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風眼」埋伏在人性的對決上

2021-01-22 新民晚報數字報
  ◆ 來穎燕

  在寫了四十餘年小說之後,孫顒終於將取景器投向了他畢生從事的編輯出版領域。回望來路,他的寫作譜系裡,並不缺他熟悉的人和事,比如知青生活,比如知識分子。但唯獨這個沉溺最久、最深的界域,他似乎總在小心翼翼地迴避著。是因為近鄉情怯嗎?用他在後記裡的話來說,是因為珍惜。

  孫顒是一位堪為思想者的小說家。小說於他而言,是安放他所思所想的容器——他用小說來為思想賦形,用思想來豐富小說的質地。可以想見,在孫顒長達數十年的編輯出版生涯中,會在思想上經歷多少次的輾轉反側。然而,真的要靜下心來,表達出這份「輾轉反側」,卻是難上加難。因愛而生憂,孫顒熱愛出版事業,註定要為出版業殫精竭慮。但這似乎已是他的常態。要如何表現出他曾面臨的變數和風雲,在平淡中見出深意,本身足以讓人「輾轉反側」。當這本《風眼》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時,我們知道他終於「亮劍」——他要通過出版人在特殊時期的風口浪尖上所經歷的故事,來濃縮和承載這一切的難以言盡。

  艾略特曾說,象徵是思想的客觀對應物。「風眼」本義即為大風暴中看似平靜穩定的地帶,孫顒在此對其豐盈的隱喻意蘊運用得恰如其分——出版界看起來是風平浪靜、遠離是非的屬於知識分子們的淨土,實則卻常常會先覺而隱性地反映出社會的局勢和走向。平靜的周圍遍布著激變的風雲,風暴一觸即發:改革開放前夕,上海的一家大型出版社的編輯嗅覺靈敏,策劃了一套市場經濟的叢書。沒想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叢書熱賣,但也受到了上級的質疑和批評。在叢書選題經歷嚴峻考驗的同時,出版社上下——從社長、副總直到責任編輯的內心更經歷著驚濤駭浪般的掙扎和拷問。時代的激變,刻畫出了出版界的眾生相,他們或堅守、或退縮;或砥礪前行,或恐慌自保。最終這一選擇何去何從的問題被歸向了一個由出版社策劃的研討會……

  這個並不複雜的故事,卻自有一種驚心動魄的氣勢。靜與動、守與變,在小說中被不斷並置。這樣的並置造成的張力,使得小說中的具體故事及其象徵意義同時生效。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當我們走在當下的軌道上,會覺得一切都那麼理所當然。但當我們回望,當我們不再以結果論斷是非時,會驚覺原來前人曾經面臨過那麼多的岔口。而如果當初走上的是另一條岔道呢?

  孫顒以其高明的智慧,還原著當時的情境,也點醒著人們,該當如何重新去看待來時路。小說雖是以孫顒一貫的現實主義筆法娓娓道來,卻保持著得當的節奏,在一些關鍵之處留白,之後以蒙太奇的手法切換到另一時空。最典型的是關於那場至關重要的研討會,他只寫到會議前唐社長和郭副總一眾人等的複雜心理,於研討會的過程和結果卻是一併略去,繼而直接將鏡頭切到「幾年後」。當然,幾年後的情勢早已經讓那場研討會的結果不言自明。但這樣的戛然而止和跳躍,正以一種更開闊的架構,暈染出一種特殊的氣氛,讓人對特屬於那個時代的風雲際會感同身受。小說以第三人稱的角度敘述,作者看似隱身,實則無處不在——他自始至終的旁觀者身份,以一種冷靜而廣泛的作用力分布在整部小說之中,讓讀者在沉入故事的同時不斷地陷入自發性的思考——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記憶的根須會慢慢延展,而未經的則愈加要在小說中人的視野中重新考量歷史的進程。

  孫顒多思善思,卻並不迷信「大寫」的思想,所以他的小說顯得真實、坦率、樸素。他的作品雖是題材各異,濃重的筆墨和最終的基點卻常常落在對於人性的揭露和考量上。 《風眼》更是如此。在出版界多年的沉潛中,他深諳在一些「非常」時刻和事件面前,人性最能顯形。於是,他構思了這樣一出「戲」,將小說人物置於動態的社會語境中。唐社長對於出版事業的嘔心瀝血和對年輕後輩的真誠提攜、秦副總的聰明反被聰明誤、郭副總的書呆子氣和正氣,乃至年輕美麗的女編輯牛鷺鷺的少女心事……納博科夫曾在他的《文學講稿》中說道:「寫作的藝術首先應將這個世界視為潛在的小說來觀察」,「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材料當然是很真實的,但卻根本不是一般所公認的整體,而是一攤雜亂無章的東西。作家對這攤雜亂無章的東西大喝一聲『開始!』霎時只見整個世界在開始發光、熔化、又重新組合」。這段話如此巧合地道出了《風眼》的成形過程——面對最親近和熟悉的出版事業,孫顒有著太多的現實經歷,但他不會直白地記錄,而必定要用自己的思考和命題重新將這些現實熔化、組合。而他所有的思考都不會只是附著於一個形而上的概念或是社會問題上,因為小說,說到底,關注的是「普通人」。這所謂的「普通人」要依靠作者所展現的特殊人群來體現和引發共鳴。前提是,作品的地基是對於「人性」一詞的定義,這是小說之所以會吸引人的終極原因。時代的「風眼」埋伏在人性的對決上——孫顒就此成功地將個人與社會聯繫在了一起。

  對於過去的研究,往往是源於對於現在所面臨的問題的質問。《風眼》看似聚焦於一個特殊時代的歷史事件,根底上卻是直面更普適也更本質的人性之爭。這讓小說承受著雙重的被拷問的壓力,但《風眼》通過細緻又大氣的引入和退出,經受住了這些壓力,引得人沉默內省,又教人讀得盪氣迴腸。

相關焦點

  • 三體:星環城事件,人性同獸性的對決
    導語:三體:星環城事件,人性同獸性的對決還記得維德大大那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的名句嗎?今天我們來探討的就是這一點,人性和獸性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它又有怎樣的魔力?我們先來從字面意思理解人性和獸性的區別:人性指人的共性,善良友愛,有羞恥心有同情心;獸性說的是獸類的共性,弱肉強食,陰險狡詐等等,但是可別忘了,人類在本質上也屬於獸類,人性不過是獸性的進化體,再往上進化就變了所謂的神性。人是獸,但又超脫於獸,共性中既有人性也有獸性。
  • 王安憶贊小說《風眼》把上海灘的能人寫活了
    我回望來路,寫出了《風眼》。此後的感覺,就像騎上了飛奔的駿馬,身不由己,想下來也難了。」不寫感覺對不起自己的孫顒,把完稿的《風眼》給老搭檔、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看,「她很挑剔的,但讓我寬慰的是,王安憶說好看,貴在細節真實生動,她尤其欣賞小說中負責出版社發行業務的王副社長,說《風眼》把這一類曾在上海灘『沉下去』因改革開放大潮又嶄露頭角的人物寫活了。」
  • 作家孫顒攜新書《風眼》來寧舉辦分享會:平靜卻扣人心弦
    蔡震/懾(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蔡震)在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出版界,那些鮮為人知的出版故事背後,關乎著人心抉擇和思想考驗,其中真正的探索和堅守,宛如暴風中的「風眼」,平靜卻扣人心弦。流年如水之中,一個「風眼」故事,被上海作家孫顒敏銳捕捉到了。10月12日晚,孫顒攜長篇新作《風眼》來到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和詩人黃梵、評論家何同彬,暢聊《風眼》的寫作動因,以及創作過程。
  • 山竹原裝風眼突然復活!巨大風眼成型!廣東面臨「雙風眼」威脅
    目前它已經減弱至強颱風等級,但中央氣象臺認為颱風山竹近中心風力仍有15級、48米/秒,是不折不扣的超強颱風,大量雨帶已經甩上了廣東沿海,風雨逐漸加大。而且它另一個趨勢也令人擔憂——它正發展出風眼!從高清衛星雲圖上看,位於珠三角以南的颱風山竹正在發展出雙風眼結構——在它核心區內,有一個小而緊實的內層風眼正在發展,配合巨大而鬆散的外層風眼,呈現「大眼套小眼」狀態。
  • 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舉行《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8日下午, 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和上海市出版協會,在市政協舉行《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圍繞小說《風眼》的文學性、現實性,出版改革的歷史回顧,以及進一步推進出版改革,振興出版業等話題進行研討。
  • 從小說《風眼》看當代出版人擔當作為,上海市政協召開研討會
    小說《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8月8日在上海市政協舉行。研討會由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和上海市出版協會主辦、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長青文化專項基金協辦,中國作協原黨組書記金炳華出席會議。本文圖片均為金松 攝《風眼》由著名作家孫顒創作,今年5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 沒有原型的《風眼》,處處都是上海出版人熟悉的日常
    如今,《風眼》的出版,將出版人作為文學作品的主體呈現給廣大讀者。在今天舉行的新書《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上,作者孫顒說:「這本書是向我的前輩,我的同代人,出版界、文化屆的朋友們致敬的作品。書出版以後,很多的記者問這裡面故事的原型是誰?(我)一個也不敢用真的原型。」
  • 坐在「風眼」上,當過出版社長局長的他說,所謂擔當就是壓力面前不...
    此後,他先後擔任過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黨組書記,上海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用孫顒自己的話來說,「就像騎上了飛奔的駿馬,身不由己,想下來也難了」。雖然工作忙碌,但孫顒一直是位勤勉有為的寫作者,從《雪廬》到《縹緲的峰》,一以貫之地將筆觸聚焦於知識分子。然而,他一直沒有涉及出版編輯領域,乃至可以說是小心翼翼避開了自己最為熟悉的專業。
  • 風暴島風眼刷新時間地點攻略
    風眼刷新時間是多久?下面來看看9k9k小編帶來的風暴島風眼刷新時間地點攻略。 有風眼刷新時間,樹的時間,修理進度判斷壞人作案時間,燒石頭,砍樹,盯岸邊,掏可疑,跟可疑砍樹,等等,太多事做了 路人玩家表示當人就只會砍樹看桅杆和船槳,當狼就會坑隊友,十分難玩 多玩玩經典,速度快,簡單,新人都這樣,都可以理解 現在哪有人修桅杆,全新手,說也不聽,當倖存時候純靠樹搗亂和查驗找機會,當迷失就是一打六,我兩局隊友都全程搗亂
  • 鐵幕下的勢力對決《戰爭與文明》冷戰時代降臨
    由Big Huge Games研發、世紀天成代理的歐美戰爭策略手遊《戰爭與文明》迎來了冷戰時代!《戰爭與文明》是一款融合《文明》系列、《帝國時代》等作品經典元素的策略手遊,在這裡人類歷史發展的足跡被分割為獨立的時代,玩家可以逐步感受文明進步帶來的震撼。如今,隨著核武器的壯大,各方勢力的對決一觸即發,冷戰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 已發展出五邊形風眼……
    已發展出五邊形風眼…… 2020-08-03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你們也遇上了忽然生成的風眼
    「嗚……」 巨大的風眼從遠處高速襲來。那狂舞的氣流即使在夜幕的遮蔽下也清晰可見,周越當即改變了飛行的方向,試著躲過那移動的風眼。 「來者不善啊。」周越肩上的金色小鳥忽然開口,傳音道:「用你那法術將我收起來吧。我現在還不打算與鳳族之人打交道。」
  • 揭秘出版業幕後風雲往事 小說《風眼》引起熱議
    圖說:《風眼》書影 官方圖自揭秘出版業臺前幕後風雲往事的小說《風眼》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後,引起討論熱浪不斷。在昨天舉行的新書《風眼》與出版改革研討會上,作家、出版人孫顒說自己多年寫作,曾經「小心翼翼避開了自己最熟悉的專業」,可「這塊我不寫的話,感覺對不起自己。」
  • 龍捲風的風眼能進人嗎?科學家說出的答案讓人很意外
    龍捲風的危害大家應該都知道,可是龍捲風最神秘的一處是龍捲風的風眼,也是最厲害的地方。龍捲風風眼就是一個龍捲風的正中心,有人說龍捲風的風眼是靜止不動的,可是人能進去嗎要知道因為安全問題,是不會有人進入龍捲風風眼,但是就算真的有人無意間被捲入龍捲風風眼之中也是不可能活下來的,所以是不會有人告訴你待在風眼裡的感受的。
  • 空戰勢力對決《戰爭與文明》全球時代即將開啟
    禮包>> 下載>> 安卓下載>> 空戰勢力對決 戰爭一觸即發 全球時代即將迎來空中的強勢新戰力——Mk6運輸機!運輸機可以在空中將傘兵投放至戰場,且不會觸發敵人生產衛兵的防禦建築,這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中有巨大優勢!而且本次版本中也有一個強力的空戰剋星出現,即MIM-104防空飛彈,自工業時代以來,各國的空軍戰力越來越強,制空權的爭奪也對防守起到了關鍵作用,全球時代的到來無疑會為防守局面帶來新的生機。
  • 史前最熱血的一場對決!恐鱷大戰阿爾伯塔暴龍,誰更厲害?
    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是地球上的絕對霸主,恐龍時代一般泛指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長達1.6億年的時間裡,都是恐龍的天下,各種恐龍的種類繁多,而且它們大多數體型龐大,今天為大家介紹兩種生活在同一時期,同一區域的兩種大型生物,那就是史前地球上霸主之一—恐鱷和阿爾伯塔暴龍,看一下它們之間的戰爭,究竟誰會更厲害。
  • 頂級爬行動物的對決,科莫多巨蜥VS鱷魚,誰更厲害?
    提起厲害的兩棲動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鱷魚,要知道,即使是兇猛無比的百獸之王老虎和草原之王獅子,在河邊喝水的時候,如果不注意也會受到鱷魚的埋伏,並且在與鱷魚爭鬥的過程中,勝算並不高。
  • 風眼有破壞性嗎?
    颱風的基本結構從裡向外依次是:風眼、風牆和螺旋雨帶區。其中颱風的中心就是風眼,一般颱風都有風眼,較弱的颱風可能不會出現或者不明顯,威力越巨大,風眼越大,可達數百公裡,通常為幾十公裡。
  • 14號颱風燦鴻生成,300公裡巨大「風眼」出現!它已是超強颱風?
    從今天下午的下午的衛星雲圖上看,生成不久後的14號颱風燦鴻環流比較廣闊,中心附近有一個明顯的凹陷結構,咋一看以為已經打開了一個巨大的「風眼」,粗略估計一下這個巨大「風眼」的直徑達到300千米左右,光是這個巨大「風眼」都能將長江口杭州灣全部放進去!因此,也有的網友擔心「這是不是颱風燦鴻已經猛烈爆發了?」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實拍風王多利安:颶風風眼內一清二楚
    近日,北大西洋上的颶風多利安加強至五級颶風,一度成為2019年全球風王,位於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們也從太空中記錄下了這個具有恐怖威力的颶風的照片國際空間站上拍攝到的颶風多利安核心區和風眼。颶風多利安最強時近中心風速達到82米/秒,17級以上,風速堪比高鐵。