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話「食」謠|「真真」幫你識別套路,「智」止謠言

2020-12-05 新華網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又到一年立秋時……

    立秋時節,一些陳年老梗的謠言潛滋暗長,逐漸露頭,藉助節氣更迭的話題熱度偽裝翻新,騙取流量。那麼,這些改頭換面、粉墨登場的季節性謠言都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分辨這些謠言呢?今天,就讓「真真」幫你識別這些謠言套路,避免上當受騙!

    立秋後,既有夏天炎熱的餘威,又有秋天乾燥的特點,很多人將養生課題提上日程,在飲食方面尤為講究。此時,一些飲食謠言總會紛至沓來,讓人狐疑不定,想吃又不敢吃。實際上,只要了解和掌握以下五種常見的食品類謠言套路,我們就能立辨真偽,放心大膽地大塊朵頤。

    套路1:利用「食物相剋論」炮製偽科學式謠言

    在眾多食品類謠言中,利用「食物相剋論」這種偽科學炮製的各種謠言可謂大行其道,獨佔鰲頭。「菠菜和豆腐不能同時吃」「螃蟹和柿子不可同吃」等所謂傳統禁忌的說法在民間一度口口相傳,流傳甚廣。但實際上,「食物相剋論」既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得到實踐證實。大家看到「A類食品不能和B類食品同吃」的說法時要小心,不要中了偽科學的圈套。

    套路2:化身「標題黨」的聳人聽聞式謠言

    很多食品類謠言為提高關注度,經常在標題上玩套路。比如「別再吃了,xxx含劇毒」「難以置信!xxx致癌!」「多吃xxx死得快」……這類謠言大多冠以「致癌」「劇毒」等危言聳聽的誇張標題,將某種食物與中毒、疾病甚至死亡聯繫起來,抑或虛構、誇大某種食物的保健作用,其目的都是為了吸引眼球,產生震懾效果,騙取人們的信任。今後看到諸如此類的誇張標題時,大家就要提高警惕,注意斟酌其內容的真實性。

    套路3:違背科學常識的無釐頭式謠言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違背科學常識的無釐頭式謠言總能被大量關注,例如此前盛傳的「蝦蟹注膠」傳言就頗具代表性。根據科學常識,我們知道蝦蟹的生命力非常脆弱,如果被打針注膠,不出幾分鐘就會死掉,而且活蝦蟹和死蝦蟹的價格懸殊,實在不值得商家費勁冒險增加微量的重量。這類無釐頭式謠言之所以會被廣泛傳播,一方面說明人們對待食品安全問題抱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謹慎心態,另一方面也契合了某些人「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八卦獵奇心理。實際上,由於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給了此類謠言巨大的傳播空間,消費者面對可能危害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異常敏感,很容易在焦慮和恐慌的情緒下陷入「輕信謠言→驚惶失措→傳播謠言」的鏈條中。「真真」提醒大家,遇到此類無釐頭的說法時,一定要保持理性判斷,運用科學常識仔細辨別。

    套路4:所謂「有圖有真相」的虛構式謠言

    在新媒體環境下,一些製圖和短視頻類應用得到井噴式發展。然而,不少食品類謠言卻藉助便捷的圖片處理和視頻製作軟體移花接木、百般偽裝,相比純文字謠言更具蠱惑力。這類謠言往往打著「眼見為實」「有圖有真相」的幌子虛構內容,「消費」網民,收割流量。因此,面對那些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食品類短視頻時,大家不如等待「官宣」結論,切忌隨手轉發,避免讓謠言誤導更多受眾。

    套路5:炒作概念扭曲「前沿科技」的包裝式謠言

    由於人們對新興科技的影響格外關注,因此新技術一旦出現,就會成為一些食品類謠言滋生的契機或載體,這類謠言藉助人們對科技信息認知的不對稱,胡亂解釋、扭曲科學。比如有關「飲用富氧水更健康」的說法,其實是一些不良商家為瘋狂逐利採取的虛假宣傳。實際上,富氧水之所以富含氧氣,是因為壓強發生了改變,一旦打開瓶蓋,壓強恢復正常值,氧氣揮發到空氣當中,所謂富氧水和普通飲用水的區別也就不大了。因此,只要大家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就能識破套路,「智」止謠言。

    資料源自央廣網、人民網等

(責任編輯: 旦增努布)

相關焦點

  • 別再提什麼信謠了,沒有人會明知是謠言而去相信的!
    這樣看來從法學的角度來講,是不能的,因為主觀上相信了真相,客觀上相信了謠言,主客觀不統一。應當評價為過失信謠。這樣看來,所有的信謠都應該評價為過失信謠。不存在故意信謠。這樣說來,從個人的角度出發,他不可能意識到自己在信謠。可能你會有疑問,那他畢竟客觀上相信了謠言啊。
  • 看破食安謠言6大套路!
    謠言到底該怎麼分辨?作為一個熱衷於囤乾貨的科普大咖他會告訴你其實謠言也有套路譬如......套路一渲染後果進行恐嚇套路二牽強附會鼓吹神效套路三信口開河亂拉虎皮套路四視覺衝擊胡亂解釋套路五科學術語不明覺厲套路六斷章取義扭曲科學文獻掌握了套路方法從此你就可以輕易地對謠言說
  • 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真真闢謠」表情包正式上線
    7月8日,由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以下簡稱「聯合闢謠平臺」)推出的「真真闢謠」首款表情包正式上線微信表情商店,該系列表情包共16個,以聯合闢謠平臺今年3月份公布的闢謠卡通人物「真真」為主體形象,融合了「識謠」「疑問」「高興」等多種元素,讓闢謠「動起來」的同時,用指尖傳遞正能量。
  • 「金華科學解惑」2020年最"真"謠言全曝光,全民捉謠就差你了
    你是否也會遇到這樣稀奇古怪的問題,到處尋找正解,結果答案五花八門,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特別是在充滿磨難的2020年,不能聽見一絲風吹草動,太多的不實信息,謠言滿天飛,讓我們的生活「雪上加霜」。別慌!你將依次遇到5類「惑眾謠言」,滿足不同興趣點。疫情類——疫情下最具有迷惑性的謠言,謹慎識別謠言,健康度疫健康類——健康養生常見的謠言陷阱,聽說聞屁能防癌症!?
  • 謠言止於智者
    而且在我每天吃飯的時候來倒我胃口,老公一看我的臉色,忙喊孩子:「別看了快換臺,你媽媽要炸!」 21世紀文盲不多了,科盲卻很多!還好謠言止於智者!法國主流媒體很快又組織採訪了法國多個科學家,很快得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不可能人工合成結論,從而平息了這場謠言。
  • 謠言止於智者?——你真的是太年輕了
    荀子.大略中有說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意思是沒有根據經不起推敲的謠言因為經不起分析,所以傳到聰明人那裡就會停止流傳了。2015年的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有一篇著名的論文就分析了關於謠言的傳播,他們發現相反地,如果媒體別有用心又特別聰明的話,他們反而會有更強的動機去散播刊登聳人聽聞的謠言。作者通過研究關於公司併購有關的新聞消息,公司併購類的新聞一般來說都會有較大的讀者群,保證了其影響力。
  • 謠言粉碎機 | 四條關於蔬菜的謠言,別再信了
    《謠言粉碎機》是金昌市科學技術協會與金昌廣播電視臺聯合開設的一檔全新周更科普類原創短視頻欄目,視頻中呈現的真相嚴格依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權威論證,我們將對您生活中出現的各種荒謬的科學流言進行求證,亮出真相!
  • 重新解讀謠言,三大方法讓你慧眼識「謠」
    相信謠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讓自己陷入謠言的恐慌裡。打倒我們的往往不是疫病,而是疫病造成的心病。這場抗病攻堅戰已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許無法為國家做什麼大貢獻,但我們可以做的是在鋪天蓋地的信息裡識別謠言,不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陷入恐慌。謠言的本質是什麼?
  • 識別謠言的七種方法
    對於公眾如何識別謠言,其實也是有套路的。「闢謠」的關鍵一是讓謠言的破綻顯形;二是闢謠得超過謠言傳播的速度;三是讓故意造謠惡意傳謠者付出代價;四是告訴公眾對於難於判斷真假的信息該去哪裡獲取權威消息;五是讓公眾理解即使是「善意的謊言」也是傷害;六是要培養更多公眾可信服的專家學者,來協助解讀政府的聲音;七是官方的聲音要轉化為更豐富的網絡表達方式,要學會短視頻化、朋友圈式傳播的方式。
  • 2020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近日,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際,重慶市的王某某、劉某、王某3人在網上編造、散布謠言,被警方行政拘留。  俗話說得好,傳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自疫情發生以來,網絡上各類信息更新極快,內容頗為蕪雜,疫情相關謠言四起。
  • 關於疫情擴散時期「不信謠、不傳謠」的倡議書
    了解,防範,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並相信國家、政府和中國的醫護人員!3、凡事要有判斷力,做一個有主見的人。對有些敏感信息不推波助瀾,不以訛傳訛。4、不論是抵抗病毒、抵抗謠言還是抵抗恐慌,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當成一道防線,由此成為防疫工作的正面助力。5、增強法律意識、依法上網,共同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
  • 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輕信謠言真的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左右的謠言會自動消解,最終只會剩下20%左右的謠言,這些謠言中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就更屈指可數了,但是不管怎麼樣,一旦謠言得到的大家的認可,就很難消除。人的大腦其實是很有個性的,當我們自己所認為的觀點是正確的時候,如果別人不能夠拿出足夠的證據來說服你的話,你是不會輕易的相信別人所說,相反你還可能覺得這個人是在忽悠你,自己所認為的觀點就會更加正確,這就導致了很多的謠言一旦傳播起來就很難消除。
  • 疫情謠言滿天飛?闢謠神器來幫忙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人們通過鍵盤就能發表個人言論,改變了之前人與人面對面的談話,進而隔著屏幕就能誇大其詞,發表各式各樣的評論等等,進而可能會有謠言的出現,蓄意迷惑我等眾人。甚至有人對傳播的謠言不加思考和論證就轉發傳播,給部分人造成傷害,謠言止於智者,闢謠就此產生。
  • 遇事等三秒:不信謠不傳謠,給真相一個轉身的機會
    謠言止於智者,造謠的人確實很可惡,但是信謠傳謠的人也是幫兇。去年在微博上也有一則消息牽動了很多人的心,當時有人發微博稱:「我的天啊!我要吐了!!疑似幼兒園孤兒院被重金賄賂養成幼兒滿足獸慾!!!」而廣大網民的大量轉發和質問,也使謠言加速發酵。還好很快就真相大白了,不然還不知道會演變出多少版本。 願所有人能保持理性,遇事等三秒,給真相一個轉身的機會。02 「謠言止於智者」這個常識,大家都懂。但是每次有重大事件發生,謠言似乎總比真相跑得快。
  • 六月的健康謠言,新鮮出爐!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上半年的最後一個月,舊謠言和夏天如約而至,新謠言緊跟疫情編故事:「伏天喝熱水逼出深入骨髓的寒氣」、「國外包裹是新冠肺炎汙染物」、「發往北京的快遞停運」……這些都是真的嗎?今天就為大家梳理了近期的朋友圈健康謠言,你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呢?你又看到過幾次呢?
  • 【網絡謠言粉碎機】85年前就闢過的謠,竟然現在還有人信?
    【網絡謠言粉碎機】85年前就闢過的謠,竟然現在還有人信?有關食物相剋的傳言,還有一條流傳甚廣,那就是蝦蟹不能與富含維C的水果同食,會引發「砒霜中毒」,這有科學依據嗎?砒霜,化學名三氧化二砷。營養成分表顯示,蝦蟹等海鮮食品的確含有微量砷元素,但主要為無害的有機砷,攝入後基本上會被原封不動排出體外。
  • 戰「疫」之下,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善護張嘴,禪定閉嘴!
    疫情之下,龍港一男子網上散布謠言被拘留,樂清一男子因傳謠被查處,因造謠傳謠,8人散布武漢肺炎不實消息被依法處理,常州2名男子在微信群中造謠傳謠,已被警方依法查處,等等,唯恐天下不亂,搞得得讓人招之不清,搞得人心惶惶,然唯對比官方媒體網站才得以明了真正的信息,把握自己可信的信息正確方向。災難面前,最能見人心,辨人心善惡。災難面前,家底掏空,也要幫你,共克難艱,感天動地。
  • 謠言!謠言!謠言!
    最近你的朋友圈、好友群有沒有被這條消息刷屏呢???這是真的嗎?宇宙射線和九星連珠真有這麼危險?2016年度十大網絡謠言,其中就有這條「宇宙射線」謠言。首先,宇宙射線很常見。由於地球有磁層在起保護作用,到達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線非常有限。其次,假如高強度宇宙射線真的發生,如超新星爆發等產生的輻射現象,並滲透到地球表面,此時關不關手機都沒什麼意義。另外,手機本身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手機電池電量瞬間爆發高能量的可能性也很小。
  • 網絡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如何識破別當「二傳手」
    4月14日,省公安廳召開「打擊網絡謠言,淨化網絡環境」新聞通氣會,就近段時間一些造謠、傳謠信息在微博、朋友圈中「滿天飛」的情況進行通報,並披露了4起典型案例。  對於危害公共安全,影響社會穩定等謠言,公安機關可以進行處置,但一些「偽科學」、「偽養生」的謠言,公安機關和相關部門均難以處理。
  • 施一公「被造謠」背後的套路
    對此,施一公回覆:「不實謠言,不攻自破。」娃哈哈官方微博回應,這是不實報導,「文章內容對施一公教授、宗慶後董事長及相關機構已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我們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以名人的口吻造謠、靠名人效應吸引眼球是老套路。網上流傳著不少署名為「白巖松」的語錄,白巖松本人澄清過,絕大多數不是他說的。但是,造謠者仍樂此不疲,謠言段子從未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