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網主編徐來攜新書《碎前故事》舉辦沙龍

2020-12-08 中國青年網

  11月15日,徐來在新書沙龍活動現場。 磨鐵圖書 李楊 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暴英霞 通訊員 李楊) 11月15日下午,果殼網主編徐來攜新作《碎前故事》做客單向空間,舉辦「故事是破碎的,世界是連續的」新書沙龍。其實徐來的網名是拇姬,他還是當年「前列腺要發言」的博客主人,「徐來」也不過是他的筆名而已,他的真實姓名是個秘密。一個人聊天沒有意思,他這次叫來果殼網主筆Ent來現場一起「胡鬧」。

  《碎前故事》是徐來暌違八年後的最新作品,以100餘篇短小精悍的戲作,向故事之神致敬。故事內容融古典、魔幻、哥特於一體,精選微博上最受歡迎的「碎前故事」專輯,分為博物、電子志怪、無人生還、小傳奇,列王記、神隱等幾大門類,兼具筆記體小說的底子和西方奇幻的風格,通篇奇思妙想又不乏生動精妙的機鋒。無論從內容的豐富性,還是創作技巧上,這本書都已經遠遠超出他的處女作《想像中的動物》(筆記體短篇小說集)。

  11月15日,徐來新書沙龍活動現場。從左至右:主持人、徐來、Ent。 磨鐵圖書 李楊 供圖

  如果這世界只有一個故事 那麼就有無數講故事的人

  拿到《碎前故事》的讀者,會發現書的整體風格已經揭露了文中的某些奧秘,內文插圖精美,雙色印刷,封面是由知名插畫師撒旦君繪製。而拿起書,細細讀來,又發現很難將此書歸類,算做短篇小說也可以,算做散文也未嘗不可。而從體裁上來說,也頗難定位,在有限的篇幅裡不太可能承載類型小說的張力,可又到處可見類型小說元素:懸疑、恐怖、驚悚、詭異、傳奇、神話。如果一定要用一句來說明這本書的風格,可算作用熟練而無痕跡的手法雜糅各種天馬行空的離奇故事。評論界對此書的評價又提高了一個檔次,認為《碎前故事》是《酉陽雜俎》和《一千零一夜》的混合體,是文字女巫安吉拉·卡特的靈魂知己。

  徐來這樣評價自己的作品:「這100餘篇文字描摹出了他想像中的魔幻故事,主線溫婉而血腥,副線詭異兇險。有的是在路邊小店裡聽瞎眼的老頭說的,有的是故事自己不停地拍打我的顱骨,發出怦怦的聲音,指揮著打字的手指。如果這世界只有一個故事,那麼就有無數講故事的人。」他自然也屬於這類用奇特方式講故事的人。

相關焦點

  • 果殼網主編拇姬跨界書寫《碎前故事》
    果殼網主編拇姬顛覆三觀跨界書寫  融古典、魔幻、哥特、寓言為一體的魔法之書  書籍信息  書名:《碎前故事》  作者:徐來 著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定價:35.00  ISBN 978-7-5339-4248-9  上市日期:2015年9月  內容簡介:  「好了,夜已經很深了。
  • 果殼網主編談養生黨和心靈雞湯
    訪談:果殼網主編談養生黨和心靈雞湯榜妹心中一直把拇姬供為文字和見識的神級選手,「不要在他前問出太Low的問題」這個念頭糾纏了榜妹一整個周末。果殼網主編徐來,青年小說家,小說《想像中的動物》。果殼網(ID:Guokr42):Guokr.com是開放、多元的泛科技興趣社區,並提供負責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題內容。(榜妹註:自新媒體排行榜放榜以來,幾乎承包科技榜首位)榜妹:果殼微信運營花蝕說,我們的健康榜在謠言來源方面幫了你們的大忙……流言總比闢謠傳得廣些。你怎麼理解微信上盛行的養生黨和心靈雞湯呢?
  • 果殼網直播了一次關於直播的會議,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果殼網直播了一次關於直播的會議,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速途網8月24日消息(報導:李楠)今天上午果殼網通過一直播向外界展示了一次關於直播的會議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商業有本事
    果殼網創始人、CEO 姬十三說,「我看過艾瑞諮詢的後臺數據,驚訝地發現果殼和知乎的用戶群重合比例非常小,大概只有5%,所以真的談不上競爭關係。」很多人從科學松鼠會——科學工作者和科普愛好者一起玩的鬆散圈子——開始關注姬十三搭建的社區雛形。
  • 姬十三:砥礪奮進的五年 我在果殼網做科普
    一群對科普有熱情的夥伴,我和姚笛、徐來、王豔、劉暘、吳歐等,從各自領域離開,投身創辦果殼網,開始一個全新的事業。從一個寫作者到創業者,前兩年經歷了很多坎坷。自2012年以來的五年時間,果殼逐漸摸清了思路快速成長。回顧過去五年,是果殼網快速突破,夯實科普基礎,探索科普產業化的五年。也是我們用實際行動履踐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態度與精神的五年。
  • 「月球車玉兔」微博由新華社與果殼網共同運營 編輯為北京萌妹子
    「小姬AI」的微博中,頻繁地與「月球車玉兔」進行互動「月球車玉兔」在果殼網上也有文章,她先後在果殼網上發表13篇文章,最早一篇發表於2013年12月1日23時15分,即「嫦娥三號」起飛前兩小時對於這些文章,新華網也進行了部分轉載或綜合,分別為《我的奔月之旅》(去年12月16日)、《嫦娥三姐妹的故事》(發表於去年12月25日,綜合果殼網的三篇文章)、《月球車可能熬不過月夜》(今年1月27日)。在新華網的三篇「月球車日記」中,作者均不止一人,而且均有姬少亭。2月14日的《人民日報》刊文,登出「月球車玉兔」2月13日的日記《月球之旅,沒有遺憾》。
  • 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新書發布,探險家Andrew分享極地故事!
    德邁國際旅行機構與《戶外探險》雜誌合作出版《南極·北極 世界盡頭的相遇》新書問世南極·北極 世界盡頭的相遇——新書發布&極地故事分享4月23日,北京(798圖生活館)4月24日,成都(高新區言幾又)4月27日,上海(樂嘉FPA性格色彩研究中心)活動內容:*探索南北極超過20年的探險家、自然學家、攝影家Andrew,分享他心中的極地;*與有極地夢的旅行者暢聊極地故事,我們一起追尋心中的世界盡頭;*抽獎贈送作者籤名書。
  • 70歲名模Maye Musk攜新書暢談女性成長與蛻變
    上海熱線訊,12月22日,70歲的名模Maye Musk攜新書《A Woman Makes A Plan》現身烏鎮,在其忘年摯友、真珠美學創始人Peggy Sun的邀請下,召開了個人在中國的首次新書發布沙龍暨分享會,帶來了"關於冒險、健康和成功"的一生建議。
  • 張德芬攜新書在廣州與讀者「心靈交流」
    知名作家張德芬25日晚攜2018年新書《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現身廣州,作客墨爾大學墨讀會,與現場約500位讀者進行心靈交流,分享其自傳體新作以及新書背後的故事。  提及張德芬,讀者會想到她在2007年推出的首部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在出版當年即入選噹噹好書榜,數次登上圖書開卷排行榜第一名。
  • 張皓宸攜《最初之前》來寧 談新書創作歷程
    8月24日,張皓宸全國巡迴籤售會南京站在南京鳳凰國際書城站舉辦此次,張皓宸攜新書《最初之前》與讀者見面。《最初之前》是張皓宸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出版後引起很好的反響。在當當網發起的銷量解鎖應援活動中,銷量突破50萬冊,即可解鎖紐約納斯達克大屏應援,《最初之前》很快突破50萬冊,也讓張皓宸即將成為中國首位登上紐約納斯達克大屏的90後作家。
  • 作家孫顒攜新書《風眼》來寧舉辦分享會:平靜卻扣人心弦
    作家孫顒在新書分享會上。蔡震/懾(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蔡震)在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出版界,那些鮮為人知的出版故事背後,關乎著人心抉擇和思想考驗,其中真正的探索和堅守,宛如暴風中的「風眼」,平靜卻扣人心弦。流年如水之中,一個「風眼」故事,被上海作家孫顒敏銳捕捉到了。
  • 「果殼網」:一群好奇心旺盛的人在一起
    原標題: 「果殼網」:一群好奇心旺盛的人在一起圖片說明:這是「果殼網」的辦公室一角,出乎意料又不出乎意料吧。以「科技有意思」為口號的「果殼網」,今年最火的一條微信《裙子到底是「白+金「還是「藍+黑」?你的大腦在搗鬼》,奇蹟般地席捲了400多萬閱讀量。這種好玩的選題是怎麼出爐的?
  • 紅豆live與果殼網達成深度合作
    13位大V首批入駐  7場聯播打造最強直播日此次果殼網首批入駐紅豆Live的果殼達人共有13位,其中包括果殼網總編「拇姬」徐來、聯合創始人「莊小哥」、「桔子幫小幫主」等。他們將憑藉在各自專業領域內豐富的科學知識,打造包括「美麗也是技術活」 「吃貨研究所」、「果殼自然控」、「果殼童學館」等直播欄目。
  • 【果殼網專訪】《自然通訊》中國執行主編印格致:「 科學有險阻...
    而《自然通訊》執行主編印格致,便是《自然》集團派往中國的第一位先遣者。9月初,印格致拜訪了國家納米中心實驗室,果殼網在北京採訪了他,一探這位掌握著眾多科研工作者命脈的主編大人的底細。主編大人的名字是Ed Gerstner。剛到中國他想為自己取個中文名,他的同事曾建議他取名叫「高帥富」,(編輯吐槽:這位同事,你真的是很誠懇的建議嗎?)
  • 果殼網百篇妙文粉碎謠言 主編:啟蒙精神永遠需要
    本報記者 陳驥  果殼網前天更新的謠言粉碎對象是——日本迪斯尼的暫時關閉,是因為受核輻射的影響。截至3月31日,果殼地震專題共發表文章近百篇。但這中間,又以果殼網最引人注目,為什麼?就連央視都採訪果殼網的年輕MM了,請他們出面,講解超級月亮與地震的關係。  用果殼「餵」松鼠  「姬十三」是這群年輕人的頭目,30多歲的神經生物學博士,科普專欄作者,真名嵇曉華,數年前憑一腔熱情和同道一起創立了「科學松鼠會」。嵇曉華是舟山人,還在剛開始從事科普寫作時,本報的科學記者就曾經採訪過他。
  • 果殼網與杜邦中國合作舉辦科技新知分享會
    11月24日,果殼網攜手杜邦中國在北京木馬劇場舉辦「無處不在的創新+」知識分享會。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創新知識青年悉數登場,告訴你如何給創新添個「+」號,讓「科學就是這樣酷!」  2011年,全世界已邁過70億人的重大關口,地球面臨著人口飛速增加所帶來的巨大挑戰,糧食、能源以及對人身和環境的防護問題日益嚴峻。所有這些挑戰,惟有不斷增加的科技創新才是解決之道。
  • 【果殼網專訪】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的藝術與科學
    這個說的是人觀看紀錄片的疲勞周期是八分鐘,所以一個好故事要在八分鐘之內講完。這個八分鐘理論不止針對紀錄片,所有做視覺傳播的都適用。這次大家看《舌尖2》會發現,我們都是50分鐘7個故事。其實開始我還只是將信將疑,《舌尖1》的第五集,我用11分鐘講了一個故事。播的時候我們看實時的收視率曲線,到了八分鐘那裡,刷就掉下來了,而且半天也沒起來。這你就知道,科學研究其實和藝術、傳播是有某種神秘關聯的。
  • 紅豆live果殼網達成合作 共同打造熱點欄目
    ­  10月14日消息,有信旗下語音直播平臺紅豆Live與果殼網共同宣布:雙方已達成深度合作,首批將有13位果殼達人及8檔主題欄目入駐紅豆Live。藉助紅豆Live平臺,果殼將把多個領域的自有內容分享給用戶。同時,挖掘內容變現的紅豆Live也將為包括果殼在內的更多平臺,提供更多內容直播與變現的機會。
  • 打敗果殼網總編,你就能拿走!
    明晚(2月9日)19:00至19:30,果殼網總編徐來(就是大家熟悉的拇姬老師)在遊戲的「電影」擂臺等你!只要你匹配到徐來並挑戰成功,就能獲得666元獎金!錢都準備好了,就等著你來挑戰了!這款遊戲由果殼的友軍在行開發,也是微信上第一個有分擂臺的知識對戰遊戲,你可以任選自己最擅長的知識領域血戰到底,盡情蹂躪你的對手。
  • 果殼網攜手13位大V入駐紅豆Live 打造8檔熱點欄目
    13位大V首批入駐 7場聯播打造最強直播日此次果殼網首批入駐紅豆Live的果殼達人共有13位,其中包括果殼網總編「拇姬」徐來、聯合創始人「莊小哥」、「桔子幫小幫主」等。Live13位達人在10月14日,果殼網總編「拇姬」、果殼網主筆、博物學家「瘦駝」、果殼網主筆及加州伯克利古生物學博士「Ent_evo」等7位達人,將在紅豆Live陸續連播7場,圍繞「科學冷笑話」、「手把手教你毀滅地球」、「三萬英尺的搭訕秘笈」、「護膚品別瞎買」等主題進行直播分享,打造紅豆Live最強直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