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孫顒攜新書《風眼》來寧舉辦分享會:平靜卻扣人心弦

2021-01-22 騰訊網

作家孫顒在新書分享會上。蔡震/懾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蔡震)在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出版界,那些鮮為人知的出版故事背後,關乎著人心抉擇和思想考驗,其中真正的探索和堅守,宛如暴風中的「風眼」,平靜卻扣人心弦。流年如水之中,一個「風眼」故事,被上海作家孫顒敏銳捕捉到了。10月12日晚,孫顒攜長篇新作《風眼》來到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和詩人黃梵、評論家何同彬,暢聊《風眼》的寫作動因,以及創作過程。

何同彬、孫顒、黃梵。蔡震/懾

回望來路難以平靜,寫出這部小說《風眼》

「孫顒是一位資深的出版人,又是一位優秀的小說家,回顧自己80年代的出版生活,為什麼在這樣一個時候推出這樣一本書,我想其中是包含深意的。所以首先請孫老師來談一談《風眼》這本書的創作緣起。」主持人、文學評論家何同彬首先拋出了話題。

孫顒介紹,其實在做出版人之前,他就開始小說創作,「我是1977年靠進大學。進大學不久我寫了一本長篇小說,叫《冬》,當時由赫赫有名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就像中了頭彩一樣,在母校華師大出了名。」畢業後也正因為這部小說的緣分,孫顒進入上海文藝出版社,做了小說編輯。「三年之後,上海文藝社的老社長丁景唐離休,需要有人接班。當時,搞了一次民主推薦,全社二三百人參與投票,結果非常意外,我這個普通編輯得票最多。不久,大約一兩個月之後,在我還缺乏思想準備的當口,被任命為這家老牌大社的領導。此後的感覺,就像騎上了飛奔的駿馬,身不由己,想下來也難了。」

談起這段經歷,孫顒感慨說,「假如沒有1978年冬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的這部小說《冬》恐怕難以問世。如此看來,因緣際會,改革開放大潮起來之時,不知不覺之中,我直接被卷了進去,亦步亦趨,追隨了幾十個春秋。」

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時,孫顒說他的思緒如波濤洶湧,難以平靜。「在我看來,出版業,非但是推動改革開放的輿論陣地,而且是改革開放進軍中重要的突擊部隊。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爆發了究竟要不要走市場經濟之路的爭論,出版界的知識分子們,從思維到實踐,是衝在相當前沿的一翼。於是,我回望來路,寫出了十幾萬字的小說《風眼》。」

從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何同彬說,從文學角度來看,整個現代出版業催生了很多現代作家群體。70周年的偉大成就,也包含著中國出版業,健康繁榮發展的歷程。

新書分享會現場。蔡震/懾

故事套故事的方式,人物性格得到了豐富

《風眼》這部小說集中講述上海一家大型出版社一套經濟常識叢書遭上級領導嚴厲批評而產生風波的故事,恰恰呈現出時代轉型時的眾聲喧譁,從而勾畫出知識分子的氣節與精神。作為曾經的出版社社長、出版局局長,孫顒有著對出版業風雲變幻的體驗與洞悉,以甘苦自知的體貼文字,心思細密地描摹了出版人的心境與生態。

同時,小說《風眼》不僅拓展了出版界知識分子小說的思想深度和生活廣度,呈現出豐滿而龐雜的編輯內心、精彩紛呈的出版業生態,而且更以令人驚駭的觀察力捕捉到了知識分子精神深處的圖景。

由於改革開放之初,對走不走市場經濟道路尚未達成統一認知,因此,小說種因這套書出版所起的軒然大波,讓一批知識分子在狂風暴雨中面臨抉擇、經受考驗,而真正的探索和堅守,才是暴風中的「風眼」,平靜卻扣人心弦之所在。

孫顒說,小說中的人物是杜撰的,賴以杜撰的基因是真實的。「為避免對號入座及猜測『真事隱』之類的無聊,我特地在後記中聲明,本小說所寫的人物和故事,與我老娘家出版社無關,也與其他所熟悉的出版社無關。如此無中生有,算小說家的基本功夫吧。」

詩人、文學評論家黃梵認為,《風眼》這部小說從文學角度來講,採用了結構現實主義方法來寫故事,「裡面大概寫了有八九個人,從韋書記、唐社長、劉副總、秦副總、郭副總、王副社長、小李、劉露,每個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穿插在裡面,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也是一個萬花筒的世界,人性在這個世界裡有很多複雜的碰撞。」

這種故事套故事的方式,讓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性格得到了豐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文學結構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講起《鳳眼》這個名字,很貼切。」黃梵評價說,孫顒用很平靜的語言去講故事,甚至很平靜的心理去描述。但它可能引起的反應是很重大的。就好像颱風外圍很劇烈,中心卻很平靜。

《風眼》孫顒著上海文藝出版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揭秘出版業幕後風雲往事 小說《風眼》引起熱議
    圖說:《風眼》書影 官方圖自揭秘出版業臺前幕後風雲往事的小說《風眼》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後,引起討論熱浪不斷。在昨天舉行的新書《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上,作家、出版人孫顒說自己多年寫作,曾經「小心翼翼避開了自己最熟悉的專業」,可「這塊我不寫的話,感覺對不起自己。」
  • 王安憶贊小說《風眼》把上海灘的能人寫活了
    如果說每個作家都有一部命中注定、非寫不可的作品,新近出版的15萬字小說《風眼》,就是作家、出版人孫顒聽從創作使命召喚所結出的果。不過,這個過程遠非外界想得那麼瓜熟蒂落。「如此無中生有,算是小說家的基本功夫」對於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出版歷程,孫顒既是見證者也是實踐者。1982年初春,孫顒從華東師範大學畢業,進入上海文藝出版社,做了小說編輯;三年後,被推選為八十年代最為年輕的文藝社社長;之後歷任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上海作家協會黨組書記……那些有關出版的臺前幕後都被孫顒心思細密地編織進了《風眼》。
  • 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舉行《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
    圖說:8日下午, 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和上海市出版協會舉行《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金松 攝(下同)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小說《風眼》,是作家孫顒的新作,他歷任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社長,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上海市作協副主席、黨組書記。
  • 時代的「風眼」埋伏在人性的對決上
    孫顒是一位堪為思想者的小說家。小說於他而言,是安放他所思所想的容器——他用小說來為思想賦形,用思想來豐富小說的質地。可以想見,在孫顒長達數十年的編輯出版生涯中,會在思想上經歷多少次的輾轉反側。然而,真的要靜下心來,表達出這份「輾轉反側」,卻是難上加難。因愛而生憂,孫顒熱愛出版事業,註定要為出版業殫精竭慮。但這似乎已是他的常態。
  • 坐在「風眼」上,當過出版社長局長的他說,所謂擔當就是壓力面前不...
    在上海作家中,眼下,如果有一個人最適合將「出版那些事」寫成小說,那大概非孫顒莫屬。1982年從華東師大畢業進入上海文藝出版社當小說編輯,三年後在全社二三百人的民主投票中,以最高票數成為新任社長,當時的孫顒年方35歲。
  • 沒有原型的《風眼》,處處都是上海出版人熟悉的日常
    如今,《風眼》的出版,將出版人作為文學作品的主體呈現給廣大讀者。在今天舉行的新書《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上,作者孫顒說:「這本書是向我的前輩,我的同代人,出版界、文化屆的朋友們致敬的作品。書出版以後,很多的記者問這裡面故事的原型是誰?(我)一個也不敢用真的原型。」
  • 張皓宸攜《最初之前》來寧 談新書創作歷程
    8月24日,張皓宸全國巡迴籤售會南京站在南京鳳凰國際書城站舉辦此次,張皓宸攜新書《最初之前》與讀者見面。《最初之前》是張皓宸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出版後引起很好的反響。在當當網發起的銷量解鎖應援活動中,銷量突破50萬冊,即可解鎖紐約納斯達克大屏應援,《最初之前》很快突破50萬冊,也讓張皓宸即將成為中國首位登上紐約納斯達克大屏的90後作家。
  • 從小說《風眼》看當代出版人擔當作為,上海市政協召開研討會
    小說《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8月8日在上海市政協舉行。研討會由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和上海市出版協會主辦、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長青文化專項基金協辦,中國作協原黨組書記金炳華出席會議。本文圖片均為金松 攝《風眼》由著名作家孫顒創作,今年5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 張德芬《重遇未知的自己》新書分享會18日在京舉行
    主題: 張德芬新書《重遇未知的自己》分享會時間:11月18日 20:00-21:00地點:小和平書吧(建外SOHO西區15號樓地下一層B1578-1579FB)11月18日晚8點至9點,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將攜新書亮相北京小和平書店,和讀者們一起分享新書的精彩內容。
  • 張德芬攜新書在廣州與讀者「心靈交流」
    知名作家張德芬25日晚攜2018年新書《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現身廣州,作客墨爾大學墨讀會,與現場約500位讀者進行心靈交流,分享其自傳體新作以及新書背後的故事。  提及張德芬,讀者會想到她在2007年推出的首部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在出版當年即入選噹噹好書榜,數次登上圖書開卷排行榜第一名。
  • 果殼網主編徐來攜新書《碎前故事》舉辦沙龍
    磨鐵圖書 李楊 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暴英霞 通訊員 李楊) 11月15日下午,果殼網主編徐來攜新作《碎前故事》做客單向空間,舉辦「故事是破碎的,世界是連續的」新書沙龍。其實徐來的網名是拇姬,他還是當年「前列腺要發言」的博客主人,「徐來」也不過是他的筆名而已,他的真實姓名是個秘密。
  • 「書香雨花」新書分享:和湯素蘭一起「犇向綠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1日訊(通訊員 戴娟娟)今天下午,著名兒童文學家——湯素蘭攜新書《犇向綠心》走進長沙市雨花區和+共享圖書館,舉辦新書分享會。現場與大讀者、小讀者近百人零距離交流,回憶自己童年生活、分享創作初衷,並呼籲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中國兒童的成長。
  • 清華大學出版社舉辦《好玩的生物學》新書分享會
    11月28日,清華大學出版社舉辦《好玩的生物學》新書分享會。《好玩的生物學》一書三位作者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生物高級教師張超,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生物高級教師,分子生物學博士趙奐,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生物學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研究員林祖榮與會。此次新書分享會,意在與青少年們分享生物學中「有趣」的知識,培養初高中生學習興趣。
  • 「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上饒新書分享會 傳遞精準努力法
    中國江西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吳夢玲、見習記者黃麗報導:繼《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暢銷後,12月12日,「超級演說家」、北大才女劉媛媛攜新作《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分別在上饒中學和上饒師範學院舉行新書發布會。
  • 月關攜新書《南宋異聞錄》亮相 「網絡文學+」大會,探討AI與文學的...
    在「AI賦能暢想未來」分會場現場,搜狗與掌閱、新華社、咪咕企業代表與知名作家月關、不信天上掉餡餅進行了深度的探討。可以預見,搜狗分身技術的引入,將會推動文娛產業顛覆現有模式,實現文學IP的虛擬實境智慧轉型,以更滿足5G網際網路時代發展下的產業形態服務大眾。
  • 張皓宸攜新書《最初之前》來渝
    張皓宸籤售中 圖片由西西弗書店提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日15時30分訊(記者 吳黎帆)我們的一生,或多或少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在做了很多選擇之後的某個時間點,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當初沒有這樣選擇就好了……9月1日百萬暢銷書作家張皓宸攜新書
  • 華陰市作家協會在華山成功舉辦中國先鋒詩人論壇
    華陰市作家協會在華山成功舉辦中國先鋒詩人論壇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5-03-19 17:03:20
  • 17K大神作家偽戒:新書《第九特區》今日重磅首發,首次挑戰科幻末世...
    橙瓜:作為都市題材的大神作家,您的風格獨樹一幟,和大部分的都市文過於追求「爽」不同。很多讀者評論您「戒戒的書就差六個字-根據現實改編」,除了熱血和情義,您的江湖四部曲還描繪出了大環境下底層普通人如浮萍一樣命不由己的孤獨和悲哀,令人感同身受,您是怎麼做到的?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創作心得嗎?
  • 一周文化講座|一份來自中關村的筆記:他們的故事平靜而閃光
    北京│鍵客,不一樣的超級英雄聯盟:鍵客故事的主創團隊分享會時間:8月6日(周日)14:00-17:00地點:朝陽區朝陽門內大街91-1閱讀基地·雨楓書館嘉賓:小椴(武俠小說作家)、時未寒(武俠小說作家上海│與彼得·凱裡一起奇思妙想——《眼淚的化學》《偷香竊愛》新書分享會時間:8月5日(周六)14:00-16:00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3樓創新空間·產業圖書館嘉賓:本來老六(
  • 回望奮鬥的青春 朱迅攜新書《阿迅》傳遞正能量
    原標題:回望奮鬥的青春 勵志「阿迅」鄭州傳遞正能量   「任何時候,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放棄自己」「生過病以後,我覺得現在的每一天都是賺來的,感恩生活……」6月9日下午,央視主持人朱迅攜新書《阿迅》做客鄭州購書中心,與綠城讀者分享她新書創作的緣起和從小到大成長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