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網百篇妙文粉碎謠言 主編:啟蒙精神永遠需要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本報記者 陳驥

  果殼網前天更新的謠言粉碎對象是——日本迪斯尼的暫時關閉,是因為受核輻射的影響。截至3月31日,果殼地震專題共發表文章近百篇。

  最新流言是這樣的:因為核輻射的影響,位於千葉縣的東京迪斯尼樂園宣布無限期停業——這是世界上運營狀況最好,唯一盈利的迪斯尼樂園,無數美好回憶停留在此……

  在果殼寫手的眼裡,這則流言傳達了兩個信息:日本的核輻射已經相當嚴重啦;東京迪斯尼樂園將永久性的關閉。

  其實不用查證就能對這個消息有個大致判斷。東京迪斯尼度假區位於東京附近的千葉縣浦安市,距離福島核電站至少有上百公裡。目前,日本政府要求福島核電站半徑30千米範圍內的居民自行撤離。如果說東京迪斯尼樂園會因為核輻射而不能經營了,那東京以及東京附近的人都要撤離嗎?

  所以,東京迪斯尼樂園暫停開放確有其事,不過原因不是核輻射。

  果殼MM上央視

  日本發生9級地震及其核電危機,引起了國內民眾的廣泛關注,以至於出現了一場場鬧劇——海帶、碘酒、加碘鹽甚至是醬油,都得到狂熱追捧。

  這讓一群科學愛好者格外忙碌起來,他們自覺地擔當起了「粉碎謠言」的重任。

  如果你仔細地瀏覽網絡世界,你會發現,在我們身邊已經有不少科學網站,並且不少是年輕博士主動擔當,敲鍵盤傳播知識,以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為己任。但這中間,又以果殼網最引人注目,為什麼?就連央視都採訪果殼網的年輕MM了,請他們出面,講解超級月亮與地震的關係。

  用果殼「餵」松鼠

  「姬十三」是這群年輕人的頭目,30多歲的神經生物學博士,科普專欄作者,真名嵇曉華,數年前憑一腔熱情和同道一起創立了「科學松鼠會」。嵇曉華是舟山人,還在剛開始從事科普寫作時,本報的科學記者就曾經採訪過他。

  而現在,松鼠會已經繁衍出100多位「松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線研究人員,還有一部分是科學記者,以及職業科學傳播者,比如科普雜誌工作者。

  果殼網是一個年輕的網站,去年11月上線,可如今影響力已不容小覷。負責該網站傳媒的朱溯源向記者介紹說:「科學松鼠會」已經正式註冊為NGO(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有幾名專職工作人員。為養活松鼠會,姬十三又創辦了科普網站果殼網,希望拿果殼網的收入補貼科學松鼠會。

  果殼網現有50名左右員工,他們大多是科學團體松鼠會的成員,全職為網站工作。雖然科學松鼠會和果殼網是兩個不同的機構,但他們從事的事業、擔當的義務是一致的,比如闢謠。

  闢謠成了當下主業

  「從2007年到現在,我們一直在做科普方面的工作。日本地震開始,我們就一直在關注,這當中出來太多謠言。」科學松鼠會群博的副主編遊識猷說。

  的確如此。果殼網有15個主題站,如「心事鑑定組」、「死理性派」,在記者看來,以「謠言粉碎機」最特別。它針對社會上的各種與科技有關的傳言,用查找科學文獻、做實驗等方法檢驗其真偽,粉碎謠言。

  用姬十三的話說:「我們的敵人並非謠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是不加反思的生活態度。比粉碎謠言更有價值的,是培養獨立的思維能力。」因為這樣,果殼網設立了主題板塊「謠言粉碎機」。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博士後秋秋擔任「謠言粉碎機」的編輯,她身邊聚集著20多個高學歷的80後編輯。編輯們的學科背景涵蓋物理、生物、電子、植物、數學等領域。按果殼網的工作量,每個版主要按照各自的主題,每天更新發布千字左右的科普文章。

  遊識猷說,「過去傳播的『躲避地震黃金三角』,2008年的時候就被闢謠了,沒想到現在還有很多人相信。我們就把這些文章再拿出來,希望如果真的發生地震,人們來掌握正確的求生知識,不至於被謠言誤導。」

  所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認為,謠言不會止於智者,只能止於民眾充分的知情權。在個人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傳播節點,正確的態度是「謠言止於你我」。

  啟蒙精神永遠需要  

  果殼網主編徐來說:「我們的現場不是在地震發生現場,而是在中國網民、公眾之中。因為公眾有恐慌,我們要第一時間站出來,驅散恐慌。」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嚴鋒這樣評價果殼團隊:「專家達人在災難中剖析事理,粉碎謠言,安撫民眾,恍然覺得他們是以民間的身份,穿越性地延續著一個並不遙遠的時代。賽先生不死,啟蒙精神仍在。」

  央視主持人李小萌說:「相比官方媒體來說,為什麼很多人願意相信它?1來自民間。2非應運而生。3專業但通俗易懂。4及時。5名字及態度親和。6無預設立場。除第1條與生俱來之外,其他可學。」

相關焦點

  • 果殼網主編談養生黨和心靈雞湯
    訪談:果殼網主編談養生黨和心靈雞湯榜妹心中一直把拇姬供為文字和見識的神級選手,「不要在他前問出太Low的問題」這個念頭糾纏了榜妹一整個周末。果殼網主編徐來,青年小說家,小說《想像中的動物》。果殼網(ID:Guokr42):Guokr.com是開放、多元的泛科技興趣社區,並提供負責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題內容。(榜妹註:自新媒體排行榜放榜以來,幾乎承包科技榜首位)榜妹:果殼微信運營花蝕說,我們的健康榜在謠言來源方面幫了你們的大忙……流言總比闢謠傳得廣些。你怎麼理解微信上盛行的養生黨和心靈雞湯呢?
  • 果殼網主編徐來攜新書《碎前故事》舉辦沙龍
    磨鐵圖書 李楊 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暴英霞 通訊員 李楊) 11月15日下午,果殼網主編徐來攜新作《碎前故事》做客單向空間,舉辦「故事是破碎的,世界是連續的」新書沙龍。其實徐來的網名是拇姬,他還是當年「前列腺要發言」的博客主人,「徐來」也不過是他的筆名而已,他的真實姓名是個秘密。
  • 開卷八分鐘:果殼網:《謠言粉碎機》
    我建議大家不妨上一個網站看一看,那就是國內目前一個比較特殊的網站,專門提供各種各樣科學科技訊息的果殼網,上面有這麼一個主題劇集叫做謠言粉碎機,那這個謠言粉碎機就把剛才我說的那些話通通當成謠言粉碎了。我今天要大家介紹的書就是我手上這本《謠言粉碎機》這個專欄的結集,作者叫果殼,其實果殼就是果殼網上面一幫同好,那麼這幫同好其實跟我以前在這裡給大家介紹過的他們另一本書或者另一個團體是有關的,就是科學松鼠會,那麼秉承著科學松鼠會的精神,這也是一幫學過自然科學或者本身仍然在業界工作的人,努力的聚集起來,那麼提供各種,希望提供一些負責任的科學知識,尤其是針對目前中國社會廣泛流傳的各式各樣的古怪的謠言
  • 果殼網主編拇姬跨界書寫《碎前故事》
    果殼網主編拇姬顛覆三觀跨界書寫  融古典、魔幻如果這世界只有一個故事,那麼就有無數講故事的人,而志怪故事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塊兒裡頭帶血。建議將#碎前故事#引入分級制度。  作者簡介:  徐來  江蘇人,網名「拇姬」,博客「錢烈憲要發言」的主人。  果殼網主編,青年小說家,講故事的藝人。  曾著有《想像中的動物》,作品曾獲第十三屆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
  • 果殼網創始人嵇曉華:新媒體科普是弱勢群體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謝靚)一提到科普,很多網民第一反應就是果殼網,在多個泛科技類網站排行榜上,果殼網都穩居「頭牌」,微信矩陣粉絲量達500萬,微博矩陣則近千萬。
  • 【果殼網專訪】《自然通訊》中國執行主編印格致:「 科學有險阻...
    而《自然通訊》執行主編印格致,便是《自然》集團派往中國的第一位先遣者。9月初,印格致拜訪了國家納米中心實驗室,果殼網在北京採訪了他,一探這位掌握著眾多科研工作者命脈的主編大人的底細。主編大人的名字是Ed Gerstner。剛到中國他想為自己取個中文名,他的同事曾建議他取名叫「高帥富」,(編輯吐槽:這位同事,你真的是很誠懇的建議嗎?)
  • 姬十三:砥礪奮進的五年 我在果殼網做科普
    一群對科普有熱情的夥伴,我和姚笛、徐來、王豔、劉暘、吳歐等,從各自領域離開,投身創辦果殼網,開始一個全新的事業。從一個寫作者到創業者,前兩年經歷了很多坎坷。自2012年以來的五年時間,果殼逐漸摸清了思路快速成長。回顧過去五年,是果殼網快速突破,夯實科普基礎,探索科普產業化的五年。也是我們用實際行動履踐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態度與精神的五年。
  • 「果殼網」:一群好奇心旺盛的人在一起
    原標題: 「果殼網」:一群好奇心旺盛的人在一起圖片說明:這是「果殼網」的辦公室一角,出乎意料又不出乎意料吧。以「科技有意思」為口號的「果殼網」,今年最火的一條微信《裙子到底是「白+金「還是「藍+黑」?你的大腦在搗鬼》,奇蹟般地席捲了400多萬閱讀量。這種好玩的選題是怎麼出爐的?
  • 5款「謠言粉碎工具」助你告別恐慌!
    如天津爆炸案中,關於「天津市區空氣汙染」、「有害氣體擴散」、「一小區全滅」等謠言層出不窮。傳謠簡單,但粉碎謠言卻不易。尤其是在災難事件發生時,各種病毒式傳播信息充斥網絡,一時間讓人真假難辨。如何擊敗屢禁不絕的謠言?
  • 「月球車玉兔」微博由新華社與果殼網共同運營 編輯為北京萌妹子
    對於這些文章,新華網也進行了部分轉載或綜合,分別為《我的奔月之旅》(去年12月16日)、《嫦娥三姐妹的故事》(發表於去年12月25日,綜合果殼網的三篇文章)、《月球車可能熬不過月夜》(今年1月27日)。在新華網的三篇「月球車日記」中,作者均不止一人,而且均有姬少亭。2月14日的《人民日報》刊文,登出「月球車玉兔」2月13日的日記《月球之旅,沒有遺憾》。
  • 粉碎謠言 洗臉和仙人掌並不能防輻射
    粉碎謠言 洗臉和仙人掌並不能防輻射 2012年02月27日 04:12作者:cnbeta編輯:李洋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機箱頻道2月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這兩年古詩詞熱,國學啟蒙也跟著也火了。相對於英語啟蒙需要一定基礎,古詩詞容易多了。隨口就能說出一兩首,拍拍腦袋還能再想起兩三首來,教娃啟蒙卓卓有餘。叮噹學的第一首就是《 詠鵝》,估計全國寶貝98%都一樣的吧!
  • 2013年度十大科技謠言
    2013年對於謠言粉碎機是如虎添翼的一年,有了「流言百科」這個小夥伴,謠言粉碎機力爭更快速地出擊。和過去的幾年類似,食品安全相關的謠言依然是最受人們關注的,從「檳榔不致癌」到「快餐店的冰塊比馬桶髒」,從「轉基因大豆致癌」到「自來水中有避孕藥」,你相信過這些錯誤消息嗎?在2013年即將過去之際,果殼網聯手騰訊視頻盤點年度十大謠言,為你撥開謠言的迷霧,讓你更加了解真相。
  • 果殼網搬遷通知:即日起全員進入Minecraft辦公
  • 粉碎這個謠言我們等了15年
    但在15年前的2005年,在那個2020年還是一個相對遙遠的未來時,中國網絡上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唬人的謠言,並一直流傳到2019年。這個謠言的內容是: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關於這個謠言的來歷和傳播歷程,過去15年裡曾有多家媒體和多位網友對其進行報導和扒皮。
  • 【果殼網專訪】麥可•舍默:美國頭號「科學打假人」 ,講科學...
    對麥可·舍默來說,懷疑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作為「懷疑論者學會」(Skeptic Society)的創始人以及《懷疑論者雜誌》(The Skeptic)的發行人兼主編,麥可·舍默致力於打擊謠言、迷信和偽科學,而且從不畏起正面衝突,甚至連很多被其他科學家視為荒誕不經或不屑與之辯論的事情,他也摻雜進去,一一從科學的角度予以駁斥。上帝存在嗎?心靈感應是真的嗎?替代醫學有沒有效?
  • 十大最流行生活謠言榜發布
    著名中文科普網站果殼網12日宣布加盟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並首次發布「闢謠10大最流行生活謠言榜」。其中,「宿便是健康殺手」「孕婦需穿防輻射服保護胎兒」及「果汁與海鮮不能同吃」等流傳甚廣的謠言均榜上有名。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商業有本事
    像媒體一樣做內容擔任果殼網主編之前,徐來是新京報編輯,負責一個頗具影響力的科學新聞版塊「新知周刊」。在果殼網的籌備期,徐來和姬十三就果殼究竟該做什麼,有過長久的思考和討論,最後決定還是先做個媒體屬性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