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5 阿豪視界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得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在農村老人認為,外來的豬上門,是不吉利的。豬是煞星,豬上門預示著輕則破財,重則家破人亡。農村過去治安不是很好,常常都會發生盜竊之類的事情,對於農村家家戶戶養殖的豬,一般人是不會偷的。尤其是對於那些跑上門的豬,更不會佔為己有,因此,這句農村俗語中說的「豬來窮」也是這麼得出來的。

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狗,狗作為一種對人們忠誠的動物,對看護主人的家門功不可沒,向來受人喜歡。在老輩人看來,狗能辨別邪正,有狗守門,邪氣不能入侵。另外,狗叫聲與漢語的「旺旺」同音,因此,人們認為狗是一種祥瑞的動物,可以給家裡面招財,人們常說的「狗來富」也是有淵源的。

農村老輩人認為,貓為陰,貓在夜間活動,兩眼放著光,還發出悽慘的叫聲。總會碰到死神,在農村半夜聽到貓叫喚並不是好事。在農村,如果一隻貓突然跑到別人家,預示著這家將有人去世,是非常不吉利的徵兆。在這句農村俗語中,說的「貓來頭上頂白布」也正是這個緣由。

古老的中國創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巍巍華夏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經過數千年的風雨變幻依然挺立。生活中,這句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老祖宗們經過日積月累的經驗總結,不僅是對當時社會各種事物的經驗之談,面對落後而又艱辛地農耕生活,更多地是包含著他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憧憬。

相關焦點

  • 「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何意?看完終於明白了
    「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是何意?看完終於明白了其中大多數直到現在也很有道理,今天,我要告訴您一句「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戴白布」。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中有什麼意義?」,豬來窮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豬來自己家裡,那麼自己就會變得貧窮,很多小夥伴不禁會有疑惑,豬來到家裡那豈不是白賺一頭豬,那為什麼會變得貧窮呢?
  • 「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老祖宗的總結,你別不當回事!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民間有很多說法,就像雨後的空氣,具有濃鬱的鄉村風味。這些俗語聽起來很有韻律,內容非常接近我們的生活,而簡單的語言也不乏經典,因為它包含著生活中的深刻真理。我曾經聽老人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動物上門還有啥說法嗎?
  •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蜘蛛真的能報喜嗎?
    與車水馬龍的城市相比,農村更加接近大自然,也分布著各種各樣的動物,老話說萬物有靈,在一些農民看來,農村的這些動物都是有靈性的,不同的動物上門還有不一樣的寓意,所以才有了「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的說法,不過農村還有一句俗語叫做「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大家知道形容的是哪種動物,
  • 俗話說「豬來窮,狗來富」,有什麼含義呢?不說你可能不知道
    俗話說「豬來窮,狗來富」,有什麼含義呢?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文/小陳分享歷史在我國的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比如「娘想兒萬裡長,兒想娘筷子長」,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罷了。這些農村俗語雖然言簡意賅,但是通俗易懂,就算是到了今天好好揣摩還是很有道理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享經典的俗語。想必很多人聽說過「豬來窮,狗來富「這句俗語吧,這條俗語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它有什麼含義呢?記得小編小的時候,有一條流浪狗跑到了我家裡,小編剛想把他趕出去,卻被爺爺阻止了。
  • 古人說「豬來窮,狗來富」,是怎麼意思嗎
    石頭走過去,蹲在小黃狗面前,對狗說:「是不是餓了?」小黃狗竟然好像能聽懂石頭的話似的,朝石頭吐了吐舌頭,那樣子好逗。石頭笑了笑,摸了摸小黃狗的頭,對小黃狗說:「好咧,你等等,馬上就有吃的來了。」「你有沒有聽過,豬來窮,狗來富,這句話?」趙師傅問道。石頭搖了搖頭說:「沒聽過」。趙師傅喝了口茶,清了清喉嚨,才繼續說。豬來窮為什麼說豬來窮呢?因為在古人的心裏面啊,豬自古以來便是好吃懶做的象徵。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耕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貓來窮,狗來富,那麼大家知道它跑到自家不走,有什麼意思嗎?
    在我們城市的生活當中,常能碰到流浪貓流浪狗,小編是城市打工者的一員,回到出租屋家裡,只要開著門經常有一些流浪狗或者貓來找吃的,看到了我就會給點食物然後搖搖尾巴就走了,如果賴著不走又有什麼說法呢?貓和狗是人們非常喜歡的小動物,聽人們常說貓有九條命,狗狗也很通人性,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貓來窮,狗來富」,那麼你知道在外面跑進來的貓狗意味著什麼嗎?首先說貓吧!貓分家貓和野貓,家貓是有人養的,野貓是沒人養的,那麼野貓進家有什麼預兆要分情況來看!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在農村地區有一些民間俗語,對於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一定的幫助意義。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老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智慧。比如說農村有一句話叫做「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這兩年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農村的山上有很多之前不常見到的動物現在很常見了,像野豬在我們村的後山上,偶爾運氣好就能碰到。聽村裡的老人說,現在山上不僅野豬有了,而且還有點多,它們經常成群的到莊稼地裡來禍害糧食,讓農民對其也是十分的反感,想起幾十年前還沒有禁獵,每個村子基本都有幾個獵人,在不忙的時候他們就會上山去打獵,來改善一家飲食。以前就聽老獵人說起過「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這句俗語。你知道它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說,好事將到有三大徵兆,你見過幾個?真是這樣嗎?
    流傳在民間的傳統大多是以俗語老話的形式來體現,具備口口相傳的特點。俗語老話具備以下兩個特徵:一是時代性,俗語帶有明顯的時代色彩,要因時制宜的去運用俗語;二是地域性,我國的地域面積遼闊,不同地區的俗語老話是有不同含義的。因此,對待老人流傳下的俗語要秉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去繼承,不能全盤接受俗語中表達的內涵。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幹活幹累了就隨地而坐,經常都是些石頭或者木頭,甚至是席地而坐。
  • 俗語『家狗窖頂往下看,必殺家狗莫怠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都是老一輩農民生活經驗的總結,凡是農民日常能涉及的東西都有俗語,可謂包羅萬象,今天這個說個俗語『家狗窖頂往下看,必殺家狗莫怠慢』,有什麼道理嗎?土狗在農村非常普遍,農民養它的目的就是看家護院,而狗作為這個職業也是盡職盡責,養的時間越長,它們越具有靈性,能夠辨別主人家喜好,也能預知自己死亡時間,尤其順從主人是其他動物所不能做到的。『家狗窖頂往下看,必殺家狗莫怠慢』意思是說土狗若是某一天爬上房頂向下看,那麼這條狗必須殺死,不能再養了,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從字面上來看的話,意思是貧窮的時候,你不要去走水面,有錢富貴的時候不要淫亂。表面意思很簡單,但實際上蘊含了大道理:那就是你在沒有錢,貧窮遇到苦難的時候,不要去做危險的事情,不要鋌而走險,保護好生命最重要。而有了錢,發了財,不是去揮霍,去找女人,去虛度青春和時間的。
  • 俗語:「家中三喜能人出,門前四樹輩輩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我國傳統文化,內裡是邏輯經驗總結。古代社會中,古人將生活經驗總結出來,供後輩學習。時間久了,就形成龐大的俗語體系。相比詩詞歌賦,俗語顯得市井,但從傳播角度看,俗語傳播度遠高於詩詞。俗語:「家中三喜能人出,門前四樹輩輩窮」肯定有人聽過,三喜和四樹是生活中的表現。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 」到底啥意思?
    小時候奶奶最疼我了 ,爸爸媽媽總是出去幹活,把我放在奶奶那裡,奶奶讀過幾年書,認得一些字 ,奶奶你經常給我講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奶奶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這句俗語到底什麼意思呢 ?門前不栽耷拉樹,耷拉樹,就是一種橫向生長的樹木 ,有些樹木長著長著,橫向延伸 。
  • 農村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