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院子,人們喜歡在院子中種植一些時令蔬菜,比如人們會在春天種植茄子、黃瓜、西紅柿等,這樣一直到深秋,我們都能吃到各種各樣的新鮮蔬菜。人們除了會在院子中種植蔬菜以外,還會種植一些觀賞花,或者是觀賞樹、果樹等。在院子中種樹的好處很多,比如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如果種植的是果樹,在果實成熟時,人們還能吃到自己親手種出來的果實,很有成就感。在院子中種樹的好處雖多,但是在農村中關於院子種樹的講究有很多,就像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那麼為何不能在院子種植一片樹呢?
原因一、影響採光。在農村生活或去過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朝向,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北半球上,房子坐北朝南有利於陽光照進屋內,有利於房間內的採光。如果院子中種植的樹木過多,或者是所種植的樹冠太大,就會將照進屋內的陽光遮擋住,屋內就會變得陰暗潮溼起來,細菌很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中滋生,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會很容易生病。
原因二、影響通風透氣。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平房,為了有利於屋內的通風透氣,所以人們在房子的前面並不會蓋較高的建築,但是如果門前的樹木過高或過大,將房間遮擋住,那麼空氣就會在大樹的影響下變得不流通,也會影響到人們的居住。
原因三、不安全。在過去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土坯房,房子的穩固性本身就很差。如果門前屋後有很高的樹木,在夏季颳風下雨時,粗大的樹枝很有可能被風颳斷砸在房子上,房子很容易被樹枝砸壞,使居住者對環境變得不安全,所以在門前屋後種樹時,儘量要離的房子遠一些,要選擇樹冠大的樹木種植最好。
農村俗語往往會用很誇張的手法來描寫一件事情,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人看一次就能深深地記住。這句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就是如此。雖然院子中的樹木過多並不會真的導致「妻兒不相見」,但是真的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你對這句俗語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