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網創始人嵇曉華:新媒體科普是弱勢群體

2020-12-08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 謝靚)一提到科普,很多網民第一反應就是果殼網,在多個泛科技類網站排行榜上,果殼網都穩居「頭牌」,微信矩陣粉絲量達500萬,微博矩陣則近千萬。3月24日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作為創始人的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執行長嵇曉華卻說,在新媒體領域,科普依然很弱勢。會上,他列舉了種種事實來證明這個觀點,並表示,「其實近年來中國在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大型工程建設等方面成就很大,如果狠抓重點內容建設,提前進行科普議題設置,公眾是有參與需求的」。



在議題設置方面,果殼網顯然已走在同行前列。「AI表示不服:哼,誰說我們只會下棋」「、救命啊!剖好的魚正在油鍋裡亂蹦!怎麼辦」……這些讓人一看就想探個究竟的標題為果殼網及微信微博帶來了可觀的點擊量,而這些看上去有趣又有「乾貨」的科普文章背後,有眾多專業科普工作者、科技領域專家乃至中科院院士在做把關人。果殼網與英國《自然》雜誌這樣的頂級機構合作,並招募了一批精通傳播技巧的媒體人士,一碰到社會熱點,果殼網總是能快速且準確地作出反應。引力波被發現的新聞出來前一個多月,提前獲知消息的果殼網就開始準備相關科普文章,新聞出來後其微博點擊量達到2000萬,近日出現的問題疫苗事件,他們又接連推送了兩篇科普文章。

一個科普網站靠什麼賺錢?這是一些不了解果殼網的人常問的問題。「我們有一些廣告,還有出版物、視頻製作、在線教育等等板塊,以及開發一些衍生品」,嵇曉華說,他打算辦一個「自然商店」,專門出售科普類玩具,這將是一個廣闊的市場。

現在,擁有大規模粉絲的果殼網已不需要太擔心贏利和人才問題,但在成立初期他們也遭遇過人才流失,「有些人沒做多久就去了回報更豐厚的外企和科研機構」。嵇曉華說,在微信平臺上,科普類帳號連1%都不到,且閱讀量不過數千,民間科普人才很少有機會得到理想的經濟回報,網絡剽竊也很多,網絡傳播版權意識淡泊,大大打擊了原創科普的積極性。

果殼網有一個很火的主題站叫「謠言粉碎機」,「粉碎」過許多不靠譜的涉及科學的網絡謠言,然而,這也給果殼網帶來了困擾。嵇曉華幾乎每個月都會接到律師函,被觸及到利益的地方企業會動用網絡「水軍」、黑客以及各種方式來攻擊果殼。「我們批判過一個藥品製劑,就收到了那個企業的律師函,但這篇文章我們反覆核實覺得沒有問題。」 雖然作為公司,果殼有能力應對,但嵇曉華說,如果是一個普通科普作者,收到律師函很可能無所適從。 他建議加大力度保護優秀的原創科普內容和民間科普機構。


相關焦點

  • 網易創業Club入駐CEO:果殼網 姬十三
    姬十三介紹本名嵇曉華,浙江舟山人,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自2004年起開始科學寫作,先後在10多家媒體開設科學專欄。2008年4月,姬十三發起公益項目科學松鼠會,目前已發展為非營利機構哈賽中心。2010年11月,姬十三創立泛科技網站果殼網(Guokr.com),獲摯信資本等知名VC機構投資。
  • 【11周年•名人對談】賽先生vs果殼網:轉基因「死結」如何解?
    ,曾做過科普作家,果殼網創始人、CEO。對話動機  魯白和饒毅、謝宇聯合打造微信公眾號《賽先生》,姬十三則創辦果殼網,他們都致力於藉助新媒體這種形式傳遞科學態度,宣傳科普知識,阻止謠言傳播,為公眾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不同的平臺,他們在努力使科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果殼網創始者:5到10年內會出現世界級科普寫手
    「讓圈子之外的讀者聽到科學的聲音」    姬十三這個名字,籠罩著不少光環——知名科普作家、科學松鼠會發起人、果殼網創始者……相形之下,他的本名嵇曉華就要「低調」得多了,如同他給人的感覺,謙和而不張揚。
  • 科普的良心:果殼網CEO姬十三
    :果殼網CEO姬十三  洗衣粉真能炸油條嗎?——科普常識的傳播,從科學松鼠會到果殼網。兩者的區別是,科學松鼠會是一個愛好者組成的公益團體,果殼網是以科普為主要內容的盈利性機構。一群有科學專業訓練背景(通常是博士學歷以上)的人,堅持為你寫就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推動常識建設。  在果殼網上,你可以搜索到各種各樣的在線科技興趣小組,引領用戶重拾失落的好奇心。
  • 科普創新模式
    從科學松鼠會到果殼網  晚會上,38歲的果殼網CEO姬十三(嵇曉華)面對臺下300多名科學家、科普界人士、記者和科學愛好者組成的觀眾時顯得有些害羞。  與科學松鼠會不同,果殼網的建設開始向普通網友敞開,姬十三不再將目光停留在由科學家單向發表文章上,而是將一個博客群改造成了網絡社區和新媒體產品。「外圍有數以千萬計的年輕人,他們對科學也有正面的認知,願意藉助科普提升個人的知識,豐富平日的談資和增強生活中去偽存真的辨識力,這部分人群也是我們爭取覆蓋的。」
  • 姬十三:砥礪奮進的五年 我在果殼網做科普
    一群對科普有熱情的夥伴,我和姚笛、徐來、王豔、劉暘、吳歐等,從各自領域離開,投身創辦果殼網,開始一個全新的事業。從一個寫作者到創業者,前兩年經歷了很多坎坷。自2012年以來的五年時間,果殼逐漸摸清了思路快速成長。回顧過去五年,是果殼網快速突破,夯實科普基礎,探索科普產業化的五年。也是我們用實際行動履踐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態度與精神的五年。
  • 果殼網科普「普通翠鳥」
    可在果殼網看來,「普通翠鳥」卻並不普通。4月25日,果殼網自然控主題站的新浪認證帳號@果殼自然控在微博進行科普,指出「普通翠鳥是一個單獨的物種,意思不是普通的翠鳥。這個種恰好位列《「三有」動物保護名錄》,也是受保護的物種。目前中國有好幾個省市處于禁獵期,捕殺「三有」動物是可以升格懲罰的。非法販賣翠鳥毛的都不太敢說自己賣的是普通翠鳥。」
  • 舟山人姬十三:普通人家的孩子如何成了享譽網絡的科普達人
    人物名片嵇曉華,1977年出生於舟山。2010年,姬十三創辦「果殼網」,倡導「讓科學流行起來」「科技有意思」。他長期致力於推動知識傳播及知識獲取模式的革命,曾獲上海大眾科學獎、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時尚先生」年度科學傳播人物等榮譽;曾入選網際網路教育15年15人、世界教育科技領袖50人(WISE和EdTechXGlobal聯合評選)、中國商業創新50人等。
  • 果殼網百篇妙文粉碎謠言 主編:啟蒙精神永遠需要
    但這中間,又以果殼網最引人注目,為什麼?就連央視都採訪果殼網的年輕MM了,請他們出面,講解超級月亮與地震的關係。  用果殼「餵」松鼠  「姬十三」是這群年輕人的頭目,30多歲的神經生物學博士,科普專欄作者,真名嵇曉華,數年前憑一腔熱情和同道一起創立了「科學松鼠會」。嵇曉華是舟山人,還在剛開始從事科普寫作時,本報的科學記者就曾經採訪過他。
  • 「果殼網」:一群好奇心旺盛的人在一起
    名字出自哈姆雷特「果殼網」之前的「科學松鼠會」,是一個旨在推動大眾科普的公益組織,聚集了一批科普寫作者。隨著品牌逐漸響亮,創始人姬十三發現,成立一家商業化的專業公司,或許能比一個鬆散的組織發揮更大的能量。於是,2010年11月,他在「科學松鼠會」之外,創建了「果殼網」。「果殼」的意象,來源於哈姆雷特的一句話:「即便我身處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宇宙之王。」
  • 果殼網科普能力遠超正規科普機構網站?報告力挺微信科普
    資料圖   報告以新浪微博中科學傳播影響力最大的ID——「果殼網」和「科學松鼠會」為研究樣本,分析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果殼網粉絲已經達552萬人,科學松鼠會粉絲為191萬人。二者都與科學傳播組織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雖然屬於民間的科普組織,但科普能力不輸於正規科普機構。
  • 果殼網:理想主義男人的商業化蛻變
    進軍細分領域,從果殼網到MOOC學院  2004年讀博士期間,姬十三在《牛頓科學世界》發表了一篇關於猴子博弈實驗的文章,因為文字風趣幽默大受好評,從此姬十三在「科普」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2008年成立了科學松鼠會,2010年成立了泛科學社交網站果殼網。
  • 專訪「地球知識局」公眾號創始人:嚴肅科普也能「玩梗」
    專訪「地球知識局」公眾號創始人:嚴肅科普也能「玩梗」金羊網  作者:柳卓楠  2020-01-12 文/金羊網記者 柳卓楠 實習生 安舒齊圖/金羊網記者 梁喻
  • 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當理工科博士愛上寫作
    姬十三,一個逃離實驗室愛上科普寫作的神經生物學博士,當他進行科普工作時,科學不再是令人昏昏欲睡的報告,而是能流行起來的一種時尚。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學的魔力,他創辦了一個叫「科學松鼠會」的組織,「科學知識匱乏的人也是弱勢群體,我們的責任就是讓這些人了解科學。」
  • 網絡科普,點燃青少年的科學好奇心
    網絡科普,點燃青少年的科學好奇心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9月11日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 以「果殼」為例:調研新媒體矩陣
    果殼還從功能上進行細分,開闢了不同的帳號,例如用於活動公關和承接流量的「果殼網活動發生器」、用於與媒體/合作夥伴交流的「果殼通訊社」。從帳號布局上看,電商、課程是果殼的主要變現方式。2.「果殼」新媒體矩陣搭建邏輯(1)第一階段  2010年-2011年果殼的定位是垂直的科學類媒體,幫助科學家或科普作者塑造個人品牌。(2)第二階段  2012年-2014年隨著果殼網高質量內容的傳播,逐漸形成品牌影響力,擁有了一批粉絲,果殼開始打造科學愛好者的社區產品。
  • 紅豆live與果殼網達成深度合作
    13位大V首批入駐  7場聯播打造最強直播日此次果殼網首批入駐紅豆Live的果殼達人共有13位,其中包括果殼網總編「拇姬」徐來、聯合創始人「莊小哥」、「桔子幫小幫主」等。他們將憑藉在各自專業領域內豐富的科學知識,打造包括「美麗也是技術活」 「吃貨研究所」、「果殼自然控」、「果殼童學館」等直播欄目。
  • 果殼網夾縫中成長:拿科技與對手「抬槓」
    於是,一些夾縫中壯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悄悄滋潤,果殼網就是其中之一。  果殼網非常講究科學邏輯,但它自己的誕生卻有些「荒誕」。那一天,創始人姬十三正洗著澡,突然間一個想法電光火石間擦過,從此「果殼網」的名字便誕生了。「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姬十三笑著說道。  切入口:創建科技社區  然而,找準科普這個切入口,姬十三則想了好久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