封建時期的陋習都被一一改正過來,例如剃髮和裹腳。
  • 俗語「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人生在世,什麼樣的人生才算完美,我們的老祖宗用一句俗語給出了我們答案。那便是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據說三國時期的軍師諸葛亮的妻子就是一個醜女,但是其非常有才華,把一個閒雲野鶴的懶散之諸葛亮扶持成為了一代丞相。2、「薄地」之含義這裡的薄地就是指的貧薄的土地,一般這塊地的地肥力非常的低,就是一塊貧瘠的土地。但是在過去如果一個農民能有一塊土地那就非常好了,即便是這塊地是貧瘠的土地,至少能夠生產糧食自己吃不挨餓受凍。那時候的土地都是私有化的,不像現在是公有化的土地。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幹活幹累了就隨地而坐,經常都是些石頭或者木頭,甚至是席地而坐。
  • 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啥意思?老祖宗說給為人父母的話
    麒麟是我國的瑞獸,老話說「瑞獸出沒,必有祥瑞,」相傳孔子出生前和去世前都曾出現過麒麟,在《禮記·禮運第九》中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麒麟在我國人民的心中也有著特別高的地位。這兩種特別的神獸常出現在古人的口中,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繫,教育子女則是許多父母都特別操心的事情,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育兒經。
  •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陶淵明《止酒》在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其中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品德的,有關於社會的等等。不管是什麼俗語,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老祖宗在生活中的經驗所得。別看俗語聽起來比較粗俗,但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關於「酒、色、財的俗語。古人說的「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是何意思?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這一句「老洩殘精,人窮壽盡」正是闡釋了這個道理,人的年齡隨著不斷增長,身體素質自然也會隨著時間下降,自然對於夫妻生活也會有影響,通過黃帝內經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人隨著年數的增長,尤其是在四十歲的時候,腎氣會逐漸衰退,開始掉頭髮,四十八歲三陽經氣衰退,五十六歲肝氣衰微,精氣不足。
  •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中國有句老話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意思就是從你出生開始,命運已經被安排好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裕,或者健康還是生病,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無論你做什麼掙扎都沒有用,其實類似的俗語還有很多,就是認為世界上是有神明存在的,神明負責掌管人間秩序。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是因為古代宗教的關係。宗教種類有很多,但是中國兩大教派分別就是佛教和宗教,宿命論根深蒂固的種在人們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