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止於智者?——你真的是太年輕了

2020-10-04 略懂經濟的韓顥卿

荀子.大略中有說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意思是沒有根據經不起推敲的謠言因為經不起分析,所以傳到聰明人那裡就會停止流傳了。

事實上是否是這樣呢?

2015年的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有一篇著名的論文就分析了關於謠言的傳播,他們發現相反地,如果媒體別有用心又特別聰明的話,他們反而會有更強的動機去散播刊登聳人聽聞的謠言。

作者通過研究關於公司併購有關的新聞消息,公司併購類的新聞一般來說都會有較大的讀者群,保證了其影響力。對於員工、客戶和競爭對手來說,併購的決定除了對於投資者而言會實現15% - 20%的額外收益外,併購還會導致裁員、停產和競爭加劇。

他們發現了這種散播謠言的動機完全會影響到最後媒體新聞的準確性。作者通過數據構造了變量來預測一個新聞準確性,一個準確的新聞信息意味著發布這個新聞撰稿人有較高的教育背景,豐富的從業經歷,以及在報導的行業方面具有專業的知識。另一方面併購的傳聞也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環境,因為我們往往可以在時候觀察到謠言究竟是否屬實,從而構建對於新聞報導準確性的測度。

通過對於新聞真實性的研究作者發現,一般來說:越有新聞價值的謠言明顯越不太可能成真。這一發現表明,如果報紙刊登的是具有廣泛讀者,並且包含具有吸引力的知名大公司名字的新聞,那麼這些報導大多不太靠譜。而比較準確的新聞一般都會提及併購的細節,比如說準確的新聞更有可能提及具體的收購價格,討論可能的競購者以及併購進程具體進行到哪個階段。與此同時,作者們也發現如果一篇新聞頻繁使用「maybe」、「appear」這類的詞彙的話,那麼基本上是一條假新聞。

然而作為投資者而言,大多數投資者並沒有能力理性充分判斷並且預測新聞的準確度。所以很有可能在一開始對於價格的反應過度(股價在謠言剛出現的時候暴跌/暴漲),隨後出現逆轉。由此可見媒體散布謠言的動機和幅度對於資產價格,股價波動的影響是尤其明顯的。作者發現在51%涉及謠言的協議中,收購溢價實際上取決於謠言發布前目標公司的股價。之後由於謠言的散播,股價會比實際的價格高/低出8%之後再回歸真實水平,一上一下造成了16%額外的股價波動影響。

這樣的研究非常有趣,因為傳統的觀點一直認為媒體的作用是揭露金融信息的被動渠道,然而實證研究表明:媒體有更大的動機投機報導謠言以此吸引更多的讀者。這樣的研究使得我們應當重新審視媒體報導和企業自我披露兩者所包含的信息的差異。同時文章也證明了媒體通過捏造投機性的謠言,直接導致了資產價格的波動。這意味著當我們試圖了解信息和資產價格關係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底是「誰」在向投資者傳遞信息。

參考:Ahern, Kenneth R., and Denis Sosyura. "Rumor has it: Sensationalism in financial media."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8.7 (2015): 2050-2093.

相關焦點

  • 謠言止於智者
    什麼時候新聞的真實性,只需加上「可能」二字就可以真的充當新聞要聞了?!這不是在誤導和蠱惑民眾,又是什麼?而且在我每天吃飯的時候來倒我胃口,老公一看我的臉色,忙喊孩子:「別看了快換臺,你媽媽要炸!」 21世紀文盲不多了,科盲卻很多!還好謠言止於智者!法國主流媒體很快又組織採訪了法國多個科學家,很快得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不可能人工合成結論,從而平息了這場謠言。
  • 謠言止於智者……這是一句很奇怪的話
    明知是謠言還要傳播的情況不是沒有,有些特例,比如有一個說法叫謠言倒逼真相。這個屬於例外,不討論。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當我們知道這是個謠言,就會停止傳播。這個不需要「智者」,普通人就能做到。所以,這六個字的真實意思應該是:智者能分辨出這是不是謠言。
  • 謠言止於智者,專家表示太荒謬
    可是同時在網絡上也散播出了很多謠言,在他們看來新型肺炎是美國的一個基因武器,那麼新型肺炎是美國研製的基因武器?謠言止於智者,專家表示太荒謬。首先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說法,那是因為在我國病毒爆發之前,美國人來中國參加了軍運會,他們走後病毒就爆發了。再加上03年我國爆發非典的時候感染者幾乎都是我們中國人,而美國人卻沒事。
  • 茅臺都要被吹上天了,專業打假,讓謠言止於智者
    名牌可以代工,但是茅臺酒卻無法複製,周明對經常出現的有關茅臺的謠言好好解答!由於茅臺醬香酒的微生物環境太繁雜,目前仍有許多神秘的未解之謎。所以,堅守傳統和創新發展相輔相成,從生產工藝和產品品質角度看,茅臺醬香酒具備十足的創新性和獨特性,乃至不可複製。茅臺作為百年品牌,創新始於百年前,創新也未止步於百年後。
  • 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輕信謠言真的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謠言怪象如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我們每天會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包圍,上到國家大事小到鄰裡鄰居的小事,仿佛什麼事大家也願意拿出來分享分享,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越是能夠出醜、越是顛覆大家的常識的現象大家會更樂於看,真的是吃瓜群眾永遠不嫌瓜多啊!
  • 謠言止於智者!舒暢正面回應嬰兒床事件:本人從未結婚生育
    謠言止於智者。為了證明不是嬰兒床,舒暢還曬了一張椅子的正面照。白色扶手粉色墊子,再加上可愛的玩偶,真的很少女心了。舒暢成名很早,5歲就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劇。出道這麼多年,舒暢也有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天龍八部》裡的天山童姥,《寶蓮燈》裡的小玉,《魔幻手機》裡的傻妞……。
  • 謠言止於智者!「天宮一號」到底是墜毀、回家、還是再見?
    雖然我們是這樣的不舍但是你曾經帶給我們的那些榮耀與感動我們不會忘記只能說,這個「高級謠言」實在是太過精緻,差一點就能讓人相信了。謠言止於智者,就讓我們來好好解讀下吧。天宮一號造成損失的概率應該還遠低於你連續隨機買號而連中彩票頭獎的概率。中國能明文說,可以說這個負責任大國的態度還是沒毛病的。而這麼多外界媒體如此杞人憂天,可能主要是由於天宮一號是人類航天史上在50多年內第一個打破美蘇(俄)載人航天壟斷的選手吧。
  • 謠言止於智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謠言
    同時,不要讓謠言流竄。以下是正在流竄的謠言及真相,請大家積極轉發給身邊的朋友。這一說法在網際網路上被廣泛傳播,甚至演變成各種版本的誤傳和謠言。針對這些疑問和傳言,23日,李蘭娟院士回應說:「我說酒精消毒,可沒讓你們多喝酒啊!」正解:酒精的殺菌原理是因為它可以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空間結構,從而達到殺菌效果。但對濃度有一定的要求,百分之七十五才具有殺菌效果。
  • 謠言止於智者——擊碎污衊馬克思的三大謠言
    但是,誹謗和謠言不僅在他活著的時候形影相隨,即便在他逝世之後仍舊揮散不去。有些謠言罔顧事實,以玷汙馬克思的人格為能事,在當前的網際網路領域大肆傳播,嚴重損害了馬克思的光輝形象。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馬克思在大學時加入了撒旦教、馬克思在野雞大學拿的博士學位,以及馬克思有一個私生子。為什麼這樣的謠言可以屢屢不禁,而且還有人信?這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 從岸本齊史到伊藤潤二,謠言止於智者
    個人觀點對此我只能表示,謠言止於智者。相信在這裡人云亦云的觀眾要麼是「雲看漫」要麼就是有意為之的黑粉。但凡看過漫畫的人都不會說出這種言論。在某次「番外篇」中,其中出現了粉絲來信問答環節,其中某位粉絲就有「最受影響的作品」一問,而芥見下下老師也正面回復了這一疑問:受影響的漫畫家數不過來,由於《咒術回戰》目標是王道題材,因此不少人應該能從中找到既視感!
  • 如何辨別漫天飛的謠言!
    面對抗疫中的各種網絡不實信息,希望大家相互提醒:誰在製造謠言——1、壞人,造謠是他們的職業,通過謠言混淆視聽、挑動對立、製造民怨、引發恐慌等,終極目的指向黨和政府;2、騙流量的自媒體人,他們通過杜撰聳人聽聞的事件吸引不明真相的人關注和評論,客觀上這些人造成的危害不比那些職業造謠的人小;3、第三類人是那些無聊、無知的普通網民
  • 果殼網百篇妙文粉碎謠言 主編:啟蒙精神永遠需要
    這讓一群科學愛好者格外忙碌起來,他們自覺地擔當起了「粉碎謠言」的重任。  如果你仔細地瀏覽網絡世界,你會發現,在我們身邊已經有不少科學網站,並且不少是年輕博士主動擔當,敲鍵盤傳播知識,以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為己任。但這中間,又以果殼網最引人注目,為什麼?就連央視都採訪果殼網的年輕MM了,請他們出面,講解超級月亮與地震的關係。
  • 2020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智者  近日,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際,重慶市的王某某、劉某、王某3人在網上編造、散布謠言,被警方行政拘留。  俗話說得好,傳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自疫情發生以來,網絡上各類信息更新極快,內容頗為蕪雜,疫情相關謠言四起。
  • 闢謠《神鵰俠侶》謠言之:天殘地缺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但當今網際網路信息泛濫,各種真假難辨大量湧現,網民一時很難分辨眼前的信息是真是假。就像網傳金庸給《神鵰俠侶》的最初起名叫「天殘地缺」。說出這種言論的人並沒有證據證明這是金庸先生原著事實,但大家多這麼說,好像它就是真的?
  • 「閏四月裡的說法兒」——謠言和傳染病
    什麼「閏月」、「寡婦年」、「光棍年」,你需要買雞蛋、罐頭、紅秋褲什麼的給某個親人,幫他消災避禍,保他平安順遂。至於是否真的有用,大家其實心知肚明。但是花上幾十塊錢,既能促進家庭和睦,又能交流感情,誰還去在乎它究竟是什麼來歷,有沒有道理呢。不過關於來歷,我猜應該和菜市場有關係。最起碼雞蛋5塊錢一斤的時候,沒見到誰給自己六十多歲的弟弟買。
  • 關於白癜風的那些謠言,你輕信了嗎?
    目標越難實現,相關的謠言就越多。  由於白癜風病情的複雜性,再加恢復周期長,就出現了很多和白癜風疾病相關的謠言。  「白癜風一定會遺傳」、「白癜風會傳染」、「白癜風根本治不好」等,這樣的謠言不僅影響白癜風患者病情的治療和恢復,更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困擾。  今天,小編對這些白癜風謠言進行盤點,幫助大家科學的認識白癜風。
  • 你為什麼會相信謠言?
    但謠言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知道是假話,空話,乃至於是某些人的胡說八道,照理說應該是彼此矛盾,不和邏輯,很容易被識破。尤其是到了現代社會,科技如此發達與昌明,信息交流如此之方便快捷,有什麼事情上網一查就知道了,普羅大眾中的你我為什麼依舊容易被謠言蠱惑以至於操縱呢?(如果某位營銷大神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豈不是要賺翻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解讀的角度也有很多,得出的結論也很多。
  • 謠言止於智者,可我們是否具有辨別謠言的能力?
    謠言、誤傳、10萬+、陰謀論、帶節奏、病毒營銷……劇情總反轉,頻繁被打臉,真相何在?不僅謊言,狂言橫行,事實也總難逃反轉、反轉、又反轉的命運。使公眾困惑的是,究竟該相信哪一種真相?畢竟,在如今的自媒體時代,真假信息混雜,難以分辨。別擔心!
  • 別再提什麼信謠了,沒有人會明知是謠言而去相信的!
    所以主觀上對於防謠言意識的加強,使得人們碰到不確定的言論的時候會加以甄別,從而降低客觀上信謠的概率。但是我真正想說的是,對於大部分謠言來說,主觀上的謹慎並不能幫你識破謠言,只是對於其持一個保留的態度,並不能幫你做出真與假的判斷。
  • 科學家說瑪雅末日是2020年,真正末日你會有遺憾嗎?
    那麼如果真的世界末日了會怎樣呢。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沒有誰可以長生不老,永遠年輕。假設世界末日真的要到來,那麼請問一下你自己,你有什麼遺憾的事情嗎?是否有沒有說完的話,是否有相見卻又不敢去見的人,是否有想幹卻又不曾有機會去做的事,我們整日奔波忙碌,有的人為了工作,有的人為了學習,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隨之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我們不能不被生活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