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在理?

2021-01-11 更三農

文/豬友巴巴

在農村,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這得益於國家不斷對農業的扶持,當然也離不開辛勤的農民!俗話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社會的發展也得益於人們不斷的拼搏,縱觀這三十年農村的變化,萬丈高樓平地起,農民的衣食住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也有些問題困擾著很大農村父母,比如說大齡男青年的婚姻的話題,娶妻難的話題,這其中有天價彩禮的問題,更多的是「男多女少」的無奈,曾幾何時,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在現實生活中,這句老祖宗的講究還有道理嗎?

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這句話,反映在舊社會時,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裡,社會生產力比較的低下,在沒有機械化的展開中,小農經濟下,一切生產勞動必須用雙手來完成,而男子身強體健,有力氣,能夠應對繁重的體力活,而對於女子來說,過去常有「出閣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一個閨女出閣那就是婆家的人,自己家裡的生計指望不上,因此,在很多農民看來,家裡有子雖然會一時比較貧困,但隨著兒子的長大成人,有能力擔起家裡的負擔,生活也會好起來!而對於家中沒有兒子只有閨女的,雖然在一時比較的富裕,但是,閨女長大出閣後,父母年紀老去,這富裕的家庭很難維持,也就富不了多久了!

整體來看,這句流傳在農村的俗語,具有明顯的歷史局限性,它忽略了女人的創造力,是一種「男女不平等」落後思想的延續!雖然,在就社會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男女的平等,「女人也能撐起半邊天」來看,這句俗語就沒有道理了!

比如說,在筆者的農村,就有這樣兩個家庭,一個家庭有四個兒子,另一個家庭有三個閨女,雖然在子女年幼時,四個兒子的家庭,父母臉上很洋溢,可是對於家庭生活來說,確實是比較的繁重,這四個兒子大多都輟學在家,父母也沒有能力為每個兒子張羅婚事,卻蓋房子,因而家裡的老宅子還是土坯房,如今最小的兒子都30多歲了,也只有老大在外地打工成家了,其餘的三個兒子,由於家裡的貧困現狀,很難成婚!而對於三個閨女的家庭,閨女早早的出門後,也都有各自的事業,對於父母來說,也離開了農村,由三個閨女一起出資給老兩口在城裡置辦了房子!生活也比較的安逸!

由此可見,對於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來說,在如今的農村,已經沒有了道理,尤其是,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對於女孩子來說,也是傳後人,也能擔起父母養老的事!對於這句俗語,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
  •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這是出自杜甫的《石壕吏》。這句話的意思是,家裡面有了孫子以後,母親進進出出都沒有穿過一件好衣裳。這句俗語應該是農村中最為常見的,也是聽說頻率的次數是最多的。「養兒方知育兒難」在還未成家的時候,父母的愛我們接受起來理所應當,但是,某一日,成了家有了孩子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當初總是抱怨自己的父母親,對母親父親而言是多麼的不公平。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老祖宗的生活總結,句句在理!
    農民雖然非常講究養生,但是他們的養生之道,大多來源於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例如我們今天所要分享的這句: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它是否具有科學依據呢?在解釋這句俗語的含義之前,首先得先介紹一下古代的計時方法。在我國古代,老祖宗採用的計時方法,主要是幹支計時法。
  • 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外貌協會」這個詞,其實這個詞的出現,就是為了形容生活中喜歡通過別人的外表去判斷一個人性格或者是家庭條件的人。他們單純看一個人的穿著,與人聊天時候的習慣,去研究一個人的內在,現在說起來,那樣的觀點有點太主觀,有時候我們所看見的,並非就是真實的,一些人喜歡隱藏自己,甚至還不願意透露太多。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啥關係?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家中的孩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孩子和家庭貧富又有什麼關係呢?
  • 老祖宗常說:「宅有五虛使人貧,宅有五實使人富」,啥意思?
    而且很多人在看到,住宅和運氣有關係時,都會持有一種懷疑的態度,但是老祖宗卻留下了一句建築俗語。「宅有五虛使人貧,宅有五實使人富」,那麼什麼是「五虛」和「五實」呢?宅中的「五虛」有無道理?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去了解古人的智慧。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今天的話題讓我們又了解到一句俗語,俗語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它雖然不像詩歌那樣富有才情,但讀來卻讓人通俗易懂,易於接受,也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那些流傳下來的俗語,正是由以前的人在品味生活當中濃縮精簡流傳下來的精華。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一下這兩句俗語吧!
  • 農村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抽菸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也正是房子對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講究特別多,從選址到蓋成,每一處都很有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說的便是房子選址的問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人都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恐懼的事情,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但是每個人又都不想老,不想死,不想得病。因此,古代人為了安慰自己,為了安慰別人,就定了很多需要講究的規矩。
  • 古人說:「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在理嗎?
    古人說:「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在理嗎?老祖宗有句俗語叫「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這句話從表面上看說的是,老虎生三個幼崽中肯定有一隻能長成豹子,一窩斑鳩中肯定有一隻化為鷂。老虎是十分勇猛的,但它有一個缺點就是上樹不靈活。三虎出一豹,說的就是虎群中出現一隻兼具虎豹優點的老虎。它既威猛無比,又會靈活上樹,可以說是全能型捕手,沒有動物能和它相比了。斑鳩也是一樣,雖然斑鳩的特性就是溫和,有時顯得呆呆的,但它的族群中總有一隻驍勇善戰,脾性如同鷂鳥的存在。當然這句話也不能從表面意思理解,就像其他俗語一樣,它是通過借喻告訴人們兩個道理。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提要: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文/二狗農村俗語是古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這些話都是世人通過長時間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這些俗語對於古代生活在廣大農村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指導價值。
  •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分析問題,我們常用的步驟是由點及面,即通過一個小的方面來分析,進而覆蓋全面,找出問題所在。而在古時候,人們也是這樣來識人,只不過是通過人的外貌來識別對方。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孩童出生的時日,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為何酉時不能罵?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增廣賢文》是一部奇書,它是將幾千年來中華文化中的俗語、諺語、俚語彙編而成。《增廣賢文》匯集了老祖宗的智慧,及生活經驗,讀《增廣賢文》長見識、明事理,它不似詩經那麼"雅",卻活脫脫是一部生活教科書。
  • 俗語「手有十字紋,走遍天下不受貧」,現在還準嗎?
    古人還把這些經驗用簡短而又朗朗上口的俗語進行概括。其中下面這幾句一直流傳到現在,是否還有道理呢?1、手有十字紋,走遍天下不受貧在一些人的手掌中,會有兩條小的長度相近的短線相互交叉一起,形成「十字」形狀,這就是所說的「十字紋」。有的人手上沒有十字紋,有的人一隻手上有,還有的人可能兩個手掌上都有。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除了部分特殊時間控制生育之外,人們生兒育女基本出自於本能,更有「多子多福」的刻板想法。來到七八十年代,人口增長過快引發一系列問題,我國才正式決定實施計劃生育。在計劃生育實施的幾十年裡,人口數量得到了很明顯的控制。而現如今過低的生育率也迫使國家開放新的政策,但說到底都是對於人口的控制。實際上,古代時期也曾有過對生育的計劃,但在於男女而不在於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