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忠告:「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中年人不妨多看看

2020-12-05 騰訊網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學歷比較高的人,都特別喜歡閱讀各種名著。因為他們認為在名著中,可以汲取到更多有價值的文化知識。事實上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所謂的下裡巴人,其實都有其獨具魅力的文化特徵。

在廣大農村地區流行的俗語文化,雖然傳播範圍比較窄,但是卻不影響俗語的文化魅力。這主要是因為俗語雖然淺顯易懂,但是卻蘊含了很多生活經驗。

而這些所謂的生活經驗,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極具實用價值。

比如在農村地區,有一句非常流行的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

這八個字乍看起來,會給人一種不知所云的感覺。但如果能夠靜下心思,去仔細思考這句俗語的內涵,就可以發現,原來蘊含了很多與生活相關的道理。

一、「吃十」的內涵

由於古代社會生產力較低,每一年所收穫的糧食比較少。除了交給國家的公糧之外,老百姓能擁有的糧食數量較少。

這就涉及到一個吃飯的問題,辛苦了一整年之後,很多老百姓只吃不飽肚子。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比吃飯這件大事更重要。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吃十」,在文化傳統中又可以稱為「吃自得」。

用現代漢語解釋,就是可以吃飽肚子,或者說可以擁有隨便吃的糧食。如果按照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吃十」其實有家庭開銷比例的說法,

也就是說人們在吃喝方面的開銷,在整個家庭開銷中的比例非常大。如果人們在吃喝方面開支較小,說明家庭生活標準就越高。

二、「穿八」的意義

「穿八」又被人們稱為「穿二八」,顧名思義指家庭開始中一大部分,基本上都花在了穿衣打扮方面。

由於古代社會戰亂頻繁,很多老百姓都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中。大多數人在這種狀態之下,很容易出現衣不蔽體的情況。

如果老百姓能夠吃飽穿暖,或者說在穿衣方面的花銷較大,可以說明不僅生活特別安穩,而且家庭條件也相對較好。雖然在現代人的觀點中,穿衣吃飯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對於生活在古代的老百姓而言,想要吃飽穿暖其實非常困難。

三、何為「嫖空」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順口溜,「吃、喝、嫖、賭、抽」,在這五項之中嫖賭最令世人所不齒。

在現代社會嚴令禁止的嫖娼,但是在封建社會卻是一種合法行為。但由於嫖娼所需要花費的金錢特別多,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因為嫖娼不僅會影響夫妻感情,同時也會導致家庭出現糾紛。

如果人們將錢花在嫖娼方面,不僅看起來特別不值得而且也非常敗家。所以古代人在形容一個敗家子時,經常會用「吃、喝、嫖、賭、抽」來比喻。

四、「賭半」釋義

「賭半」就是經常參與賭博的人,不僅會將家中的輸空一半,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家破人亡。

從古至今獨賭博都是一種惡習,正所謂「十賭九輸,不賭不輸」。對於賭博這種惡習帶有比較強烈的成癮性,所以一旦深陷其中,要想脫身非常困難。

雖然「賭半」有家產沒一半的意思,但是一旦賭博成性無法收手,那麼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家破人亡。

賭博是一件非常敗家的行為,但凡在生活中沾染上了這種惡習,最終的結果可能會變得非常悽慘。希望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年輕人,能夠真正明白到「吃十穿八,嫖空賭半」的意思。

現實生活中如果吃穿嫖賭,那麼不僅會保證生活越來越拮据,甚至還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活條件。而且這些行為對於窮人來說,更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尤其是嫖賭這兩件惡習,更是會對自身和家庭,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希望大家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之後,能夠知道這兩種惡習的危害性。同時也應該了解如何過日子,才能夠讓自己的生活逐漸步入小康。

人生在世免不了吃、喝,但作為生存的基礎也應該適可而止。如果對於貧困家庭來說,每天都大吃二喝、揮霍無度,很容易導致家庭條件變差。正所謂「成由節儉敗由奢」,大家能夠把握住做事情的分寸和尺度。

各位看官,你贊同「吃十穿八,嫖空賭半」的說法嗎?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浩瀚五千年,在歲月的探索和求知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的中華文化,留下無數的文化瑰寶,浩繁如煙的儒家盛典,多如繁星的古代銅器,嘆為觀止的陶瓷,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接觸的最多的還是俗語,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明大國,昔日流傳于田間地頭的民諺對大家幫助最大。
  • 常聽說「吃十穿八,嫖空賭半」,是什麼含義?古人教你生活的門道
    《智囊全集》中就農村有一句農村地區很流行的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乍一看,這八個字會讓人覺得你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如果能靜下心來仔細思考這句話的含義,就會發現其中包含了很多與生活相關的道理。一、"吃十"的內涵由於古代社會生產力低,每年收集的食物較少。普通人除了給國家,能擁有的食物相對較少。這就涉及到吃飯的問題。
  • 老話「吃自得穿二八,賭一半嫖白瞎」,啥意思?現在明白也不晚!
    文/豬友巴巴俗語「吃自得,穿二八,賭一半,嫖白瞎」,啥意思?長見識了!生活在農村,我們經常能從老人那聽到一些俗語,就好比「吃自得,穿二八,賭一半,嫖白瞎」,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呢?從「吃、穿、賭、嫖」字面來看,像是老人對於消費方式的經驗總結,下面我們就看看具體含義吧!首先,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裡,生產力落後,人們為溫飽而發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 老祖宗忠告:勸賭不勸嫖,下半句其實更有意思,但很少人能懂
    華夏文明持續了幾千年的光陰,而我們的古人也是充滿著自己的智慧,他們常常將自己的思想寫成詩詞流傳後世,直到現在,科技已經完全發達的二十一世紀,當我們再一次提其老祖宗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曾經他們的發明是過時的,無用的,但是你永遠也不會覺得他們的某種思想是落後的,當然在這裡我們指的是那些精華的思想
  •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老祖宗說的一點也沒錯,「酒是穿腸毒」。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根據先人的養生守則,小酌一點酒有利於身體健康,一旦無度飲酒,酒就成為「毒」了。但是來說有一些貪酒的人,他們根本不把先人的守則當回事,喝完一杯還想喝第二杯,喝完第二杯還想喝第三杯,直到喝到自己不省人事為止。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而像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幾千年來,老祖宗用智慧把他們的生活經歷,編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 老祖宗忠告:「人到中年,三不比、三不說、三不忘」,啥意思?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個人經歷了青春的沉澱,終於步入了寶貴的中年,這個歲數的人大多都已經經歷了各種人情世故,在生活之中對人、對事都已經有一套自己的解決方法了,但是他們還是要謹記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忠告。老祖宗留下名言警句,告誡中年人要做到:「三不比,三不說,三不忘。」
  • 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啥意思?後一句是真諦
    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啥意思?後一句是真諦 在我們日常生活,俗語經常會被使用到,有一些俗語因為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被用來教育孩子,還有一些俗語蘊含著科學道理,被用來休養生息,還有一些俗語就是封建迷信,已經被遺忘在歷史的垃圾桶中。
  • 農村老話說:「寧勸賭,莫勸嫖,勸嫖兩不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其中「寧勸賭,莫勸嫖,勸嫖兩不交」是農村眾多老話當中的一條!從老話意思來看,寧可勸別人賭博,也不要勸別人嫖娼,如果勸別人嫖娼的話,那雙方交情都會隨之而去。這裡所說的勸就是勸導別人改變這種噁心,重新做人,按理來說這是好事!然而勸嫖反而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讓勸導方和被勸導房雙方失去交情,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好心沒好報嗎?
  • 老話說:「勸賭不勸嫖」是什麼意思?聽後受益匪淺
    今天想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句俗語是「勸賭不勸嫖。」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這句話就會說:哎?賭和嫖不都是不好的陋習嗎?為什麼對待這兩種陋習的態度如此的天差地別呢?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風氣的建設,很多封建時期的陋習都被一一改正過來,例如剃髮和裹腳。
  • 老祖宗智慧: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什麼?中年人不妨留意
    老祖宗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自滿則敗,至矜則愚」。人無完人,誰都有糊塗的時候,好在古人留下言語教導後人,道理就在那裡,學不學、能不能學會則是自己的事。今天,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細剖古人智慧,方能知其真義,為人處事,中年人不妨一看。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語出《周易》「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昃,太陽西去。盈,滿也。
  • 老人常說「勸賭不勸嫖」是什麼意思?還有下半句,很少人知道
    老人常說「勸賭不勸嫖」是什麼意思?老人常說「勸賭不勸嫖」,按照字面意思來講就是可以勸告一個人不要再賭博,但是不勸告一個人不去風花雪月的場所,可其實「賭」和「黃」都是惡劣性質的行為,老人們為什麼會將這兩種行為進行對比呢?
  • 「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什麼意思呢?
  • 俗語「四十多欲,大勢已去」是啥意思?大道至簡,後半句才是精華
    就比如說,30歲的人就應該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的承擔起自己應該承受的責任,而40歲的時候則是經歷了疑惑,彷徨之後的大徹大悟,多了一些沉穩和冷靜,少了一些激情和衝動。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其實也是關於年齡的,也是來自老祖宗們的一句真誠勸誡。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老」與「殘」、「洩」與「精」並不是說讓老人純粹節慾,這種觀點其實也是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肆意妄為,在年老的時候不要過度節慾。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俗語老話中常提到的「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俗語一:三不問「三不問」主要源於道教學說,即不問壽、不問俗事、不問籍貫。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過去普通百姓穿的大多是補丁衣服,衣服隨時破了隨時補,要不然破口子越扯越大。因此,針線是家中常備的日常用品。針是很便宜的東西,記得小時候,村裡女人們可用一個幹雞肚子皮,或幾個桔子的幹皮,就可到貨郎那裡換好幾根針。不過,「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針」,不是專指平常用的針,而是代指一些出門在外所需的日常生活小物件,形容很細小的一些東西。這一點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 老祖宗忠告:人睡三覺,命比紙薄!什麼意思,我們如今睡錯了嗎?
    也許在很多人眼中認為這些俗語比較粗鄙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些民間俗語句句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忠告,十分值得人們借鑑。比如在民間就有這麼一句俗語:「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句話就是老祖宗給後人留下的忠告。那麼,「人睡三覺,命比紙薄」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說如今我們都睡錯了嗎?確實是這樣的。這句話中的三覺,指的是「悶頭覺」、「懶覺」、「顛倒覺」這三種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