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間俗語道理淺顯。我是夢雨人生。徜徉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裡,尋求人生大道。這是夢雨人生的原創文章。俗話說得好「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健康生活需要合理的作息護航。
中華文明上下千年,諺語俗語也是很多,皆為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與大家聖人的至理名言不同,這些話淺顯易懂,且更具實際意義。「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這句話的意思就可以理解成,到了戌時就不能在吃東西了,子時已經很晚了,不能再流連酒色。那子時戌時又是什麼意思呢?
最近《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大家應該都了解了,這是古代人們的一種計時方式,一天十二個時辰,即每兩小時為一個時辰。也可以用十二時辰對比十二生肖,這樣通俗易懂些。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時是前一天的結束,新一天的開始,即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間已經很晚了,為了身體的健康,這個時間段也該要休息了。而戌時指晚上七點到九點,一般在外有應酬這個時間也只是喝酒的時間。古人夜生活沒有現代人豐富,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都不會選擇點燈吃飯,七點以前就都吃過晚飯了。晚飯後大家在一起說說話逗逗趣便該睡覺了。生活雖單調但踏實。
而我們人體的各個器官每個時間做什麼其實也有規律的。晚上吃得過晚過多,會加重腸胃負擔,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有「戌時不貪食」一說。而過了九點,各個器官經過白天的勞碌,開始進入休眠淨化修復狀態了,最好的幫助器官淨化修復的方式就是儘快進入睡眠狀態,減輕身體器官的壓力。給身體器官一個足夠時間休養生息的機會,才能讓身體保持在一種較好的狀態。所以「子時不貪色」,也就有了說法。
這是勞動人秘今年經過千百年的總結摸索出的道理,經過了實踐和時間的考驗的。看著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們,適當的休息和規律的作息才能給生活帶來有意義的價值。
忙碌要有效率。我是夢雨人生,還在尋找自己的人生中,這是夢雨人生的原創文章,喜歡記得關注一下。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