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如何識破別當「二傳手」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4月14日,省公安廳召開「打擊網絡謠言,淨化網絡環境」新聞通氣會,就近段時間一些造謠、傳謠信息在微博、朋友圈中「滿天飛」的情況進行通報,並披露了4起典型案例。

  對於危害公共安全,影響社會穩定等謠言,公安機關可以進行處置,但一些「偽科學」、「偽養生」的謠言,公安機關和相關部門均難以處理。警方希望,廣大網民要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近幾個月中有4起典型案例

  「某某地方發生偷小孩事件」、「流感來了」等,這些被證實是網絡謠言的信息,近期造成了公眾的心理恐慌。我省公安機關依法連續查處了多起通過貼吧、微博、QQ群和微信群造謠傳謠案件,從去年12月至今,共發現處理170餘起網絡造謠案件,依法處罰了吳某某、段某某、祝某某等9名惡意造謠傳謠人員。

  這些處理的案件中,有4起較為典型。

  ●1月27日

  警方發現有網民在「百度貼吧」發布圖文信息,揚言要燒毀贛州南康區一家具廠。經警方調查,網民段某某為贛州南康區家具廠工人,1月27日段某某從摩託車中導出原本用於洗滌衣物上機油的汽油後,為博取網民「眼球」,在網上散布要「燒毀南康區一家具廠」的謠言。警方依法給予段某某行政罰款200元的處罰。

  ●2月15日

  有網民在網上散布「一孕婦感染SB250病毒死亡,參與搶救的醫生已經被隔離,據悉孕婦是在市場買草魚回家做酸菜魚吃後發覺嘔吐頭暈送院。」的謠言信息。經警方調查,九江網民吳某某為戲謔取樂擅自將網上謠言信息事發地篡改,引發當地群眾恐慌情緒。警方依法給予吳某某行政拘留5天的處罰。

  ●2月21日

  婺源紫陽鎮村民拉橫幅圍堵婺源景區並毆打景區工作人員。當地警方對該事件依法處置後,有網民在網絡社交平臺發布「公安特警暴力執法,打傷數十人,血流成河」的謠言。經警方調查,網民祝某某承認意圖煽動不明真相網民轉發,給政府施加壓力,以減輕公安機關對挑頭鬧事者的處罰。警方依法對祝某某行政罰款500元。

  [1] [2] 下一頁

  ●4月2日

  有網民通過微信朋友圈中傳播題為「南昌西站,出門需謹慎」的涉恐視頻信息。經公安機關調查,網民劉某某為吸引網民「眼球」,擅自將外省武警聯合反恐演習視頻「移植」到我省,引發網民誤解。鑑於該網民認錯態度良好,能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工作,警方依法對其進行了教育訓誡。

  常見網絡謠言有三種 易引發信任危機

  網絡消息傳播快,不少網民發現一則「爆炸性」消息時,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就急著轉發評論,如何判斷這些消息是真是假,從我省公安機關近期處置網上謠言的情況分析,目前較為常見的網絡謠言有三種情況。

  ●謠言三種形式

  1 通過捏造、篡改災害信息、疫情信息,將其擴大化、妖魔化,引起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如:「九江SB250病毒」謠言。

  2 通過虛構恐怖信息或危害公眾安全事件信息,威脅社會安全穩定。如:揚言要燒毀贛州南康區一家具廠的謠言。

  3 為達到自身目的,通過歪曲事實真相,意圖引發網民「圍觀」,給政府機關製造輿論壓力,增加其向政府機關「討價還價」的籌碼。如:婺源歪曲公安特警暴力執法的謠言。

  ●三種危害表現

  與此同時,網絡謠言不僅損害國家形象,而且容易引發一系列涉及民生的信任危機,影響社會大局的穩定,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危害公共安全,影響社會穩定。各類網絡謠言因其傳播速度快、傳播面廣等特點,極易引發民眾各種猜疑、謠傳甚至恐慌,給社會公共秩序帶來安全隱患。

  其次是擾亂民眾判斷,危害心理健康。面對有關自己切身利益的謠傳,人們就更加輕信謠言,缺乏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造成社會從眾等負面不良心態的蔓延。

  最後是擾亂社會輿論,破壞政府公信力。一些別有用心的網民在網上肆意歪曲事實真相、盲目指責政府行為,藉機煽動群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和誘發群眾反社會的心理,極易損傷政府在群眾中的公信力,動搖政府執政根基。

  「偽科學」「偽養生」擾亂公共秩序

  雖然法律對散播謠言有明確的處罰規定,但不少人的朋友圈、微博裡經常會出現一些擾亂公共秩序等表面上看「情節較輕」的謠言,如:「吃素者一定能長壽」「不鏽鋼電水壺致癌」等。面對這些「偽科學」、「偽養生」謠言,相關部門表示管理起來確實有困難。

  以「不鏽鋼電水壺致癌」這則謠言為例,警方和質檢部門都覺得「很頭疼」。「比如不鏽鋼電水壺致癌,沒有明確的廠家,也沒有擾亂公共秩序。」省公安廳網安總隊民警說,如果涉及了具體的商家,商家可以直接起訴造謠者,再由公安機關採集證據,但這則謠言,沒有具體指向哪家企業,只是泛泛而談,所以警方處理不了。

  而省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產品只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準即可,至於是否致癌,不屬於質監部門的管理範圍,質監部門也無法闢謠。

  網友應理智相關部門應及時闢謠

  這些「難治」的網絡謠言,在沒有闢謠前,網民應如何處理呢?

  南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社會學教師葛洲認為,網民需要提高甄別能力,謠言往往是經不住時間考驗的。面對網絡信息,有些人第一時間不是思考是否符合常理、是否真實可靠,而是關注這條信息是否奪人眼球、新奇古怪。也許轉發的網民,有時並無惡意,但不假思索的手指一摁或滑鼠一點,便輕易完成了一次傳謠。其實,只要每個人在轉發與評論一則消息或微信微博時,冷靜思考,從常識和科學的角度,初判真偽,這些謠言將被「扼殺在襁褓中」。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應及時發布政府及公共事務、突發事件信息,用正確的信息抵制謠言。

  省公安廳提醒廣大公民,謠言不僅止於智者,更應止於公民理性。在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網絡謠言行為的同時,警方希望廣大網民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增強自律意識、法律意識,規範網絡言行,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為社會營造一個和諧、文明、清朗的網絡環境。

  文/劉波 江南都市報記者張凱

相關焦點

  • 塑料大米,一滴血測癌…這30個健康類謠言你識破幾個
    原標題:塑料大米,一滴血測癌…這30個健康類謠言你識破幾個回望2017各類不靠譜的謠言從未停止在此,小編為您整理出關於健康、醫療類的一些謠言2018莫再上當啊!所以呀,想要鑑別是不是塑膠袋 買兩包不同產地的紫菜回去做實驗 點燃有燒焦羽毛味兒的就是真紫菜, 沒有的……那就記好,下次別買了。
  • 2014年十大科學類謠言,你識破了嗎
    原標題:那些「科學」謠言,你識破了嗎(深閱讀)   2014十大「科學」謠言   1.地暖輻射會致白血病?   有說法稱「地暖會產生供暖輻射,進而導致白血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白內障等視力問題」。
  • 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
    網絡謠言背後反映出不成熟的網民心態和不健全的管理機制,值得思考      「撿到粗心小朋友的高考準考證,誰認識通知下,別耽誤了高考大事。白××,考點市一中,考場013,座號11,準考證號204101311。請大家幫忙互相轉發,別耽誤了孩子高考!聯繫電話138××××8131。」
  • 如何識破謠言?區分觀點還是事實
    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我們每天都在面對大量的相關信息,謠言和不實信息的傳播速度比病毒傳播的還要更快。不信謠不傳謠,也成了疫情之外大家極為關注的話題。那麼,我們如何主動識別謠言,以構建有效的功防體系呢?
  • 別轉發了,是謠言!
    告訴你其他的親愛的親人和朋友:今天晚上從12:30 - 凌晨 3:30,極度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會貼近地球而通過。所以,請關掉你的手機,不要讓你的手機靠近你的身體,可能會造成傷亡或者損壞. 請告知這條消息給你關心的人,晚上記得關機,記得群發給你的朋友,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每個群都要發一下。這則信息你收到了嗎?如果你收到了,你相信嗎?
  • 【薦讀】2017年微信謠言榜出爐,你中招了嗎?
    原標題:【薦讀】2017年微信謠言榜出爐,你中招了嗎?回望這一年,各種不靠譜的謠言從未停止。 社交網絡流傳一則消息:昨天凌晨二點二十三分,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歲,最小的5歲,參與搶救的醫生已被隔離,中央1臺電視新聞已播岀,暫時別吃魚類、酸菜,特別是草魚,酸菜魚,水煮魚。
  • 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謠言榜單!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  1 微信免費時代結束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快轉重要消息,微信免費即將結束,明天下午6點以後打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把這個消息轉給10個人,證明你是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系統幫你升級更新,否則你將被刪除。如果轉發超過18個人,你的圖標會變成藍色,代表你可以繼續免費使用微信。
  • 常見敷面膜誤區,看你中招了幾個
    原標題:常見敷面膜誤區,看你中招了幾個 除此之外,你對於敷面膜還有哪些誤會呢? 誤區1:敷面膜可以長效補水 「面膜是一種護膚品,不同功效有不同配方,可分為保溼滋潤、美白、祛痘、清潔護理和抗皺等類型。」北大醫院皮膚科醫師仲少敏以保溼滋潤型面膜為例說,其保溼成分玻尿酸、透明質酸、膠原等以水質為主,可暫時提高角質層含水量。
  • 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第一條就中招了!
    不知不覺,五月已到末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來看看你中招過嗎?
  • 你為什麼會相信謠言?
    但謠言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知道是假話,空話,乃至於是某些人的胡說八道,照理說應該是彼此矛盾,不和邏輯,很容易被識破。尤其是到了現代社會,科技如此發達與昌明,信息交流如此之方便快捷,有什麼事情上網一查就知道了,普羅大眾中的你我為什麼依舊容易被謠言蠱惑以至於操縱呢?(如果某位營銷大神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豈不是要賺翻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解讀的角度也有很多,得出的結論也很多。
  • 洪水未退,謠言四起,為何謠言那麼容易瘋傳?
    這些謠言在網絡上得到了快速的傳播在洪水未退的情況下,謠言卻已四起,人們為何如此熱衷於相信謠言呢?對此當在網絡上接收到謠言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觀念讓他們很快就接受了謠言,並對此消息高度信任。另外在信息爆炸的當下,老年人的腦力和體力註定了他是沒有辦法去求證信息的真假,所以更容易被謠言左右。
  • 男生護膚謠言揭秘,別再讓它們毀了你的臉
    現在很多的男生也十分注重自己的穿搭和護膚,但是對於護膚這方面是男生的弱項,被網傳的男生護膚謠言毀了自己的臉,皮膚越來越差,到最後發現自己的臉部組織被破壞,到那個時候神仙都救不了你的臉。今天就為眾多男生護膚謠言揭秘。
  • 盤點疫情謠言七宗「最」 這些規律你發現了嗎?
    通過每日發布的前一天疫情報告,即可輕鬆識破此類謠言。2.網絡搜索相關內容。針對此類謠言,權威媒體通常都會快速進行查證闢謠,因此很容易搜索到相關闢謠信息。識破這類謠言最有效的方法是向相應機構進行求證。比如,看到「北京多條高速公路雙向封閉」這種對交通出行影響重大的消息,切勿輕信,可向首發集團或122報警服務臺進行求證,即刻了解真實情況。
  • 謠言?這是真的?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
    謠言? 因為疫情之故,各色人等很是關心疫情之訊息,仿佛看前線之戰報,以得自己行動決策之根據! 但遺憾的是,各色信息鋪天蓋天,仿佛大軍壓境,箇中奸細——謠言是也——卻一時難以辨別出來,給吾等布衣之決策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 網絡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闢謠為何如此難?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插畫:人民圖片隨著論壇、微博、即時通訊工具等的崛起,網絡謠言也呈激增之勢。網絡謠言背後反映出不成熟的網民心態和不健全的管理機制,值得思考「撿到粗心小朋友的高考準考證,誰認識通知下,別耽誤了高考大事。白××,考點市一中,考場013,座號11,準考證號204101311。請大家幫忙互相轉發,別耽誤了孩子高考!聯繫電話138××××8131。」高考前幾天,上面這條信息,通過好心網友,在微博、微信和QQ群、貼吧上瘋狂轉發。
  • 揭秘轉基因食品的幾個常見謠言!你中招了沒?
    上期我們了解了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能不能吃的問題,今天我們接著來了解幾個關於轉基因的謠言,並深入了解一下這些為什麼是謠言。轉基因食品影響後代健康?在網絡上的一種常見的觀點,就是食用轉基因食品可能影響後代健康。但這早已被大量科學實驗證明,是完全沒有根據的「杞人憂天」。這是因為,基因控制的是蛋白質的合成。
  • 首都疫情形勢嚴峻,網絡謠言不斷,你是否也相信了?
    自6月11日北京發現新增新冠病例以來,北京已經持續6天新增病例持續增長,勢頭之猛讓身處北京的人們驚慌不已,這種情況下,網絡謠言卻又開始興起,網絡傳播謠言速度之快,超乎想像。北京疫情本就是全國關注的焦點,這個時候謠言傳播,勢必會加大人們的恐慌。
  • 「淨網2018」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今天就開啟11月了感嘆時光的飛快啊(因為有國慶小長假~)但謠言卻絲毫沒有「鬆懈」仍以頑強姿態寄生於各處藉此,網警向大家提醒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快看看這裡有沒你中過招的~朋友圈十大謠言網警點評:現在工業科技發展已遠超我們想像,梅梅也通過這個謠言長了一番見識呢~4"李詠去世"視頻是病毒,千萬別打開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各位請注意:"李詠去世"的視頻,不要打開,立即刪除
  • 關於幹細胞的七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尤其在鍵盤俠猖獗的年代,謠言滿天飛已經見怪不怪。幹細胞發展大勢所趨,產業發展,患者受益,可是偏偏網上充斥了各種關於幹細胞的謠言,讓人十分頭疼。今天就來扒一下各種幹細胞謠言,下次見到這些謠言的時候,請擦亮眼睛。一、臍帶血包治百病,不存未來後悔。
  • 秋季話「食」謠|「真真」幫你識別套路,「智」止謠言
    又到一年立秋時……    立秋時節,一些陳年老梗的謠言潛滋暗長,逐漸露頭,藉助節氣更迭的話題熱度偽裝翻新,騙取流量。那麼,這些改頭換面、粉墨登場的季節性謠言都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分辨這些謠言呢?今天,就讓「真真」幫你識別這些謠言套路,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